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S_Editor P{margin-top:10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t;}.TRS_Editor DIV{margin-top:10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t;}.TRS_Editor TD{margin-top:10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t;}.TRS_Editor TH{margin-top:10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t;}.TRS_Editor SPAN{margin-top:10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t;}.TRS_Editor FONT{margin-top:10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t;}.TRS_Editor UL{margin-top:10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t;}.TRS_Editor LI{margin-top:10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t;}.TRS_Editor A{margin-top:10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t;}
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技术不仅仅是生产力发展的工具,也是从属于人的文化活动。科学技术是人的文化活动的必然结果,也应当服务于人的文化活动。文化是国家的软实力,科技是国家的硬实力,文化与科技融合是国家“巧实力”的重要体现,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和科技硬实力的关键手段,也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和科技的融合发展,多次对文化和科技融合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长沙马栏山文创产业园考察时强调:“文化和科技融合,既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延伸了文化产业链,又集聚了大量创新人才,是朝阳产业,大有前途。”202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再次强调:“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形成更多新的文化产业增长点。”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这些论述体现出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文化和科技融合在推动文化传承发展、催生新型文化业态、促进文化产业升级等方面的深刻认识和战略部署。文化和科技的深度融合,重塑了文化生产的内容创意、产品生产、渠道传播和用户体验的内在逻辑,重构了文化生产的效益评价、跨界创新和区域协同的价值效应,开启了文化和科技共舞的新篇章。
一、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新业态
自2012年5月起,我国已有五批共107家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涌现了层级多样的文化和科技融合企业,推出多姿多彩的新型文化业态和新型文化产品,极大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对高品质、多元化、多样化的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和科技融合的创新业态主要表现在内容生产、渠道传播、文化传承、消费体验和终端装备等多个方面。
文化内容的智能化创意生产。文化和科技的融合改变了内容创意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催生了两种相互补充、相互依存的内容生产途径:人的创意生产和机器的创意生产。人的创意是机器的创意的前提和基础,人的经验、情感、想象力、精神追求和价值信念决定了创意的灵感来源和内容品质。机器的创意是人的创意的效率提高和价值衍生。文化大数据成为理解消费偏好、优化内容制作、预测市场趋势的最好手段。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改变文化内容的生产方式。许多创意个体和文化机构使用音乐生成软件、自动写作助手、视频智能生产工具等大语言模型和多模态技术,可以自动生成高质量的文字、图像、声音和视频。这种内容生产方式提高了内容创作的效率,降低了内容生产的门槛,使得更多普通人能够参与到文化内容的创意生产过程中来,促进了文化大众化、民主化和科学化的创新发展。人机协同式的创意生产成为当前文化生产的新兴趋势。如,Amper Music作为一个智能音乐生成平台,使用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在这个平台上选择不同的风格、情绪等参数,平台就会自动生成适合使用者的音乐作品。快手推出一款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视频生成工具可灵(Kling),可以生成长达2分钟、帧率达到30fps的视频内容,与美国Sora等同类产品相比具有比较明显的竞争优势。
文化创意的跨媒体融合叙事。文化和科技的融合改变了文化故事的讲述方式和传播途径。跨媒体叙事是一种通过多种数字平台讲述一个故事,并且通过多种媒体扩展这个故事的叙事方法。跨媒体叙事运用交互设计、沉浸式环境、数据可视化等应用,创造出一个多平台、多类型、连贯性、互补型的故事世界。跨媒介叙事具有高度一致的世界观、特色鲜明的人物设定、可持续的商业策略,实现了故事元素在电影、电视剧、图书、漫画、游戏和社交媒体等不同媒体上的分散传播和整体叙事,提供了统一、丰富、多元、立体的用户体验。如,中国东方演艺集团联合故宫博物院等文化机构共同制作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通过对北宋画家王希孟创作的《千里江山图》的重新诠释,深入挖掘了画作背后的匠人故事,并与长城葡萄酒、竹叶青绿茶、吉利汽车等国产品牌合作,也开发出保温杯、香氛明信片、丝巾发带等系列文创衍生品,还制作了电影艺术和舞蹈艺术相融合的舞剧电影,充分展示了传统文化的时代魅力。
