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列主义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

字号+作者: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网 2011-09-21 11:15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 '...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
  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社会主义由理论到现实的飞跃,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十月革命的胜利,不仅为20世纪上半叶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革命作了榜样,而且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推向新的发展阶段。在20世纪初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列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坚持从俄国的实际出发,积极探索经济文化落后条件下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在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的探索以及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等领域,列宁都提出了全新的构想。列宁所作的重大理论创新,不但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而且为后来社会主义国家的探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一、十月革命胜利对20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意义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到垄断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日益尖锐,引起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战争爆发后,列宁正确地判断了战争的性质,确定了无产阶级对待战争的态度和战争期间的策略、方针,提出了“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使本国政府在帝国主义战争中失败”等口号。战争的进程不断地激化各国的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使各国的革命形势日益成熟。1917年2月,俄国发生了二月革命。这次革命胜利后,俄国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工兵代表苏维埃和以克伦斯基为首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一个国家内不可能长期存在两个政权组织,俄国革命面临向何处去的问题。

  1917年4月4日,回到国内的列宁在布尔什维克党的会议上作了题为《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的报告,即提出了著名的《四月提纲》,规划了由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的方针和路线。在列宁的方针和路线的指引下,俄国革命深入发展,布尔什维克进行武装起义的时机日益成熟。1917年10月7目,列宁再次回到国内,领导武装起义的准备工作。10月24日下午,武装起义开始举行。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阿芙乐尔”巡洋舰攻打冬宫的隆隆炮声,震撼了俄国,也震撼了全世界。当晚,全俄苏维埃宣布建立苏维埃政府,政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随后,革命继续向全国发展,到1918年2—3月,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十月革命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十月革命的胜利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是马克思主义的伟大胜利,对20世纪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

  1.开创了无产阶级革命和解放的新格局

  1848年发生过巴黎工人的“六月起义”,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这是现代社会两大对立阶级间的第一次伟大战斗。1871年发生过巴黎公社革命,马克思认为这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可是,在上述工人运动或无产阶级革命斗争中,都缺乏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缺乏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最后都陷入失败。19世纪70—80年代以后,西方一些国家产生了社会主义政党,党领导工人群众展开了斗争。但是在马克思恩格斯逝世以后,一些国家的党过分强调资本主义和平地进入社会主义,只注重议会斗争,不重视甚至反对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十月革命的胜利,有新型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对革命的指导,它的结果不仅仅是上述“六月起义”和巴黎公社革命式的流血牺牲,也不仅仅是社会主义政党的代表在议会中占有若干席位,而是由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在政治上翻身得解放。共产党成为执政党,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转变为现实,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真理性的伟大实践证明,从而也提升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水平。因此,十月革命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世界各国被压迫人民的解放事业。

  在十月革命之后,各国无产阶级革命斗争掀起了一个新的高潮。1918年8月,日本发生了所谓“米骚动”事件;1918年11月德国爆发了革命;1919年3月,匈牙利发生了无产阶级革命;同年4月,德国巴伐利亚建立了苏维埃政权;1920年在意大利爆发了工人夺取工厂、农民夺取土地的斗争。在整个十月革命胜利后的头50年,世界各国人民的革命运动风起云涌,并突破了民族地域的局限而具有了世界历史的意义。世界各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4.十月革命的意义不容诋毁

  十月革命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引起了帝国主义和一切代表旧社会的势力的仇恨和恐慌,他们纠集起来污蔑、诋毁十月革命。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以后,对十月革命的攻击、诋毁和妖魔化更加激烈。一些西方和俄罗斯的学者无视历史事实,重弹西方自由派和俄国流亡政治家的老调,从根本上否认十月革命。他们认为,十月革命是各种偶然事件巧合的结果,是历史上的反常现象,是以贪权的列宁为首的一小撮职业革命家搞的阴谋。更有甚者污蔑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是德国的间谍。他们制造谎言,说列宁是经德占区回国的,在回国前与德国政府“达成某种秘密协议”,并且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人接受德国大量资金资助用于推翻临时政府的统治,以便德军摆脱东线俄军的牵制,集中力量于西线战场。又说,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力主与德国签订屈辱性的《布列斯特和约》,其内幕是对德国的一种偿还。

