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斌: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对战局的预判与应对?
1941年12月8日(当地时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在太平洋的海军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12月9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发出《中国共产党为太平洋战争的宣言》。宣言指出:“这一...
作者:2024-03-08 00:00 -
殷紫丹蓝 梁燕晓:《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的“真正的民主制”思想及其价值
马克思的早期作品兼具启发性和模糊性,《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亦不例外,其中提出的“真正的民主制”被称为“建了一半的房子”,因马克思的语焉不详和后来的弃用而备受争议。但根据...
作者:2024-03-08 00:00 -
杨共乐:交流互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石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历史研究院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在讲话中高度概括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中华文明具...
作者:2024-03-08 00:00 -
黄一兵:“第二个结合”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论断,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
作者:2024-03-08 00:00 -
丁堡骏:《资本论》中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实际运用的辩证法
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中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哲学、宗教、伦理、法权和国家形式等诸多问题的探讨,发现并初步论证了唯物史观。唯物史观将一...
作者:2024-03-08 00:00 -
夏文斌:坚持“两个结合”把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学到手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为第六批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作序,要求各级干部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当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坚定行动派、实干家。理论强,才能方向明、人心齐、...
作者:2024-03-08 00:00 -
丰子义: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内在逻辑与本质特征
深化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研究,首先涉及“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基本理解与把握。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现实上,一说到现代文明,始终是与现代社会和现代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现代化的发...
作者:2024-03-07 00:00 -
王梦可:毛泽东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三维审思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开创性实践。从历史发生学的维度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绕不开毛泽东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最初探索。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对中国...
作者:2024-03-07 00:00 -
梁大伟 王倬: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意识形态力量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繁荣是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前提性要素。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丰富、系统全面,具有明体达用、体用贯通,遵从实践、开放包容的鲜明特质,是集马克思主...
作者:2024-03-07 00:00 -
侯惠勤: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坚持真理性优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追求的集中体现,是凝聚中国力量的思想道德基础。培育和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作者:2024-03-07 00:00 -
王伟光: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以创新发展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没有科学的理论,就没有成功的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指导思想,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开...
作者:2024-03-07 00:00 -
王琳 李云鹏:数字资本的运行规律与中国特色作用机制分析
21世纪以来,我国数字技术得到了空前发展并逐步渗透到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与此同时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数字资本也获得快速扩张,这在有效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
作者:2024-03-07 00:00 -
彭厚文:1949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述论
1949年1月6日至8日,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以下简称“一月政治局会议”),是中共中央进入北平之前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召开的最后一次政治局会议。关于此次...
作者:2024-03-07 00:00 -
李培林:加强我国文化、文明的理论和经验研究
在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中,“文化”可能是一个研究最为广泛但理解也最为多样的领域。世界上不同学科的学者,关于“文化”这个概念的定义,就有上百种之多。在我国当前,文化、文明研...
作者:2024-03-07 00:00 -
项久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特质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有其深厚的历史背景与时代要求,是新时代以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历史性成就的升华与总结,反映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两个大局...
作者:2024-03-07 00:00 -
杨光斌:历史政治学与当代中国政治史研究:以“第二个结合”为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即“第一个结合”)取得巨大成就后的“第二个结合”。2023 年 6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
作者:2024-03-06 00:00 -
李国选 刘凤霞:柯尔施马克思主义观中的历史主义视域
克思思想的原点重建马克思主义,发掘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性、总体性和批判性。柯尔施的马克思主义观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长期以来,中国学界对这位堪与格...
作者:2024-03-06 00:00 -
丁广昊 孙代尧:革命意志视角下列宁和考茨基关于十月革命理论论争的再探讨
一、问题的提出1917年十月革命的胜利,是人类制度文明发展史上的历史性跨越,社会主义第一次在一个国家变成制度现实。社会主义革命可以首先在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发生和胜利的理论...
作者:2024-03-06 00:00 -
杨礼银: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科学内涵、基本路径和实现机制
2021年4月,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题为《同舟共济克时艰,命运与共创未来》的讲话中,首次提出了“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的观点,为处在十字路...
作者:2024-03-06 00:00 -
汤志华 刘杰:习近平关于教育家精神重要论述的时代背景、基本内涵及现实意义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全国优秀教师代表的信件中,提出了弘扬“教育家精神”的重大议题,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教育家精神”是对建设一支什么样的教师队伍的最新回答,...
作者:2024-03-06 00:00 -
张一兵:当代资本主义为什么垂而不死?——列斐伏尔《资本主义的幸存》研究
列斐伏尔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中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一生写下了近七十部论著和大量文章,早期原创性地提出的“日常生活批判”,实现了异化理论从宏观政治经济关系向微观社会...
作者:2024-03-06 00:00 -
张谨: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对党的三大作风的倡导与践行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我们党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三大作风。三大作风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是使党的路线、方针得以顺利贯彻的...
作者:2024-03-06 00:00 -
贺政凯:毛泽东塑造新中国形象的叙事话语分析
话语建构是塑造国家形象的有效方式。“每一位领袖在某种程度上又都是宣传家”。毛泽东在不同意识形态交锋的情势下,身体力行地向各国首脑政要、进步团体、记者、作家等国际友...
作者:2024-03-05 00:00 -
王广:中国式现代化的内生逻辑及其近代历史根源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高屋建瓴地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体现出来的中国特色,深入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为当代中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
作者:2024-03-05 00:00 -
鲁君:论具身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观塑造功能及实现
具身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引导受教育者具身参与国家和社会的政治文化活动,进而提升其思想观念、政治品质、道德人格和法治意识的一种教育方式。“具身”即思想政治教育的具身性,强...
作者:2024-03-05 00:00
-
习近平: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
梁孝:反思现代西方“神话”历史:“古希腊起源”、霸权意识和回溯式目的
-
高建明:美国新一轮社会主义思潮评析
-
余斌:生产力——生活方式”的传导机制及其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