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是一条具有深厚中华文化积淀、借势于并超越了西式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标识着一种富于生机与前景的现代化实践新模式,昭示着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崭新未来。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1},并且围绕“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对新时代文化建设作出部署,擘画出“文化中国”的理想蓝图和美好愿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实现文化高质量发展是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上,需要高度重视文化发展对于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厚植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底蕴和文明价值,凝聚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文化合力,全面提升国家文化治理和建设的现代化水平,以文化自信自强助推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积极开拓人类文明发展的未来进路和崭新形态。一、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底蕴
人类社会不存在通往现代化的统一路径,不同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底蕴,往往孕育出人类现代化的不同发展模式和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植根于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沃土,适应文化现代化的时代需求,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诉求,具有深厚的文化渊源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既遵循文化发展的普遍规律,符合世界文化强国的共同性特征,又反映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指向性,彰显出民族性的历史厚度、创新性的时代效度、人民性的价值底色、辩证性的哲学高度和世界性的文明视野。迈上文化强国建设的新征程,需要立足于人民群众鲜活的文化实践,在继往开来的过程中激活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在交流互鉴的基础上守护人类文化多样性,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底蕴,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与内在力量源泉。
(一)坚持守正创新、固本开新的发展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文化呈现,首先体现为守正与创新、民族性与时代性的辩证统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与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是我国现代化实践的稳固根基和坚强保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文化支撑和鲜明标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根本的方向保证,只有坚持固本培元、返本开新的文化发展正道,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与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现实国情结合起来,将世界现代化的一般理论与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对于西方和苏联现代化模式的超越和提升,确保中国式现代化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习近平强调:“我们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2}新时代构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样态,要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主流,以中华文化为根基、根脉。{3}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引领现代化实践,是中华民族行稳致远的根本之策。
中华文化在从过去走向未来的流变中不断生成演化、创新发展,彰显出恒久的历史魅力和与时俱进的时代风采。“当下”的我们进行文化创造,在对传统的关注和反思中找寻根基、回望过去,立足“现在”实现文化的创造性转化,面向“未来”推动文化的创新性发展。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4}如果说创造性转化侧重于文化改造,体现出正本清源、去粗取精的辩证取舍过程,“创新性发展”则倾向于持经达变、从有到优,体现出推陈出新的优化提升路径,是中华文化在历史演进中基于时代语境的再造与重塑,具有独创、首创和新颖等特征。可见,文化传承并不是单纯地追忆过去,发古人之幽思,而是要带着新时代的问题意识,把握未来中国文化命脉之关切,推动中华文化的内生性演进,创造人类文明发展的崭新形态。
(二)厚植以人为本、文化惠民的人民情怀
中国式现代化彰显深厚的人文底蕴和民本情怀,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为价值主线,体现出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和人民主体性的本质内涵。中华传统文化蕴含重民敬民、利民恤民的文化基因和思想精华,提出“民惟邦本”“政在养民”,强调要体察民情、顺应民心,为新时代践行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提供了宝贵的文化资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赖于中国人民的集体劳动和集体智慧,历史上全国各族人民携手同行、开拓进取,共同创造了灿烂丰硕的文明成果,是国家富强、民族昌盛的强大力量源泉。“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5}
作为人的第二自然和生命之表达方式,文化因人的介入而产生并鲜活起来,与人有着同构互塑的共生共荣关系。人既是文化创造的主体,也是现代化实践的承担者。社会主义现代化以人的现代化为本质内核,以人的自由解放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为归宿和落脚点。马克思曾对资本主义私有制下广大民众被剥削和压迫的境况进行了批判性反思,深刻揭示出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变革社会的决定性力量,强调要超越以少数人的利益为中心的资本逻辑,解决两极分化的贫富差距问题及其所导致的物本主义的精神危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6}当今时代呼吁人文精神的觉醒与回归,呼唤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技术与精神的平衡均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人的现代化体现为公民现代素养的整体提升、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具有开放从容的气度,同时体现为整个社会建构起信仰的大厦,充溢着健康向上的人文关怀和持续性的文化创新能力。可见,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内蕴“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双重关切,既要营造健康公正的社会文化环境,坚持共建共享的原则,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让文化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同时也要注重个人境界和人文素养的提升,为现代生活关系的形塑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与强大的信念支撑。
