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S_Editor P{margin-top:10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t;}.TRS_Editor DIV{margin-top:10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t;}.TRS_Editor TD{margin-top:10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t;}.TRS_Editor TH{margin-top:10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t;}.TRS_Editor SPAN{margin-top:10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t;}.TRS_Editor FONT{margin-top:10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t;}.TRS_Editor UL{margin-top:10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t;}.TRS_Editor LI{margin-top:10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t;}.TRS_Editor A{margin-top:10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t;}
发挥历史主动是指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历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和行动去影响和改变历史进程,从而掌握历史发展主动权。党的百余年奋斗历史,特别是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历程,就是充分发挥历史主动的生动诠释。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实践探索和创新发展,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重要思想成果——邓小平理论,实现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和国家综合实力的显著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面对新时代新征程,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号召“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提出了接续发挥历史主动的实践课题和深化发挥历史主动研究的理论课题。
邓小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开创者,在推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发挥历史主动思想,体现在他“总结历史经验”“历史的辩证法”“新的历史时期”“不同历史阶段”“党的历史”“中国历史”“世界历史”“历史使命”“历史意义”“历史评判”“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等一系列关于历史的阐释话语中,也体现在他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开展兼具预见性、创造性、斗争性的争取战略主动的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形成了关于发挥历史主动的系统的思想体系,其中包括主观能动性、主动权、争取主动的内涵释义,包括历史自觉、历史思维、历史定力的主体要素,包括聚焦历史课题、遵循历史规律、开创历史新局的实现路径等,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发挥了重大影响,为党在新时代增强历史主动奠定了坚实基础。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来临之际,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之际,系统梳理邓小平发挥历史主动思想,汲取发挥历史主动的经验启示,既是继承邓小平遗志、深化邓小平理论研究的需要,也是增强历史主动、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的要求。
一、发挥历史主动具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把握战略主动权和不断争取主动的内涵意义
对“主动”的理解是邓小平发挥历史主动思想的认知基础,是进一步构建和阐释“发挥历史主动”内涵的决定因素。邓小平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主动”的观点认识,在其著述中突出强调了主观能动性、主动权和争取主动等方面。这些形成了邓小平关于发挥历史主动思想的基本内涵。
1.发挥历史主动首先是指发挥主观能动性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多次将“能动”作为“被动”的反义词使用,明确了“主动”的能动含义。例如他指出:“在信用制度下,所有这些可能的资本,由于它们积聚在银行等等的手中,而成为可供支配的资本、‘可贷资本’、货币资本,而且不再是被动的东西,不再是未来的音乐,而是能动的,生利的东西(在这里,生利的[wuchernd]意思就是增长)”。这样我们就能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空想社会主义者和总结巴黎公社运动时所使用的“历史主动性”的含义,“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这些巴黎人,具有何等的灵活性,何等的历史主动性,何等的自我牺牲精神”。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视野中,“历史主动性”最基本的含义就是指无产阶级在推动历史进步过程中发挥的主观能动性。列宁在《卡·马克思致路·库格曼书信集俄译本序言》中对马克思的“历史主动性”进行了详细解读,认为在马克思热情赞颂巴黎工人诸多宝贵奋斗经验中,“马克思最重视的是群众的历史主动性”,并在介绍马克思反驳库格曼回信中怀疑巴黎工人在时机不够成熟条件下起义的历史价值时进一步指出,“他最重视的是工人阶级英勇地奋不顾身地积极地创造世界历史”,这就从侧面阐明了发挥推进历史的主观能动性的具体所指,即英勇奋斗的决心、积极进取的态度、开拓创新的精神等。毛泽东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解决中国革命、建设问题过程中特别强调发挥主观能动性,在领导实现以弱胜强的抗日战争中他就明确指出,“指导战争的人们不能超越客观条件许可的限度期求战争的胜利,然而可以而且必须在客观条件的限度之内,能动地争取战争的胜利”。
