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调研是在华东一个行政村的下属自然村里进行展开的。这个季节留在村里的绝大部分是老人,故本次调研对中年人、年轻人的情况有很大欠缺,只有些各例,这部分内容可以等到过年时再开展;不过,也正因访谈的对象主要是老人,本次调研内容除了最开始计划的农村现状外,也调查了一些历史问题,主要是关于分田到户搞单干方面。
一、历史:分田单干
当初村民们对单干的态度普遍是欢迎的,时至今日,老人们也觉得单干好。如果继续询问“好在哪里”,得到的答复主要是两个方面:“产量”和“自由”。首先在产量方面,分田后单干时期下的土地产量确实比公社时期要多,但是村民们也很清楚,这主要是化肥放开购买、质量上升的原因。公社时期,化肥统一购买但是限量,而且质量较差,土地产出低,生活条件很艰苦,同时,机械化程度非常低,集体劳动的优势并没有充分表现出来。这里再单独讨论一下机械化程度问题,从地理因素上说,村子坐落在平原,地形是比较平坦的,今日看去,只有河道两旁因防洪地势稍高外,几乎没有什么起伏,按理说似乎是比较适合机械化的,但是据说当时分田前队里的机械只有一台拖拉机。这次调研中忽略了这个问题,这里只给出一点猜测,村子这一带虽然地形平坦,但是河网密布,多条河流穿过村子,水路是当时常见的交通手段,这个特点是与北方的平原有所不同的,可能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型机械的作业;另外,尽管这一带是平坦的,但是省内还是有很多的山和丘陵,这是否会有连带影响?其次,在所谓“自由”方面,老人们觉得单干好在劳动的时间、强度完全由自己支配而不用服从统一的指挥。但这是一个结果而不是原因,因为这种想法不会凭空出现,它必然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反映的是当时的集体、公社的发展情况。当时村民普遍支持分田到户,说明相对于集体给村民带来的好处,它存在的问题更加突出,使得村民并不拥护集体。有一位老人在讲述“单干好”的时候举了个例子,
当时在分田之前,村里在工分上有不公平的现象,在从事高工分劳动村民中,有些体力相对较差的临时被调去做一些文职类的低劳动强度的工作,但是得到的工分没有变化,引起了部分村民的不满。暂且作出如下的推测,化肥的限用以及低水平的机械化程度导致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公社的、集体劳动的优势不能充分表现出来,同时集体的一些问题又使得村民存在不满,集体制度表现出来的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之间的矛盾,这对立统一的双方中,在这个时期是坏的一面上升成为了主要方面,所以当要“联产承包”“分田到户”的变化发生的时候,村民没有拥护集体而是拥护单干了;而这之后,时间上化肥质量与供应的提升又同单干重叠,加之社会的舆论宣传,产量提高的功劳被单干夺去,又反过来强化了村民“单干好”的意识。
但是,单干带来的这种“自由”也只是在形式上的。集体下,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农民逐渐转变为农业工人,更多的劳动力会从农业生产、从土地中解放;放开单干后,机械化进行不下去,农民们又重新与土地高度绑定。所谓的劳动积极性的提高也存在问题,到底是村民主动提高了劳动强度,还是为了生存不得不提高劳动强度?就像现在,工人们是真的想一天上十几个小时的班,主动要求加班呢,还是生活所迫导致的不得不去加班来提高自己的收入?村子分过两次田,第一次分完后仍然有些纠纷,就有了第二次,而且约定“三十年不变”,而在第二次分田时,有些人家主动少报人口以求少分得地,因为分得的土地多了,要求上缴的粮食也多,干脆就少要点地,来降低劳动强度。而且,为了公平,每户人家分得的土地都是分散的,既有离家近的也有离家远的,造成自家土地门口一块西边一块东边一块的局面,很难集中管理。在机械使用上,由于机械归属个人了,一般需要使用时都靠租借,向持有人租借机器来用,也有自己购买小型机器使用。实际上村民不见得更加“自由”,他们必须要有那么高的劳动强度,必须要有那么高的劳动积极性,不然交完公社的留给自己的能有多少?
