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列主义

苗瑞丹 吴文霞:党史资源融入高校课程思政探赜

字号+作者: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网 2024-05-30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课程思政是推进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实现协同育人的综合教育理念。《高等学'...

课程思政是推进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实现协同育人的综合教育理念。《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强调将价值观引导寓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深入挖掘并积极推动党史资源融入高校课程思政,对于提升高校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有效推动党史资源融入高校课程思政,要从价值蕴涵、现实难点、突破路径三个层面,全面剖析党史资源融入高校课程思政的理论支点、现实痛点与实践重点。Ghw品论天涯网

一、党史资源融入高校课程思政的价值蕴涵Ghw品论天涯网

党史资源是提升课程思政育人效果的宝贵素材与丰厚资源。就基本释义而言,“党史资源”不同于作“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等的来源”释义的“资源”,它集物质形态与精神形态于一体,不仅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奋斗征程中形成的伟大建党精神及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还包括党在各个时期留下的分布全国的遗址遗迹、纪念馆、博物馆、文物,以及党史亲历者的回忆录、口述史和相关红色档案等。从深层理论蕴涵来考察,党史资源融入高校课程思政,即聚焦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党史资源与高校各类课程有机结合、渗透,围绕思政育人的价值主线,将党史资源蕴含的思政元素有效转化为各类课程教学内容,以推进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实现协同育人的教育目标。Ghw品论天涯网

1.党史资源融入课程思政有助于凸显高校课程育人导向Ghw品论天涯网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高校课程育人导向所在。然而,受工具理性思维的长期影响,部分高校课程教学仍存在重知识传授轻价值引导、重能力培养轻素质提升现象。有力彰显课程育人导向,需将价值塑造贯穿融合于知识传授中,激活各类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优化课程育人内容。将丰富的党史资源深度融入高校各类课程,能够有力凸显课程育人导向。首先,党史资源的融入能够激活课程内蕴的思政元素,彰显其育人导向。《纲要》明确指出要深入梳理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而党史资源与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高度契合,如“两弹一星”精神、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劳模精神与相关理学和工学类课程蕴含的责任担当、科学求真、创新进步、团队协作等内容高度契合;北大荒精神、塞罕坝精神、脱贫攻坚精神与农学类课程蕴含的“大国三农”情怀、服务乡村振兴的使命感与责任感等内容高度契合。这类党史资源的深度融入能够进一步激活各类课程蕴含的价值观念、思想道德等思政元素,彰显课程知识讲授、专业能力培养的价值导向,促进教书与育人有机统一。其次,党史资源的融入能够优化课程内容,进一步凸显其育人导向。“融入”即融合、混入、混合,是指有形物质或无形物质形态的彼此融合与彼此接纳,党史资源融入课程思政,不仅是党史资源与课程内容有机渗透、相互融合的过程,也是将党史资源有效转化、内化为课程教学内容的现实实践。在党的百余年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这些英雄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辉煌成就是党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优化各类课程育人内容的源头活水,既能拓展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又可作为重要素材纳入课程专题教学或实践学习。将这类党史资源深度渗透、融会于专业课程育人全过程,转化、内化为课程教学内容或实践教学内容,能够有效促进课程教学知识性与价值性的有机统一,进一步旗帜鲜明地凸显其育人导向。总之,高校课程育人导向不仅体现在增强学生科学知识、提升专业能力方面,更体现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政治认同、坚定远大理想信念、涵养正确价值观念等方面。有效促进党史资源融入各类课程,是凸显课程育人导向的重要方法。Ghw品论天涯网

