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建设的春风化雨和春华秋实,极大地改变了中国、中华民族、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跨越式发展,中国人民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巨大飞跃。中华民族正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我们花了几十年的时间,完成了发达国家数百年的工业化历程,使不可能成为可能。同时,“为我们从更广阔的视野来审视和处理现代化建设的各种问题,提供了新的更为完整、更加科学的坐标体系”。我们为创造了人类奇迹的中国人民,感到无比自豪和无比骄傲!为此,深入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领导社会建设的实践历程和历史经验,深化认识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对于新发展阶段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建设的思想发展与变迁历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的历史进程,按照其形成与发展的时间顺序和思想逻辑的先后顺序,共划分为奠基时期、开创时期、跨世纪推进时期、跨世纪初发展时期和全面深化改革新时代等五个发展时期。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建设思想发展的历史演变轨迹,是对这五个发展阶段改革开放社会建设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更是对不同时代要求和不同发展阶段社会建设思想的历史考察与时代考量。
(一)实现我国社会建设思想的奠基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与巩固,是我国社会建设思想实现的基础和前提。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探索社会建设的理论思考与实践经验,都是针对当时中国社会建设面临的国内外复杂背景和国情特点而提出的。任何思想的发展都不是没有前提基础的,都是在先前思想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以俄为师到以苏为鉴转变,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发展道路和城乡社会建设道路,全面开启我国城乡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等建设历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建设思想的提出、改革和创新,都离不开改革开放前的几十年的实践基础和思想探索,改革开放前的几十年与改革开放40多年是统一整体。为此,我们必须根据社会建设思想发展的客观规律,按照社会意识发展的历史继承性特点,阐释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建设思想实现的基础和前提。这既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革开放前后不能否定的重要论述的要求,又是阐释改革开放40多年社会建设思想源泉的理论需要,更是对历史虚无主义错误思潮的一种科学回应和坚决反击。
(二)全面开创
社会建设思想的历史进程
改革开放开创时期社会建设思想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传统理论同我国现代化实践相结合的历史产物,应合理借鉴和灵活运用世界各国社会现代化经验与我国社会建设的理论成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建设。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群众社会建设实践的现实基础来看,亟须客观梳理当代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和发展态势,整体把握世界各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历史经验与现实状况,深刻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前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正反两方面经验。邓小平开创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建设思想的理论品格与哲学思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的主观条件。
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邓小平理论深刻揭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本质,并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邓小平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是马列主义与毛泽东思想有关社会建设思想在当代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坚持社会建设理论创新的集体智慧结晶,更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实践结果。邓小平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根据世界各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态势和国内社会建设的实际国情,认真总结改革开放前后我国社会建设实践的理论创新。简言之,邓小平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主要包括其立足点、稳定基础、实践原则、内在机制、发展动力及建设目标等内容。
(三)跨世纪推进社会建设的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跨世纪推进时期社会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涉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保障等诸多方面,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化其内涵及范围研究。江泽民一直将关注、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社会建设主线,切实改善人民群众生活及强化创新社会管理的方式方法。改革开放跨世纪推进时期社会建设思想的提出、形成和发展历程,都始终强调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以及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安危冷暖的高度关切,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关注民生改善的工作方法和服务态度。在改革开放跨世纪推进时期社会建设思想的科学引领下,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群众较大提高自身生活水平,顺利推进改革开放跨世纪推进时期社会建设等现代化建设事业。
纵观改革开放跨世纪推进时期社会建设思想发展的历史脉络,横向比较改革开放跨世纪推进时期社会建设思想的研究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研究历史性和现实性等内容日益丰富。改革开放跨世纪推进时期社会建设思想,紧紧围绕“社会主义和党”等社会建设的相关问题,提出系列相互联系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系统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四)21世纪初期社会建设的和谐历程
2002年,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思想后,又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形成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建设思想。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先后六次提到“和谐”,和谐的社会建设思想萌芽,这也是“和谐”第一次出现在党的纲领性文件中。从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到党的十七大,明确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崭新定位,全党对“社会和谐”的民主法治已经形成共识。“和谐社会”作为党执政理论的重大突破,党的十七大到党的十八大前夕,丰富和发展了和谐社会建设思想。2011年“十二五”规划到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构建了和谐社会的实践与理论创新,实现了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范式转换。
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新的发展要求,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科学发展观,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事业。
(五)新时代社会建设的全面改革历程
