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明安:当代资本主义的三重批判及其新阐释
20世纪的资本主义,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现代资本主义,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金融资本主义,因为自从1929年美国爆发第一次经济危机并引起全球范围的经济危机之后,资本主义的命运就与...
作者:2024-06-12 00:00 -
王珊珊:“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专题教学论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界标,新中国的历史可以分为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一个教学重点和难点。讲授...
作者:2024-06-12 00:00 -
寇清杰 马子杰: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逻辑、理论逻辑和价值意蕴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一个系统完整、逻辑严密、不断展开的、开放式的思想体系,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实践中,围绕我国文化建设重大问题形成的一系列内涵丰富、论述深刻的新思想...
作者:2024-06-12 00:00 -
傅秋野 马万利:后现代理论对马克思历史观的误读
在马克思的理论体系中,历史概念占据一个至关重要的位置。它不仅构成马克思分析社会变迁和人类发展的理论基石,同时也是理解其哲学思想的关键。20世纪后半叶,随着后现代主义的兴...
作者:2024-06-12 00:00 -
孙民 赵峰:《共产党宣言》对唯物史观的科学运用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所撰写的纲领,其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尽管马克思和恩格斯所...
作者:2024-06-12 00:00 -
陈先达:历史的意义
历史是有意义的,而且历史的意义是可以理解的。否则,何必研究历史呢?我们必须承认,历史有其意义,历史发展作为一个整体有它的趋向、意义和可理解性,因为事件之间存在复杂的因果关系...
作者:2024-06-12 00:00 -
董欣洁:透视“西方中心论”
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和历史叙事模式,“西方中心论”(Westocentrism)是“欧洲中心论”(Eurocentrism)的扩大版本,即盲目地把欧洲或西方置于世界(历史)的中心,无视甚至否定其他地区人民的...
作者:2024-06-12 00:00 -
陈亮:确保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方向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我们要守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本和源、根和魂,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
作者:2024-06-12 00:00 -
陈晋:从毛泽东同志的读书生活谈起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载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习近平总书记说,“我爱好挺多,最大的爱好是读书,读书已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
作者:2024-06-12 00:00 -
王广: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理论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胜利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就需要我们对建设中...
作者:2024-06-12 00:00 -
段光鹏:马克思“世界历史”概念的意涵
相比黑格尔主张“哲学地”理解世界历史,马克思则完成了实践、感性活动层面的“世界历史”概念,主张从“现实的人”的活动出发来理解世界历史,认为只有现实的世界历史本身是一个...
作者:2024-06-12 00:00 -
何中华:新质生产力的唯物史观意蕴
“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的提出,不仅是对生产力在人工智能技术当代形态基础上实现的革命性变革这一发展方向的刻画,更是对唯物史观理论叙事本身的丰富和发展。恩格斯说:“一门科...
作者:2024-06-12 00:00 -
王伟光:学习和掌握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重要、最根本的是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一在一般意义上,马克思主义包括三个层...
作者:2024-06-12 00:00 -
张来明: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考察期间提出“新质生产力”。2024年1月31日,总书记在主持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系统阐述了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明确指出“发展新质...
作者:2024-06-12 00:00 -
李想:“以中国为中心”与“以中国为方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思想的战略思维特征
习近平提出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既是对当今时代形势的一个重大战略判断,也构成了理解中国发展的机遇与变革的时代基调。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面对这一重大的“世界之...
作者:2024-06-12 00:00 -
曲永义: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强劲动能
新质生产力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基于对我国经济发展底层逻辑的深邃思考和系统谋划,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经济实践紧密结合而创造性提出的新...
作者:2024-06-12 00:00 -
林进平 林煊: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 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文化关乎国本、国运。”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
作者:2024-06-12 00:00 -
曲青山: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展现出强大伟力
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广阔时代背景、深厚理论基础和坚实实践基础,蕴含着坚定文化自信、宏阔历史视野、深远战略考量,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贯通、认识论与方法论...
作者:2024-06-12 00:00 -
吴向东: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推动红色博物馆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伟大实践中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
作者:2024-06-12 00:00 -
周丹: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唯物史观认为,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受政治条件的制约。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文化的实质体现社会实践的发展程度。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以中国式现...
作者:2024-06-11 00:00 -
胡锐 毕红梅:四十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矛盾研究的历程、特征与展望
马克思主义认为,矛盾是事物最基本的属性,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作为一种以提高人的思想政治品德为主要任务的社会精神生产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必然需要明确回答其解决什么矛盾、...
作者:2024-06-11 00:00 -
辛勤:青年毛泽东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多维透视及启示
青年毛泽东的劳动教育思想,从形成时间上看,是在他1910年秋考入湘乡东山高等小学至1923年底赴广州参加中国国民党一大的13年。此间,毛泽东最具连贯性的思想和行动,是他在学校教育...
作者:2024-06-11 00:00 -
李灵婕:马克思社会概念的双重维度
一、对社会概念的两种阐释路径及其批判思想界有关马克思社会概念的讨论大致可以分为两个路向。第一种观点认为,历史唯物主义对社会的革命性创见,在于将“关系”视作其核心。“...
作者:2024-06-11 00:00 -
王雪超: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习近平文化思想极大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的最新成果、理论总结和智慧结晶,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
作者:2024-06-11 00:00 -
唐爱军:“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
10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不断解放思想中实现党的理论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和党的理论创新步伐随着一次又一次的思想解放得到推进。习近平在文化...
作者:2024-06-07 00:00
-
习近平: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
梁孝:反思现代西方“神话”历史:“古希腊起源”、霸权意识和回溯式目的
-
高建明:美国新一轮社会主义思潮评析
-
余斌:生产力——生活方式”的传导机制及其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