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守林:新质生产力为何是绿色生产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这一论断强调了绿色发展的重要意义,揭示了新质生产力与绿...
作者:2025-04-16 00:00 -
宋学勤 李昊天:毛泽东对“现代化”概念的运用与阐释
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大历史观看,毛泽东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是中国式现代化当之无愧的伟大奠基者和开拓者。他在致力于把积贫积弱的旧中国改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新...
作者:2025-04-15 00:00 -
庄贵阳 王思博:中国式现代化生态观的理论跨越与实践指向
中国式现代化,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习近平总书...
作者:2025-04-15 00:00 -
王培刚: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健康根基
人民健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健康优先发展,是坚持以人民为...
作者:2025-04-15 00:00 -
李捷:从三部著作看毛泽东对“第二个结合”的重要贡献
党的二十大报告概括提出“两个结合”,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规律的深刻总结,标志着中国共产...
作者:2025-04-14 00:00 -
张三元:文明交流互鉴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逻辑
不同现代化的背后是不同的文明,文明多样性决定了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不同的现代化,创造不同的文明。世界历史是中国式现代化生成的基本处境,世界历史的形成以“世界市场”的开辟...
作者:2025-04-11 00:00 -
王雨辰 董意:建设美丽中国的文化支撑体系与全民自觉行动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十八届四中全会到党的二十大报告,不仅先后规划了建设美丽中国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而且要求“必须牢固树...
作者:2025-04-10 00:00 -
陈锡喜 胡海鹏:力戒理论学习、研究和宣传中形式主义文风的思考
2024年11月29日召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工作会议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新时代新征程,要坚持守正创新,聚焦学习宣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着力深...
作者:2025-04-10 00:00 -
左鹏:从民为邦本到人民至上
习近平指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民为邦本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重要的国家治理智慧,人民至上是中...
作者:2025-04-10 00:00 -
朱薇:延安时期毛泽东关于“第二个结合”的思考与实践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其形成与发展离不开毛泽东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尊重、吸收和扬弃。延安时期,毛泽东思想“得到系统总结和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
作者:2025-04-09 00:00


-
新新青年BLOG|驳人民日报《天塌不下来》:真正的危险,是以为自己无所不能
-
习近平:朝着建成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
余斌:“卡夫丁峡谷”的第二重跨越
-
赵丁琪:政治的终结与“后民主”——朗西埃对当代西方政治的哲学批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