全面深化改革新时代社会建设理论从最初的理念萌芽,到党的十八大以来根据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出社会建设的战略部署,是实现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转换的循序渐进式发展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不断推进社会事业的改革,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从前的“社会管理”提升到“社会治理”,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视角进行社会领域的全面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注重管理过程中权力来源的多元化改进,由从前的政府管理到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社区组织等主体共同主动地参与进来,把垄断管理排除在社会治理的方法之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至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治理理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主要把社会有利因素集中起来,推进社会事业的改革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建设全面加强,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创造了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良好局面,续写了社会长期稳定契机。新时代在社会建设上的实践、成就和经验,充分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审视国际国内新的形势,通过总结实践、展望未来,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坚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社会建设工作总基调,对党和国家各方面工作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进入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着力增强社会建设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着力抓好社会建设领域的重大制度创新,着力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出1600多项改革方案,啃下了不少硬骨头,闯过了不少急流险滩,改革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纵深推进的局面。“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持续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更加积极有为地促进共同富裕”。二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建设思想的演变特点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历程,逐渐形成、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的科学理论体系,并日益呈现出其鲜明时代性、实践发展性和科学创新性等基本特征。为此,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不仅具有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建设思想的鲜明时代内涵,还具有探索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建设思想的实践发展基础,更具备丰富和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建设理论创新的科学精神。
(一)鲜明时代性
1.具有鲜明的时代内涵
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伐,是中国共产党社会建设思想具有鲜明时代内涵的重要体现。改革开放以来,面对国内外错综复杂的形势变化,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地高举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在实践中不断探究“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并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先后创造性地提出和回答了社会主义本质、人民根本利益、人的全面发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加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实施社会政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重要思想和重大战略任务,以中国特色的社会建设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社会主义。
2.反映了时代发展要求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一切划时代体系的真正内容,都是由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构成的。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应对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现实挑战,通过深入分析我们所面对的各种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而提出的时代理论产物与新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相一致。虽然新时代世界发展主流仍然是和平与发展,但我们面临世界复杂多变的环境、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加之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多,我们仍将长期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的各种压力。从国内背景看,我们同样面临“四个深刻变化”的客观事实,仍然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问题。中国共产党适时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作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提出的历史性课题,其本质是应中国现时代的呼唤而提出的、回应伟大现实生活的产物,是建立在对时代特点、世界发展态势和中国国情科学判断的基础之上的。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还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3.内涵了不同时代特点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奠定其思想前提和制度基础,社会建设思想先后经历了五个时期和不同阶段。针对这五个时间段的不同社会建设实践与历史逻辑,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探索社会建设内容略有不同,但其却与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紧密联系。第一个阶段,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成立和巩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建设思想实现的基础和前提。第二个阶段,改革开放开创时期社会建设的艰难起步阶段,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继承了毛泽东等人提出的社会建设思想基础和理论原则,具有质朴性、根本性和扬弃性等显著特点。第三个阶段,改革开放跨世纪推进时期社会建设的发展阶段,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社会建设理论具有转折性、系统性和全面性。第四个阶段,改革开放新世纪初期社会建设的发展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和谐社会建设,具有科学性、和谐性、开放性等特点。第五个阶段,新时代全面推进社会建设发展的崭新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带领人民群众创造幸福生活,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统筹发展城乡各项社会事业。
(二)实践发展性