邓小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主动观,直接将主动性与能动性联系在一起作为同义词来使用。他在回顾二野历史,谈到处理内部关系方法时讲:“这种做法对增加上下级之间的相互信任,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很有好处,还可以锻炼指挥员的主动性,讲句哲学语言叫发挥能动性。”关于发挥推进历史的主观能动性,首先,他认为作为历史创造者的广大人民群众要克服困难、艰苦奋斗。他同时结合长期的政治军事活动经验阐释了如何做到这一点,指出最重要的是要以共同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有了这样的团结,任何困难和挫折都能克服”。其次,他着重探讨了发挥人民群众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积极性”的问题。根据党的八大明确的方针任务——“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调动一切力量,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国而奋斗”,他系统研究了调动农民、知识分子、党员干部、企业等不同主体积极性的具体政策措施。最后,他突出强调了人民群众的“主动创造精神”。在分析国际军事形势、批判技术决定论观点时他指出,“那样人的能动性也就没有了”,揭示了人民战争以弱胜强的核心要义所在。在邓小平看来,主动创造意味着“开动脑筋想办法”,这是实现由被动转为主动的必然要求。基于这一认识,他肯定了共青团员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模范行动和创造精神发挥的重要作用,提出了文艺工作者发挥创造精神的作用等。
2.发挥历史主动以赢得战略主动权为目的
在《对锡利斯特里亚的围攻》中,恩格斯通过对俄军军事行动的战略分析,表达了自己对“主动权”的理解,他认为主动权是基于数量、质量或管理等优势而具有的能够左右其他事物、决定形势发展的权力地位。从字面看,“主动”含有主导、决定行动的意义,作为目标任务,主动权自然而然地成为发挥主动的题中要义。而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阶级社会的历史主动权集中体现在掌握国家统治权力上,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揭示了国家的阶级实质,指出“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在批判唯心史观将人类历史视为观念历史的错误的同时,指明了进步力量赢得主动权的唯一正确路径,即“个人力量(关系)由于分工而转化为物的力量这一现象,不能靠人们从头脑里抛开关于这一现象的一般观念的办法来消灭,而只能靠个人重新驾驭这些物的力量,靠消灭分工的办法来消灭”。在此基础上,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将统治阶级直接称为“历史上主动的阶级”,意在强调统治阶级在阶级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掌握着国家政权优势决定的主动权,这也就进一步从发挥历史主动角度印证了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科学性。毛泽东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高度强调了“主动权是一个极端重要的事情”,肯定了主动权是发挥历史主动的目的。
邓小平也是在发挥主动的目的意义上使用“主动权”概念的,他在1978年3月18日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党领导科学技术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经验,但仍未完全掌握规律,“不改变这种情况,就很难取得大的成就,就不会有主动权”。他以我们党改造社会的伟大成绩勉励各级领导干部要发挥主动,努力钻研学习,成为组织管理科学技术工作的内行专家,从而掌握主动权。在新中国成立前后,基于人民民主专政的实现和巩固发展不可逆转的现实,邓小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历史主动权的观点。首先,他强调战略主动权。在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邓小平在豫陕鄂根据地谈形势与政策的时候,引用毛泽东的话讲反攻扭转了战争的车轮,改变了战略形势。他着重分析了中原地区特别是大别山的战略地位,指出中原地区“虽在全国范围吃苦头最多,付出了代价,但换取了战略上的主动,取得了全局的胜利”。这就从战略的视角拓展了历史主动权的时空参照物,使掌握历史主动权的政权优势延伸到发展优势。其次,他赋予了主动权摆脱束缚发展的障碍制约内涵。邓小平在1990年同中央几位负责同志谈话时,讲到国际社会一些国家希望中国当头的问题时说:“这个头我们当不起,自己力量也不够。当了绝无好处,许多主动都失掉了。”他实事求是地分析了中国当头给自身发展带来的种种制约,比如陷入争霸的泥沼无法自拔、遭遇普遍的国际社会反对等,指出摆脱众多束缚我们发展的障碍制约是我国发展历史主动权的重要内容。
3.发挥历史主动需要不断争取主动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从而解放全人类的学说,这里的“解放”指的就是摆脱受支配受控制地位,获得主动即自由。恩格斯在《反杜林论》第三编阐释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历史必然性时对此有直接论述,他指出,人类社会发展到生产资料为社会占有阶段,“至今一直统治着历史的客观的异己的力量,现在处于人们自己的控制之下了。只是从这时起,人们才完全自觉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只是从这时起,由人们使之起作用的社会原因才大部分并且越来越多地达到他们所预期的结果。这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解放全人类的历史使命只有通过无产阶级自我解放才能够实现,他们坚持“工人阶级的解放应该由工人阶级自己去争取”的主张,并系统论证了经由政治解放、经济解放最终实现人的解放的必然路径。其漫长性、曲折性、艰巨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指出,无产阶级要完成历史使命,“必须经过长期的斗争,必须经过一系列将把环境和人都加以改造的历史过程”。这样,马克思恩格斯在无产阶级要经过长期的以实现解放为目标的斗争的意义上,表达了要不断争取历史主动的思想。毛泽东始终认为“主动地位不是空想的”,他强调武装斗争的“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论断,关于社会主义建设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的论断等都表达了不断争取主动的观点。
