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系统性阐述,标志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已经成为初步成型与相对稳定的理论形态。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进一步强调:“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我们进一步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本质的认识,概括形成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初步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使中国式现代化更加清晰、更加科学、更加可感可行。”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标、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理论命题,体现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对于现代化问题的历史性把握,构成了一套崭新的理论体系。全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揭示其中蕴含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造规律,是深刻理解新时代历史性变革的理论密码,是深入理解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的思想钥匙,也是推动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重要环节。一、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观念基石
一套崭新理论体系的形成,意味着对既有理论观念和思想观点的反思与超越,实现对于特定理论问题的深化认识或拓展式理解。从观念前提上看,“中国式现代化”要成为一套崭新的理论体系,其必然要实现对既有现代化理论叙事的扬弃,确立坚实的哲学基础、自我主张与价值内核。
1.超越“历史终结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唯物史观基础
现代化是世界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阶段,对于现代化问题的理解必然要以历史观作为观念层面的基石。在繁多的现代化历史叙事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历史终结论”。福山在《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中提出,“历史的终结是一种现代化理论,它关注的问题是现代化过程最终将通向何处”。“历史终结论”本质上是非历史的,其将对“承认”的追求看作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属性,将寻求“承认”的欲望视作历史的驱动力,认为自由民主的理想已然尽善尽美,历史将终结于自由民主制。这一理论悬设了抽象理念在现代化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其理论与实践存在巨大张力,无法彻底揭示现代化的一般本质、历史演变、发展趋势。
习近平强调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着独特的历史观,这集中体现在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上。历史唯物主义从物质生产的始源出发,对于世界现代化问题的理论揭示具有彻底性。现代化不是某种抽象理念对象化的产物,而是客观的社会历史进程。对此,超越“历史终结论”的抽象悬设,我们应当把握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关系。中国式现代化作为现代化道路的崭新形式,既合乎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体现着现代化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又有着自身的特殊规定性,形成了独特的发展要求。从历史必然性的角度来看,从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生产方式的转变,从前资本主义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是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趋势,中国式现代化的形成与发展从根本上顺应着这一趋势。从历史特殊性的角度来看,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世界历史意义,能够为世界现代化发展提供崭新的道路选择与经验参照,但归根到底还是基于中国具体实际形成的现代化道路,更多地展现出中国的社会面貌、发展需要与文化特质。总的看来,历史必然性与历史特殊性的统一,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历史观基石,支撑其拓展现代化发展的“大历史”视野,从更宏阔的历史尺度中实现自身的发展。
2.反思“西方中心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自我主张
自我主张是一套理论体系形成的基本要求,“任何一种真正的学术都在其发展进程中经历过一个决定性转折,即摆脱它对于外部学术的‘学徒状态’,并从而取得其自我主张”。“西方中心论”认为西方历史、文化、文明优越于非西方,存在着一种“普世主义”的理论冲动。在现代化研究上,“西方中心论”存在着明显的理论误区,即将“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具体看来,误区之一:将基于西方地方性现代化实践所形成的理论上升为具有“普世”性质的现代化理论。西方是现代化实践的先行地区,展开了广泛的现代化探索,这些探索很多具有启发借鉴意义。但这并不意味着西方现代化的所有探索都应当被照搬到非西方国家。误区之二:用西方现代化理论的概念工具强行解释中国的现代化实践,存在着概念移植与概念误用的情形,缺乏必要的解释力与说服力。概念与理论是认识世界、把握世界的重要方式,理论只有正确解释实践才具有生命力。在西方现代化理论中,很多概念、命题、范畴都是针对西方地理文化特殊性所提出的,我们不能将这些概念视作具有普遍性质的知识,更不能将其简单运用到对于非西方国家现代化实践的理论解释上。
摆脱“西方中心论”对于中国现代化实践的解释误区,建立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关键就是要形成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自我主张。第一,中国的,而非西方的。在合理借鉴西方现代化理论的基础上,形成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自我主张,必须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符合鲜活的中国实践、展现深厚的中国文化、形成鲜明的中国特色。第二,历史的,而非抽象的。这里的历史,指的是深入到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现场,对中国式现代化予以辩证的、历史的、具体的看待与理解。对于现代化建设中形成的宝贵经验,应当予以继承与弘扬;对于现代化建设中形成的教训,应当予以克服与牢记;对于现代化建设还存在的不足,应当予以揭示与解决。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既关注到优势与特色,也关注到不足与问题,实现对中国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具体把握。第三,深刻的,而非简单的。理论体系不是观点的简单堆砌与任意叠加,必然要求彻底、深刻、全面地解释实践。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之所以是深刻的,正在于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高度契合性,在于知识与价值之间的高度契合性,在于历史与现实之间的高度契合性,从而透过现代化的现象把握现代化的本质。习近平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所形成的鲜明自我主张,正是从理论层面上诠释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
3.建构“现代化价值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价值内核
理论体系不是“价值无涉”的,必然带有鲜明的价值导向,蕴含着特定的价值诉求。价值导向是渗透于理论体系之中的,对理论体系发展的方向予以内在的规定。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定型,正是有赖于其价值内核的稳定性。
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价值内核。习近平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性、原则性问题……世界上没有纯而又纯的哲学社会科学……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第一,“为什么人”的问题是坚持与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根本性、原则性问题。对于一种以现代化为核心研究对象的理论体系来说,明确现代化发展“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是必要的且重要的。为少数人的现代化辩护还是为绝大多数人的现代化辩护,是检验不同现代化理论体系的试金石。第二,现代化理论体系的构建不可能回避价值导向的问题。现代化理论体系或直接、或间接,或显性、或隐性,都蕴含着一定的价值取向。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必须旗帜鲜明地阐明自身的价值导向,引导着现代化实践的方向,使理论更好地发挥其改变世界的功能。第三,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所坚持的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构成了其与其他现代化理论体系相区别的重要标志。人民性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本质属性。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要求,体现在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立论基础、理论观点、研究方法、实践目标等各方面,是一以贯之的核心线索。总而言之,在建构“现代化价值论”的基础之上,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有了明确的价值要求、稳定的价值取向,也由此推动着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定型与发展。二、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历史变革
