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列主义

梅萍 陈姣:习近平文化思想蕴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字号+作者: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网 2024-08-12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和贯彻习近平新时代'...

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和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始终以“六个必须坚持”指导文化建设和发展,推动文化繁荣兴盛,促进文化自信自强。“六个必须坚持”融贯于文化建设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演进之中,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坚持人民至上、自信自立、守正创新、问题导向、系统观念、胸怀天下的方法自觉。因此我们要深刻把握“六个必须坚持”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意蕴,以此作为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精髓要义的支点和指导新时代新征程文化建设的行动指南,这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wxz品论天涯网

一、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不断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wxz品论天涯网

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现实表达。马克思主义强调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新时代文化建设坚持人民至上的工作原则,主张“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障人民文化权益,把宣传、教育、引导和服务群众结合起来,鼓励人民参与文化创新创造、依法参与国家文化治理,做到文化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深厚的人民情怀,深刻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群众史观在文化建设领域的具体运用。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必须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蕴含了满足人民需要、尊重人民创造、服务人民群众的丰富内涵,科学回答了文化建设“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一根本问题。wxz品论天涯网

一是“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反复强调要抓好文化建设,为人民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强调文艺的根本宗旨是为人民创作,提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强调哲学社会科学要搞清楚“为谁著书、为谁立说”的问题,要求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为人民立德立言;强调新闻舆论工作要“坚持人民性”,与人民同呼吸,保持人民情怀;强调党的理论创新要及时回答人民之问,要“飞入寻常百姓家”,等等。习近平主张文化建设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文化建设为了人民,文化建设成果由人民共享,要求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参与感、获得感和幸福感,切实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科学回答了文化建设“为了谁”的问题。wxz品论天涯网

二是人民是决定党和国家事业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牢固树立依靠人民群众的观点,坚持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习近平指出:“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要从人民的实践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借鉴和运用人民群众的智慧和经验,自觉拜人民为师、诚心向人民学习,科学回答了文化建设“依靠谁”的问题。wxz品论天涯网

三是服务人民作为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总要求之一,是党的根本宗旨在文化建设领域的生动彰显。新时代文化建设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方向,要求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和新闻舆论工作等要反映人民生活、关注人民诉求、维护人民利益,而不是为少数人服务、为少数人谋利益。对此,宣传思想文化队伍要牢记自己的初心使命,找准自己的定位,摆正自己的位置,承担自己的职责,把为人民服务作为首要目标和主要职责,自觉提高服务人民的能力和水平,以人民是否拥护、是否赞成、是否高兴、是否满意作为检验文化建设成效的标准,科学回答了文化建设中“我是谁”的问题。wxz品论天涯网

总之,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把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以维护人民利益作为检验和评价文化建设成果的标准,将为人民服务作为广大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的天职,科学回答了文化建设“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根本问题,找对了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找到了文化建设的力量源泉、找准了宣传思想文化队伍的职责定位,为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指明了方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站稳人民立场,把人民利益、人民意愿和人民心声作为文化建设的根本遵循,推进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wxz品论天涯网

二、必须坚持自信自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wxz品论天涯网

习近平文化思想蕴含了自信自立的精神特质和内在要求。文化建设坚持自信自立是坚定文化自信与坚持独立自主的有机统一。“文化自信就来自我们的文化主体性”,是坚定文化独立自主发展的底气所在。所谓文化主体性就是民族主体性、人民主体性在文化建设中的彰显,内蕴着对文化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和科学运用,以及对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进程、资源要素、精神特质、突出特征等的自觉意识和自信态度,既表现为文化自知,又表现为文化自信自强,还表现为文化自觉。文化建设坚持独立自主就是要独立自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wxz品论天涯网