邓小平结合时代特征和中国实际继承并发展了这一思想。首先,强调了工人阶级要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懈奋斗。1978年,邓小平立足党的十一大和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的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的伟大目标,在中国工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号召广大工人阶级要积极贡献、努力奋斗。他认为四个现代化目标的确立意味着在中国掀起一场根本改变经济和技术落后面貌、摆脱历史被动的伟大革命,这对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变革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工人阶级要继续发挥模范先锋作用,“要用最大的努力来掌握现代化的技术知识和现代化的管理知识,为实现四个现代化作出优异的贡献”。这就赋予了“不断争取历史主动”中国化时代化的内涵。其次,明确提出了“争取主动”的命题。历史主动权不会轻而易举地获得,也不会一劳永逸地掌握,马克思恩格斯没有直接表达这一思想,邓小平用“争取主动”的命题进行了阐释,并在努力改造人的思想以获得并掌握历史主动的意义上强调运用。在1962年召开的总结“大跃进”以来工作经验教训的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毛泽东着重阐述了民主集中制问题,要求党内外充分发扬民主,他带头进行了自我批评,承担了责任。邓小平的发言强调了恢复党的民主集中制传统问题,他认为,会后个别地方主要领导进行自我批评是必要的,甚至可以反复检讨,因为只有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才能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在他看来“要争取主动。这也是一个正面的方法”。
邓小平对发挥历史主动内涵的认识,聚焦“主动”这一关键词,坚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以主观能动性、主动权的静态结构性阐释和争取主动的动态实践性阐释相统一的维度,全面揭示了发挥历史主动的核心要义,为新时代增强历史主动奠定了思想认识基础。
二、发挥历史主动要求发展主体具备历史自觉、历史思维、历史定力
推动历史发展的主体自身历史素养制约着历史主动发挥的成效,邓小平在领导党和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自身呈现出的高度的历史自觉、科学的历史思维和坚定的历史定力,完美诠释了充分发挥历史主动的主体要素要求。
1.发展主体要具备高度的历史自觉
所谓历史自觉,是指基于掌握历史发展核心要义而实现的历史觉悟,是发挥历史主动的必要前提。邓小平的历史自觉来源于对历史发展主体、历史发展动力和历史发展大势的准确把握。
首先,他强调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在党的八大所作的报告中,邓小平着重论述了党的群众路线问题,他重申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基本观点,并基于此指出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实现取决于人民群众力量发展状况,无产阶级政党应当“自觉地认定自己是人民群众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完成特定的历史任务的一种工具”。一方面,党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帮助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另一方面,坚持群众路线实现党的领导。这立足于独立自主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对党提出的迫切要求实际,强调了对历史主体清醒认识的重要意义。
其次,他强调了社会主义首先要发展生产力。1980年在同中央负责同志的谈话中,邓小平总结以往通过革命推动社会发展的经验教训时指出,“生产力方面的革命也是革命,而且是很重要的革命,从历史的发展来讲是最根本的革命”。这就改变了初步探索阶段囿于将生产关系的变革作为推进社会发展唯一动力的被动局面,从生产发展速度高于资本主义的角度阐释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把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带回到起决定性作用的生产力方面,突出了发展生产力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首要意义。基于此,他放眼世界,从科技进步推动人类历史发展一日千里的总态势,创造性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最后,他强调了和平与发展的历史大势。在全面拨乱反正之初,邓小平就从军事、经济等方面对世界历史发展形势进行了整体把握,得出了可以争取多一点时间不打仗、经济问题是压倒一切的政治问题等的结论。在此基础上,邓小平在会见日本商工会议所访华团时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在他看来,一方面,虽然战争的危险还存在,但制约战争的力量有了可喜发展,和平是世界各国共同的希望;另一方面,发达国家需要继续发展,发展中国家经济问题不解决也会制约发达国家的发展。因此,发展问题是核心问题。也正是基于对历史发展大势的判断,从而大大提高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这一基本路线的信度、效度和力度。
2.发展主体要具备科学的历史思维
历史思维是以历史作为视阈、内容和标准的思维范式,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思维的产物,对唯物史观的坚守使邓小平在认识和解决历史问题时能够始终顺应历史规律,发挥历史主动。