  墨写的谎言总是不能掩盖铁的事实。事实是,其一,所有德国和俄国的档案中,至今除了一些捕风捉影、随意编造的材料之外,没有一处确凿的材料能证明列宁是德国的间谍。其二,关于列宁经德战区回国的问题,当时的情况是,列宁回国有两条路线可供选择:一条路线是经法国绕道返回俄国,但法俄是盟友,如果法国当局发现反战的列宁进入其境内,肯定不会轻易放过,轻则拘禁,重则以战犯判刑。另一条路线就是向中欧进发,经德国前往北欧,然后从芬兰回国。最后布尔什维克党人权衡利弊,决定从德占区回国领导革命。其三,关于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问题,这个和约的主要内容有:缔约双方宣布停战;俄军全面复员,在签订普遍性和约之前,俄军舰驶回俄港口或立即解除武装;俄国放弃对波兰、立陶宛、库尔兰、利夫兰和爱斯特兰的管辖与主权;在缔结普遍性和约和俄军全面复员之前,德国将继续占领德军在和约签订前夕所占领的上述地区以东地方;俄军立即撤出阿尔达罕、卡尔斯和巴统地区(该地区实际由土耳其兼并);俄国承认乌克兰、芬兰独立,立即从芬兰、乌克兰和奥兰群岛撤军,保证同乌克兰立即签订和约并承认乌克兰同德、奥、保、土之间的和约;俄国付给德国60亿马克的战争赔款。列宁当时之所以力排众议,主张与德国签订合约,完全是迫于当时的历史情况。当时,布尔什维克党刚刚通过十月革命夺取政权,推翻了以克伦斯基为首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新诞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着在北高加索的顿河活动的阿列克塞耶夫的白匪军,克拉斯诺夫的白匪军,高尔察克、邓尼金、尤登尼奇的白匪军,苏维埃政权面临着被颠覆的危险;德国当时在东线的部队仍有几十万,并且具有相当的作战经验,由于苏俄谈判团团长托洛茨基拒绝签订《布列斯特和约》,德国便纠集军队一路攻打到明斯克,直逼彼得格勒城下。当时红军正处于诞生阶段,缺乏物资装备;又面临外国的武力干涉,美英法的反动势力扶持着白匪军进攻苏维埃政权。基于这种历史背景,不得不签订《布列斯特和约》,正是这一英明决策,使新生的苏维埃政权终于摆脱了帝国主义战争,免除了在军事上可能遭受的失败,赢得了恢复国民经济,重整国防力量,加强工农联盟,巩固政权的宝贵时间。这就是列宁指出的:“我们缔结单独和约,就能在目前可能的最大程度上摆脱两个彼此敌对的帝国主义集团,利用它们相互之间的敌视和战争……来继续推进和巩固社会主义革命。……只要保证有几个月的和平工作,那么,俄国的改造在经济上是完全可能的。而这种改造将使社会主义既在俄国又在全世界都立于不败之地,同时也将为强大的工农红军建立巩固的经济基础” 。1918年德国战败后,于11月11日同协约国签订了停战协定,苏俄政府立即于11月13日宣布废除此条约,使得该条约的内容实际上成了一纸空文。《布列斯特和约》的签订是列宁巧妙地利用帝国主义之间矛盾的革命策略的典范。事实证明,谎言无论怎样重复,都不能成为真理,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是不容诋毁的。20世纪马克思主义波澜壮阔的发展充分显示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正确性。

  二、列宁对俄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与理论探索

  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是历史发展的特殊性给社会主义者提出的全新的课题。列宁在十月革命胜利后的三年多时间里,对俄国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历史性课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索。这个探索历经三个阶段,即从1918年春提出“向社会主义建设进军”的最初构想,到1918年夏至1920年底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再到1921年春实施“新经济政策”的重大战略转变。在列宁领导下的俄国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新鲜经验。列宁的一系列的全新构想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增添了崭新的内容。

