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习近平同志在中国政法大学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体现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专业性,在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笔者认为,构建中国特色政党学是建设中国特色学科体系的应有之义、当务之急。学科有两种含义,一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二是我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专业设置的学科分类。我国高等学校研究生教育专业设置按“学科门类”“学科大类(一级学科)”“专业(二级学科)”三个层次来设置。随着党史党建、纪检监察学等作为一级学科地位的确立,许多与中国共产党有关的学科都跃跃欲试,希望成为一级学科。对此,笔者不免产生了两个担心:一是在关于中国共产党的研究中,一级学科过多必然带来内容重叠交叉过多的问题,例如,党史和党建学、纪检监察学中就有很多内容是相互交叉重复的;二是现代社会对通才的需求趋势日益凸显,如果把我国政党学分成众多一级学科,那么培养出来的人才必然存在知识结构狭窄的问题,难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甚至影响就业。因此,笔者提出当前应将中国的政党学建设成一门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级学科,而不是把它碎片化。
一、建立中国特色政党学的必要性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是世界上多党竞争制、一党制之外的第三种类型的政党制度,它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相比于西方政党制度,它不仅彰显出鲜明的中国特色,而且展现出独特的比较优势。
1.建立中国特色政党学是构筑世界上独特的学科体系、知识体系、话语体系的需要
建立中国特色政党学,总结其历史经验,提炼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是具有时代意义的学术创新,不仅为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提供理论支撑,而且为世界上构建了独特的学科体系、知识体系、话语体系。首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创造了世界上独具特色的政党制度。它的出现不仅打破了常见的执政党与在野党的二分法,而且形成了“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的政治格局,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其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创造了世界上独特的领导党概念,主要表现为中国共产党通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设立党组,党组对设立它的党委负有述职、请示和报告的职责,从而实现了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全面领导核心地位。同时,党通过在基层及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又实现了对全社会的政治引领,这在世界各政党制度中都是独特的。最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创造了世界上独特的执政党概念。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具有历史必然性,因为中国共产党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纲领,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执政。这也是中国共产党不同于西方政党的根本之处。
正因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世界政党制度中具有如此鲜明的特色,建设中国特色政党学将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发展续写崭新的一页,中国特色政党学必将成为世界上独特的学科体系、知识体系、话语体系。
2.建立中国特色政党学,是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提供理论支撑的需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最高政治原则。中国特色政党学必须对这“四个最”(最本质特征、最大优势、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和最高政治原则)的实践形态予以充分的学理研究。
我国,党中央是党的最高领导机关,行使最高决定权。邓小平同志曾深刻指出:“关于工作方法,我提一点:属于政策、方针的重大问题,国务院也好,全国人大也好,其他方面也好,都要由党员负责干部提到党中央常委会讨论,讨论决定之后再去多方商量,贯彻执行。”习近平指出:“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这是党的领导决策核心。党中央作出的决策部署,党的组织、宣传、统战、政法等部门要贯彻落实,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的党组织要贯彻落实,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党的组织也要贯彻落实,党组织要发挥作用。各方面党组应该对党委负责、向党委报告工作。”“各地区各部门党委(党组)要加强向党中央报告工作,这也是一个规矩。”这充分表明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到治国理政全过程和各方面。
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是党的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这是中国特色政党学的独特内容,也是西方政党制度所不具备的优势。中国共产党能够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一靠先进的理论,即强大的真理力量;二靠共产党员的人格魅力,即强大的人格力量。因此,每个党员都应富有能够影响、带动身边群众的人格魅力、人格力量,否则就感动不了、带动不了身边的群众。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9804.1万名,比上年净增132.9万名。党的基层组织506.5万个,比上年净增12.9万个。全国共设立基层党委28.9万个、总支部32.0万个、支部445.6万个,分别比上年增加1.1万个、0.4万个、11.4万个,49.0万名村党组织书记中,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占42.5%,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近年来,我国每年新增党员人数大约在100万到150万之间,按此速度,大约到2024年7月,党员总数将达1亿左右。
2022年11月,中国儿童福利和收养中心发布的《中国未成年人保护发展报告蓝皮书(2022)》指出,在我国14亿人口中,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5亿人,约占总人口三分之一以上。据此推定,我国18周岁以上的成年人约有9亿人。
2024年,我国党员人数预计达到1亿,现在我国18周岁以上成年人约9亿,这意味着,一个党员只要在生活工作中能够影响、带动9个群众,中国共产党就可以起到先锋队的作用。
一个党员究竟应该影响、带动多少个群众,目前没有权威的说法,但真理总是符合常识常情常理的,如果一个党员连十个群众都不能影响、带动,那就无从谈起先锋队和先进分子的作用了。
这样的党员数量和非党员群众数量之比,有力而深刻地向我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党员总是生活在社区和村级基层社会中的,基层社会治理的核心是充分发挥好基层社会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中国特色政党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研究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如何发挥。在西方国家,党员的作用只不过是选举总统或议员时投票而已,没有动员他人投票的任务,平时也没有践行其党员义务的规定。这与中国共产党党员在生产、生活、社会、政治等各个领域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总之,建立中国特色政党学,是因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世界上一种新型政党制度,对这一制度的理念和实践进行理论提炼,不仅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续写新篇章,而且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运行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