首先,以历史作为视阈的思维是整体性思维。人类历史有着时空两个维度,历史思维要求在时间上整体把握过去、现在和未来,在空间上整体把握自身和世界。1956年,在回答国际青年代表团关于中国共产党员含义和任务的问题时,邓小平就运用整体性思维进行了历史解答,他指出:“在过去民主革命没有完成的时候,首先要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民主革命完成以后,现在要建设社会主义,将来再由社会主义发展到共产主义。”1988年,在视察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时,邓小平又立足人类历史发展全局,指出:“过去也好,今天也好,将来也好,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其次,以历史作为内容的思维是过程性思维。历史发展过程有其自身来龙去脉,历史思维在过往历史中总结经验,就能够知古鉴今、指引未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历史转折,但一部分人对历史重大问题还存在误解,为此,邓小平亲自主持起草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发挥了统一思想、团结进步的积极作用。邓小平在为起草工作提出的三条基本原则要求中,第三条明确讲“总结过去是为了引导大家团结一致向前看”。事实上,总结历史经验以指导现实、指引未来是邓小平始终坚持的思维方法,早在民主革命时期邓小平从事党和军队工作中就坚持使用,后来在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时,他进一步概括出了其中蕴含的历史辩证法——“总结历史是为了开辟未来”。
最后,以历史作为标准的思维是客观性思维。历史评价是认知者关于历史人物或事件的意义价值的结论,历史思维要求将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放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具体分析,最大限度避免认知者的主观渗透,以求客观公正。在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预备会期间,邓小平在谈到这一版决议稿强调恰如其分的原因时指出,“就是在前一段时间里,对毛泽东同志有些问题的议论讲得太重了,应该改过来。这样比较合乎实际”,他实事求是地分析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制度、形势,从历史实际出发反对将所有问题都归咎于毛泽东一人、反对对毛泽东作出不符合实际的评价。
3.发展主体要具备坚定的历史定力
所谓历史定力是指能够应对各种不确定风险挑战,坚持完成历史任务的能力。邓小平围绕结束了“文化大革命”后一个相当长历史时期内的主要任务——现代化建设,针对当时思想政治方面种种质疑反对思潮的阻挠,提出了四项基本原则,这就从道路、制度、领导、理论各方面锚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航向,体现出强韧的历史定力。
首先,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是历史结论、社会主义革命大大缩短了我国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差距、社会主义制度具有资本主义制度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三个方面论证了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并反复论证指出,只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才能保证在安定团结基础上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其次,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邓小平从社会主义民主和对敌对势力专政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证。关于社会主义民主,他认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并着力论证了社会主义民主的真实性、广泛性和过程性,强调了在民主实践方面要不断扩大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的重要任务。关于对敌对势力的专政,他强调在社会主义社会仍存在国际、国内敌对势力的破坏活动,对敌对势力专政是为了保证社会主义国家的民主化。
再次,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邓小平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我国“文化大革命”期间林彪、“四人帮”踢开党委闹革命引发全国人民坚决反抗的历史等,有力证明了“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的新中国”的道理,并在总结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斗争经验基础上,强调了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在四项基本原则中的核心地位。
最后,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着重区分了作为指导思想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个人的个别论断,指出无论马克思、列宁还是毛泽东都不免存在这样那样的失误,而个人个别错误论断不属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在此基础上他指出检验真理唯一标准和“两个凡是”争论的实质在于是否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就从思想路线角度强调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向正确与否。
历史发展主体作用,主要体现在其对历史发展方向、道路的选择能力和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上,邓小平对历史自觉、历史思维、历史定力等发展主体历史素养的强调,确保了历史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为新时代增强历史主动奠定了历史主体性基础。
三、发挥历史主动依循着聚焦历史主题、尊重历史规律、开创历史新局的实践路径
发挥历史主动本质上是一个实践课题,在历史实践历经的生成、发展、创新各阶段面临着开题、解题和破题的不同任务。邓小平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丰富实践中着力探索完成这一实践课题,揭示了发挥历史主动必须依循的实践路径。
1.发挥历史主动必须聚焦历史主题