2.党史资源融入课程思政有助于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Ghw品论天涯网

高校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立德树人成效的直接体现。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史资源有效融入高校课程思政,有助于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首先,党史资源融入高校课程思政,为建设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提供了重要思路。我国高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要求其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教育引导学生“从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和伟大实践中,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为此,党史资源的有效运用,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而将党史资源融入高校课程思政,通过多种方式方法将党史资源同各类课程内容有机融合,以党史资源拓展丰富各类课程内容,进一步优化课程育人体系,是落实上述人才培养要求与内容的有效途径,为搭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提供了重要思路。其次,党史资源融入高校课程思政,有利于促进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进一步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是认识与实践辩证统一的问题,“同向”指课程思政在政治、信仰、价值导向上同思政课程保持统一方向,“同行”指课程思政应与思政课程步调一致、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形成育人合力。将党史资源有效融入高校各门课程,并非盲目、机械式、形式化融入,而是不仅要注意所融入资源的真实性、现实性以及同专业课程内容的贴合度问题,还要确保所融入的资源不脱离立德树人、育人育才的价值主线,强调引导大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这就能够促使课程思政建设在政治方向、价值导向、信仰信念等方面与思政课程保持统一方向,聚积起同向育人效应;能够从学科专业知识讲授、价值塑造与能力培养方面进一步挖掘党史资源的育人作用,与具有鲜明意识形态属性和立德树人价值功能的思政课程教学相互配合,形成协同并进的育人合力。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能够有效解决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问题,整体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Ghw品论天涯网

3. 党史资源融入课程思政有助于推进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Ghw品论天涯网

高校着力抓好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发挥党史立德树人重要作用,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要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着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2022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意见》,进一步明确指出要“用好学校思政课这个渠道,推动党史更好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这为高校抓好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指明了前进方向。但是,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不能仅局限于思政课,其他各门课程也应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凝聚起共同推进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有效发挥党史立德树人作用的合力。基于此,将党史资源融入高校课程思政,开拓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课程思政渠道,对于推进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具有重要价值。一方面,党史资源融入高校课程思政,在专业类课程教学过程中有机渗透各种类型的党史资源,既强调用好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党和国家的“红色基因库”,又强调将伟大建党精神、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等党的红色基因与课程内蕴的伦理价值有机融合、转化并成为课程重要内容或组成部分,“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一种聚焦具体史实史料、转变传统党史教学叙事手法、更贴近大学生学习生活和现实需要的党史学习教育方法,它使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不再局限于现有的思政课体系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拓展了高校常态化开展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思路与视野。另一方面,党史资源融入高校课程思政,从课程思政建设的视角推进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与从思政课程层面和党建团建工作维度开展的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形成一种配合互补,具有补充完善学习教育内容、拓展丰富学习教育方式方法、提升学习教育体验感和获得感的积极作用,有助于形成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或思政工作协同推进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格局,凝聚起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党史育人合力,为高校长效化开展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了可行的实践借鉴与指导。Ghw品论天涯网

二、党史资源融入高校课程思政的现实难点Ghw品论天涯网

当前,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实践中,推动党史资源融入高校课程思政,仍存在一些影响和制约融入效果的现实难点,主要表现为党史资源挖掘和共享不足、教学叙事差异、教师认知偏差等现实问题,制约和影响着党史资源融入高校课程思政的广度、深度与效度。Ghw品论天涯网

1. 党史资源挖掘与共享不足制约融入高校课程思政的广度Ghw品论天涯网

党史资源融入高校课程思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久久为功,长效推进。作为融入活动的供给侧,党史资源体系庞大、内容种类多样,选择出适切度高、契合性强的资源尤为重要,特别是在选择过程中要警惕一些别有用心者对相关党史资源的歪解、曲解,警惕历史虚无主义沉疴泛起。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与持续推进下,近年来党史资源整理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与显著成效,涌现出诸如“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资源数据库”(人民出版社和中央文献出版社开发)、“爱如生红色历史文献数据库”(北京爱如生数字化技术研究中心开发)、“红色地名资源数据库”(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促进会开发)等优秀数据库,总结提炼出伟大建党精神和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但是,当前党史资源在挖掘整理与共享建设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党史资源与专业课程之间的深层联系,限制了专业课教师对党史资源的有效关注与运用,进而降低了党史资源融入高校课程思政的广度,制约着党史资源融入高校课程思政的广泛实践。当前党史资源挖掘整理与共享建设的薄弱之处,主要表现为:一是较为欠缺学科专题类、关联性的党史资源挖掘整理,如较少有依据高校学科建设、专业发展历史或以学科代表人物、学科发展成就为主线进行的专题类党史资源整理,较少有在深入挖掘党史资源与专业发展前沿、育人育才关系基础上进行的关联性整理,也较少有高校在深度梳理校史与党史密切关系的基础上展开自身学科发展、专业建设、课程育人等方面的党史资源专项整理。二是党史资源的共享建设不足,如有部分党史资源数据库设置访问权限、限制访问人数,不同运营商或所属者缔造的各数据库之间也未实现互通共连,无法便捷高效地获取相近或同类资源,有大量以实体形式存于各地革命纪念馆、博物馆的党史资源未实现数据化采集和网络共享、无法以信息技术方式便捷获取,且仍有大量散落在民间的党史资源有待挖掘整合与开发,并推进全民共享。与此同时,当前还较为欠缺音视频类的党史资源统筹整理与开放共享,党史资源的用户覆盖面与吸引力还需进一步提升。Ghw品论天涯网