(三)树立统筹兼顾、系统辩证的哲学思维
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综合性、开拓性的伟大事业,以系统辩证、联系发展的哲学思维作为科学的方法论指导,结合时代新要求实现了对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提炼和升华。马克思主义哲学将唯物主义辩证法作为认识和把握事物规律的有效思维工具,揭示出辩证法的革命性和实践性特征。恩格斯指出:“辩证法在考察事物及其在观念上的反映时,本质上是从它们的联系、它们的联结、它们的运动、它们的产生和消逝方面去考察的。”{7}习近平高度重视战略思维和辩证思维之于治国理政的重要指导意义,将“坚持系统观念”作为新时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方法论原则,强调“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8}。中国式现代化的顺利推进内在要求以系统观念洞悉全局,把握时代发展大势,在战略上赢得主动;以辩证思维抓住关键、统筹谋划,不断提高解决错综复杂矛盾的本领。
作为国家现代化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影响深远、意义重大,是一个全方位、均衡性的过程。文化由众多子系统构成,具有复杂性、多维性和开放性的特征。只有全面考量文化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内涵,兼顾文化发展的经济贡献与社会效益,才能优化提升文化系统的协同动能,推动文化各领域协调均衡发展。建设文化强国是一项艰巨的长期性事业,既要着眼长远,树立前瞻性思维,不断提升对于文化发展的监测和预判能力,建立长效机制推动文化建设向纵深发展,又要平衡好战略的稳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之间的关系,敏锐探查各种新变化、新问题,确立切实可行的中、短期文化发展目标,有的放矢地推进文化改革与建设。在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上,应着力培育战略思维和辩证思维,以“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9}的方法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协调诸多复杂关系,不懈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创造,全面提升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效能。
(四)增强自信自强、民族复兴的历史自觉
高度的历史自觉和坚定的文化自信是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必要前提。历史始终向着每个个体敞开,文化在历史自觉的基础上走向自信自强。人们“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10}创造自己的历史,作为历史主体的我们在文化传承中迎来送往、安身立命,找寻“从哪里来”的根基,树立“向何方去”的路标。费孝通指出,文化自觉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11}。作为流动历史之血脉,中华文化具有独特的个性,经由漫长的历史积淀成为中华儿女的深层文化基因,反映出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气质和价值诉求,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识和文化自信的深厚基础。只有培育和焕发历史主动精神,从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和党的百余年奋斗历程中汲取经验和智慧,积极塑造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价值系统,才能铸牢全民族的思想文化共识,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崭新篇章。
作为一个民族繁荣昌盛的重要标志和内在根据,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12}回望1840年以来的现代化进程,中国经历了从外来文化冲击之下的文化自卑,到克服文化认同危机,重塑精神独立性和文化主体身份的曲折历程。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一种“追赶型现代化”,在世界的一体化潮流中呈现出“历时性问题的共时性承受”的鲜明特征,即“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后工业文明……这种历时递进的社会发展形态却变成了共时共存的”{13}。反观当代中国的文化境遇,前现代文化、现代文化、后现代文化交相激荡,不同文明形态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集结呈现,实现跨越时空的对话。历经40多年的改革开放,新时代的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未来我们的世界大国形象绝不止步于此,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将构筑“文化中国”的宏伟蓝图,让辉煌悠久的中华文明在新时代焕发出生机与活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与价值支撑。
(五)彰显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世界视野
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包容性、开放性的特征,是追求文明融通互鉴、互利共赢的现代化,彰显出胸怀天下的宏阔视野和世界大同的人类情怀。“尚和合,求大同”的价值理念作为中华民族一直以来的追求和传承,奠定了中国永不称霸的文化基调,为人类的和平与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当今时代,如何在全球化进程中安置、整合世界多元文化,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文化议题,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呈现出的未来文明图景。迈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历史进程,既是文化自立自强、摆脱西方强势话语霸权的过程,也是在吸收、借鉴世界璀璨文化的基础上补齐短板、展现中华文化亲和力和影响力的过程。置身于全球化时代,中国的现代化实践始终在中西文化的交流互动中展开,有必要加强文明的平等对话与跨文化理解,找寻人类价值关切的最大公约数,凝聚命运与共的广泛共识,守护多元一体的世界文明图景,推动人类文明的长久延续与多样化发展。