文化产品的精准化创意营销。精准化创意营销是一种基于智能技术的个性化推荐传播,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文化产品能够更加精准地匹配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进行用户行为的数据定制,增强用户的参与度和满意度。数字技术、网络平台和智能工具实现了文化产品的精准化创意营销。社交媒体、直播平台等新兴媒体成为文化产品传播与推广的最佳平台。美国流媒体平台奈飞(Netflix)根据用户观看行为的偏好数据进行个性化的内容推荐,甚至制作出广受好评的《纸牌屋》网剧。网易云音乐通过推荐算法,为用户推荐感兴趣的音乐作品。数字孪生技术被运用于赛事转播、演艺制作、文博展览等领域,通过虚拟预演降低了文化活动的运营风险。在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中,主办方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对8个比赛场馆进行了精细的3D建模,集成了安全监控、空调控制、人流管理等管理和服务系统,并通过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让观众在任何地方都可以获得置身现场般的观赛体验。
文化商品的区块链智能交易。区块链技术是一种处理数字内容版权的新技术手段,在文化版权保护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通过智能合约,区块链版权保护具有不可篡改性、透明度高和可溯源性等特点,可以快速确权,降低维权成本,促进更大范围的版权合作与创意分享。英国歌手伊莫金·希普(Imogen Heap)发起的Mycelia,是一个基于区块链技术、以更好实现版权管理和音乐人收益分配的开源项目,拥有一个全球性、去中心化的数据库,每一首音乐作品的权利信息都可被清晰地记录和追踪,并开发了区块链音乐会票务系统,推出音乐体验与实物艺术商品相结合的新产品。这样,利用智能合约自动执行版权许可协议,音乐人可以直接向受众销售音乐作品,从而拥有对自己音乐数据的完全控制权。
文化遗产和文化消费的沉浸式场景体验。文化和科技的融合促进了文化遗产和文化消费的全感知、沉浸式的场景体验。文化生产机构和创意个体广泛使用3D扫描、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等数字技术,对现有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存储,通过高精度扫描和数字重建技术,将文化遗址、历史文物、传统建筑转化为可长期保存的数字资产,实现了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和开发。博物馆通过智能语音导览、手机应用程序、AR导览系统等,可以提供各类信息推送和藏品解说,让参观者能够深入了解展品背后的各种信息。文旅行业结合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实现个性化推荐、智能票务服务和智慧导游服务,进一步提升了游客的现场体验。教育培训业采用在线学习平台、模拟仿真技术和虚拟显示技术,开展虚拟课堂、远程教学等数字教学,极大地丰富了不同人群的教育资源。
文化装备的数字化迭代升级。文化装备是文化生产的手段、文化传播的渠道和文化消费的载体,包括数字影像制作设备、舞台灯光音响设备、虚拟现实(VR)与增强现实(AR)设备、智能展陈系统、智慧文旅系统,等等。文化装备在数字技术、智能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的推动下,正在加速实现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也增强了低碳环保和互动体验。日本teamLab通过投影映射、传感器、计算机图形等数字技术,实现了艺术与技术的高度融合,创造出令人惊艳的视觉艺术空间。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开发的“中图云”,是一个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数字化服务平台,可以提供数字资源托管、智能印制服务、新零售供应链管理等服务,从而实现传统出版业的数字化转型。此外,绿色材料、节能技术、智能物流、个性化订制等数字技术和新兴材料的运用,可以有效减少文化产品的碳轨迹,实现文化生产领域的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电子书、再生纸、按需印刷、虚拟展览、绿色影视制作、可持续文创设计等在低碳理念指导下的文化产品,日益成为文化消费的潮流产品,这样既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消费,又不同程度地减少了对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文化和科技融合的五个关键性维度
文化和科技融合是一个动态的动力系统和复杂的生态体系,包括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建设、商业创新和政策支持等多个方面,其有效机制包括五个关键性的融合维度。
关注可持续发展。文化和科技融合要注重社会福祉和环境保护,关注环境可持续、社会可持续和经济可持续。2015年9月,联合国成员国通过《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指导全球范围内的消除贫困、保护地球和确保人人享有和平与繁荣等方面的行动开展。采用节能材料建造文化空间设施,使用数字化手段降低对实体文物的损害。充分利用数字技术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利用,促进文化教育的均等公平。关注代际公平,保护弱势群体,鼓励社群参与,建立更加包容的社区文化。维护文化多样性,建立区域与国别间的对话机制,推动人类文明的交流互鉴。