2. 教学叙事差异制约党史资源融入高校课程思政的深度Ghw品论天涯网

“叙事”即讲述、叙述事件(故事),所“叙”之“事”包括历史事件、社会热点事件、心理感知、价值观念等诸多类型,“叙事出现在每个时代、每个地方和每个社会……没有哪个地方,也没有哪个人没有叙事”。作为运用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来展现教育性事件的行为,教育教学叙事无处不在。在党史资源融入高校课程思政过程中,党史资源运用需遵循党史叙事框架,课程教学有其自身的叙事原则,二者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叙事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党史资源融入课程思政的深度展开。党史资源运用与课程教学之间的叙事差异,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在叙事内容上,高校多类专业课程的教学叙事重知识性阐释,如经济学类、理学、工学等专业课程的叙事内容多围绕学科基础理论知识、专业技术知识展开,具有鲜明的工具导向,而党史叙事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属性,党史资源的运用也须坚持和体现其意识形态属性,体现出强烈的价值导向。二是在叙事方法和目的上,课程教学多是一种专业知识的再现性叙事,即对教材课本的专业知识、原理理论等内容进行再现,旨在提升大学生专业基础能力。而党史资源运用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的教育性叙事,即通过党史资源与课程内容的有机融合、内化,带给大学生思想性或启发性的思考与认识,旨在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认知。工具导向鲜明的再现性叙事和价值导向鲜明的教育性叙事,构成课程教学与党史资源运用之间最大的叙事差异,这种差异可能会被人为有意或无意地放大了,进而制约着党史资源融入高校课程思政的深度展开。此外,这种差异的放大可能带来关于叙事真实性问题的质疑。一旦“叙事的真实性开始进一步遭受无所不在的质疑,最终任何叙事均无法再通过依赖传统那一靠山去建立自身的权威性”,即叙事的权威性遭到挑战和怀疑,将进一步制约党史资源融入高校课程思政的深度展开。Ghw品论天涯网

3. 教师认知偏差制约党史资源融入高校课程思政的效度Ghw品论天涯网

习近平多次强调:“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专业课教师只有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提升自身党史资源融入课程思政的意识与能力,才能更好发挥党史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担起大学生明理、增信、崇德、力行的引路人责任。但是,当前仍有部分高校专业课教师对党史资源融入课程思政存在认知偏差,不能清晰认识党史资源与专业课程之间的连接点,不能深刻把握党史资源与专业课程之间的契合点,出现“硬融入”“表面化”“形式化”等问题,进而影响着党史资源融入课程思政的效度,制约着融入活动的有效展开。高校专业课教师对党史资源融入课程思政的认知偏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部分专业课教师对党史资源及其功能作用的认知有偏差,存在轻视或忽视党史资源融入课程思政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部分专业课教师仍存在党史认知不全问题,既较为欠缺对党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等问题的深入认识与系统把握,也较为欠缺对党史主题主线、主流本质、历史经验等问题的正确认识与深刻把握,甚至对党史存在错误的认知偏见。二是部分专业课教师对党史资源融入课程教学的认知不深、存在偏差,自觉性与主动性不够。高校有部分专业课教师较为缺乏课程思政建设意识,仍将所教授课程的教学教法重点置于现有教材内容讲解与专业技能培养方面,较少主动从价值引导与塑造方面思考并展开教学设计,对党史资源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认识和把握自然是不全不深,也更为缺乏深入挖掘党史遗址、重大革命事件、宝贵历史经验和精神谱系等资源育人价值的主动意识和能力。当然,也有部分高校专业课教师主动尝试将党史资源引入课程教学、融进课程讲授的内容,但由于对党史资源缺乏深度的、正确的认知,最终落入表面化、形式化窠臼。Ghw品论天涯网

