马列主义

何虎生: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三重进路

字号+作者: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网 2024-04-16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大任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独特的现代化属性和文化性质,既是相对世界文明、'...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大任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独特的现代化属性和文化性质,既是相对世界文明、外国文明而言的,也是相对中华民族传统文明而言的。从现代化视角来看,现代文明是现代化的结果,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在中国式现代化基础上形成的;从文化视角来看,文明是在文化基础上形成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基础上形成的;从世界视角来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有着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造就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新的历史辉煌。8ob品论天涯网

1.处理好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8ob品论天涯网

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紧密联系、互相影响、互为条件,统一于人的具体实践活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以辩证的、全面的、平衡的观点正确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物质文明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也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物质基础,对不断发展生产力、积累物质财富提出了新要求。精神文明是国家强盛、社会进步的精神支撑,也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精神基础,对不断发展先进文化、丰富精神财富提出了新要求。二者犹如车之双轮、鸟之两翼,必须并驾齐驱、比翼双飞,在“两个文明”协调发展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8ob品论天涯网

发展是硬道理,要一以贯之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打牢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物质基础。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前提,没有新中国70多年发展积累的坚实基础,没有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奠定的雄厚实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首先要求物质文明的丰富,表现为人们物质生产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改善,核心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应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8ob品论天涯网

文化是软实力,要一以贯之地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巩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精神基础。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就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战略任务,确立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精神文明建设,确立的是理想信念,弘扬的是思想道德,形成的是文明风尚,促进的是人的全面发展。为此,要坚定文化自信自强,筑起中华民族新的精神高地,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把文化自信融入全民族的精神气质与文化品格中,凝聚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精神伟力。紧密结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倡导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大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营造全社会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展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为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前进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8ob品论天涯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的旧邦新命,必将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也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本质特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体现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这要求我们必须扎根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以现代文明因素为中华文明注入新的活力与发展动力,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阔实践中汲取文明发展的养分和力量,让中华文明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中焕发新的时代光彩。8ob品论天涯网

2.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8ob品论天涯网

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必须坚持“第二个结合”、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第二个结合”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他强调,“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只有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才能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才能在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8ob品论天涯网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个立党立国、兴党兴国之本不动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推进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推动中国走进现代世界;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以其彻底的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开放性激活了中华文明的优秀基因,推动了中华文明的现代转型。正是因为有了马克思主义,才有了中华文明重焕荣光,才实现了中华文明从传统到现代的历史性跨越。因此,必须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不动摇,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其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中同现代社会相贯通、相融合,发展出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8ob品论天涯网

必须坚持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现代化建设,使社会主义文明彰显出鲜明的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等一系列价值观念,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在相互契合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才能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实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生命、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文化韵味。习近平总书记将中国式现代化视为“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从中华大地长出来的现代化”,我们要深刻理解并始终牢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仅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发展出来的,也是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历史中走出来的,因而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必须推动其在新时代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8ob品论天涯网

概言之,我们既要做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践行者,又要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应当总结、继承“从孔夫子到孙中山”的历史文化遗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从马克思主义那里来的”,其成功的关键在于“中国特色”,在于“两个结合”。要把坚持“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作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必由之路,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8ob品论天涯网

3.处理好文化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8ob品论天涯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日之中国,不仅是中国之中国,而且是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是在真空中生成的,而是在世界文明的万花筒中、在与其他文明的互动过程中、在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生长的。因此,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需要处理好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在交流互鉴中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8ob品论天涯网

以独立自主的基点塑造中华文明的现代形象,从“民族的”走向“世界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数千年来,中华民族走着一条不同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明发展道路。”中华文明是世界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进程中又焕发出新的光辉。因此,中华文明既是人类文明史的“活化石”,又是现代文明史的“亲历者”,有着鲜明和普遍的世界意义。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要求我们在体认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民族性的同时,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内在精髓发扬光大,挖掘中华文明蕴含的对于人类文明发展具有普遍性的规律和智慧,发挥中华文明的世界意义。同时,要加快构建中华文明的话语体系,打破“有理说不清”的传播藩篱,将中华文明的故事在国际社会中讲好、传播好,展示中华文明的独特价值。8ob品论天涯网

以开放包容的气度构建现代文明的中国形式,以“世界的”滋养“民族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的博大气象,就得益于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开放的姿态、包容的胸怀。”正是中华文明在历史长河中不断与其他文明相互借鉴,才造就了中华文明的丰富底蕴。放眼世界,现代化进程并没有产生“定于一尊”的文明,不同的现代文明也拥有各自的特色,交错碰撞出灿烂的火花。这要求我们主动融入世界发展浪潮之中,寻找发展道路的“契合点”、价值理念的“共同点”、文化建构的“接合点”,从而创造出融通中外、汇通古今的现代文明新成果。8ob品论天涯网

以胸怀天下的担当彰显人类文明的多元特质,展现“新形态”的文明愿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人类文明自产生以来就是多元共存的,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随着生产力的快速提高和生产关系的创新发展,人类文明也只会更加丰富多彩。人类文明新形态之“新”即在于它展示了文明发展的一种新可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建构自身的同时也为全世界展示了民族文明现代化的中国方案,在确立文化自信的同时也强化着各国人民对自身文明的信心。我们要以开阔的心胸接纳、参与乃至引领人类文明事业的发展,以文明为载体打破此疆尔界的对立观点、以人民为桥梁展示美美与共的国际价值,推动构建一个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一个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的人类文明新形态。8ob品论天涯网

(作者:何虎生,系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纪检监察学院教授)8ob品论天涯网

网络编辑:同心8ob品论天涯网

来源:《光明日报》( 2024年04月16日 06版)8ob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