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淼 刘婷婷: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大变动中的世界社会主义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速演变,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特征愈加明显,各种危机与冲突爆发的几率也大为增加,国际经济政治格局正在发生着深刻、复杂的调整变化。...
作者:2024-05-16 00:00 -
杨彬彬:中国共产党历史耐心话语的内涵、逻辑和价值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耐心话语是中国共产党话语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极具主体特色、蕴含时空特点、展现系统观念的话语表达形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
作者:2024-05-13 00:00 -
贺新元: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的几个关键问题
历史地看,宗教同所在社会相适应是宗教生存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宗教作为历史现象将长期存在于社会主义中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的核心内容...
作者:2024-05-13 00:00 -
辛向阳 苑秀丽:忠诚——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品格
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
作者:2024-05-13 00:00 -
刘须宽:牢牢坚守党的创新理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解决中国的问题,提出解决人类问题的中国方案,要坚持中国人的世界观、方法论。”“中国人的世界观、方法论”就是人民的世界观、...
作者:2024-05-11 00:00 -
林建华: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847年6月共产主义者同盟成立,标志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创立。1924年1月21日,列宁逝世。次日,俄共(布)中央发表《告全党和全体...
作者:2024-05-11 00:00 -
辛向阳 杨彬彬:准确把握主旨要义 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党自身建设的成效,不仅关系党的全面领导和长期执政,而且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幸福安康,是一项关乎全...
作者:2024-05-09 00:00 -
陈志刚:中国式现代化对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方法论意义
现代化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文明发展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世界各国孜孜以求的共同目标。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用70多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二三百年走过的工业化...
作者:2024-05-09 00:00 -
任丽梅:新质生产力理论:引领未来新型工业化的思想革命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生产力得到了快速发展,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并在2020年实现了基本工业化,探索出了一条完全不同于西方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世...
作者:2024-05-08 00:00 -
刘须宽:主流媒体要扛起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大旗
主流媒体不仅是彰显一个时代文明成色的画像、激活文化创新创造的风向标,也是表达国家文化立场的旗手、捍卫国家文化安全的探头前哨。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灵魂,国家安全法第二...
作者:2024-04-30 00:00


-
新新青年BLOG|驳人民日报《天塌不下来》:真正的危险,是以为自己无所不能
-
习近平:朝着建成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
余斌:“卡夫丁峡谷”的第二重跨越
-
赵丁琪:政治的终结与“后民主”——朗西埃对当代西方政治的哲学批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