三、党史资源融入高校课程思政的突破路径Ghw品论天涯网

“问题是工作的导向,也是改革的突破口。”当前,进一步推动党史资源融入高校课程思政,需要以数字技术为支撑推进高校课程思政专题党史资源库建设、以“大思政”理念为指导化解教学叙事差异、以平台建设为依托强化高校教师党史资源融入意识与能力,有效拓宽融入广度、扩展融入深度、提升融入效度。Ghw品论天涯网

1. 拓宽融入广度:以数字技术为支撑推进高校课程思政专题党史资源库建设Ghw品论天涯网

高校课程思政专题党史资源库,是指结合专业课程内容与党史资源特点,在广泛辐射、精准筛选基础上搭建的高度符合高校各类专业课程发展需要、满足多类课程教学要求的党史资源库。着力推进、搭建高校课程思政专题党史资源库,是突破党史资源挖掘与共享建设不足的现实难点、拓宽融入广度的重要路径。产业技术革命,是人类生产生活发生巨大且深刻变化的重要因素,正如习近平多次强调:“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引领了社会生产新变革,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拓展了国家治理新领域,极大提高了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换言之,当前有效拓宽融入广度,需要以数字技术为支撑,着力推进高校课程思政专题党史资源库建设。Ghw品论天涯网

其一,要以集“全数据”选择、多样化处理、关联式分析等特点于一体的大数据技术为支撑,运用最便捷、高效的方式广泛搜集并精准筛选出与专业课程内容高度契合的党史资源信息,并以多样化、关联式的方式对筛选出的党史资源进行可视化分析,直观呈现党史资源与不同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有效助推高校课程思政专题党史资源库的内容筛选与建设。其二,要以集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形式多元等优点于一体的数字媒介技术为支撑,在国家整体规划、科学布局、统一领导的基础上,积极推动国家和地方主流数字媒介之间的交流合作与共建共享,系统汇聚整合分散在各地的优秀党史资源,并对筛选出的党史资源进行整体性挖掘和结构性整合,有效助推高校课程思政专题党史资源库的开放共享建设。其三,要以集智能化、自动化、个性化、多元化、协同化等特征于一体的人工智能技术为支撑,将动作识别、表情识别、情感识别等智能观察与识别技术(如眼动追踪技术)应用于党史资源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践过程,高效且精准地收集大学生对相关教学内容的实时接收反应数据,并对其实时接收反应程度展开智能分析,有效评估不同党史资源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实效,进而动态调整更新专题党史资源库内容,有效助推高校课程思政专题党史资源库的优化升级。数字技术的加速发展,为专题党史资源库的建设赋予了巨大能量与生机,对于拓宽党史资源融入高校课程思政的广度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借力新技术过程中要对资本逻辑、技术逻辑保持高度警惕,坚决反对“技术至上”“工具至上”等错误导向,要始终牢记正确价值方向,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技术变革与进步,从源头防范各种显在或潜在的风险,保障专题党史资源库建设的顺利推进。Ghw品论天涯网

2. 扩展融入深度:以“大思政”理念为指导化解教学叙事差异Ghw品论天涯网

“大思政”即要求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渗透于教育全过程,打好各领域、各环节、各要素协同育人的组合拳,从整体上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高校课程思政是“大思政”理念在专业课程建设环节的具体体现,核心在于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厘清党史资源融入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多元主体,深入强化“大思政”理念下的各方研究合作,是着力化解党史资源与专业课程的教学叙事差异、深度推进党史资源融入的有效路径。换言之,当前有效扩展融入深度,要以“大思政”理念为指导,着力化解现存的教学叙事差异。Ghw品论天涯网