1.广阔实践的发展前景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坚持不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促进经济增长,不断壮大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这是我国社会建设不断推进的重要保障。我国政府坚持民生保障多元化的正确改革方向,充分调动各种力量,完善各种机制,促进市场、政府和社会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共同发挥作用,由此取得了显著成效。最为明显的是,我们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和水平,坚持优先保障公民生存权、居住权、就业权、教育权等基本权利,为维护社会稳定、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做出了重要贡献。例如,我们创新了就业方式,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实施了“再就业工程”,充分保障了城乡居民的就业权利;我们积极推动经济适用房建设,实施“安居工程”,解决了很多困难户的住房问题;我们大力发展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使我国快速进入世界教育大国行列。然而,当前我国社会还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需要我们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同时,重视社会建设,完善社会管理,发展社会事业,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加强社会建设、解决社会问题、巩固社会成果的实践过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建设思想不断丰富、不断发展的现实源泉。
2.不断发展的探索过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建设的实践经验是党和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实践极具借鉴意义,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形成过程本身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是我国社会建设实践的基本国情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成果。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推向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探索的崭新发展。一方面,将社会建设领域独立出来,与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并列为我国“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从改革开放之初到新时代的今天,社会建设实现了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以及温饱生活到美好生活等实践逻辑与建设范式转换。“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从党的十七大到新时代社会建设实践做出了具体的战略部署,从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治理等几个方面入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创新明确了前进方向。
随着对社会建设逐步明晰、加深和细化的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建设思想客观反映了我国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建设理论创新的探索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实现了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位一体”,到增加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转变,再到“美丽中国”等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建设实践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紧密结合新时代世界发展潮流与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发展实际,创造性地对当代中国的发展和建设问题做出了科学回答。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关键在于我们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既不能丢掉“老祖宗”,又要发展“老祖宗”,既要不断开创事业发展的新局面,又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奠定了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成功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推向21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在21世纪初期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进入新时代。
这些思想都鲜明地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动摇,勇敢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各方面创新。这些是在新形势下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伟大实践的新总结,不断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以鲜明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建设思想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以不可辩驳的事实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的鲜活生命力。
(三)科学创新性
1.更加富有理论创新的科学精神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建设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的科学精神,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社会建设思想的突出特点。“要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弘扬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精神,大力营造鼓励创造、尊重创造、保护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支持人们进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其他方面的创新,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始终充满蓬勃的创造活力。”实践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社会建设的实践探索是难以顺利推进的。事实上,每个社会成员做出自己的奉献,履行自己的责任,既是推进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也是文明社会的重要表现。
2.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这一论断揭示了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原则之间的关系,深刻表明了科学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形成的理论依据。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社会建设实践启示我们:方向决定前途,道路决定命运。
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建设的全部理论和实践主题,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方向,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道路。科学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丰碑。从理论上看,它使得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现实;从实践上看,它使得工人阶级的运动由自发转变为了自觉。由此可见,它是整个无产阶级建设新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社会主义并不是教条,它应该是“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且实践证明,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与败取决于是否能够坚持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与本国具体实践相结合。
3.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的指导原则
