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谈汉字简化
文字属于符号,属于人类思想交流工具而已,其本身没有阶级性。不能够一互相钩结杂入去下结论哪一种形象是否符合美学因人而异的标准。唐朝以丰腴、现...
作者:班明峰2023-05-26 17:37 -
对文化的认识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在阶级存在的社会,文化有阶级性,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文化。文化,思想意识的基因,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一个民族的各...
作者:老白丁2023-05-22 16:20 -
不破不立:谈资本主义下的社会文化
群众劳动的过程本来就是创造社会文化的过程。而资本垄断的社会里,劳动并不是为了创造属于人民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而是为了通过劳动满足资本家按照其...
作者:不破不立2023-05-08 10:05 -
侯立虹:老子骑青牛的“牛”
辛丑牛年有个老子骑青牛的话题,至今意犹未尽。近期忽见老子故里河南鹿邑县纪念老子诞辰2594周年,不禁想到了老子骑牛出函谷关留下的博大精深&ldquo... -
龚忠武:中西文明的典范之争
矛盾是普遍的规律,无所不在。当今世界,矛盾重重,中西文明的矛盾,也不例外。概而言之,中西文明的矛盾,虽然错综复杂,但最终可以化约为典范paradigm的矛盾,...
作者:龚忠武2023-03-23 17:18 -
必须清理文化上攀附西方的殖民心态!
一、殖民地学术的败坏和危害
作者:红宣社2023-02-23 10:09
在中国的学界,存在着这样的现象,不管什么事,什么学问,一定要外国人说好了,才可以,外国人点头了,自己才敢宣扬。外国人称... -
许倬云:当代中国的两大精神危机
有学问的专家不谓不多,但有智慧的大家实在太少,而许倬云先生,就是当今在世的大智者之一。
作者:许倬云2023-02-06 14:17
——许纪霖
▌危机一:文化全面庸俗
... -
一字千军论娘炮
娘炮,或称娘气,形容一个男性更倾向女性化的传统特征,男生动作表情女性化。娘炮这个词充满了辱骂和鄙视,小孩子尤其要提防,否则会有样学样掉进沟里。受...
作者:一字千军2023-02-04 16:27 -
陈峰:国粹主义不是救世良方
国粹派对近代中国社会危机的认识是表面的,受传统思想严重制约。近代中国贫弱的根源并不是国粹派所说的“异族”统治,而是内部的封建专制... -
吕永兴:探究从远古神农炎帝到中华吕氏“儒释道”诸多人文家族生成生态现象
一个家族兴盛,久远取决定于家族家风家道文化谱(体)系完善、优质传承、历代人才辈出、群星灿烂。中华吕氏家族人文厚重,久远绵长,尤其是每个时(朝)代节点...
作者:吕永兴2023-01-29 16:01 -
老何杂记:新解元日诗及迎春古俗
老何杂记:
新解元日诗及迎春古俗
王安石诗: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何新按... -
草民:古人为何反对西洋人的奇技淫巧?
当然,人类自始以来就在下意识地发明制造工具,以减轻繁重的脑、体力劳动,提高技能与效率。钻木取火、扯钻、水车、算盘、黄道婆发明织布机…&he...
作者:草民2023-01-20 18:04 -
王伟光:让红色文化在新征程上焕发时代光芒
内容提要:红色文化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精神文化结晶,是涵盖不同历史阶段红色文化具体形态的综合性、集成性概念。大...
作者:王伟光2023-01-20 17:02 -
陈先义:透视鞭炮和中医映射的重大文化问题
年关将至,一个时期以来,鞭炮问题成为大众议论的焦点问题,大江南北,几乎一个声音,无不希望各级政府对鞭炮燃放松绑。与此同时,同样作为民族历史文化的中... -
冯友兰哲学研究批判之五
中国思想史的定性与读法:冯友兰“哲学之读”局限性及其超越路径研究
作者:许光伟2023-01-11 16:30
关键词:中国思想史;中国哲学史;对象;主观;客观;主体;客体;阶级
第... -
冯友兰哲学研究批判之四
第四部分 冯友兰“晚年之惑”释谜
作者:许光伟2023-01-11 16:28
(《经济思想史研究》2022年第五辑P66-98)
概要冯友兰一生学术,思想兴起是《中国哲学史》,思想之用... -
冯友兰哲学研究批判之三
第三部分 《中国哲学史新编》:“读的定性”向“写的定性”转化
作者:许光伟2023-01-10 17:33
中华思想学的思想有机构成是由主体观决定并反映主体观的... -
冯友兰哲学研究批判之二
第二部分《中国哲学史》:中国思想史的哲学定性与读法
作者:许光伟2023-01-10 12:25
〖作者按〗这是依托文本路线的“冯友兰中国思想史研究哲学批判之二”。政治经... -
冯友兰中国思想史哲学研究批判之一
【提要】中国政治经济学的思想启航是主体论,在于建立主体的事的研究。其界定矛盾的特别方式是由共同体引出主客关系,触发理论生产上的一种知识紧张...
作者:许光伟2023-01-09 12:17 -
顾炎武为什么能提出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爱国名言可谓家喻户晓、影响深远,其源于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的《日知录·正始》。这句话言简意赅... -
中国思想史的定性与读法:冯友兰批判
中国思想史的定性与读法
作者:许光伟2022-12-22 15:12
——冯友兰“哲学之读”局限性及其超越路径研究
(刊于2022年《经济思想史研究》第五辑第66-... -
上善若水兮,我善故我在!
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哲学思想家老子在其永恒不朽的《道德经》第八章中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
作者:上善若水-长林2022-12-08 08:40 -
胡懋仁:对中华文化自信的由来历程
今天,当我们谈到文化自信的时候,会有人不由自主地想到,在鸦片战争之后的那些年,我们的文化优势为什么没有发挥作用。甚至到了新文化运动的时候,一些激... -
试谈《中华系统论》之务虚与务实
所谓《中华系统论》,其实质上就是我们古老《易经》的现代化称谓,在国际科学界其被称为《大统一理论》,也就是爱因斯坦曾研究未果的《统一场论》,历史...
作者:段修斌2022-11-24 10:57 -
中国文字博物馆是文化自信的创举
众所周知,中国汉字博大精深,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字。中国最早的汉字,是在河南省安阳市小屯村北发现的殷商时期甲骨文。而且,是甲骨文把中国的文明史...
作者:郭喜林2022-11-19 17:13


-
曹应旺:毛主席一生是怎样“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
张坤:毛泽东“大农业”思想及其实践成就探析
-
姚亚平:党的群众路线与毛泽东的“长冈乡调查”
-
余斌:也论实践唯物主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