依托技术创新。文化与科技相互促进,技术的手段塑造了文化生产的方式。文化和科技融合经历了手工技术、机械技术、电气技术、数字技术和智能技术的迭代升级。在数智时代,文化和科技的融合更加依赖数字平台和智能工具,数据驱动和要素集成成为文化和科技融合的关键手段。一方面,要关注科技领域的最新成果,积极将前沿科技应用于文化生产、流通、传播与消费的全过程中。另一方面,按照文化生产的自身规律和文化消费的实际需求,积极研究适合文化生产的新兴技术,打破数字鸿沟所带来的文化鸿沟和信息鸿沟。
确保可及性。可及性是文化和科技融合的重要原则,是所有人都能平等使用文化设施、消费文化产品和接受文化服务的状态。可及性确保了不同地域、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身体能力、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受教育程度的人群都有机会使用和接受文化产品和服务。要提高人们接触并理解各种文化的便利程度,包括物理设施使用的可达性、文化价值认同的共通性和文化资源利用的友好度。利用互联网打破地域界限,使得偏远地区、身体受限、受教育程度较低、收入水平较低的人群也能享受到高质量的文化服务。
注重发展韧性。文化和科技融合是韧性社会建立的重要支撑。韧性机制是人们在经历新冠疫情之后所建立起来的一套社会共识和运行规范,是人类集体防范各类风险、对抗不确定性的组织能力。韧性机制是一套灵活应对变化挑战的保障机制和预防体系,是人们在面对地理气候灾害、公共卫生威胁、金融经济波动等不确定因素时所能保持的一种稳定运行的应对行动。文化和科技融合要注重文化传承的持续性、技术系统的稳定性和社会发展的包容性,鼓励公众积极参与文化保护和文化创意活动,搭建灵活支持文化设施的技术框架,确保文化大数据的信息安全。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和社会变迁的文化创新,采取技术手段实施文化安全管理和文化应急响应。
需要跨文化对话。文化和科技融合是为了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交流,促进各国人民的相互理解和彼此尊重。文化和科技融合为跨文化对话提供了新的工具和平台。借助机器学习和智能科技手段实现智能翻译,打破语言障碍,促使人们更好地交流,增进相互认知,减少彼此偏见。社交媒体、视频网站、数字社群和智慧旅游,帮助人们实现跨越地理界限的即时分享和交互体验,可以培养起不同文化背景的共同经验,让人们以多元化的文化视角,不断扩大创意来源,激发自己的创意灵感。通过网络技术实现的远程艺术创作和全球创意外包,促进了全球化文化产品的共同生产。
三、吸收借鉴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新经验
文化和科技融合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的关注和积极的推进,许多国家统合政府、企业、社会和学校等多方力量,通过顶层设计、环境营造、平台建设、人才培养和国际推广等具体措施,构建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值得我国借鉴学习。
营造创新生态,激发个体创意。营造开放包容、保持活力的创意生态,构建公私合作的有效机制,激发个人的好奇心和想象力,让全社会对文化和科技融合保持良好的开放心态。比如美国政府非常重视数字版权的保护,以减税优惠的方式鼓励文化企业投资文化技术的研发;通过开设STEAM(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课程,推动个体的艺术和科技融合能力的培养;发挥私募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在初创文化科技企业的孵化作用;采取激励政策,鼓励非营利文化机构采用新兴数字技术提升文化体验;鼓励社区参与和个人创意,强调发掘地方文化的创意活动。
加强顶层设计,推进产学研合作。推动政府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优化产学研协同创新环境。比如英国成立数字、文化、媒体和体育部(DCMS),积极制定“文化即数字化”政策;支持文化遗产机构的数字创作、在线展示,增强文化内容的吸引力和公众的参与度;建立孵化器、加速器等育成设施,政府提供资金,联合社会资本共同培育文化科技潜力项目;鼓励艺术与科技间的人才交流与项目合作,开展文化数字化培训项目和实训工作坊,帮助文化从业者提高技术素养。
建设数字文化平台,推动文化数据共享。出台强有力的政府扶持政策,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打造充满活力的文化科技创新系统。比如法国作为欧洲最早开展系统性文化遗产数字化工作的国家之一,政府高度重视网络化、数字化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国有文化机构完成文献资料数字化加工;积极参与国际合作项目,推进欧洲数字图书馆(Europeana)建设,实现欧盟成员国之间文化数据和文化服务的共享;设立专项基金,支持数字媒体艺术创作、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等项目;注重艺术设计与工程科学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扶持文化新业态,倡导文化和科技融合可持续发展理念。
坚持数字技术赋能文化传承,加强数字文娱的国际推广。坚持守正创新的数字化赋能立场,注重前沿技术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建立起政府—产业—高校一体化的文化创新生态。比如日本高度注重科技成果与本土文化的结合,善于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现代科技产品;打造独具特色的潮流文化,积极推动“酷日本(Cool Japan)”战略,参加国际知名数字文创展会,在世界范围推广动画、漫画和网络游戏等数字文娱产品;重视人工智能、机器人、虚拟现实(VR)等前沿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应用;注重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和产业转化的一体化发展;鼓励内容企业和创意个体采用新技术开展文化产品的研发。