二、农业
村子的农业可以分成两个部分,承包大户主持的农业生产和自耕村民的农业生产。
1.土地
土地也可分成承包地和自留地两种。当初分田到户后,每户人家大概有3-5亩地。村民分得的土地中,承包给大户的土地即为承包地,这部分土地村民自己不再管理,交给承包户,无论种什么养什么怎么管,村民不干涉,相当于租给承包户了,每年根据自家承包土地的面积得到一笔租金,大约每年1千元一亩地。没有承包出去,或者说,承包大户不要的,仍然是自己管理的土地就是自留地。村子里绝大部分都是承包地,凡是能看到的规整的大片的土地基本都是承包地。而自留地则主要分布在居住区中,最大的特点就是分布零散。整体上,或是在住房的附近,或是沿河道的一条,或是在哪些角落上;即使是一块连续的土地,它也可能分给了多户人家,比如,在河道旁的一长条土地就按照长度分给了多个人家。作为结果,一户人家的自留地是也零碎的,在自己住宅周边有一部分,然后东南西北各个方向上这边一块那边一块。总之,承包地都是集中且大面积的,而自留地则是零零散散的,不论是宏观上的自留地还是微观上一户人家的自留地。
2.产物及流通
承包地上最主要的是经济作物和水产养殖,还有一部分是种树的,这些都是流通到市场中去的,种的树也是用来卖的,比如用于城市绿化;此外,政府还要求大户每年必须至少种一季粮食作物。自留地主要种些粮食瓜果,主要用于自给自足,自己食用或喂养牲畜,喂养的牲畜也是用于自己食用的,基本不作为商品进行交换。
3.生产关系
承包地上的生产关系是资本主义式的,即雇佣劳动。比如水稻种植中,水稻大户会雇佣本地村民来劳动,播种、插秧、除草都是雇佣村民来劳作的。现阶段主要雇佣的是本地一些身体尚强健的老人。同时也具备一定的机械化,近来有无人机喷洒农药,收割的时候也有收割机,龙虾养殖几乎不需要劳动力,主要靠机械运作。自留地主要靠老人手工打理,工具就是一些常见的农具,没有机械化一说,而且中年人不愿意也不怎么会种田,如果老人身体不便,土地就无人管理。而且,自留地分布分散的特点,无疑增加了管理成本。另外,承包大户出现的时间节点,水产养殖户是大概两年前来的,水稻大户更早些,在这之前,土地是承包给村里大队的,从时间节点上看,把土地承包给私人老板,跟“致富”的时间节点相近或在这之后,也能佐证“致富”是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带入农村。
4.总结
总的来说,这个农村的农业可以分成以下两部分:占绝大部分的承包户的资本主义农业和小部分的自耕老农的自给自足的农业。可以说,农村的农业生产大部分是独立于村民的,村民自己的农业生产只占小部分,占主导的承包地的资本主义农业和村民之间最大的联系就是土地,要租用村民的土地,需要劳动力的时候也是雇佣的形式,生产出来的农产品也是进入市场流通。村民的农村似乎已经不具备农业生产功能了,只是个提供日常生活的居住区,实行农业生产的是承包户的农田。
三、工业
村子中的工业主要是个体村民办起来的轻工业,此外还有一家外来的工厂。轻工业普遍是一些纺织类的手工小作坊,纺纱制鞋一类,有机器,但不是流水线作业,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工人来自于本村或附近的居民,也没有劳动合同。外来的工厂自建立已约有十年,是生物燃料相关,名义上是就地收购秸秆作为原材料,据当地在这个厂里干活的村民说其主要原材料来自于购买附近家具厂的木屑废料,只有上级领导视察时才会用秸秆。厂主是外地人,工人也是外地人,除了一个是本村的。工人的宿舍就在工厂的旁边,也有离工厂近的村民把旧屋子租给工人居住。据那位本村工人的描述,他没有双休,基本天天干活,一年也就只有十来天休息,工资折合下来每个月4千多,比其他工人低一点,没有劳动合同。
四、村民劳动与收入
1.非雇佣务农
这个群体由老年人组成,主要就是打理自家的自留地,如上所述,自留地的农业生产基本是用于自给自足的,不作为商品进行交换,这部分是没有收入的。
2.雇佣务农
这个群体由老年人组成,被承包大户雇佣,在承包地上进行农业生产劳动。这个需求并不是天天有,根据农业生产的进程,需要人劳动的时候再雇佣。工资结算是日结,一般一天100元或以下,农忙急需人力时会涨很高,300-500一天。
3.雇佣务工
这是最主要的劳动收入来源,群体主要由中年人和年轻人组成,也有少部分老年人。老年人一般是哪里有活干就去哪里,前提当然是身体能行,劳动强度也不会很高。中年人的主要收入就来自于雇佣劳动。少数了解到的一些个体例子,有在村里小作坊干活的,没有休息日,每天从早干到晚,劳动时间在十小时或更多,是计件工资,没有签劳动合同;有在隔壁镇上的工厂(轻工)里干活的,算上通勤时间一天外出十二个小时,这两个例子里,平均每天的工资水平在100元,第一例中的对象为了更多工资会加强劳动强度和劳动时间。有些学了点技术的,算是技术工,工资水平会更高,一般会在镇里或市里工作。年轻人的不同在于,他们的受教育程度普遍比他们的父母辈要高,有不少有大学文凭,找工作更倾向于大城市,或是所属地级市镇,从事的行业也更广,像教育、金融领域也有人涉及。
