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列主义

庞立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的三重维度

字号+作者: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网 2024-04-02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人才培养是学科建设的核心任务,人才培养质量是学科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

人才培养是学科建设的核心任务,人才培养质量是学科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人才培养,需要紧密契合学科的本质特点,深刻领会学科应有的精神品格,准确把握学科人才应有的核心素养,牢牢夯实人才培养的根本路径。jG8品论天涯网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的精神品格jG8品论天涯网

每个学科之所以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都有其特定的思维方式和自身相对独立的研究对象,在学科发展的过程中建构了这一学科特有的概念框架,形成了这一学科独特的学科特性。学科理论所构筑的特定概念框架、思维方式和世界视野,不仅提供了关于研究对象的独到学科解释,也涵育着与学科特性相一致的思维风格和精神气质。在这个意义上,每个学科都具有自己的学科特性,也会潜移默化地陶冶并形塑着与这一特性相应的精神品格。jG8品论天涯网

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关于人类解放的科学学说,是富有正气、大气和勇气的理论,“它不仅是一种‘学说’,一种‘学术’,而且必须把这种学说和学术化为人民的‘学养’”。[1](P21)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不仅仅体现为关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人类自由解放的宏大叙事,而且也蕴含着与人的日常生活世界息息相关的切己体察的人生体验。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不是与人的价值态度无关的中性认识框架,相反,它的唯物辩证的科学理论、社会历史的思想观点、人类解放的价值追求等理论内容,都蕴含并体现为一种内在崇高的思想境界和辩证超越的人生态度。马克思主义理论也不是一种可以机械运用的现成工具,而是需要漫长精神涵育和改造主观世界才能习得的思维方式和人生境界。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人才培养,不仅仅要使学生掌握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的专业性知识,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注重涵养化育马克思主义理论应有的人生态度和境界,将其转化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培养人才所应有的精神品格,使其成为学生精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基本底色和重要内容,将其转化和落实为学生的信仰、学养和修养。相对于知识、能力的培养而言,这种学科精神品格的培育是内含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背后更具内在性和根本性的内容,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制约甚至决定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所培养人才的底蕴、情怀和境界。jG8品论天涯网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人才培养,应着重涵养旗帜鲜明的正气。从学科特性上来看,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坚持真理、坚守正道、追求正义的理论,是旗帜鲜明、光明磊落、正气凛然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人民的理论,它始终站在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立场上,是为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科学思想体系,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指明了正道,从而成为扎根人民、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进而改变人民历史命运的人民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的理论,它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特别是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从而使共产主义的崇高社会理想奠基于科学发现和真理性认识的基础之上,实现了科学理性与崇高信仰的有机统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彻底批判的理论,它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非正义性进行了毫不留情的彻底批判,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现象及其固有的内在矛盾,阐明了其必将为更高的文明形态所取代的历史必然性。时至今日,马克思主义理论依然闪烁着耀眼的真理光芒,彰显出穿越时代、引领时代的真理性力量。马克思主义理论熔铸着它的创始人及其后继者的崇高理想、坚定信念、深沉情怀和深厚教养。正因如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人才培养,内在指向一种特定的人格要求。它要求灌注马克思主义理论应有的凛然正气,把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坚定信念融入人才培养过程之中,把深沉的人民立场和人民情怀落实到人才培养过程中,把追求崇高的价值旨趣贯彻到人才培养过程中,真正以马克思主义理论陶冶情操、涵养正气、升华境界,涵养化育一种融理想、信念、情操、教养于一身的人格气象。jG8品论天涯网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人才培养,应着重涵养开放恢宏的大气。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就是开放包容、恢宏大气的理论,是汲取人类思想精华并具有深厚文明底蕴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不是离开人类文明发展大道的宗派主义,而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思想结晶,它通过哲学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和空想社会主义批判而实现了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革命性变革,并在与各种思想传统和现代理论的批判和对话中形成了作为“一整块钢铁”的关于人类解放和发展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深沉的人类情怀,它胸怀人类崇高理想,把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为终极追求,体现出心有大我、胸怀天下的格局境界。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的后继者们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的历史,是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己的历史。”[2](P9)作为“建立在通晓思维与历史成就基础上的理论思维”,马克思主义理论昭示着一种内在超越、辩证综合、恢宏大气的理论境界,体现为一种不断自我超越、自我完善从而达到更高境界的永恒追求。这一理论境界内在要求着理论研究者要秉持与之精神品格相适应的人生态度和价值旨趣。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根本上区别于极端偏执的知性思维以及片面狭隘的个人主义和极端功利主义的人生态度。它要求克服知性思维的狭隘眼光,破除执着于个体自我和沉陷于功利追求的片面性,葆有“立乎其大者”的精神追求,把自我的存在与社会、国家等更大的整体性存在内在联系到一起,与周围的世界相感相应,与所属的时代同频共振,在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学会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在人民的伟大奋斗中寄托和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在变革的时代大潮中塑造大写的自我。jG8品论天涯网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人才培养,应着重涵养思想解放的勇气。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所以成为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的现代思想理论,是因为它提供了反映和表征、塑造和引领时代精神的崭新思维方式和价值理念,实现了对西方思想传统的革命性变革。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不是一个自我封闭的体系,而是向现实、实践和认识不断开放从而与时俱进的学说。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性,在于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理论力量,在于关注现实、改变世界的实践力量,在于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的生命活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勇气最直接地体现为彻底的批判精神,这一批判精神最直接地体现为对资本主义霸权永不妥协的批判立场。与此同时,这一批判精神也内在包含着自我批判的向度,它总是经由批判和自我批判从而向未来敞开思想解放的可能性空间。恩格斯说:“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3](P664)正因如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人才培养,要着重培养学生追求真理、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的勇气和品格。今天,时代变化以及我们的生活世界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已经远远超出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当时的想象,因此,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当成现成的结论、僵化的原理,而必须以发展的观点去审视马克思主义在当今时代的现实基础和实践需要,紧密结合不断变化的实际去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当代性理解,在变化的时代条件下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对社会现实的解释力。有鉴于此,始终保有思想解放的勇气,树立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自觉意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应当赋予学生的重要精神品格。jG8品论天涯网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的核心素养jG8品论天涯网