二、中国特色政党学的主要内容
作为一项伟大的政治创造,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创造了一种新的政党政治模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彰显出独特的政治优势和丰富的实践内涵。将中国特色政党学提升为一级学科,至少应该包括如下六个二级学科。
1.党的执政学
正如毛泽东所说,世界上一切政治斗争都是为了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不同于西方执政党的是,它是“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全面执政党。因此,党的执政学必须坚持“三统一”“四善于”。“三统一”是指,必须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同依法执政基本方式统一起来;把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同人大、政府、政协、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开展工作统一起来;把党领导人民制定和实施宪法法律同党坚持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统一起来。“四善于”是指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善于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善于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善于运用民主集中制原则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全党全国团结统一。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把党的执政学的基本内容划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党内法规学。党内法规是党的中央组织,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以及党中央工作机关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制定的、体现党的统一意志、规范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活动、依靠党的纪律保证实施的专门规章制度。党内法规学主要涵盖党的各级各类组织的产生、组成、职权职责;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的体制机制、标准要求、方式方法;党组织工作、活动和党员行为的监督、考核、奖惩、保障;党的干部的选拔、教育、管理、监督;创设党组织职权职责、党员义务权利、党的纪律处分和组织处理等五方面事项。
第二,党中央领导学。党中央领导学主要包括中央决策方式和领导方式两个方面。前者主要涉及全党全国性的重大方针政策问题,这类问题只有党中央有权作出决定和解释;后者主要涉及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这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的依据。党中央决策方式主要研究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等如何讨论和决定党治国理政、管党治党、党和事业发展全局中的重大问题;讨论和决定国家机关领导人员推荐人选如何产生,以及对国家机关党组进行监督等。党中央领导方式主要涉及如何通过“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地位,确保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向前进;如何统揽各项工作,整体推进党和国家各方面事业;如何统揽各方力量,领导各级各类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一体行动;如何统揽国家治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三,党的决策部署学。党的决策部署学主要研究党中央在作出重大决策部署前如何进行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加强分析论证,凝聚智慧共识;如何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对党和国家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作出决策;如何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中央委员会及总书记指示要求,中央书记处召开办公会议研究讨论有关执行事项,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召开会议,研究决定、部署协调相关领域重大工作;党中央如何就党和国家重要方针政策、重大问题、重要人事安排等进行协商,听取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和建议,通报重要情况,沟通思想、增进共识。
第四,党的巡视巡察学。巡视巡察制度是实行党内监督的重要方式,是各级党委的主体责任。巡视巡察学主要研究如何科学设定巡视巡察对象和范围,如何设定巡视巡察工作方式和权限,如何建立健全巡视巡察工作程序,如何建立健全巡视巡察工作中的纪律与责任等。
2.党的社会工作学
中国共产党不仅要执掌政权,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根本政治保证,还要领导社会,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攻克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个个难题。因此,社会工作在党的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构建党的社会工作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从党的百年历史实践来看,党的社会工作学应该包括三方面内容。
第一,党的社会动员方式。党如何通过其领导下的群众组织(如共青团、妇联、村委会、居委会等),做好对群众的宣传、教育、说服、动员工作;如何通过新的社会组织,更加充分地发挥党的组织优势,更加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第二,党的社会活动内容。党如何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更加生动有效的工作,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进千家万户;如何利用各级党组织开展多种多样的社会服务和慈善公益活动,直接解决群众身边急难愁盼的问题。
第三,党的社会工作方式。由于就业方式多元化,党员的流动性明显加强,沿用过去“面对面”式的组织方式开展党的活动,已经不具有现实性。这就要求党的各级组织要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尤其是通过新的社会平台进一步密切党员与群众之间、党员之间以及党员与组织之间的联系。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社会管理的权限不断下移,将来直接作用于单位的将是新型的社会组织,如行业协会、中介组织等。在日益多元和多变的社会中,党要继续保持对社会生活的领导权,就必须重视党对社会资源的掌握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力。
3.党的组织工作学
组织严密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部工作,要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去实现。必须把加强党的组织体系建设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基于历史传统与现实任务,党的组织学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党的组织体系建设学。主要研究如何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如何形成包括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基层组织在内,涵盖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党的工作机关、党组,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严密组织架构;如何适应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和优化党组织设置,例如为执行某项任务临时组建的机构,按照有关规定成立的临时党组织。