中华民族有着亲仁善邻、崇尚和平的优良传统,以成己达人、兼济天下为理想追求和价值旨向,体现出海纳百川的高远境界和开放通达的广阔胸襟。“和而不同”的“和合”智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强调“和合”以共生向荣,“不同”以相得益彰。文化自信是一个关系性的范畴,对待他者文化葆有虚怀若谷的平常心,既不妄自菲薄,又不妄自尊大,是文化上真正自信的表现。正如梁启超所说:“人之能有自信力者,必其气象阔大……故愈自重者愈不敢轻薄天下人,愈坚忍者愈不敢易视天下事。”{14}世界文化的百花园异彩纷呈,和谐共生而不千篇一律,各具特色而不相互攻讦,正所谓“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坚持独立自主的文化发展道路并非故步自封、抱残守缺,而是要克服文化一元论和文明中心主义的狭隘性,以平等谦虚的心态与世界文化交流互动,守护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开辟“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明境界,为人类社会的永续进步和长远发展提供价值准则与深层动力。二、凝聚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合力
文化是一种力量,既包含文化深度参与经济、政治、科技等领域表现出的生产力、经营力、传播力等文化硬实力,也包含以价值理念、精神意识等观念形态呈现出来的凝聚力、影响力和吸引力等文化软实力,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的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文化软实力成为综合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15}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凝聚民族复兴的蓬勃精神伟力。在文化建设的新征程上,要围绕文化价值引领、文化传承保护、文化民生保障、文化产业驱动、文化创新创造以及文化传播辐射等方面全面提升文化领域的思想导向能力、资源保护能力、社会共享能力、生产消费能力、总体创新能力以及国际交流能力,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顺利推进凝心聚力、引航定向、强基固本。
(一)内核:文化价值引领力
作为文化强国的核心实力和本质力量,文化价值引领力是主流意识形态的有力体现,是社会主体基于核心价值认同而产生的思想整合力、民族凝聚力、文化向心力和文明约束力的集合。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以思想观念、价值理念等形式存在的精神文化,通过人们的理想信念、精神风貌和思想境界呈现出来,进一步调控人们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起到凝聚共识、塑造风尚、规范行为的重要作用,是提升国民修养、促进社会良性运转的重要力量,为中国式现代化事业提供了思想保证、道德滋养和舆论支持。
核心文化价值决定文化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在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坚固内核和精神支柱。“文化的最深层次是价值观,这是文化的核心。”{16}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各种社会思潮交相激荡,意识形态领域更加错综复杂。文化交锋实则是核心价值的竞争与较量,文化建设从根本上体现为全社会的价值塑造与共识凝聚。“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17}在当前“两个大局”同步交织的时代背景下,需要匡正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在多元文化中认清主流,不断凝聚话语共识、发展共识、舆论共识,筑牢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的安全防线。现代化事业的推进离不开统一安定的民族国家,基于价值认同和文化持守形成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是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开展的前提和保障。只有积极形塑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和价值系统,建设中华儿女的共有精神家园,才能推动形成强大的文化向心力和凝聚力,巩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共同思想基础。
(二)根基:文化传承保护力
文化传承保护力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标志,是确保中华文化绵延不绝、长盛不衰的根基。文化发展具有传承性和历史性,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灿烂文明造就了博大精深的文化价值传统,创造了浩如烟海的历史文化成果,积淀为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形成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文化标识,使得中华文化几千年来自信地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文化传统是文化建设的根系与灵魂,“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18},在保护与传承的过程中,文化成果才得以积累,文化血脉才得以赓续,后人才能在前人实践的基础上,启迪出文化发展的新思路,开启文化发展的新征程。抛弃民族的文化传统,就等于丢掉了根本,切断了精神命脉,其文化不可能走向强盛。
加强中华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题中之义。“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19}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辉煌成果是新时代文化自信的牢固根基,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核和丰富蕴涵是新阶段文化自强的强大支撑。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塑造中华文明的当代形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价值,是民族文化生命力得以延续的根本保证。因此,只有从历史长河中汲取理论和实践智慧,复活悠久文化传统中的活力因子,才能在中华文化的深厚沃土上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基,为中华文明的延续和发展注入自信和底气,推动中华民族蓬勃向上、持续发展,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
(三)本质:文化民生保障力
文化民生保障力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内在本质,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和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原则,彰显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蕴涵的人文精神、民本情怀和社会价值。“中国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人民中寻找发展动力、依靠人民推动发展、使发展造福人民。”{20}文化民生包含满足广大民众在文化层面的生存、享受和发展需求,满足人们在解决温饱问题之后所产生的更高层次的精神需要。人民群众是历史进步的动力,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共享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保障和改善文化民生,使文化成果为全民共享,服务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本质属性和终极追求。因此,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全面提高群众的文化参与程度,切实保障公民进行文化创造、共享文化成果的基本权利,让民众享有更加丰富、更为充实、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