核心素养是人才培养过程中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赋予学生的关键能力和突出素质,是体现学科特质并与培养目标相契合的核心品质。学生应当具备的学科素养并不是单一的,而是体现为一个综合性的素养体系。在构成素养体系的各方面素养中,核心素养是整个素养体系的关键,最能体现和代表这一学科特质和契合培养目标的关键性内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人才培养,应当注重凝练和把握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特性及其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相适应的核心素养,使整个培养体系聚焦核心素养而展开。那么,如何准确地把握并表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的核心素养呢?从通俗的角度说,我们可以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所要聚焦的核心素养,凝练地概括为“讲政治”“有思想”“会教育”。jG8品论天涯网

“讲政治”是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特性的核心政治素养。“讲政治”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学习者和研究者首先要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政治原则、政治方向,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信仰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研究紧密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政治性和学理性、真理性和价值性的高度统一,是具有鲜明政治立场和革命性质的科学理论。我们既不能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政治性而否认其科学性和真理性,也不能因为其科学性和真理性而否认其政治性。一些西方马克思学研究者试图抛开马克思的政治立场,力求秉持所谓“中性客观”的立场去研究马克思的文本和思想,这其实只是掩盖其实质上反马克思主义立场的方法论。马克思早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就明确地表述了自己的理论目标:“必须推翻使人成为被侮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3](P10)这也成为马克思创立自己理论学说最根本的出发点,也就是马克思的全部学说所承诺的最高的价值理想。恩格斯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对马克思这位伟大的思想家作出了这样的评价:“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4](P1003)也就是说,对于马克思而言,其首要的身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家,其思想家的身份是从属于革命家的身份的。离开了这个根本的出发点,我们对马克思及其思想的理解和评价,就会走向偏颇。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马克思正是站在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立场上,揭示了各种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该统治阶级根本利益和生活理想的表达及其意识形态统治的工具,洞察到在现代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巨大生产力基础上,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现实条件和道路,从而指向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生活理想。马克思主义理论从不遮蔽和掩饰自己的政治立场,相反却坦荡公开并坚定无畏地站在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立场上,始终关心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命运。马克思主义理论这种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情怀,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所培养的人才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保持在理想追求上的政治定力。它要求所培养的人才要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真正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忠实信仰者、坚定捍卫者和积极传播者,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研究转化为提升政治觉悟、思想境界、道德水平的精神营养,转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jG8品论天涯网