我们党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这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等全面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要求,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指导原则。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障人民各项权益,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建设的发展经验与变迁启示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一致,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社会,通过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社会建设的历史经验。研究和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建设的历史经验和实践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建设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创新成果和探索经验是当务之急。深入总结改革开放前的几十年和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中国社会建设的历史经验,深化政界、学界和社会各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规律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把握,全面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极具价值与意义。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建设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对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启示。
(一)坚持、强化和改进党对社会建设工作的全面领导
改革开放前的几十年与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起源、开创和发展等,始终是直接影响到城乡居民切实利益的复杂工程。改革开放前后我国社会建设涉及城乡居民切实利益的再次分配与调整完善,必须确保党的坚强领导核心对社会建设系统工程的全面领导,有组织、有秩序和循序渐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历程。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可以通过自己的政治威信,通过党组织巩固城乡社会的价值共识。中国共产党具有强大的组织力量和广泛的覆盖面,使其成为最大的整合力量和组织强大的社会管理资源,这种优势使得党组织也可以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与管理义务。
1.坚持党在社会建设中全面领导的核心地位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社会建设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在开展社会建设时,必须以党为坚强领导核心,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建设能力。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建设负有领导职责,必须紧紧把握社会建设的进程方向,客观展现出党领导社会建设自身的特殊优势。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可以灵活运用国家的行政权力,来整合城乡社会建设领域。同时,中国共产党又可以通过自己的政治威望,通过党组织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增强社会凝聚力。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力量强、涵盖广,使其成为最大的整合力量,而且组织本身也是强大的社会管理资源,这样的优势使得党组织有条件承担自己的责任与义务。邓小平说过,党的领导“关键在领导核心”,“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是毛主席。因为有毛主席作领导核心,‘文化大革命’就没有把共产党打倒。第二代实际上我是核心。因为有这个核心,即使发生了两个领导人的变动,都没有影响我们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始终是稳定的。进入第三代的领导集体也必须有一个核心”。在社会建设发展的不同阶段,我们党在领导核心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建设上取得了巨大成就。
2.加强和改善党对社会建设的强有力领导
在未来中国的社会建设过程中,要强化和改善党对社会建设的领导,集中发挥中国共产党的坚强核心作用。要加强和改进党对社会建设的领导,从重大政策的思想领导原则出发,并以全党工作的大局为基础。从全面推进整体工作的需要出发,使社会建设各方都能够履行职责,尽到自己的本分和形成合力。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使社会建设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各级领导班子及其领导干部要肩负起领导责任,把社会建设放在事关全局发展的突出位置。
同时,要将团结、关心和维护群众利益与群众积极性相结合,客观把握和整合营造我国社会建设的力量方向和政策环境。此外,积极引导和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地方与中央、眼前与长远等利益关系,使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挥社会建设的创造活力。要加强和改善党的自身建设,突出党在社会建设中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推动社会建设。
3.新时代全面推进社会建设关键在党
目前,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推进社会建设的关键也在党。站在历史肩头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党成立以来就是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这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保障。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中国共产党人对所处历史方位的认识和深化,实现了中国特色战略布局从“三位”到“四位”、“五位”一体化转变,实施了以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为主导的执政实践和理论创新。进入新时代,社会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要逐步强化社会建设的战略目标,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坚持维护和保障美好生活已成为我们党的历史责任。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正是因为我们始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才能实现伟大的历史转折、开创改革开放的新纪元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才能成功应对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克服诸多困难和障碍。为了避开封闭僵化的老路和改旗易帜的邪路,我们有效应对局势、平息风暴、抗击洪水、预防非典、抵御地震和扭转危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道路、制度等自信。坚持党对社会建设的坚强领导,必须不断强化和改善党的全面领导,让党领导城乡社会建设的理论创新,更加适应实践、时代、人民的要求。
坚持党对社会建设的强有力领导和全面领导,是决定全党全国前途命运的重大原则问题,必须保持全党全国思想、政治和行动的高度自觉性。社会建设必须强化全党全国人民的“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权威,贯彻落实和集中体现在全党和全国统治内外等各个领域。改革开放每一步都不容易,将来必将面临诸多问题挑战,甚至会遇到难以预料的难题。我们党必须从大局出发、协调各方,提高党的科学、民主和依法执政水平,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同时,提高党进行规划大局、推进改革和制定政策的指导水平,确保改革开放船舶沿着正确的航向破浪前行。
(二)推进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社会建设理念
众所周知,人类社会建设与发展有其客观规律,不是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然而,与自然规律的盲目无序和客观运作不同,社会建设与发展规律则需要人类有意识地发挥作用。简言之,人民既是社会建设主体与建设客体,也是社会建设的建设者和受益者。因此,全面推进新时代城乡社会建设实践的探索历程,中国共产党必须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群众的主体力量,充分发挥全国各族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强调,广大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的范畴。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大多数人民的量度而言,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发展质量角度而言,人民群众指的是推动社会历史的主体力量。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更是城乡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为此,毛泽东说过:“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并且认为“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由此可知,人民群众是社会建设历史发展的主体力量,也是全面推进城乡社会建设的最根本源泉。