  1.无产阶级专政与社会主义新型民主

  十月革命后的初期,列宁在其著作中不止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就是消灭阶级” 的论断。列宁认为,从阶级关系对立性质上来看,主要有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资本家阶级和无产者阶级。要完成消灭阶级的任务,首先必须推翻地主、资本家这些剥削阶级。其次还要消灭工农之间的差别。并且指出后者是一项十分困难而长期的任务。他强调,“要解决这个任务,只有把整个社会经济在组织上加以改造,只有从个体的、单独的小商品经济过渡到公共的大经济。这样的过渡必然是非常长久的” 。由此可见,列宁认为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还不能说明社会主义的最终建成,它只不过完成了整个过渡到社会主义的一小部分任务,而且是比较容易完成的任务。而要达到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最终建成社会主义,还需要经过一个较长的过渡时期。

  列宁把“社会主义就是消灭阶级”这一论断同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使命直接联系起来。社会主义的目的是消灭阶级,而这一任务是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进行阶级斗争来完成的。列宁根据俄国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阶级斗争的初步实践经验,充分阐明了无产阶级专政是消灭阶级,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先决条件。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专政是阶级斗争在新形式下的继续。并且在无产阶级专政与工农联盟的关系方面,在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形式、职能等方面,列宁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社会主义革命最根本最重大的问题,就是无产阶级同农民的关系问题,就是无产阶级同农民的联盟问题。工农联盟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主要力量和支柱,是胜利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和消灭阶级、消灭剥削的保证。无产阶级专政的最高原则就是维护无产阶级同农民的联盟。为了建立和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列宁认为,无产阶级应当解决双重任务:第一,吸引农民和其他劳动者,鼓舞和组织他们,领导他们去推翻资产阶级和完全粉碎资产阶级的一切反抗;第二,把农民和其他劳动者以及所有小资产阶级引上新的经济建设的道路,引上建立新的社会联系、新的劳动纪律和新的劳动组织的道路。从这个意义上说,无产阶级专政是无产阶级同农民和其他劳动者结成的特别形式的阶级联盟,是反资本的联盟,是为推翻资本并镇压资本家反抗的联盟,是为建成社会主义而成立的联盟。工农联盟包括政治上、军事上和经济上的联盟,而政治上和军事上的联盟也要以经济联盟为基础或辅之以经济联盟。同时,列宁还指出,无产阶级专政是无产阶级一个阶级的政权,因为只有无产阶级才提出消灭阶级的历史使命,只有无产阶级才有能力用自己的专政来消灭一切阶级。农民作为私有者,不会要求消灭私有制,只有无产阶级才能引导农民走上社会主义的道路。

  列宁在《无产阶级革命和叛徒考茨基》一书中强调指出,革命的无产阶级专政是由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采用暴力手段来获得和维持的、不受法律限制的政权,认为无产阶级专政的标志和必备条件,就是用暴力镇压剥削阶级。但是,在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下,暴力不是万能的,绝不能把无产阶级专政同暴力等同起来。在谈到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作用时,列宁强调无产阶级专政主要不在于暴力。他说:“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不仅在于暴力,而且主要不在于暴力。它的主要实质在于劳动者的先进部队、先锋队、唯一领导者即无产阶级的组织性和纪律性” 。列宁认为,无产阶级专政的目的是建成社会主义,消灭社会的阶级划分,使社会全体成员成为劳动者,消灭一切人剥削人的制度的基础。而无产阶级的这一历史任务不是单纯依靠暴力就可以完成的。要完成这样一个艰巨的历史任务,最重要的条件就是无产阶级先锋队必须是一个具有高度组织性和纪律性的队伍。只有这样,由这个阶级掌握的政权才能克服一切困难、百折不挠地建成社会主义社会。

  列宁十分重视教育工作,充分估计教育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和共产主义新人中的作用。认为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苏维埃政权活动的初期,列宁提出根本改造旧的教育制度,建立为人民利益服务的新的苏维埃学校的目标,强调应该把学校由资产阶级的统治工具变为摧毁这种统治并完全消灭社会阶级划分的工具。在为俄共(布)八大起草的《俄共(布)党纲草案》中,列宁明确指出:“在实际上使被剥削的劳动者能够真正享受文化、文明和民主的福利,这正是苏维埃政权一项最重要的工作,而且今后应当坚定不移地把这项工作继续下去。” 同时,他强调必须把重新教育群众、组织和训练群众、普及知识工作做好,以便同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愚昧落后、不文明、粗野等作斗争。为了改变苏维埃俄国文化落后的状况,列宁认为必须坚决扫除文盲。他把扫除文盲的任务同实现苏维埃国家的电气化密切联系起来。他强调指出,应当知道和记住,当俄国有文盲的时候是不能实现电气化的。他还认为,应该设立职业技术学校,并明确规定在所有职业技术学校里扩大普通学科的范围,要让在这里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具有综合技术的基本知识,而且应该具有共产主义的基本知识。列宁还十分重视高等教育,认为无论在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方面,还是在解决科学技术的新课题方面,大学教育应该肩负着首要的任务。同样,对于教育部门的干部挑选问题,列宁也给予了高度关注。他强调要善于把那些头脑清晰、学识渊博和富有实际经验的人安置在适当的领导岗位上。列宁还提出,为了推动和发展国民教育方面的工作,必须提高人民教师的地位。列宁也十分重视加强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意义。实践证明,对这种教育的任何削弱,都不利于建设社会主义。