在澄清历史观、世界观、价值观基础的前提下,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成为可能。中国式现代化所形成的理论体系,具有原创性与主体性,是一场关于现代化问题的深刻变革。这种历史变革,主要体现在概念命题、研究范式、理论叙事三个层面。
1.“术语的革命”:独特的现代化概念、命题、范畴
恩格斯提出:“一门科学提出的每一种新见解,都包含着这门科学的术语的革命。”概念、命题、范畴,是特定理论体系的标志,是把握特定理论体系的基础工具。“术语的革命”体现出对既有理论体系的突破,是一种崭新理论形态的开显。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独特的现代化概念、命题、范畴,高度契合中国现代化建设实践的需要,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构建。
具体看来,独特的现代化概念、命题、范畴,体现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各领域各环节各方面。从经济视角来看,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高质量发展、现代化经济体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概念,都是在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实践中形成的重要命题范畴。从政治视角来看,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民主、协商民主、爱国统一战线等概念,都是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实践中形成的重要命题范畴。从法治视角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全面依法治国等概念,都是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法治实践中形成的重要命题范畴。从文化视角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概念,都是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实践中形成的重要命题范畴。从社会视角来看,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等概念,都是在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重要命题范畴。从生态视角来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概念,都是在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实践中形成的重要命题范畴。从人类视角来看,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概念,都是在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现代化融合发展中形成的重要命题范畴。如上提到的重要概念、命题、范畴,既指引着不同领域的现代化建设实践,也指引着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构建。
2.“范式的转换”:鲜明的现代化研究范式
方法论是构建理论体系的基石。现代化理论体系的构建,离不开科学方法论的底层支撑。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研究范式的鲜明特色。第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范式的主导地位。习近平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现代化理论研究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既是经典问题,又是前沿问题,需要不断得到学理层面的阐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方法,讲求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注重文本与现实的统一,关切学术与政治的统一,寻求知识与价值的统一,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构建起到根本的方法导向作用。第二,跨学科融合视角的进驻。现代化理论研究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方面面,是一个综合性的研究课题,需要不同学科理论视角的进驻与融汇。单一研究视角与学科类别难以全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及其建设规律。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构建,有赖于不同学科领域学者的共同推动,不能局限于狭隘的单一学科视角,需要突破既有的学科边界与学术界限,实现不同学科研究范式之间的相互交融,碰撞出现代化研究的理论增长点。第三,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结合。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所涉及的面很广,既要从宏观处进行整体性的学理阐释,又要从微观处做好具体的案例分析、开掘独特的实践叙事、发现独特的现实样本。这就要求现代化研究将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结合起来,发挥二者的优势,实现二者的互补,更好地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现象与经验,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阐释。
3.“体系的构建”:原创的现代化理论叙事
理论体系中的“体系”,指的是由不同理论要素有机联结所形成的整体,其中蕴含着线索清晰、逻辑自洽的理论叙事。“体系”的成型,意味着理论观点、理论要素组成为一个有机的系统,具有了自身的合理性、原创性与自主性。第一,这一现代化的理论叙事,是对中国现代化实践的观念诠释与理论把握,形成了原创性的理论观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其所要阐释的对象是中国现代化实践,其所要揭示的是中国现代化建设规律,其所要展现的是中国现代化变革,其所要引领的是中国现代化方向,是以观念的形式、理论的方式对中国现代化实践的整体把握。第二,这一现代化的理论叙事,其内部的理论观点、话语体系、学术视阈具有原创性。一套理论体系是否是原创的、自主的,在很大程度上要看这套理论体系是否能够形成话语权、解释权。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以其纵向的现代化历史阐释、横向的现代化结构剖析、动态的现代化视角分析,形成了独特的现代化理论叙事,避免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解释权“拱手让人”的局面,形成自主的解释权、话语权。第三,这一现代化的理论叙事,能够在理论层面上推进现代化问题的研究,展开与其他现代化理论叙事的国际比较。是否具有理论阐释上的竞争力、影响力,是一套理论体系是否成型的重要考量因素。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打破了西方现代化理论的垄断地位,提供了更符合世界历史发展规律、更契合中国具体实际、更具有人类情怀的现代化理论,拓宽了人类对于现代化问题的认识与理解,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更为全面、更为多样、更合乎实际的现代化理论指南与智力支持。三、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理论硬核
理论硬核指的是理论体系的核心观点,构成了一套理论体系的“四梁八柱”,是支撑这套理论体系的立论结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理论硬核,主要由“领导力量论”“制度属性论”“中国特色论”“本质要求论”“显著优势论”构成。
1.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力量论”