邓小平指出:“马克思主义向来认为,归根结底地说来,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工人阶级必须依靠本阶级的群众力量和全体劳动人民的群众力量,才能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解放自己,同时解放全体劳动人民。”江泽民指出:“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和国家进步的根本动力”。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动员和相信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坚定不移地坚持群众路线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实践历程。
2.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自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人历来重视人民群众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主体作用,以最广泛、最充分和最全面的方式来组织和调动人民积极力量。坚持强化和规范改进新时代党的群众工作,始终保持同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积极促进和全面推进城乡社会建设的发展历程。邓小平指出:“一个党和它的党员,只有认真地总结群众的经验,集中群众的智慧,才能指出正确的方向,领导群众前进。”江泽民进一步指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进入了新时代,努力加强社会建设的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努力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发展角度来看,人民群众不仅是城乡社会建设的发展动力,也是共享改革开放社会建设的成果对象。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推动社会建设的动力,把维护和保障人民利益作为社会建设的重要着力点,以及有效推动城乡社会建设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和谐社会就是社会建设的政治诉求,也是全体人民共享共建的美好生活诉求,需要发挥人民创造社会建设历史的主体作用。
3.社会建设立足于人民需求
众所周知,人民群众作为当家作主的国家主人和历史创造者,人民利益也是我国社会建设的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社会建设思想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中,党始终坚持以最大限度和最高标准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同时,在中国共产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措施时,重点反映出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客观要求。民生问题既关系到人民的基本美好生活,又是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最接近的,中国共产党人一贯重视社会建设等民生问题,将改善民生作为满足人民利益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一直强调通过发展来改善民生,发挥研究和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作用。
邓小平提出“三个有利于”的评判标准,不仅包括了社会生产力的客观标准,还包括与人民生活直接相关的生活水平问题。江泽民提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我们党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证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人民生活先是从极端贫困到解决温饱问题,创造了世界奇迹,又从温饱水平发展到总体小康的水平,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再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建成小康社会,提升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幸福指数。为了进一步发展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我们党也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脱贫目标,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和中国梦的强国目标。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社会建设实践启示我们:为人民谋幸福和为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改革开放实践的初心使命。中国共产党来自、扎根和造福人民群众,贯彻落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性宗旨,始终将人民利益作为社会建设的最终归宿。坚持以人民支持、赞成、高兴与否为基础来制定政策,遵循人民心愿、尊重民意、关注人民感情和争取民生,坚持、领导和实施党的基本理论、路线、原则和政策。要引导人民群众探索社会建设的实际创新历程,让人民群众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分享理论创新和实践成果,激励人民群众自觉参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社会建设事业。
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探索道路中,我们必须始终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作为社会建设的奋斗目标,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和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的服务宗旨,尊重人民意愿、创新经验、拥有权利以及其所扮演角色。同时,要完善民主选举、民主监督和民主法治等制度渠道,确保人民群众享有广泛、全面、真实、具体和有效权利。中国共产党人必须着力解决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迫切需求,让人民共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发展成果,有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
(三)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指导社会建设实践
恩格斯说:“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我们的社会建设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及时回答时代问题和人民问题,清除困扰和约束实践发展的思想迷雾,推进和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崭新境界。要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发展21世纪和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建设的一项历史责任。要加强社会建设的问题意识、时代意识、战略意识,用深刻的历史视角和广阔的国际视野把握事物发展的本质和内在联系,密切关注数亿万人民探索社会建设的创新实践。同时,借鉴和吸收人类社会探索社会建设的一切优秀思想成就,不断回应时代和实践为社会建设提出崭新的重要课题,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和21世纪马克思主义更加辉煌。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社会建设思想的理论创新与实践证明:只有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才能正确引领和科学指导中国改革开放的社会建设实践,制定和实施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参与社会建设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措施,客观指引中国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社会建设实践中的指导地位,不断把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国情结合起来,全面推进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建设现代化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在过去、现在和将来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的基本原则,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地位,通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精准扶贫推动“两个一百年”和中国梦目标,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创新体系和实践探索历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社会建设思想的发展历程表明: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创新与改革开放实践相结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的思想路线,继续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实践历程。