其一,党史研究专家与不同学科专家学者要达成“大思政”理念共识,强化彼此间的研究合作,深入挖掘党史资源与专业课程之间的契合点。党史资源深度融入高校课程思政,关键在于从理论上厘清党史资源同课程育人的重要关系,找到并抓住二者之间的契合点,其中特别要注意厘清党史上一些重大问题的本质。为此,要积极促进党史研究专家与不同学科专家之间的研究探讨,在深入理解党史资源挖掘运用重大意义与专业人才培养要求、育人导向等内容的基础上,探究二者在育人育才坚持知识性与价值性相统一、学理性与政治性相统一等方面的契合点,为在实践中推动党史资源融入高校课程思政奠定理论基础。其二,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要加强研究合作,在达成“大思政”育人共识基础上,深入探究党史教学与专业课程教学之间的连接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具有极强的实践性,课程内容的设置、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艺术,以及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为此,要大力推进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之间的学术合作,在深刻认识党史教学与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设置与布局、目标与要求、方法与手段的基础上,深入探究二者在教学内容规划、方法选择、情境创设等方面的连接点,为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推动党史资源的融入提供实践切入点。其三,有关教育部门及高校应积极贯彻落实“大思政”理念,坚持系统思维,着力推进各地区、各层级教育机构、各高校之间的研究合作,加强党史资源融入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与经验推广。自课程思政提出以来,各高校先后进行部署落实,取得优异成效,其中不乏一些高校主动探索将党史资源融入相关课程建设,如重庆大学结合地域特色,开设《红岩精神》《大国工匠》等特色课程,西安交通大学深入挖掘西迁精神内涵,开设“西迁精神与大学文化”“西迁教授谈教学”。“就知识的总体说来,无论何种知识都是不能离开直接经验的。”为此,有效化解党史资源与专业课程的叙事差异,还需大力推进高校等相关教育部门之间的研究合作,认真进行现有实践的经验总结,合力探索打造优秀示范案例,形成具有推广意义的经验借鉴,进一步提升融入实效。Ghw品论天涯网

3. 提升融入效度:以平台建设为依托强化高校教师党史资源融入意识与能力Ghw品论天涯网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推动党史资源有效融入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抓紧抓牢教师队伍“主力军”,着力增强专业课教师对党史及党史资源融入课程教学的认知与把握,强化其融入意识与能力,是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提升融入效度的关键之路。各级各类平台建设,对于高校教师成长发展具有重要引领作用。换言之,当前有力提升融入效度,要以平台建设为依托,强化高校教师党史资源融入意识与能力。Ghw品论天涯网

其一,要依托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等各类教师成长发展培训平台,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深入开展党史资源融入高校课程思政的主题培训,定期开展党史资源融入医学人文教育、工程伦理、法律职业伦理等学科专业课程的专题培训,在帮助专业课教师厘清党史资源体系与学科专业发展关系、澄明党史资源内容与课程教学建设联系、把握党史资源与课程育人契合点和连接点的基础上,提升专业课教师的党史资源融入意识与能力。其二,要依托各地区各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交流平台,分地区、分区域、分学科、分专业经常性开展党史资源融入专业课程体系或课程教学建设的典型经验交流会、现场教学观摩、集 体备课、专题研讨等活动,在各类典型教学观摩、经验交流分享和主题研讨中提升专业课教师的党史资源融入意识与能力。其三,要依托高校基层党建平台,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在常态化、制度化的党建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提升专业课教师党史资源融入意识与能力。具体而言,一方面,要抓牢抓好各项基层党建常规活动契机,创造性开展多种形式的以“党史资源融入高校课程思政”为主题的党日活动、学习活动;另一方面,要结合各基层教师党支部特色并立足支部建设实际,创新性开展跨校(院系)/多校(院系)合作、吸引力足、参与性强、获得感实的以“党史资源融入高校课程思政”为主题的实践观摩式活动、研讨式活动或竞赛类活动,与此同时要抓住党和国家、地区、高校或院系的重大节日和纪念活动契机,精心筹划组织系列主题党建活动。总之,依托与教师工作生活、成长发展密切相关的平台建设,是提升高校教师党史资源融入意识与能力的重要举措,既要有效发挥各类平台的积极引领和推动作用,还要大力促进平台一体化建设,加快平台“从相加阶段迈向相融阶段,通过流程优化、平台再造”等方法途径,助推实现各种资源信息的整合共融,最大程度发挥平台整合对于提升教师党史融入意识与能力的一体效能。Ghw品论天涯网

文章来源:《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24年3月29日Ghw品论天涯网

网络编辑:静穆Ghw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