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一新: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 以高水平安全护航中国式现代化
今年4月15日是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我国面临国家安全问题的复杂程度...
作者:2025-04-18 00:00 -
杨江南:延安时期毛泽东的胸怀天下理念及其当代价值
习近平在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毛泽东是“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伟大国际主义者”。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杰出代表,毛泽东自投身救...
作者:2025-04-18 00:00 -
唐皇凤 刘琳凤:提高党对全面深化改革领导水平的基本逻辑与战略路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主动承担起有效领导全面深化改革的使命与责任,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
作者:2025-04-18 00:00 -
李俊伟:持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确保全面从严治党贯彻落实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要求“持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
作者:2025-04-18 00:00 -
薛泽林:党领导城市工作的历史回顾与经验启示
随着2019年城镇化率首次突破60%,我国开始进入城镇化中后期,这是一个经济、社会、文化、空间、组织等都在发生变革的全新阶段,需要重新审视城镇化发展特征与主要影响因素。城市...
作者:2025-04-18 00:00 -
黄美笛:哈贝马斯对真理共识论的修正及其当代启示
哈贝马斯真理理论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认识与兴趣》时期、真理共识论时期和《真理与辩护》(Wahrheit und Rechtfertigung)时期。国内学界对其真理理论的考察多集中于前...
作者:2025-04-18 00:00 -
马灿林:重审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考察
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毫无疑问占据着一个特殊的地位。按照学界的一般看法,与他更早时期的想法相反,马克思在这里和恩格斯一起发展了一...
作者:2025-04-18 00:00 -
包大为:创新现象、创新实践和创新思维的历史唯物主义内涵
从蛮荒走来且向未来敞开的人类文明,其勃兴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来自创新实践,其迭代与更替的关键标识是创新现象,其内在的引领则来自有效的创新思维。“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越来...
作者:2025-04-18 00:00 -
魏后凯: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根本遵循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也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在前不久出版发行的《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以下简称《文选》)中,不少著作都对推进乡村...
作者:2025-04-18 00:00 -
刘明明:中国共产党人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认识与批判
西方列强凭借现代化形成的技术和制度优势,打开了近代中国的大门,中西方的悬殊差距警醒着中国的先进分子,“中体西用”甚至“全盘西化”等效仿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救亡图存方案粉墨...
作者:2025-04-17 00:00


-
新新青年BLOG|驳人民日报《天塌不下来》:真正的危险,是以为自己无所不能
-
习近平:朝着建成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
余斌:“卡夫丁峡谷”的第二重跨越
-
赵丁琪:政治的终结与“后民主”——朗西埃对当代西方政治的哲学批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