马克思曾讲过,每个时代都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人类历史就是围绕着不同时代的主要问题而产生并呈现出不同阶段特色的。在新的历史生成阶段,发挥历史主动的首要任务就是明确本阶段的主要问题,从而使本阶段所有实践都聚焦这个主要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伟大历史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新的历史阶段。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邓小平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建设初步探索阶段的经验教训,明确提出并反复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核心问题。1985年,在会见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副总统姆维尼时,他回顾历史指出:“我们冷静地分析了中国的现实,总结了经验,肯定了从建国到一九七八年三十年的成绩很大,但做的事情不能说都是成功的。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个好制度,必须坚持。我们马克思主义者过去闹革命,就是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崇高理想而奋斗。现在我们搞经济改革,仍然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年轻一代尤其要懂得这一点。但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事实上,社会主义建设初步探索阶段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归根结底就在于没有集中力量搞清楚这个主要问题。
聚焦“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时代主题,客观上促使邓小平在系统思考、全面布局的同时,着力探索了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历史方位、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等对回答这一主题起基础性作用的关键问题,成功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课题。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并未给出明确答案,邓小平回归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经济基础起决定作用原理,总结以往侧重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特征定义社会主义的教训,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结合的角度阐明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历史方位,邓小平将其作为研究如何搞社会主义建设的首要问题,强调:“总起来说,第一,不要离开现实和超越阶段采取一些‘左’的办法,这样是搞不成社会主义的。我们过去就是吃‘左’的亏。”经过实事求是的分析和艰辛的理论探索,党的十三大系统阐述了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邓小平基于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思考,视社会主义发展动力为研究如何搞社会主义建设第二重要问题,在经过农村试点和农村转向城市后以搞活国有企业为中心的经济体制改革实践基础上,明确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并根据内外联动的系统观指出“对外开放也是改革的内容之一,总的来说,都叫改革”,确立了通过改革开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道路。
2.发挥历史主动必须尊重历史规律
马克思恩格斯从物质生产实践出发研究思考历史,阐明历史是人类实践在时间上空间上展开的实质,从而揭示了历史发展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辩证统一的过程。现代化是发端于工业革命的人类文明历史阶段,中国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党领导人民进行的社会主义实践就是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历程,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承继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四个现代化建设目标,基于对“底子薄”“人口多,耕地少”国情的深刻把握和对国际社会现代化发展进程的清醒认识,明确提出“中国式现代化”命题,这就将系统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活动,建立在充分尊重人类社会现代化实践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的历史规律基础之上。早在1978年10月会见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新闻代表团时,邓小平就表达了我国20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标准与发达国家可能会有20年甚至50年的差距的想法。次年3月,在会见英中文化协会执行委员会代表团时,基于我国同世界现代化国家发展水平差距,他首次使用了“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的“新说法”,并在出席两天后中央政治局会议的讲话中,将这一新说法凝练概括为“中国式的现代化”。在3月30日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邓小平参考民主革命时期从国情出发开辟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成功经验,指出建设阶段也要适应国情,对“中国式的现代化”的中国国情特点进行了具体阐释。
作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邓小平从国情出发,顺应现代化建设客观规律,全盘擘画、系统解答了如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课题。首先,确立小康社会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阶段目标。邓小平在回答日本首相大平正芳关于20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疑问时,根据中国国情决定的现代化建设的长期性,将20世纪末确定为阶段性目标节点,并以中国传统文化中普通百姓追求的理想生活状态“小康”为其命名,这就在最大限度调动人民群众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积极性的同时,尊重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其次,提出“三步走”发展战略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1987年在会见西班牙客人时,邓小平继承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两步走战略,依据国际社会现代化建设的特征和规律,提出在新世纪继续用30至50年基本达到国际现代化水平的第三步战略部署。