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炜杰:“马克思-皮凯蒂之问”: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路径澄明及当代回应
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共同富裕是我国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一个紧迫且现实的重大使命任务。就理论命题而言,共同富裕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指向的...
作者:2024-04-17 00:00 -
韩振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在2024年1月召开的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提出了“九个以”的实践要求,强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作者:2024-04-17 00:00 -
颜晓峰:论新时代的文化精神
一个民族有属于自己的文化,一个时代有与时俱进的文化。文化精神是内在于每种文化之中的气质、品格和风貌,具有鲜明的民族禀赋、时代内涵、价值取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
作者:2024-04-17 00:00 -
朱军: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需要民族为载体,而民族的发展与建设也需...
作者:2024-04-17 00:00 -
韩喜平 杨羽川:“两个结合”筑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根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结合中国现实,在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深厚积淀上不断发展。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作者:2024-04-17 00:00 -
张树华:海外中国研究与世界中国观的塑形
“中国与世界的互视与对话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人类文明丰富发展的宝藏。习近平总书记...
作者:2024-04-17 00:00 -
张允熠 郑文娟:“‘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围绕“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命题提出新论点,阐述新思想,指出“‘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
作者:2024-04-17 00:00 -
彭刚:以法治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走向深入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从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提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并对“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
作者:2024-04-17 00:00 -
吴欢:从中华文明特性中深刻理解中国法治自信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和中华法治文明是其重要组成部分。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
作者:2024-04-17 00:00 -
李强:研究总结我们党加强基层治理的探索与经验
基层是社会的细胞,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我们党始终重视基层建设,不断加强基层治理。研究总结我们党加强基层治理的...
作者:2024-04-17 00:00 -
张力伟 :走向日常生活: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特质探源
“协商民主是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沿袭了中国文化传统,扎根中国场景,具有特殊的价值意蕴。协商民主在中国的蓬勃发展,折射出中国式民主道路的特殊...
作者:2024-04-17 00:00 -
刘亚楠 陈荣卓: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村改革试点试验的历程及其经验
农村改革试点试验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初心外化、使命践行的科学方法和内容体现。作为具有中国特色且在各领域广泛应用的方法和内容,中国“试点试验”一直是国内外...
作者:2024-04-17 00:00 -
杜艳华:古今比较视域下近四十多年中国改革之特点
改革是历史发展中的常态,中外历史上不乏著名改革,当然,改革有成有败。中国近四十多年的改革不仅标识时代特征,而且以承载重大转折、国家富强、社会发展的特质让历史闪光。在当代...
作者:2024-04-17 00:00 -
李爱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区别鉴识
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是一个老问题,但也是至今仍未很好解决的问题。自从中国走上改革开放的发展道路后,特别是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作者:2024-04-17 00:00 -
孙生阳 邹一南:农业现代化道路的西方镜鉴与中国选择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农业现代化。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我们党就开始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通过兴修农田水利和推动大规模的农业机械化建设,有力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为工业部门的发...
作者:2024-04-17 00:00 -
王永贵:以历史主动精神打赢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斗争
精神力量是引领社会历史发展进步不可或缺的动力。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历史主动精神”的崭新命题,深刻凸显了增强历史主动之于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意义。“历史主...
作者:2024-04-17 00:00 -
王志强: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真实的民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民...
作者:2024-04-17 00:00 -
何虎生: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三重进路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大任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独特的现代化属性和文化性质,既是相对世界文明、外国文明而言的,也是相...
作者:2024-04-16 00:00 -
高培勇:积极稳妥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
继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深改委第四次会议之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一次就“要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做出战略部署。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财税体制牵...
作者:2024-04-16 00:00 -
王东:从列宁晚年创新到中国式现代化七大创新
2024年1月21日适逢伟大导师列宁逝世100周年。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努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日子里,我们纪念这个日子具有特殊意义。19世纪,马克思主义...
作者:2024-04-16 00:00 -
张丽 赵晓宇:关于中国式现代化历史起点问题的新思考
随着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学界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也不断深入。学者们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理论渊源、历史演进...
作者:2024-04-16 00:00 -
李楠:人工智能时代劳动价值论再审视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运用,人类已然步入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既推动了我国生产力的整体跃升,又促进了人们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机器换人”的加速、...
作者:2024-04-16 00:00 -
臧峰宇:习近平文化思想“两个结合”的科学方法
“两个结合”是党实现理论创新和文化繁荣的必由之路,是进一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科学方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其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
作者:2024-04-16 00:00 -
[黎巴嫩]杨航:习近平文化思想:平衡古今的文化框架
面对新事物的诞生,我们需要寻找与其相适应的新文化。这种文化应从旧文化中继承有益于当下且与当下共存、适应当下发展的精华。新世界的构建不仅需要注重经济、政治和安全建设...
作者:2024-04-16 00:00 -
冯鹏志: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创新蕴涵与文明意义
随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中国特色”的文化建构既获得了最坚实的实践根基和深化动力,也指向了最深刻的理论实现与思想引领。习近平文化思想敏锐把握...
作者:2024-04-16 00:00
-
习近平: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
梁孝:反思现代西方“神话”历史:“古希腊起源”、霸权意识和回溯式目的
-
高建明:美国新一轮社会主义思潮评析
-
余斌:生产力——生活方式”的传导机制及其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