第二,党的干部工作学。主要研究如何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如何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好干部标准,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如何推进干部素质培养、知事识人、选拔任用、从严管理、正向激励体系建设;如何统筹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如何统筹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干部队伍建设,着力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等等。
第三,人才工作学。主要研究如何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实施感情留人、事业留人、榜样留人、适当的待遇留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如何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构建科学规范、开放包容、运行高效的人才发展治理体系;如何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着力集聚爱国奉献的各方面优秀人才,推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强大人才支撑,等等。
4.党的宣传工作学
党的宣传工作是党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夺取革命、建设、改革胜利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坚持党的政治路线、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加强党的思想政治领导、巩固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的重要方式。党的宣传工作学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包含六个方面内容。
第一,理论宣传学。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要研究如何根据“两个结合”、以社科规划为平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如何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开展不同层次的理论学习;如何以生动有效的形式宣传党的理论创新成果。
第二,意识形态工作学。主要研究如何统筹协调意识形态工作,组织协调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的日常监督检查,结合巡视巡察工作开展专项检查。
第三,精神文明创建学。主要研究如何统筹指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组织指导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等。
第四,文化产品创作和生产学。主要研究如何统筹协调文化产品创作和生产,如何组织协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有关工作,如何指导协调推动群众文化建设等。
第五,互联网宣传工作学。主要研究如何进行互联网宣传和信息内容建设的管理工作,如何统筹协调新媒体建设与管理等。
第六,对外宣传学。主要研究如何统筹开展对外宣传工作,指导对外文化交流合作;如何协调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如何协调人权宣传工作等。
5.党的统战工作学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政治优势和战略方针,是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是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法宝,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不同历史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统一战线工作必将肩负时代赋予的新使命,发挥更重要的功能。新时代党的统战工作学应包括七个方面的重要内容。
第一,统战理论学。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原理,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史,党的统一战线工作方法等。
第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工作学。主要研究如何贯彻做好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代表人士工作的方针政策;如何支持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履行职责、发挥作用;如何支持、帮助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加强自身建设;如何满足党外知识分子政治需求、事业需求,使其能够自由创作,成为国际杰出人才;如何照顾同盟者利益等。
第三,民族、宗教工作学。主要是研究民族、宗教工作的理论、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如何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和相关理论、政策的宣传教育;如何团结少数民族和宗教界代表人士,做好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和举荐工作;如何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等。
第四,非公经济人士工作学。主要调查研究如何满足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政治需求、事业需求等,如何团结、服务、引导、教育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等。
第五,华侨工作学。主要研究如何满足华侨的政治需求、事业需求,如何保护华侨权益,如何发挥华侨在振兴中华民族复兴中的作用等。
第六,政党协商监督学。主要研究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如何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研究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之间如何实行互相监督。
第七,少数民族工作学。主要研究如何促进民族团结、改善民生,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高民族地区就业水平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如何发展少数民族教育文化事业,全面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尊重、支持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学习和使用;如何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积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
6.党的纪检学
任何权力不受监督制约,就会腐败。党的纪检学主要是研究如何构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如何加强政治监督;如何全面从严治党,开展持久有效的反腐斗争等。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纪检监察工作,百年来,纪检监察机关作为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的专责机关,在推进自我革命、守护党的初心使命中发挥了重要而独特的作用,为护航党和国家伟大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基于悠久的历史传统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党的纪检学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重点监督学。主要研究如何开展政治监督,突出“关键少数”,重点加强对“一把手”、同级党委特别是常委会委员的监督等。
