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列主义

辛向阳:“两个结合”是理论强党的重要途径

字号+作者: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网 2024-04-16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高度重视理论创新、理论建设、理论武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的历史,成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飞跃,解决了社会'...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高度重视理论创新、理论建设、理论武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的历史,成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飞跃,解决了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无数艰难复杂的历史与现实问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历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表明,“两个结合”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cUL品论天涯网

“结合”本身就是创新,开启了广阔的理论和实践创新空间cUL品论天涯网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进一步提出了“第二次结合”的命题,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到同时代特征相结合,再到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结合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加强,结合的方式和路径不断创新。“结合”的过程是极为复杂和充满挑战的,需要巨大的创造性。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一个艰辛的过程,既要系统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和内在逻辑,又要反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掌握了基本原理后,如何更好地运用分析现实问题,又是一个困难重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反对教条主义,又要反对经验主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创立了邓小平理论,科学地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的深度结合,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结合,不仅把握住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的历史方位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转化,而且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两个结合”的过程波澜壮阔,理论创新一浪高过一浪,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进入新境界。cUL品论天涯网

“两个结合”是新时代推动党的理论创新的根本途径cUL品论天涯网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个重大命题本身就决定,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一方面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用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体悟中国实际的搏动;另一方面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有效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聚变为新的理论优势。坚守好这个魂和根,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更是理论强党的本质要求。“两个结合”为理论强党提供了丰富的方法论,使我们能够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来认识和推动理论创新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使我们党拥有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拥有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拥有了推进理论创新的伟大认识工具。我们把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群众观、阶级观、发展观、矛盾观同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结合起来,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本质的认识,概括形成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初步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我们把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群众观、阶级观、发展观、矛盾观同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结合起来,产生出中国人独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特别是产生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两个结合”打开了理论思维空间,使我们在每一个实践领域都能够推进理论创新。我们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提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理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华文明中有天下共治理念、“共和”和“商量”的施政要求以及“兼容并包、求同存异”的政治智慧。我们推进改革开放,提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理念,强调形成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以“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的宽广胸怀,自信而又大度地开展同域外民族交往和文化交流,谱写了万里驼铃万里波的浩浩丝路长歌,也创造了万国衣冠会长安的盛唐气象。cUL品论天涯网

“第二个结合”掌握了思想和文化主动,并有力地作用于理论cUL品论天涯网

理论发展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掌握思想和文化主动。掌握思想和文化主动,就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第二个结合”作用于理论的三个方面。“第二个结合”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既是理论创新的结晶,又是进一步推动理论创新的动力。“第二个结合”让马克思主义在深刻改造中华民族文化沃壤的基础上,真正成为中国的。这个“中国的”既是中国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又是中华民族的智慧体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这种契合是辩证的契合,是相互促进的契合,更是矛盾运动中的契合。“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创新。又一次的思想解放意味着: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更加科学全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一刻也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思想才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还意味着:我们对中国实际的认识更加深刻系统。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比如,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大一统传统,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厚德载物、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富民厚生、义利兼顾的经济伦理,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法,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等,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这就告诉我们应当更多地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理想、治理思想、大一统传统、家国情怀、精神追求、经济伦理、生态理念、哲学思想、思维方法、交往之道等方面去把握中国的实际。“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理论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从一百多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各个历史时期,以马克思主义改造传统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这一进程中,我们党提出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习近平文化思想等,赋予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以强大的精神和文化力量。从一百多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还深刻认识到,中华文明发展的基本规律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我们党提出了以“实事求是”为核心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成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在新时代,我们党创立了作为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cUL品论天涯网

文章来源:《学习时报》2023年12月1日cUL品论天涯网

网络编辑:静穆cUL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