根据国际形势、实际国情、时代特征和民族文化等要素互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及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活力的决定因素,必须坚持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基础上推进社会建设的创新历程。中国共产党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的基本原理,通过其理论创新推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建设实践,构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的实践探索与创新体系。实践无止境,创新也无止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提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社会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体系、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坚持总体的国家安全观等一系列社会建设思路,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实践上加强和改进人民群众推进其实践历程。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和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与时俱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历程,形成与时代相适应的科学理论体系和实践探索机制。中国共产党要根据不同发展阶段、历史任务和价值诉求的实际情况,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实践历程。要在新时代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实践历程,全心全意服务人民并为其创造美好生活,探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创新的实践历程。坚持适应时代和理论创新作为社会建设的发展动力,保持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建设的生机和活力,牢固保持无产阶级政党理论创新与实践活力。
坚持探索和研究社会建设过程的突出问题,作为其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的重要目的,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历程。实践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就是在着力研究和解决中国建设和改革不同时期的突出问题,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创新历程。新时代呼唤理论创新来指导实践探索历程,我们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推进社会建设实践,继续推进新时代社会建设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我们将继续在崭新实践基础上推进社会建设的理论创新,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同中国实际国情相结合历程。同时,与时俱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创新历程,科学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实践的发展历程。
(四)坚持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建设第一要务和物质基础
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建设的实践历程证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注重社会生产力,只有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才能逐步推进社会建设。
1.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中,强调社会生产力是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础,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社会生产力作为所有社会历史形态的物质基础,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则是所有社会存在与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与此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其他社会形态一样,也必须拥有其存在与发展的物质基础。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经济文化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充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才能有效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如果轻视社会生产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忽视市场经济与政府宏观调控之间的关系,将会阻碍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发展历程。
2.社会建设的基础是发展生产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深化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特征,深刻揭示和清楚理清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成为社会建设的主要理念。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指出:“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总不能叫社会主义,人民生活长期停止在很低的水平总不能叫社会主义”,“在生产还不够发展的条件下,吃饭、教育和就业就都成为严重的问题”。因此,“根据我们自己的经验,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表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
“我们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党全国工作的中心,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只有牢牢抓住这个主要矛盾和工作中心,才能清醒地观察和把握社会矛盾的全局,有效地促进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依靠自己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国目标,正是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价值追求下,让我国经济等综合国力迅猛发展并取得了显著成就,也为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奠定物质基础,为逐步缩小贫富差距和促进城乡社会公平正义、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与社会管理提供了物质保证。
3.坚持发展为社会建设第一要务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社会建设实践启示我们: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根本任务。只有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坚定不移地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要坚持科学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思想,全面提升我国科技、国防和经济等综合实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夯实其物质基础。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社会主要矛盾,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和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最大民生。