鸦片战争叩开了中国的大门,无数仁人志士走上救亡图存之路,面对中国文化的出路问题,其中有部分知识分子主张抛弃中国的传统文化,批评中国文化本位的立场,断言“我们的一办法,是全盘接受西化”,导致中华文化的主体性丧失。“在‘五四’以后,中国产生了完全崭新的文化生力军,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所领导的共产主义的文化思想”,我们党主张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文化建设,提出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马克思主义以真理之光激活了中华文明的基因,重新找回了中华文化的主体性。wxz品论天涯网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将文化建设作为国家建设的重要内容,明确了发展文化教育的历史任务,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无论在党内,还是在思想界、文艺界,主要的和占统治地位的,必须力争是香花,是马克思主义”,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基本方针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基本原则,至此,中国共产党逐渐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中华文化的主体性得以不断发展,文化自信心得以重建。wxz品论天涯网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的重要战略地位,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战略方针,深刻意识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最鲜明的特征,也是事关文化改革发展全局的根本问题”,明确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中华文化的主体性在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我国文化建设的实践中得以逐渐确立,文化自信心得以提升。wxz品论天涯网

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持续将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提出“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两个结合”“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等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在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实践中不断拓展,即由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文化建设拓展为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指导文化建设,巩固了中华文化的主体性,坚定了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wxz品论天涯网

总而言之,文化建设坚持自信自立就是要坚定文化自信,独立自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其中文化自信来自于文化主体性,而文化主体性和文化自信又在独立自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过程中不断得以巩固和加强。新征程上,文化建设坚持自信自立,就是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信念,加强对中华文化主体性的认同,不断生成文化自信并将其融入全民族的精神气质和文化品格之中,以更加积极的历史担当和创造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wxz品论天涯网

三、必须坚持守正创新,立足“两个结合”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wxz品论天涯网

守正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从客观实际出发,正确认识规律、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才能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坚持守正创新作为我们党在新时代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方法,贯穿于文化建设的各领域全过程,可以说,坚持守正创新构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内在核心,是推动新时代文化建设不断发展和取得辉煌成就的重要方法论。wxz品论天涯网

创新是国家发展的动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礼记·大学》有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周易·系辞下》里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诗经·大雅》曾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这种应时而变、开拓创新的思想和精神,是中华文明最深沉的基因,促使中华民族在遭遇困阻时总能变革图存,获得新的发展机遇,最终创造出中华文明的伟大实践。“中华文明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是中华文明创新的原则和方法论。守正即恪守正道,“从哲学上讲,它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一切被实践所证明了的正确东西,以及从无数次成功失败中得出的宝贵经验,都谓之为‘正道’”。因此,守正是对客观规律的遵循、宝贵经验的借鉴、人间道义的坚守。尊古则是对中华5000多年灿烂文明的礼敬和赓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是不忘本来、面向未来,故守正是创新之基础,创新是守正之关键。但守正不同于守旧、尊古不等于复古,守旧、复古是执迷旧念、故步自封、不思进取,这些都是不可取的。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包含了中华文化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体现了文化建设变与不变、传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体现了在守正中前行、在尊古中创新的原则。中华民族正是始终坚持守正创新,才创造出璀璨辉煌的中华文明。wxz品论天涯网

新时代文化建设坚持守正创新,究其根本是要立足“两个结合”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西方现代文明不同,从发展历程来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在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形成的现代文明,从本质属性来说是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形成的社会主义先进文明,因此,它内在地要求我们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过程中要兼顾好中华文脉与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两个结合”作为对我国文化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既表明了文化建设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又明确了文化建设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秉承中华文明基因,铸牢文化建设的道路根基,巩固中华文化的主体性,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根本遵循。同时,“两个结合”也打开了创新空间,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掌握文化建设的主动,使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成为可能: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推动了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发展出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实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生命,赋予马克思主义以中华文化的内涵,使其具有显著的中国特色。由此观之,“‘两个结合’的过程,也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生成的过程”。因此,新征程上,文化建设坚持守正创新首先要把握好“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守好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以更好地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wxz品论天涯网

具体来说,文艺创作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以中国精神作为文艺创作的灵魂,努力创作出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具有鲜明中国风格的社会主义先进文艺;哲学社会科学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握好继承性和民族性之间的关系,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新闻舆论工作要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定盘星”,积极挖掘、阐发和弘扬具有时代价值和意义的传统文化,等等。文化建设坚持守正创新,还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化与发展,妥善处理好传承与创新、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关系,重点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载体创新、机制创新、话语创新等,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以充分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力,不断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焕发出蓬勃生机。wxz品论天涯网