“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对学生思想力和思想水平的思想素养要求。思想力是人们自主运用理论思维把握生活世界以及自身生存发展处境命运的思想能力。理论是思想中把握到的现实。只有具有深厚思想力的理论,才能更加全面精准地把握和透视现实、更加科学合理地解释和反思现实、更加内在深刻地变革和引导现实。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所以至今依然放射出最耀眼的光芒,就是因为它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具有透视现代社会和把握人类命运处境的最卓越的思想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人才培养,需要着重塑造学生的思想力,使学生真正成为有思想的人。如果仅仅是表面化地、形式化地记住马克思主义的一些论断,机械地生搬硬套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具体观点,那么就不仅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神实质相悖,也无法培养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人才。一般而言,作为核心素养的思想力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捕捉、发现和提出理论问题的思想洞察力;二是总结、凝练和升华理论逻辑的思想概括力;三是批判、解释和论证理论观点的思想分析力;四是深化、拓展和提升理论意义的思想引导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人才培养,要着重训练学生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出发去关心关注人民现实生存处境及其问题的敏锐思维,引导和培养学生把生活中的重大现实问题进一步上升为理论问题,实现理论自觉,建立理论自信,培养学生敏锐的思想观察力和深刻的思想洞察力;要引导学生深入学习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本,领悟其中所蕴含的真理力量,掌握从人类发展的普遍必然性逻辑层面去把握问题和表达思想的大历史观和总体性视野;要引导学生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思想,把握马克思主义辩证的思维方式所蕴含的反思和批判、思辨和论证的独到思想分析力;要引导学生不断深化、拓展和提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意义和时代价值的理解,感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所具有的表征和反映、引导和塑造时代精神的巨大思想引领力,提高把握思想前沿和推进理论变革的思想创新能力。jG8品论天涯网

“会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对学生教育教学核心素养的要求。从现实社会需要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培养的人才相当一部分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教育以及教学和科研工作,这就要求必须具备相应的教育素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人才培养,不仅要让学生领会思想,而且还要让学生学会教育,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教育素养,让学生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真正做到理直气壮地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以深刻的真理力量说服人,以透彻的思想道理引导人,以灵活的教育艺术感染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传授传播的是蕴含家国情怀的大道理、启智润心的真道理、立德树人的硬道理。只有做到以思启人、以情感人、以文化人,方能铸魂育人、立德树人。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所体现的正气、大气、勇气的精神品格落实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之中,引导学生适应时代的变化和要求,精准把握教育对象的思想困惑和成长成才需求,树立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本质特点和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教育理念,自觉弘扬和践行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不断生成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磨炼和掌握高超的教育艺术,做到理直气壮、旗帜鲜明,大气磅礴、高屋建瓴,直面问题、切中肯綮,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地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jG8品论天涯网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的根本路径jG8品论天涯网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人才培养,需要从经典、思想史、现实三方面入手,既要通过熟读和研习经典,掌握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和基本观点;又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置于思想史的发展脉络中,超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抽象理解和抽象赞同,重新发现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各种思想理论的历史性关系;与此同时,还要开启现实的维度,使理论保持与现实之间的密切联系,既以理论观照现实,又以现实激活理论,从而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始终保有现实的关怀。jG8品论天涯网

研读并领悟经典著作中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培养的人才应当具备的“看家本领”。习近平强调,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蕴含和集中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源和基础。他进而指出:“共产党人要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2](P26)读经典和悟原理不仅是共产党人应当掌握的“看家本领”,更应当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应当掌握的“看家本领”。“看家本领”一词意味着这项本领之基础和根本,是成为某类人才必须具备和拥有的基础素养和基本功夫,更是发展自身和走向更高境界不可或缺的坚实根基和关键前提。马克思主义理论集中蕴含和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之中。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撰写并经过时代的传播和实践的检验而留存下来的文献精华和光辉篇章,它集中代表和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立场、观点和方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眼界广阔、知识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博大精深……不下大气力、不下苦功夫是难以掌握真谛、融会贯通的。”[5](P11)掌握经典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习和研究必须采取的关键性步骤。一种具有时代意义和充满活力的理论学习和研究总是要回到思想史中汲取智慧,并把从源头中挖掘的思想营养来作为理论创新的内在环节。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人才培养,要引导学生系统钻研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从整体上融会贯通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着重领会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和重要论断,真切领悟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弄懂吃透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神实质,全面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方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人才培养,要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深入学习,引导学生发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魅力,感受思想的力量,享受思考的乐趣,实现精神的提升,帮助学生构筑坚实的理论根基,夯实理论思维的思想底蕴和基础,涵养慎思明辨的思想能力和境界,从而使马克思主义经典成为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坚实工具。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博大精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经典著作和代表篇章广博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人才培养,应当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相应地区分为不同层次,实现从“导读”“精读”“通读”到“研读”的思想进阶,从而循序渐进、由浅入深、螺旋上升地实现对经典理解的思想跃迁。jG8品论天涯网