  三、列宁新经济政策的理论与实践

  1.新经济政策的提出及其发展

  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在总结俄国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十月革命胜利以后,在俄国遭到国内外反革命势力武力进攻的极端复杂的历史条件下,为了挫败国外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战胜国内白卫军的叛乱,保卫和巩固十月革命的成果,苏维埃俄国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的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表现为:将大中小企业全部收归国有,实行国有化;实行粮食贸易垄断制,制定余粮收集制;实行义务劳动制,贯彻“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在保证击退国内外武装干涉,争取战争胜利方面起到了巨大的历史作用,但却存在着许多弊端。

  整个战时共产主义经济政策是同农民的利益存在矛盾的。1920年底,战争结束后,经济和政治上的危机就爆发出来了。从经济上看,战争使得原本就很落后的俄国经济更加混乱,1920年的工业产值比战前几乎减少了6/7,谷物总产量减少了45%。1921年发生了全国性的饥荒,当时,列宁估计喀山、乌法和阿斯特拉罕等地灾民,成年人达800万,儿童达700万。在政治上,工人不满,农民暴动,特别是1921年3月发生了喀琅施塔得水兵的叛乱。所以,列宁说:“当我们度过了,而且是胜利地度过了国内战争的最重要阶段以后,我们就遇到了苏维埃俄国内部很大的——我认为是最大的——政治危机。这个内部危机不仅暴露了相当大的一部分农民的不满,而且也暴露了工人的不满”。针对这种情况,列宁提出,“向纯社会主义形式和纯社会主义分配直接过渡,是我们力所不及的,如果我们不能实行退却,即把任务限制在较容易完成的范围内,那我们就有灭亡的危险” 。

  列宁及时总结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经验教训,分析和论证了由战时共产主义经济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过渡的必要性。他认为:“战时共产主义”是受极度贫困、经济破坏和战争所迫采取的一种特殊政策;“它不是而且也不能是一项适应无产阶级经济任务的政策。它是一种临时的办法” 。列宁明确认为,“战时共产主义”在政治和军事方面战胜敌人是成功的,但在经济方面则犯有许多错误,社会主义建设“在某种程度上脱离了广大农民群众中所发生的情况,我们把很重的负担加在他们身上,理由是战争不容许我们在这方面有丝毫犹豫。从整体上说,这个理由农民是接受了的……但当时在国有化、社会化的工厂和国营农场中建立起来的经济没有同农民经济结合起来” 。根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经验教训,列宁明确提出,要想把俄国的宗法的、小商品生产的经济,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还缺乏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条件,因此,必须有“过渡阶梯和中间环节”。这个“过渡阶梯和中间环节”就是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列宁认为,工人阶级和农民决定着苏维埃俄国整个革命的命运,对他们必须由实行战时共产主义经济政策转到新经济政策上。

  列宁在新经济政策时期对俄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和关于新经济政策理论的探讨,是以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普遍规律性和苏维埃俄国具体的历史条件为依据的,它解决了经济落后的俄国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方式、步骤和政策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揭示了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同时,列宁在新经济政策实施中关于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形式过渡到社会主义、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机制作用发展经济等问题的阐述,对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在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如同列宁自己反复强调的那样:苏维埃俄国实行新经济政策的经验具有世界历史意义,“将来至少对某些国家的工人大概也是适用的” 。