文化权益具有普遍性和机会均等性的社会主义特征,保障公民的文化福利是提升公众生活质量、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途径,具有普遍的社会效益和人文价值。进入“十四五”时期,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全面开启,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文化需求日益增长、愈加多元。只有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与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全面提升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推动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实现供给充分、提质增量、普遍均等,才能增强人民的文化获得感、满足感和公平感,全面提升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和均等化水平,为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保障。
(四)支撑:文化产业竞争力
文化生产是文化供给的重要来源,也是文化发展的核心内容。文化生产力表征文化资源和知识转化为文化产品、产业的综合能力,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文化与经济紧密结合的产物,文化产业成为文化活跃程度的直观体现,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支撑,已成为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领域。“一个国家,当文化表现出比物质和货币资本更强大力量的时候,当经济、产业和产品体现出文化品格的时候,这个国家的经济才能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才能具有可持续发展和持续创造财富的能力。”{21}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价值,不仅有助于满足民众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而且对国民经济的增长具有重要的支撑与带动作用,能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注入不竭动力。
文化产业的总体规模、结构布局和质量效益是影响文化产业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关键性要素。习近平强调:“要围绕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把握文化产业发展特点规律和资源要素条件,促进形成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22}新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以文化产业布局优化、结构升级为助力,需要充分调动文化市场的活跃要素,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在持续扩大产业规模、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和规划布局的基础上,全面提升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品质内涵,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和消费模式,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提升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综合效益,切实推动文化资源发挥出更大的产业价值和社会效能。
(五)动力:文化创新创造力
创新是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内在要求,是文化发展的活水源头和动力引擎。文化唯有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时代变化与世界潮流,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在文化的交流碰撞中赢得优势、赢得未来。文化创新能力是一国不断开发出新知识、新内容、新产品、新服务的能力,综合表征该国的人才创造水平、文化原创活力、科技支撑能力以及产业创新实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23}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持续推进,新形势、新经济对一个国家的创新创造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些占据文化创意领先地位的国家,势必在综合国力较量中取得并保持竞争优势。
作为衡量和判断文化发展潜力的重要标识,文化创造活力是社会主义文化长盛不衰的深层动力,构成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核心要素。进入新发展阶段,只有聚焦现代化实践的新变化、新问题,以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主动应变、积极求变,在改革中把握时代脉搏、引领时代发展,才能激发全民族的创造活力,释放全社会的创新动能,不断破解制约发展的深层体制障碍,有效回应国际社会提出的挑战,适应时代主流与社会需求,使中国式现代化成为凝聚集体智慧、迸发社会活力的生动实践。
(六)关键:文化对外影响力
文化对外影响力是国家文化实力的关键构成,表现出一国基于自身文化价值对他国的辐射、吸引和影响程度,是国家文化传播力、价值吸引力、产业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集中呈现,综合反映出一国文化发展水平的国际比较地位。在全球化时代,国际大舞台既是经济的竞技场,又是文化观念的交锋地,文化对外影响力不仅是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识,也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组成部分,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深刻影响和塑造着文化发展的国际环境。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文化产品的复制和展演方式发生革命性变革,文化传播方式和传播渠道日益多元化,网络新媒体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迅猛势头。数字信息技术打破了信息传递的物理界限,使文化的辐射影响水平得到极大提升,为文化传播、文化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新动能和新契机。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世界文化呈现出交流激荡的发展态势。实践证明,只有树立大国心态,塑造大国形象,在开放的文化市场中公平参与全球竞争,才能突破西方主导的文化现代化规则,扭转近代以来“国内文化现代转型、国民文化身份重建与国际文化交流中‘西强东弱’、西方文化霸权之间结构性不对称”{24}的历史困境,从根本上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提高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重,筑牢文化安全的“精神堤坝”。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百花园中独树一帜,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将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以文化之力引领全球治理,推动构建新型国际秩序,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充足的正能量,成为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维护人类文化多样性的中坚力量。三、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举措