4.个体户
这部分群体占比比较少,主要是承包大户、小作坊的厂主和各类店面的老板。厂主中有极少数发达了,在外办起了规模更大的工厂。
5.其他收入来源
这部分主要是承包地的租金和老人的养老金。土地每户大概有3-5亩,根据用地不同租金也不同,平均可按每亩地每年1千元,4亩地一年就是4千。养老金基础是360一个月,这是之前没交过养老保险的。大部分老人并不知道养老保险,很多是到了领养老金的年纪才知道有,同辈的还没到年纪的知道了才去交,交的时间也比较短,领到差不多400多一个月,有少数领到600多一个月。按照两位老人一人400一个月,一年9千6。
五、总结
调研的目的是为了了解阶级的情况,要进行阶级分析。总的来说,村民中大部分都是无产阶级,其中大部分的中年人、一部分的年轻人和在劳动的老年人都是体力劳动者,一部分年轻人有较高的学历,可能从事脑力劳动或强度较低的体力劳动,但都是通过出卖自身劳动力被雇佣来获得收入的。少部分村民在村中开了店铺,但不雇佣他人劳动,可以算作小资。还有极少部分村民是小作坊主、工厂主,属于资产阶级。土地也是生产资料,尽管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的土地,但其中大部分都承包给了承包户,只留有一小部分以自给自足。土地的租金和老人的养老金属于非劳动收入,但根据上部分的粗略计算,这部分收入根本不足以维持日常生活。
在意识形态上,各年龄层有很明显的区别。老一辈总的来说是满意当下的,主要是物质水平的提升让他们感到满足。中年人这一代,有对现实冷感的,完全不关心。他们有着丰富的社会经验,所谓的阴暗面是深知的,不过上有老下有小也是这个群体的特点,会偏向保守。年轻人这一代进入社会参与工作的时间相对较短,加上受过义务教育,对现实可能主要持正面态度,但对老板资本家,他们能直接感受到对立,会接受阶级、阶级斗争的观点,也会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对于他们来说,政治揭露是必要的。
六、更加深入的调研
1.自我批评
本次调研是笔者的首次调研,在很多方面都犯了错误,准备工作做的不足、调研方法上多少带了点精英主义、对一些重要问题不敏感直到总结时才发现不够深入等等,原因主要来自两者,一是缺少实践导致的经验不足,另一是作为脱产学生带着的小资产阶级思想。一些比较典型的问题,比如访谈前准备的提纲过于简单不够深入或不全面,导致获取的信息大多停留在表面现象,不足以支撑深入的分析;独自一人进行考察而没有找熟悉本地的熟人同行,导致实际上变成走马观花没有实际收获;交流过程中没能抓住一些重点问题进行深入错失了机会等等。不过,这些问题暴露出来是极好的,不经过实践这些问题不能暴露,不能暴露出来也就没法谈解决改造。经验不足和小资产阶级思想的问题都是应当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改善和改造的。糟糕的不是问题多,而是在之后的实践中没能解决暴露出来的问题没能改造自己。一个脱离实践的人是不可能成为合格的马列毛主义者的,不通过实践来反复检验自己的认识,那么这认识也不可能正确反映客观规律。实践中不仅能暴露出精英主义的局限、问题,还能以暴露出的问题作为对立面突出群众路线的正确、高效。比如我在问老人分田问题的时候,有位说自己很多事想不起来了,于是带着我去找了一位他们很熟悉但我不认识的老人了解更多的情况,有中间人作引荐,也能很快切入正题。我想这可以是一个相信群众、依赖群众的小例子。
2.需要深入或补充的地方
分田单干部分是上述没能够深入的,需要更多信息去检验“村民不拥护集体”和“被迫的劳动积极性”的想法是否正确。前者需要调研当时的集体、公社具体是什么样子的,是否存在官僚主义,可能连带着还需要询问群众大运动的情况。后者主要需要调研分田单干之后村民生活的变化、阶级的分化。
农业生产部分已经清楚了村里以资本主义农业生产为主,后续就需要深入了解这个资本主义生产、承包是怎么运作的。
工业部分的内容即使是表面的也不够丰富,主要还是在广度上再多了解一些情况。
收入部分,大致的情况有所了解,但是出于客观因素,对中年人和年轻人群体的情况仍有欠缺,可以在过年的时期做针对性补充。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