  四、列宁晚年对社会主义发展问题的多方面思考

  1922年底至1923年初,实行新经济政策后的俄国正处于重要的历史转折时期。这一时期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苏维埃国家面临的新任务,党内外在一些政治、思想问题上的论争和分歧以及列宁的身体状况,构成了列宁晚年对社会主义发展问题的多方面思考的历史背景。其一,国际形势由战争和革命时期进入了相对和平发展的时期,形成了以苏联和国际帝国主义之间的暂时“均势”为基本特征的国际新格局。国内形势由战争状态进入了和平建设时期。反对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的三年战争的胜利,使新生的无产阶级政权终于站稳了脚跟,为建设社会主义社会赢得了决定性条件,并成功地实现了由战时共产主义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使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面临着新的任务。从根本上来说,这个新的任务,就是如何在西方无产阶级革命没有取得胜利的情况下,在帝国主义的包围和强大压力下,使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又历经严重战争创伤的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并最终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国家。这是一个极其艰难的任务,也是列宁晚年艰辛探索和深入思考的主题。其二,正当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初见成效、更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进一步展开的时候,从未平息过的党内外政治上、思想上的论争和分歧却日显突出,主要表现为十月革命道路之争以及列宁与斯大林在诸如对待少数民族问题上的原则分歧。斯大林提出的“民族自治化”方案,带有明显的大俄罗斯主义色彩。在他的庇护下,党的一些领导人在处理民族矛盾的过程中,还表现出严重的官僚主义粗暴作风;斯大林的个人集权化倾向和在他庇护下党的领导机关内官僚主义的发展,给党带来了潜在的分裂危机,使列宁认识到了改革国家机关、发扬民主和监督作用以及克服官僚主义的紧迫性。其三,从1922年开始,列宁的身体每况愈下,当年年底不得不脱离日常工作。列宁深感自己的生命会随时不测,便以对革命事业的高度责任感和惊人的毅力,认真、冷静、深入地回顾和总结了十月革命以来所走过的历程,对他所开创的通过新经济政策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这条道路进行了深思熟虑的审查和思考。在失去写作能力的情况下,从1922年12月23日到1923年3月2日,列宁忍着巨大的病痛口授了被称为“政治遗嘱”的三封书信和五篇论文,即《给代表大会的信》、《关于赋予国家计划委员会以立法职能》、《关于民族或“自治化”问题》、《日记摘录》、《论合作社》、《论我国革命》、《我们怎样改组工农检查院》、《宁肯少些,但要好些》。这些文献给俄国和国际无产阶级留下了极其宝贵的政治和理论遗产。它们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涉及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列宁在这些文献中阐述了社会主义在苏维埃俄国的命运问题,总结了俄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发展了在以前论著中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些观点和原理,指明并论证了进行改革的道路。这些思想是他最后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完整的、全新的构想和纲领。(5点)

  1.通过合作制建成社会主义

  如何吸引小农经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在俄国建成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使整个国民经济结构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问题,是列宁晚年面临的重大问题,也是他思考的中心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工人阶级夺取政权后要依靠合作社引导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列宁继承并发展了这一思想。1923年初,他提出了通过合作社建成社会主义的思想。在《论合作社》一文中,列宁明确提出了把小农逐步引向社会主义的合作社计划,全面制定了实现合作化的纲领,其中包括:阐明了合作社的性质和作用,提出了实现合作化的政策措施,提出和论证了实现合作化的条件和保证,等等。他根据十月革命后最初几年实践的经验教训指出,在新经济政策下已经发现了把小商品生产者的私人利益同社会利益结合起来、使私人利益服从社会主义建设的公共利益的合适程度,从而克服了过去许许多多社会主义者没克服的障碍。列宁肯定了合作社在这方面的重大意义,指明了从流通领域入手把农民组织起来的合作社道路。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的一个重大贡献。他指出:“从实质上讲,在实行新经济政策的条件下,使俄国居民充分广泛而深入地合作化,这就是我们所需要的一切”,“国家支配着一切大的生产资料,无产阶级掌握着国家政权,这种无产阶级和千百万小农及极小农结成了联盟,这种无产阶级对农民的领导得到了保证,如此等等——难道这不是我们所需要的一切,难道这不是我们通过合作社,而且仅仅通过合作社,通过曾被我们鄙视为做买卖的合作社的——现时在新经济政策下我们从某一方面也有理由加以鄙视的——那种合作社来建成完全的社会主义社会所必需的一切吗?这还不是建成社会主义社会,但这已是建成社会主义社会所必需而且足够的一切” 。