要推动社会建设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化的经济体系,推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等同步发展,努力实现更高质、更高效、更公平发展。我们必须坚持以扩大内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转方式、优结构和换动力等举措,实施乡村振兴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打好精准扶贫和污染防治的各项攻坚战。坚持人才强国、科教兴国和创新驱动等国家战略,强化和完善国家创新驱动与创新发展体系,通过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强化生态文明建设以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把我们伟大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让人们生活在一个天蓝山绿水清的优美环境中。
(五)统筹兼顾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和各方利益的科学方法
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建设作为系统的重大战略工程,坚持统筹兼顾的科学方法和战略逻辑,强化社会组织、网络结构、社会制度等建设。要综合考虑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因素,总体规划和协调考虑社会建设的各方利益,整体把握和科学运用统筹兼顾的方法。社会建设必须坚持科学的总体规划和协调发展,灵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揭示和全面促进和谐社会的实现路径。社会建设是保障和改善社会民生的系统工程,只有综合考虑涉及医疗、就业等方面的所有因素,才能处理好各种关系、协调好各方利益。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建设思想的发展历程中,尤为重视社会建设统筹兼顾的科学方法,综合考虑和平衡协调社会建设的各方利益和各个方面。
1.统筹兼顾社会建设的各项事业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就认识到了社会建设,始终坚持总体规划和适当安排的原则。毛泽东把整体规划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方针,他指出:“现在是我们管事了。我们的方针就是统筹兼顾,各得其所。”并指出统筹兼顾“是一个战略方针。实行这样一个方针比较好,乱子出得比较少。这种统筹兼顾的思想,要向大家说清楚”。邓小平进一步提出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法。邓小平强调:“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忽视了发展生产力,所以现在我们要特别注意建设物质文明。与此同时,还要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在“特别注意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还要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
江泽民指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一个宏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各方面工作必须相互协调、相互配合,顾此失彼、畸轻畸重,就不会取得最终的成功……我们做工作,必须做到统筹兼顾。”如何处理好社会建设与建设其他各方面的关系,如何协调社会建设发展中的内部诸多要素,是我国社会建设目前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增强综合国力,才能夯实社会建设等全面协调发展的物质基础,实现经济、社会等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由此明确社会建设及其全面进步的发展要求,持续、健康和快速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最终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健康发展。
2.全面考虑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
社会建设是一个涉及社会结构、关系、制度、机制和组织等的复杂系统,急需协调和统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针对改革开放之初城乡社会的就业问题,邓小平认为必须用统筹兼顾的方法解决失业问题,他指出:“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比方说,现代化的生产只需要较少的人就够了,而我们人口这样多,怎样两方面兼顾?不统筹兼顾,我们就会长期面对着一个就业不充分的社会问题。”
社会事业也很复杂,亟须统筹规划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等事宜。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要求我们党在处理就业、教育等问题时,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的方法,他指出:“任何矛盾不但应当解决,也是完全可以解决的。我们的方针是统筹兼顾、适当安排。无论粮食问题,灾荒问题,就业问题,教育问题,知识分子问题,各种爱国力量的统一战线问题,少数民族问题,以及其他各项问题,都要从对全体人民的统筹兼顾这个观点出发,就当时当地的实际可能条件,同各方面的人协商,作出各种适当的安排。”
3.统筹规划和兼顾社会各方利益
中国共产党人通过统筹规划和全面考虑的方法,规范各种利益关系并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动员一切积极因素和团结一切能够团结的人,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也符合各方利益需要。在社会建设的初步探索阶段,总体考虑是要调动6亿人口的积极性。为了动员一切积极因素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毛泽东曾经多次坚持统筹兼顾的平衡战略。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报告中,把“统筹兼顾,适当安排”作为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指南,坚持贯彻整体规划、总体平衡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结合起来。当时我们党坚持考虑所有因素及各个方面的利益,是为了调动各方积极性,团结一切能团结一致的人,共谋发展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社会建设实践启示我们: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处理好社会建设进程中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坚持党的领导和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相结合,坚持“摸着石头过河”和顶层设计相结合,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发展相统一,坚持试点推进和全面发展相互促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建设,既鼓励大胆尝试、坚持不懈,又坚持实事求是、善作善成,确保了改革开放行稳致远。
要加强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坚持和加强社会建设的问题导向、宏观思维和顶层设计,关注中国社会建设发展的突出矛盾和现实问题。要深化调查研究、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相结合,坚持和发展改革开放与立法决策相衔接,不断提升新时代社会建设改革决策的科学水平。要拿出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坚韧毅力,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和做好社会建设,确保各项重大改革措施落到实处。既要敢于尝试、敢于成为世界最好,又要积极稳妥、蹄疾步稳,把改革、发展、稳定相互结合起来,全面推进新时代改革开放社会建设步伐。
综上所述,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建设思想发展的实践表明:只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制度和文化,就能够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一全党与全国的共同理想。经过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我国的社会建设已进入全面发展时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按照新时代社会建设的历史条件,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及时提出社会建设探索的科学理论,以指导改革开放大船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党坚强有力的领导是社会建设成功的关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社会事业成功发展的根本制度保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改革完善体制机制,为社会事业繁荣发展提供了持久动力;不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为社会事业繁荣稳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
(作者简介:夏静雷,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郭彦铎,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发布时间:2023-11-2710:55:00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