第二,日常监督学。主要研究如何通过专项监督、基层监督、信访举报监督、派驻监督等方式,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如何依规依纪依法,精准有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
第三,党员权利保障学。主要研究党员如何主动行使党内知情权、接受党的教育培训权、党内参加讨论权、党内建议和倡议权、党内监督权、党内提出罢免撤换要求权、党内表决权、党内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党内申辩权、党内提出不同意见权、党内请求权、党内申诉权、党内控告权等;研究党员权利和义务的特点,如党员义务在先、义务和权利相统一、责任与担当相统一、行使权利与遵守纪律的辩证统一等。这些都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的重要理论创新成果。
第四,党内执纪学。主要研究如何对信访举报反映、监督执纪中发现以及巡视巡察机构和其他单位移交的问题线索,实行集中管理,采取谈话函询、初步核实、暂存待查、予以了结等方式分类处置;执纪工作如何依规依纪采取谈话、查询、调取、暂扣、封存、勘验检查、鉴定等措施,收集证据,查明事实,处置违纪所得;如何依据相关党内法规,对应当追究党纪责任的党组织和党员进行纪律处理、处分等。
三、建设中国特色政党学的几点建议
将中国特色政党学建设成为一级学科,是一项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相结合的综合性工程,其建设过程必须涉及学科调整、现实任务以及研究重点等多方面的内容。对此,笔者提出三点建议。
1.建立一支熟悉党务工作实践的研究队伍
中国特色政党学是一门史无前例的政治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建立一支熟悉党务工作实践的研究队伍。在这方面,中国共产党有着丰富的历史经验,其中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最为典型。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创办的培养军事和政治干部的学校,其教学、研究队伍都是精心选择而组建的。例如,杨兰史任政治教育科长,罗世文任理论教授,张如心任政治教员,韩振纪任专职军事教员,被中华苏维埃政府授予“教育英雄”称号的杜平斋讲授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课程。除此之外,赵守一、艾思奇、任白戈、徐懋庸、郭化若等人都曾在这里任职。这些教员既有扎实的理论素养,也有丰富的军事和政治斗争经验,正因为具有这一特点,才培养出一大批实用的人才。今天,我们研究中国特色政党学,同样需要既有扎实的政治学、法学理论功底,还需要有丰富的党务工作实践经验的教学和研究人员。这是中国特色政党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殊性。
2.深入进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研究,特别是大党独有执政难题的研究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给我们提出了许许多多共产党执政的经验教训,我觉得其中最值得我们研究的是,为什么他们没有资本主义国家的执政党的执政时间长?这一问题,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初期就指出,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要在经济上赶上并超过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上创造比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实的民主,人才方面要造就比这些国家更多更优秀的人才。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大国,我们能够也必须达到这三条。党和国家的各种制度究竟好不好,完善不完善,必须用是否有利于实现这三条来检验。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大党独有难题”的新命题。为什么是“独有”?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是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制度,这和西方任何一个资产阶级政党的奋斗目标都不同,中国共产党必须通过长期执政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那么,“难题是什么”?我觉得就是“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四大考验”是:长期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四大危险”是: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这些考验和危险现在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全面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
中国特色政党学必须突出当下问题意识,紧紧围绕如何长期执政,提出应对“四大考验”“四大危险”的近期和中长期举措。正如习近平指出的那样,我们中国共产党人能不能打仗,新中国的成立已经说明了;我们中国共产党人能不能搞建设搞发展,改革开放的推进也已经说明了;但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能不能在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坚持住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还需要一代一代共产党人继续作出回答。中国特色政党学必须重视记录、研究这些“回答”。
3.加强对域外执政党,特别是执政时间较长的政党的经验教训研究
中国共产党与许多域外政党本质不同、执政的社会条件不同,但这并非意味着我们不需要研究它们的执政经验教训。执政党的执政是有一定规律的,虽在各国都有个性,但共性也是存在的。他们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失败的教训值得我们引以为戒。
苏联共产党是一个有着90多年历史、连续执政70多年的大党老党,它在拥有20多万党员时夺取了政权,200多万党员时打败了法西斯,却在拥有2000多万党员时丢掉了政权,其中的众多教训仍然值得我们研究。
第一,我们要吸取斯大林过早改变列宁生前制定的新经济政策,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没有让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不断提高的教训。这也提醒我们要永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让人民物质和精神双富裕。
第二,我们要吸取斯大林、勃列日涅夫等时期长期不改革,戈尔巴乔夫时期乱改革等“左”右两个方面的教训,既不要僵化教条,也不要改旗易帜,永远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我们要汲取苏共由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到脱离人民群众、内部产生一个特权阶层的教训,坚持反腐败永远在路上、敢于实行自我革命的理念。
第四,我们要汲取苏共由列宁大胆进行理论创新、提出社会主义“一国胜利论”,到斯大林、勃列日涅夫时期理论僵化,再到戈尔巴乔夫的全盘西化理论的深刻教训,坚持“老祖宗不能丢,又要说新话、办新事”。
第五,我们要汲取苏共民主集中制被破坏的严重教训,用好我们党巡视巡察这把利剑,加强对“关键的少数人”的监督,等等。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对苏共兴亡历史的认识将不断深化。
总之,聪明人不是不犯错误,但我们不要犯自己犯过的错误,不要犯别人犯过的错误,不要犯全局性、长时期的错误,不要犯无法改正的错误。因此,中国特色政党学必须加强对域外执政党经验教训的研究。
综上所述,建立中国特色政党学,是构筑世界上独特的学科体系、知识体系、话语体系的需要,是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提供理论支撑的需要。中国特色政党学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党的执政学、党的社会工作学、党的组织工作学、党的宣传工作学、党的统战工作学和党的纪检工作学。建设中国特色政党学,一要建立一支熟悉党务工作实践的研究队伍;二要深入研究共产党执政规律,特别是大党独有执政难题的研究;三要加强对域外执政党,特别是执政时间较长的政党的经验教训研究。
文章来源:《学习与探索》2024年第1期
网络编辑:静穆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