在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的宏观导向下,科学把握文化发展的可循规律,积极探索切实可行的文化建设路径,既是有效落实国家文化战略的迫切要求,也是全面提升国家文化治理水平的重要着力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围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出全面系统的规划,明确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部署,为实现文化的现代化制定了清晰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迈上新征程,需要着眼于文化价值、文化资源、文化生产、文化共享、文化创新、文化交流等维度,不断提升文化思想引领水平、文化传承保护水平、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文化人才创新水平以及文化传播影响水平,针对改革发展的明确要点和阶段性特征,进一步细分文化强国建设的层次和类别,制定科学具体的文化发展对策,充分发挥文化铸魂、文化赋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夯实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文化根基。
(一)坚守文化内核,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强大的文化价值引领力和意识形态领导力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精神标识,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提供了统一的思想基础和坚强的思想保证。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置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高度加以强调,不仅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确立了价值标准和文明水准,而且对于构筑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习近平明确指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厚支撑。”{25}新时代需要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26},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实践性引导和规范多元价值观的发展,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奋力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高度的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特征,应不断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改进群众性思想政治工作,全面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大力弘扬诚信文化、法治文化、节俭文化,以中国精神凝聚人心、激励斗志,塑造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精神追求,接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导向力与文明约束力。
(二)赓续文化血脉,提升文化传承保护利用水平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有效提高文化的传承保护利用水平,是增强中华文化生命力、推动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键性任务。一方面,要深入研究中华文明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与时代价值,挖掘和提炼其中蕴含的价值理念、精神品格和实践智慧,凸显中华文明的鲜明底色和时代风采;另一方面,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合,将对于现实问题的关切融贯于文化“双创”的全过程,以开放的心态推动中华文化现代转型。“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27}作为民族文化精神的物质载体,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以凝聚民族共识、传承中华文明为目标,需要在推进文化遗产资源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做好价值挖掘与宣传阐释工作,全面提升历史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古籍、民族民间文化、传统工艺等文化遗产的传承利用水平和开发保护程度,不断完善国家、省、市、县四级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加强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建设,推动文化遗产价值传播,打造中华文化的重要标识。
(三)夯实民生本质,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维护公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保障机制,既是国家文化治理水平的鲜明体现,亦是夯实文化民生保障力、发挥文化社会功能的有力支撑。党的二十大作出“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28}的顶层设计,将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前提保障和重要基石。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完善以公众为导向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着力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供给水平、投入产出效率和社会规模效益,支持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文化治理,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与此同时,要尽快实现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标准化、均等化、社会化,完善公共文化资源的配置格局,使公共文化资源配置进一步向基层倾斜,特别重视贫困地区、弱势群体在公共文化领域的不均衡发展问题,着力破解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难题,使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充分保障,实现文化成果和文化福利由全民共享。此外,还要加快推进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打造高质量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积极探索“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的新模式,有效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精准度、集成度、公平度和满意度。