党的十三大接受了这一意见,确立了“三步走”发展战略,并在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路线中将总奋斗目标确定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就以更全面的内涵和更稳妥的规划深化了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最后,强调了科学技术现代化的极端重要性。早在1975年整顿时期,邓小平就根据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和生活变革的世界形势,强调了科学、教育工作滞后严重制约整个现代化水平的问题。据此,1977年在同中央两位同志谈话中他鲜明地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邓小平22次谈到“现代化”,并重申科技现代化在四个现代化中至关重要的地位,这就依据现代化规律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突破口。
3.发挥历史主动必须开创历史新局
历史发展是必然性与偶然性辩证统一的过程,其中历史发展基本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性,而人参与历史主观因素的多样性决定了历史发展亦充满偶然性,这些偶然性具有加速或延缓历史必然性的作用。发挥历史主动主要是通过创造历史偶然对历史必然起到积极推进作用,这就要求历史发展主体善抓机遇、敢迎挑战、运用智慧,不断开创能够发挥积极推进历史发展作用的新局面。邓小平敏锐捕捉到各国迫切谋求发展的历史机遇,冲破思想认识上和实践活动中种种阻滞羁绊,以巨大的勇气和卓越的智慧领导了改变中国命运的改革开放事业,开创了加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1978年11月召开的作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奏的中央工作会议,根据邓小平的提议,首先集中讨论了从1979年起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问题,正是围绕这一自1957年以来始终未能实现的重心转移,才拉开了全面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序幕。12月13日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邓小平作了被誉为改革开放宣言书的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这事实上也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据此,12月18日至22日召开了实现伟大历史转折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邓小平围绕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核心问题,带领中国人民推进改革开放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飞跃,开创了中国历史发展新局面。首先,支持真理标准讨论,恢复并发展党的思想路线。邓小平认为对于改革开放而言,思想认识是首要问题,他指出:“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基于此他肯定了真理标准讨论作为思想路线问题的极端重要性。其次,旗帜鲜明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强调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1985年,邓小平针对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在同陈鼓应教授谈话时强调了安定的政治环境对改革开放的保障作用,他指出:“我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开放政策,同时也要求刹住自由化的风,这是相互关联的问题……总之,一个目标,就是要有一个安定的政治环境。”在1989年政治风波危急关头,邓小平果断表示党的十三大报告一个字都不能改,坚决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局面。最后,提出一系列创造性改革政策。邓小平凭借他过人的政治勇气和远见卓识,大胆地试、积极地闯,形成一整套具有突破创新性质的政策举措,比如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设立经济特区扩大对外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鼓励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采用“摸着石头过河”的渐进式改革路线等,成功带领中国走向富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需要几代人接续奋斗,邓小平着力探索并明确指出的聚焦历史主题、尊重历史规律、开创历史新局的实践路径,为新时代增强历史主动奠定了成功的经验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曾对邓小平发挥历史主动的思想和实践进行过总结,他指出:“像我们党的其他老一辈革命家一样,邓小平同志之所以能够为祖国和人民建立彪炳史册的功勋,就在于他看清了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大势,深刻了解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深沉愿望,把握住中国发展的历史规律,紧紧依靠党和人民建立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伟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征程上,继续汲取邓小平发挥历史主动的思想智慧,将有助于完成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艰巨使命。
(作者:陈答才,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网络编辑:有恒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2024年第6期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