四、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着力化解文化建设中的矛盾与风险wxz品论天涯网

坚持问题导向就是要在实践中树立问题意识,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及时回应时代和实践发出的迫切呼声,“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习近平文化思想立足文化实践,紧扣时代脉搏,着力防范化解文化建设中的矛盾和风险,内蕴强烈的问题意识和鲜明的问题导向。wxz品论天涯网

“问题是事物矛盾的表现形式,我们强调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就是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就是要善于把认识和化解矛盾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进入新时代,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建设如何化解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与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具体来说,如何解决区域和城乡文化资源不平衡、文化供需不平衡、文化产业内部发展不充分等问题?对此,我们党将化解主要矛盾作为文化建设的突破口,将“兴文化”作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使命,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针对区域、城乡文化发展不平衡问题,我们党提出了“文化扶贫”“乡村文化振兴”“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促进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等战略规划;针对文化供需两端不平衡问题,提出了“以深化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扩大内需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起来”“增加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等战术决策;针对文化产业内部发展不充分问题,提出了“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强调推动科学技术在文化产业领域集成应用和创新,深化文化与金融、旅游、教育等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等具体策略。wxz品论天涯网

实践是产生问题的根源,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当前中国最大的实践,“在中国式现代化更加深广推进的过程中,我们这个有着丰厚文化积淀的文明古国如何传承好文明基因、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文明形态?”这就涉及到中国式现代化与文化传承发展的关系问题,对此,习近平从人类文明的视角审视了中国式现代化,提出中国式现代化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命题,并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主张“要深入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深化研究中华文明特质和形态,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等,着力赓续中华文脉,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强力支撑。文化建设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聚焦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实践中的现实问题,深入探索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建设规律,既深刻回答了中华民族以何种文化形态推进民族复兴伟大进程的时代之问,又深刻回答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文明应该走向何处的世界之问。wxz品论天涯网

坚持问题导向,还需要着力化解思想文化领域中的风险挑战。新时代文化建设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亦面临不少风险挑战,突出表现为意识形态领域的激烈斗争,“面对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主流和非主流同时并存、社会思潮纷纭激荡的新形势,如何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意识形态工作是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意识形态安全是文化安全的核心内容,为有效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我们党将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上升到根本制度的高度,强调要牢牢把握党的文化领导权尤其是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着力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旗帜鲜明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同时,我们党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主张“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要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和日常生活之中,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思想共识和汇聚行动力量。不仅如此,我们党还高度重视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问题,主张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深入开展网上舆论斗争,加强网上正面宣传,建设网络良好生态,不断巩固壮大网上主流思想舆论,以“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新的赶考路上,我们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破解文化建设中的矛盾与难题,坚持问题导向,增强问题意识,发扬斗争精神,练就斗争本领,提高化解思想文化领域矛盾风险挑战的能力和水平,推动文化建设向薄弱领域纵深发展,不断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wxz品论天涯网

五、必须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构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大格局wxz品论天涯网

坚持系统观念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正确把握和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运动变化的复杂大系统,其中,各个子系统和不同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现在的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这为我们以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坚持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提供了思想方法。wxz品论天涯网

文化作为社会大系统中的子系统,其建设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习近平文化思想强调坚持系统观念,“坚持统筹兼顾、全面推进”的工作原则,统筹文化建设各层次和各要素,推动文化建设稳步发展。具体体现在:一是对文化建设与国家发展战略的前瞻性思考。习近平以战略思维观大势,立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着眼国家长远发展的高度提出文化强国战略,提出文化对国家和社会进步具有促进作用,要求将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文化强国战略的支撑,认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二是将文化建设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全局性谋划。习近平以辩证思维看问题,站在普遍联系的角度,从全局出发把控问题,明确指出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处于重要地位,主张处理好文化与经济、政治、生态等社会平行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强调文化建设要树立正确的大局观,“宣传思想工作一定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三是对文化建设系统内部的整体性推进。文化建设系统内部的整体性推进就是运用系统观念落实文化战略和规划的具体过程,习近平以系统思维谋划推进工作,提出“要树立大宣传的工作理念,动员各条战线各个部门一起来做,把宣传思想工作同各个领域的行政管理、行业管理、社会管理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因此,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需要不断强化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文艺工作、新闻舆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文化传承发展、理想信念教育、党的创新理论武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等各个领域的协同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内容资源的整合优化,以及多元行动主体的协作联动与力量凝聚。wxz品论天涯网