(四)筑牢文化支撑,推动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是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提升文化产业综合效益的重要抓手。习近平强调:“要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推动各类文化市场主体发展壮大,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29}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以及产业布局的调整优化,以国民经济相关领域的深度融合为基础,以文化消费能力的全面提升为动力,以文化市场的规范化管理为依托。有鉴于此,需要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充分利用文化产业市场化的特点,积极拓展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营造健康有序的文化市场环境。与此同时,要提高统筹协调和协同联动能力,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新兴文化业态变革文化生产方式,不断优化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供给和消费,贴合人民需求提供更多富有内涵、制作精良的文化产品,综合提升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贡献程度,抓住智能化、数字化的机会窗口推动文化产业提质增效,实现全面高质量发展。
(五)激活文化动能,完善文化创新发展生态体系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内在持续动力,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只有以人才培养、科技研发、产业融合为依托,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以文化创新增强活力、释放潜力、提升效能,才能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动能。人才创造力是文化发展的关键要素,加强文化队伍建设是推动文化创新发展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提供了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创意和创新是文化生产的核心环节,文化产业创造力是文化活力的重要标识,需要进一步落实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以创新链服务产业链,以新产品、新业态推动产业升级、链条优化、价值拓展。科技发展是文化创新的重要支撑,需要推进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充分发挥科技对于文化发展的赋能作用,不断实现内容创新、模式创新、业态创新,加速创新成果转化运用,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高质高效发展。进入新发展阶段,应着眼于知识创新能力、人才创造能力、艺术原创能力、成果转化能力、创新经济效益的全面提升,在文化人才储备、文艺精品创作、文化科研创造等方面培植新优势、激发新动能。
(六)提升文化话语权,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推进“走出去”的文化战略,对弘扬中华文化、扩大其国际影响力具有深远意义。党的二十大围绕“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30}作出重要部署。在全球化时代,文化“走出去”面临着新的历史机遇,亟须创新中华文化的传播方式,构建完善的文化传播网络体系,突破语言、意识形态和技术障碍,推动更多文化精品走向海外,“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31},进而推动中国价值、中国制度和“中国方案”在国际社会获得更多的理解和认同。在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过程中,积极开拓国际文化市场,扩大文化产品、服务走出去的市场规模和综合效益,不断拓展文化投资和贸易的潜在空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走向世界的主动选择,需要破除两极对立、非此即彼的思维定式,以更加开放的胸襟拥抱世界文明,在全球多元文化背景下互学互鉴、兼收并蓄,以“一带一路”为桥梁和纽带,深入开展多层次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打造开放包容的国际文化环境,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充分展现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与思想精髓,提升我国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话语权,增强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力、国际影响力。
“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32}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高度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统一为本质特征,彰显出独特的民族历史底蕴、广博的世界文化视野与深厚的人类文明关怀。中国式现代化的顺利推进,需要自信的文化底气、强大的精神动力、系统的文化举措。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任重道远、势在必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沃土,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历史主动精神,“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33}。新时代新征程,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平衡好文化传承与开拓创新、一元主导与多元并存、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之间的关系,坚守文化发展正道,赓续中华文化血脉,肩负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使命,积极向世界展现中华文明的气度、风范与魅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文化新篇章,开创人类走向美好未来的文明新形态。
(作者简介:邹广文,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李晓白,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本文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重大项目“到2035年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研究”(项目编号:21LLMLA0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杂志2023年第3期发布时间:2023-08-1410:11:00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