注重思想史学习和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的关键性环节。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仅具有深邃的思想力,而且具有深厚的历史感,是人类思想史的积淀、结晶和升华。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是思想性的历史与历史性的思想的内在统一。离开“思维的历史与成就”,马克思主义理论就会失去它丰富的历史内容和真切的历史感。抛开思想史的学习和研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无论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将有很大局限性。从直接来源上看,马克思主义理论是西方思想史演进和发展的必然产物,与西方思想史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传承和变革关系。如果对思想史缺乏真切清晰的认知,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脱离其思想史基础,就必然会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走向抽象、空洞和粗疏。只有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置于世界历史的框架中,去把握它与西方思想史之间的理论渊源,去理解它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其内在逻辑和思想贡献,并在与各种思想理论的对话中澄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性,才能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得到具体历史的理解。事实上,马克思本人也坚决反对一切极端主义思想“对整个文化和文明的世界的抽象否定”。[6](P184)恩格斯在评价青年黑格尔派时尖锐地指出:“官方的黑格尔学派从老师的辩证法中只学会搬弄最简单的技巧,拿来到处应用,而且常常笨拙得可笑。对他们来说,黑格尔的全部遗产不过是可以用来套在任何论题上的刻板公式,不过是可以用来在缺乏思想和实证知识的时候及时搪塞一下的词汇语录。”[7](P10)很显然,恩格斯对抛开思想史和具体知识而把黑格尔的思想遗产进行机械应用的青年黑格尔派的做法给予了尖锐的批评。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人才培养而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论断和思想观点的理解,必须置于思想史的基础之上,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具体思想观点在思想史发展中的来龙去脉及其演化变革的内在逻辑。一方面,要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马克思之前的西方传统思想之间的学术渊源,追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术来路,从而充分领会马克思主义理论所实现的重大思想革命的本质特征和独特贡献;另一方面,又要紧密关注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思想界所引发的理论效应以及产生的新的理论问题,使之在与当代各种理论的对话中,彰显和澄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巨大思想影响力及其当代价值。掌握思想史与面向经典的学习和研究是相辅相成的。思想史的学习和研究为理解经典提供了必要的历史语境和时代背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的理解则为思想史的学习和研究点亮了明灯。因此,要在思想史和经典的相互关照中提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水平和思想境界。jG8品论天涯网

面向现实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的本质性向度。从本质上看,理论是以思想的方式所把握到的现实。一方面,任何重大的理论问题都是以重大的现实问题为根基而产生提炼出来的,即使是再抽象再神秘的理论都能从现实世界的世俗基础上找到它的根源和基础。另一方面,任何重大的现实问题也都内在蕴含着重大的理论问题,重大的现实问题如果不上升到更深刻的理论层面上,就无法把握其本质和规律。揭示蕴含于重大现实问题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并以理论的方式回答和解决重大的现实问题,从而批判性地反思现实、引导现实,是理论的根本任务。马克思之前的西方理论最大的弊端就在于先行设定了理论与现实的抽象对立,并使自己的理论陷入抽象观念论的思想桎梏之中,从而在以理论把握现实的抽象思辨中忽略了现实。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以往任何理论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它以实践的观点变革和超越了西方思想理论根深蒂固的抽象观念论传统,从而深入社会现实这一“历史的本质性的一度中去”,[8](P383)揭示了社会现实的本质矛盾及其必然性发展趋势,并把改变世界和“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作为理论的根本任务。由此,马克思主义理论找到了通达社会现实的正确道路,与社会现实之间建立起最本质的内在联系,并且赋予自身以现实性的力量。在这一意义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学习和研究就不能仅仅体现为专注于文本、执着于思辨逻辑的抽象方式,而是要面向火热的社会生活实践和当今时代正在发生的深刻变革,面向当代中国正在进行着的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以现实激活理论,促进经典与现实之间的积极对话,充分激活和挖掘经典中所蕴含的具有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的思想智慧,从而展现理论丰富的思想内涵、时代内涵和文明内涵。习近平指出:“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我们不能辜负了这个时代。”[5](P8)时代的现实向理论的创新和思想的创造提出了内在的迫切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人才培养,必须积极回应这一时代的要求,并把现实的向度注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研究中去,从而使之保有面向实践的生命力。需要注意的是,面向现实的人才培养路径,并不是以现实之名逃避或拒绝艰苦的理论思维和学术训练,理论思维的培养和学术训练在任何时候都是必要的,因为没有这一环节就没有真正的学术,也不可能培养出理论性的人才,而且没有透彻的理论观照,现实也不可能被真正揭示出来。同时,面向现实的人才培养路径,也不是仅仅屈从于现实的一时之需而采取的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价值态度,它要求把握现实的本质需要和内在必然性要求,真正培养出能够深入研究和回答我国发展和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能够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jG8品论天涯网

(作者简介:庞立生,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部长,教授、博士生导师)jG8品论天涯网

网络编辑:同心jG8品论天涯网

来源:《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4年第2期jG8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