总之,文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系统工程,涉及多个层面、多个领域、多个要素的工作,必须全方位、多层次、全过程协同推进。我们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导新时代文化建设,以系统观念进行统筹规划、全局谋划、整体推进,不断提高战略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等,以正确处理好文化建设与国家发展、文化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文化建设系统内部三大关系,下好新时代新征程文化建设“一盘棋”。宏观层面要着眼国家的长远发展,贯彻落实文化强国战略,稳中求进地推动文化建设,从顶层设计的高度将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推动文化建设有机融入经济、政治、生态、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和全过程,推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在建设文明中国中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微观层面要聚焦文化建设的具体实施,以系统观念落实好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七个着力”的重要要求,推动文化资源和文化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的有效衔接和系统运行,汇聚国家、社会、市场、个体等多元文化建设主体协同合力,统筹构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大格局,以更加科学的战略、更加强大的力量、更加有力的举措系统推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落地见效。wxz品论天涯网

六、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在交流互鉴中推动人类文明进步wxz品论天涯网

坚持胸怀天下就是要以全球视野和博大胸怀谋求人类发展和世界进步。坚持胸怀天下作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之一,深刻体现在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之中。文化建设坚持胸怀天下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生动诠释。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就是世界各国在生产力发展和普遍交往的基础上不断从封闭、孤立、分散走向开放、合作、统一的过程,“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习近平文化思想以历史眼光和世界视野深刻洞察人类文明发展态势,积极关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人类文明的前途命运,坚持胸怀天下、秉持开放包容,主张加强国际传播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以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和人类文明发展进步。wxz品论天涯网

一方面,在加强国际传播建设中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随着综合国力的显著提高,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但中国在国际上的文化影响力却相对薄弱。如何树立中国文化形象,在国际社会展现中华文化深厚魅力,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国家文化软实力,成为我国对外交流的重要议题。对此,习近平就新形势下如何做好我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工作作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提出了以“传播方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手段——传播好中国声音、传播内容——阐释中国特色、传播目标——树立中国形象”为具体内涵的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观,从而把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建设思想推向了一个新境界。具体来说,我们党以开放的姿态、包容的胸怀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既积极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以更好地向世界宣传和阐释更多体现中国特色、蕴含中国精神、彰显中国智慧、具有中国元素的优秀中华文化,又不断完善国际传播工作格局,创新对外宣传方式,提高国际话语权,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wxz品论天涯网

另一方面,在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中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当今世界,人类社会交往联系日益频繁,但同时也面临严峻的全球性挑战,应对共同挑战、创造美好未来,需要文化文明的力量。对此,习近平站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审视世界文明发展,坚持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主张在文明交流互鉴中汇聚应对共同挑战的文化文明力量,以推动世界和平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我们真诚呼吁,世界各国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世界各国文明虽存在差异但无高低、优劣之分,都为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作出了独特贡献,文明的多彩性、文明的平等性、文明的包容性为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了前提条件,对此,我们要积极打造国际文化交流共享平台,激发民间对外文化交流活力,在多层次文明对话和多种形式的文化合作中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习近平文化思想关于文明交流互鉴的主张,深刻回答了各国文明如何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思想文化激荡交融的时代之问,为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做好新时代新征程文化建设,我们要继续坚持胸怀天下的文化思想,以世界眼光和天下情怀为中华文化和人类文明谋发展谋进步,以凝聚共建美好未来的文明力量。wxz品论天涯网

总而言之,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六个必须坚持”始终贯穿于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各领域全过程,体现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方方面面,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持续加强对习近平文化思想蕴含的“六个必须坚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习、研究和阐释,并自觉贯彻落实到文化建设实践中去,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可靠保证。wxz品论天涯网

(作者: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wxz品论天涯网

网络编辑:有恒wxz品论天涯网

来源:《思想教育研究》2024年第5期wxz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