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文化关乎国本、国运。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积淀着一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一个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文化主体性指的是一个民族在面对古今中外文化关系时所具有的自觉性、能动性和创新性,凸显出一个民族对其自身文化的自觉意识和自信程度。近代以来,随着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国人的文化心态经历了从文化自负到文化自卑再到逐渐找回文化自信的心路历程。如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我们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接近实现这一伟大目标,中国人的文化心态由此发生了从自卑焦虑到自觉自信的根本转变,中华民族拥有了文化意义上的坚定自我,重新挺起了民族的文化脊梁。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明确提出了文化主体性的重大命题,并强调“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文化自信就来自我们的文化主体性”;“有了文化主体性,就有了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文化自信就有了根本依托,中国共产党就有了引领时代的强大文化力量,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就有了国家认同的坚实文化基础,中华文明就有了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鲜明文化特性”。可见,巩固中国文化主体性是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的重要任务,也是提升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的题中应有之义。
中国文化主体性根植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自信,需要处理好“古”与“今”的关系。
任何一种文化都离不开既有的历史和传统,割断历史、抛弃传统的文化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厚植于中国人内心,流淌在中国人血液中,已经内化为中华民族的基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比如,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大一统传统,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厚德载物、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富民厚生、义利兼顾的经济伦理,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法,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等。这些优秀文化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突出特性。中华文明作为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其彰显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充分证明了中华文明具有自我发展、回应挑战、开创新局的文化主体性与旺盛生命力。
文化主体性首先要求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具有自觉意识,虽然文化自觉不完全等同于文化主体性,但这种文化自觉却是文化主体性得以确立和巩固的前提。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我们经历过“文化保守主义”“文化虚无主义”的偏执,出现过“文化复古主义”“全盘西化论”的狂热。中国共产党人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提出“古为今用”“辩证取舍”“综合创新”的思路和原则,科学解答了“古”与“今”的历史之问。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命题。“‘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第二个结合”的提出,是在新的历史坐标中,重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的文化自觉,“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第二个结合”的提出,巩固了文化主体性,为文化自信提供了根本依托。
中国文化主体性形塑于对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吸收借鉴,需要处理好“东”与“西”的关系。
任何一种文化都不能像孤岛一样与世隔绝。主体作为与客体相对的概念,与客体相辅相成。文化主体是一种对象性的存在,没有不同文化之间的互动对话和交流融合,就难以达成真正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进言之,一种民族文化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折射出一个民族对其文化的自觉自信程度,从而反映出文化主体性的成熟度。文化主体性越强,表明文化自觉意识越强,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就越显得自信。古代中国曾创造了汉唐盛世的大治局面,国力强盛、文化繁荣,中国文化展现出兼收并蓄的强大融摄力。近代以来,中国国力衰微、西学东渐,中国文化在与西方文化的碰撞交锋中,开始重新审视本国文化传统,探寻化解“东西体用”之争的文化方案。中体西用,西体中用,中体中用,西体西用,中国的仁人先贤穷尽了“东—西”“体—用”的各种可能性,却依然没能跳出二元对立的文化思维给出科学解答。随着民族历史进入世界历史,各民族文化也进入普遍交往的时代。民族文化之间的广泛交流交融,要求突破“东西体用”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在坚持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前提下,充分吸收世界各国文化的有益成分和人类文明创造的优秀成果,并转化为本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不断增强中国文化的自主性、能动性、适应性和创造性。
中华文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并彰显出突出的包容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的博大气象,就得益于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开放的姿态、包容的胸怀。秉持开放包容,就是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从历史上的佛教东传、“伊儒会通”,到近代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国文化主体性在兼收并蓄中得以建构和挺立。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在人类文明格局重构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文化要正确看待本国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广泛吸收借鉴世界各国优秀文化成果,在比较、对照、批判、吸收、升华的基础上,使民族性更加符合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发展要求,从而进一步巩固中国文化的主体性。
中国文化主体性生成于守正创新的过程中,需要处理好“魂脉”与“根脉”的关系。
中华文明是革故鼎新、辉光日新的文明,静水深流与波澜壮阔交织。连续不是停滞,更不是僵化,而是以创新为支撑的历史进步过程。中华民族始终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神不断创造自己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中华文明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使得中华文明在时代大潮的变化中不断自我更新,焕发生机与活力。
守正创新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文化建设实践中积累总结的方法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文化建设来说,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守正,守的是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守的是“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守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守正创新不是固守传统、不思创新。守正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创新是为了更好地守正。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深刻改变了中国革命的面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在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的激活下,获得了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这个新的文化生命体,一方面使处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获得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动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几千年的灿烂得以焕发时代荣光;另一方面使马克思主义在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具有了中国的“民族形式”,日益彰显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由“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转变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对于新的文化生命体,习近平总书记阐述了坚守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关系,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个重大命题本身就决定,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坚守好这个魂和根,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理论创新也是为了更好坚守这个魂和根”。新时代,巩固中国文化主体性要坚持“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处理好“魂脉”和“根脉”的关系。通过创新,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研究”(23AZD007)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06-05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