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福进 卢媛熠:百年历程中的入党宣誓仪式:理论阐释、践行方式、功能价值
入党宣誓仪式是党组织发展新党员工作的必经程序,代表着新党员对党、国家和人民的郑重承诺。“宣誓”是指“参加某一组织或担任某一职务时,在一定的仪式下当众说出表示忠诚和决...
作者:2025-04-16 00:00 -
张锋:新中国成立初期朱德对人才工作的认识与思考
我们党历来重视人才工作。作为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朱德对人才工作的重视贯穿其整个革命生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他就曾指出,必须“有计划地提高战士们的军事技...
作者:2025-04-16 00:00 -
丁俊萍 杨亚婷: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发扬历史主动精神的历史特点及其现实启示
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历史主动精神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论述为我们深入理解历史主动精神在新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现实启示提供了重要指导。中国共产党长期坚持在创造重...
作者:2025-04-15 00:00 -
孙照红:“两个结合”:党建话语体系构建的理与路
“两个结合”,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们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一样?为什么能够生...
作者:2025-04-15 00:00 -
陈殿林 刘鸣:中华文明现代转型的历史起点析论
2022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中学习时强调,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精神标识和当代中国文化根基的中华文明“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要通过深入研究中华...
作者:2025-04-15 00:00 -
陈思 李志勇:以思想建设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路径考察
党的二十大指出,自我革命是我们党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保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
作者:2025-04-15 00:00 -
李笑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视域下制度建设的目标体系与策略方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政中始终高度注重加强制度建设,把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定型作为改革创新发展的内在使命。1992年,邓小平就指出:“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
作者:2025-04-15 00:00 -
赵洋 刘永艳:党的领导与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法治属性
肇始于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的“枫桥经验”,经过岁月沉淀,从20世纪60年代以“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教育改造“四类分子”化解矛盾纠纷的经...
作者:2025-04-14 00:00 -
孙绍勇 陈中斌:解码“两个结合”视域下的文化自信自强机制
“两个结合”与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逻辑关系“两个结合”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指明了方向。而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既是“两...
作者:2025-04-14 00:00 -
杨澜洁:建构中共党史党建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历史逻辑与时代使命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对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要求,要“自觉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学术己任,以彰显中国之路、...
作者:2025-04-11 00:00


-
新新青年BLOG|驳人民日报《天塌不下来》:真正的危险,是以为自己无所不能
-
习近平:朝着建成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
余斌:“卡夫丁峡谷”的第二重跨越
-
赵丁琪:政治的终结与“后民主”——朗西埃对当代西方政治的哲学批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