  列宁在阐述他的合作社计划时,揭示并论证了在无产阶级政权和生产资料公有的条件下合作社的性质问题。在《论合作社》中,列宁改变了过去把合作社看做是国家资本主义性质的观点,认为它是社会主义性质的。他指出,“在我国的条件下合作社往往是同社会主义完全一致的” 。合作社的发展就等于社会主义的发展。列宁还批评了进入新经济政策时期,对合作制的意义估计不足的现象,强调了在苏维埃制度下合作制的重大意义。实行新经济政策,允许贸易自由,调动了小农的生产积极性,活跃了经济,为恢复国民经济和大生产准备了物质条件。但是它并没有解决小农经济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问题。而通过合作社,就可以把俄国的小生产者吸引到合作社这种集体经济中来,在新经济政策的条件下克服小生产的自发趋势,并使小生产者过渡到社会主义。由于合作社占用的土地和使用的生产资料是属于工人国家的,因此这种集体企业就同社会主义企业没有区别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列宁强调新经济政策下的合作化就是“我们所需要的一切”,就是“建成社会主义社会所必需而且足够的一切”。

  列宁在这篇文章中还明确指出合作社是组织小生产者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最好形式,这种形式解决了过去许多社会主义者没有解决的如何把小生产的个人利益和社会集体利益结合起来的难题。列宁明确指出:“现在我们发现了私人利益即私人买卖的利益与国家对这种利益的检查监督相结合的合适程度,发现了私人利益服从共同利益的合适程度” 。由于实行新经济政策,农民已经成为做买卖的农民,对于他们来说容易接受合作社这种买卖机关,而不愿意立即走上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列宁提倡创办多种形式的合作社,如供销合作社、消费合作社、生产合作社等等,争取经过整整一个历史时代,使全体居民都参加合作社。

  在《论合作社》一文中,列宁曾经说过:“与此同时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改变了” 。从文章的上下文来看,列宁这里是指工作重心的改变和转移,重心从政治斗争、革命、夺取政权转到和平组织工作方面了。如果根据列宁在文章中提到的合作制问题是至少能与国家资本主义相比拟的东西这种意思,那么“根本改变”似乎可以理解为国家资本主义和合作制是进入社会主义的两个入口,而不只是国家资本主义一个入口,从而改变了他自己在十月革命前直至新经济政策初期的社会主义只有一个入口的看法。由于俄国当时所处的孤立的特殊的国际环境,以租让制为中心的国家资本主义并没有得到多大发展,在实际经济生活中所起作用不大,而合作制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具有广阔的前景,所以列宁认为能促使俄国进入社会主义的主要经济形式是合作制。在像俄国这种小生产经济占多数的国家只有通过合作制建成社会主义,从而使他对社会主义的看法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首先表现在他对俄国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道路的看法上。新经济政策前直接过渡的方法脱离了俄国的国情,没有找到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实行新经济政策后找到了通过商业适应和支持小农生产力去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又找到了通过合作社引导小农走向社会主义的途径,这样,在俄国建成社会主义就建立在现实而可靠的基础上了,这是列宁对他开创的通过新经济政策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的概括和总结。列宁还阐明了实现合作化的重要原则:建立必要的物质技术基础,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用农民感到简便易行和容易接受的方法、坚持自愿的原则使每个居民都参加合作社买卖,国家对合作社进行指导,并在经济、财政、银行等方面给予切实的支持。

  列宁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出发,科学地分析了国际形势,指出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东方国家已经卷入了全世界革命运动的总旋涡,世界斗争的结局正是取决于占世界人口绝大多数的东方各国人民的解放斗争。列宁认为,在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的最终胜利是完全和绝对有保证的”《列宁全集》,中文2版,第43卷,391页。。同时,列宁清醒地估计到仍处在资本主义包围中的苏维埃俄国面临的困难和危险,告诫全党要极其慎重地维护工人政权,加强工农联盟,注意并防止工人阶级同农民之间可能产生的任何分裂。这是苏维埃俄国整个战略策略的根本出发点。

  责任编辑:客卿
发布时间:2011-09-21 11:15:03
马研院 马克思主义研究网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