打造文化科技融合品牌,推动文化资源的多元转化。积极培育文化与科技融合平台,转变数字文化人才培养模式,利用技术手段推动传统文化的时尚化表达。比如韩国成立韩国文化产业振兴院(KOCCA),积极介入市场,培育文化和科技融合的“K-POP”品牌;在海外设立办事处,在海外组织专题推广活动,注重国家层面的“韩流”文化、数字娱乐和内容产业进入国际文化市场;采取“一元多用”和故事驱动的创新策略,鼓励一人文创企业和小微文创企业;设立专项扶持基金支持文化科技项目,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四、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
当前,文化和科技融合成为培育文化新业态、发展文化产业新亮点的主要手段,是新质生产力在文化领域的重要表现形式。文化和科技融合体现了“文化赋值、科技赋能”的双向融合,是文化价值链和科技价值链的互动融合。为了进一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的重要部署,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加强多元主体整合和政策引导。中央各部门应加强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治理统筹和资源协调,设立文化和科技融合部际联席会。各级政府应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将文化和科技融合战略纳入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重大任务。系统评估《关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科技部、中宣部、中央网信办等部门,2019)、《“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规划》(文化和旅游部,2021)、《“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22)等相关政策文件的实施效果,并在此基础上,面向“十五五”时期的文化使命和战略目标,制定“加快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引导政策,统筹财政资金和社会基金,对文化资源、文化资金、文化人才、文化市场和文化技术等文化生产要素统筹兼顾、统一部署、统合发展。
推动关键技术研发和平台建设。加强文化领域的关键性技术研发,推动文化技术的国际标准建设。鼓励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前沿技术在文化生产中的创新应用。支持文化机构建立起有利于文化大数据标准化、统一性、开放性的数据关联,建立文化大数据共享平台。加强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智能终端设备的研发,不断提高用户体验的舒适度。建立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中华文明标识体系。提高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园区的管理水平和辐射效应,聚焦文化科技企业集聚,形成良好的数字文化生产生态和服务体系。推动5G、区块链、物联网等智能连接技术的应用,加快文化内容传输速度,提高文化感知的体验品质。
推进文化创意产业数字化转型。积极推动文化机构和创意个体在数字出版、数字艺术、数字音乐、数字展陈等领域开展高品质、高频次、高效率的内容创意。引导数字平台企业开展数字赋能文化传承的创新实践。加大文化创意的数字工具研发,整合现有大语言模型的协调创意机制。推动数字平台企业在智能创意工具研发、文化大数据驱动、数字内容协同创意等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注重传统文化元素的数字化表达和当代性转化,提高数字文化产品的文化内涵和艺术质量。
注重数字文化人才创新培养。在高等院校中设立文化科技交叉的跨学科课程,探索数字文化管理、数字文创策划与运营、数字文化产业创新、智能创意运营等新型人才的培养机制,推动数字文化产业专业硕士试点工作,培养既懂文化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实习实训、就业创业等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机制。开展多层次、多类型、专题化的继续教育和职业教育,建立工作坊、实训基地、实验室、孵化器等各类应用型人才培训机构。加强数字文化人才国际交流与项目合作,积极与国际知名数字文化企业和数字文化强国合作,开设海外数字文化人才培训基地。注重公众教育,鼓励社会参与,激发民间创意活力和创新动力。
完善数字版权保护和评价机制。建立健全文化和科技融合项目和企业的评价标准,围绕文化内涵、艺术品质、技术创新和市场表现等多个维度,建设全国文化科技项目、人才和企业数据库。修订和完善现有的版权法、专利法等法律法规,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构建专利、版权和商标的一体化确权、维权和易权平台,推动建立跨国界的知识产权保护联盟。定期发布有关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的前沿数据、国内外资讯和实践案例,组织权威、高级别、国际化的文化科技创新大赛和展会,提高公众对文化和科技融合创新的认知素养。
总之,文化和科技融合是全球文化产业发展的显著趋势,是文化创新和科技创新的双向赋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度重塑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为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文化强国建设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谱写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绚丽精彩的新篇章。
文章来源:《红旗文稿》2024年3月28日
网络编辑:静穆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