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海霞:坚持以“两个结合”破解“古今中西之争”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我们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有条件破解‘古今中西之争’,也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迫切需要一批熔铸古今...
作者:2024-06-14 00:00 -
曾宪奎:新质生产力:内涵、时代价值、核心要素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调研时第一次提出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强调“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1]。在2024年1月中共中央...
作者:2024-06-13 00:00 -
辛向阳 刘须宽:用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指导中国实践的典范
党的创新理论的方法论价值既在当下,也在久远。锤炼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提升党性党风、培养不负人民的家国情怀、练就堪当重任的过硬本领、造就应对复杂局面的行家里手,是以党...
作者:2024-06-13 00:00 -
王永浩: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及实践要求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
作者:2024-06-12 00:00 -
张小平: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两个结合”的创新理论成果,是担负新的文化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行动指南。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丰富、体用贯通,有力破解了“古今中西”之争,为推进中...
作者:2024-06-12 00:00 -
杨静:“两个毫不动摇”的理论构建与现实推进
一、引 言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既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又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经过长期的探索实践,形成了“公有制为主体...
作者:2024-06-05 00:00 -
任洁:中国文化主体性的形塑与巩固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文化关乎国本、国运。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积淀着一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一个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作者:2024-06-05 00:00 -
杨静 刘影:坚持和发展劳动价值论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这一理论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随着数字—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生产性劳动外延的扩展、新的劳动形态的出现、数据等非...
作者:2024-06-04 00:00 -
王冠丞: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意蕴探析
文化,虽是一种无形的意识,但却能够深刻影响有形的存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在革命和建设中不断夺取、厚植、培育文化领导权的历史,同样也是一部在改革和创新中不断增强、...
作者:2024-06-04 00:00 -
梅岚:马克思精神生产视阈下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一、引言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
作者:2024-05-30 00:00


-
习近平:朝着建成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
余斌:“卡夫丁峡谷”的第二重跨越
-
赵丁琪:政治的终结与“后民主”——朗西埃对当代西方政治的哲学批判
-
余斌:论生产力—生活方式的传导机制及其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