习近平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对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而言,“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领导力量,是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根本推动力量,推动创造着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与历史奇迹。历史地看,近代以来,结束中国社会“一盘散沙”的发展局面,将中国引入现代化发展的历史潮流,需要依靠坚强的领导力量,这一历史使命与重任最终是由中国共产党完成的。邓小平分析指出:“中国一向被称为一盘散沙,但是自从我们党成为执政党,成为全国团结的核心力量,四分五裂、各霸一方的局面就结束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注入了稳定的领导因素,将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的资源整合投入到现代化建设上,将各方面利益诉求与发展需求统筹到现代化全局上进行整体考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是一种复合型的政党能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治保证、科学的思想指南、深厚的群众基础、稳定的社会条件,以强大能力破解现代化建设的难点、堵点,有力推动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历史证明,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始终发挥与保证领导力量的可靠性、先进性、革命性,中国式现代化才能坚守其根本性质,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目标才能行稳致远,才能激发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劲动力与磅礴力量。
2.中国式现代化的“制度属性论”
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主义是其固有的、内在的制度属性。中国式现代化的“制度属性论”讲的就是社会主义制度对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规定与内在支撑,其包含着三个层面的理论内涵。第一,从物质生产的基础维度来看,中国式现代化符合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社会主义制度在推动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上具有根本的优势,以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为依托,夯实现代化发展的物质基础,推动现代化生产的发展。第二,从制度形态的本质维度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是贯彻科学社会主义原则的现代化。习近平指出,中国式现代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从社会主义发展的要求来看,“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能够葆有活力,正是因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中国式现代化创新的步伐不断迈进,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永远不能丢,并且还要结合现代化实践要求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第三,从价值取向的核心维度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至上、站稳人民立场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形成了自身特有的文化底蕴,其中最为核心的就是现代化的价值取向。由于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规定,中国式现代化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具体化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确保现代化建设不偏离正确的方向。
3.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论”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自己的路”的理论产物与实践创造。邓小平明确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的命题,从坚持走自己的路的视角,强调“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习近平反思了所谓现代化道路的“固定模式论”,指出“现代化道路并没有固定模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能削足适履”。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当中的“中国特色论”,阐明的是中国式现代化区别于其他现代化道路的特质,论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这里的“中国特色”,不应简单理解为修饰性的特质,而是应当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背景下进行整体理解,把握其中蕴含的独特规定性。第一,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这指的是现代化人口规模层面上的中国特色。必须明确,人口规模巨大不能简单从数量层面来理解,其既包含着人口数量层面上的规模性特色,还包含着质的层面上的内生性特色。第二,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这指的是现代化发展目的层面上的中国特色。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既包含主体层面上的全面要求,也包含内容层面上的全面要求,又包含时代层面上的实践要求,旨在历史地实现公平正义、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第三,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这指的是现代化实现方式层面上的中国特色。两个文明具有基础性,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二者的协调发展能够将物的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更好地统一起来,在微观层面上也能更好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第四,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指的是现代化进程中人与自然关系层面的中国特色。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超越重经济发展不重环境保护的错误发展观,将保护与发展统一起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低碳发展,保持现代化发展与环境承载力之间的平衡。第五,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指的是现代化进程中处理国家间、文明间关系的中国特色。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是追求文明交流、文明互鉴、文明共存的现代化,旨在推动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美好世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现代化的同频共振。
4.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论”
本质要求是由一事物的本质所派生出的要求,具有本质意义上的规定性。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系统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九个方面的本质要求,即“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第一,在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中,“本质要求论”有其独特的理论定位。这九个本质要求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给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清晰的历史定位,从本质层面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理论问题,廓清了人们对于中国现代化实践的观念误区。第二,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论”有其内在的逻辑,形成了清晰的理论线索。前两个本质要求谈的是根本性质,第三到第七个本质要求谈的是各现代化建设领域的本质要求,最后两个本质要求谈的是横向发展与纵向历史层面的本质要求。第三,“本质要求论”规定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原则遵循,同时也构成了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原则要求。这九个本质要求规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方向,确保中国式现代化在发展的过程中“不跑偏”“不走样”,始终沿着本质要求所规定的方向发展,也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创新明确了要求。
5.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优势论”
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优势体现在物质生产现代化、国家治理现代化、社会建设现代化三个层面,是一种系统性、全局性的优势。当然,对于这三个层面的显著优势,我们也应当作出一定的层级区分。恩格斯指出,“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物质生产现代化的显著优势,在这一有机整体中具有根本性,从根本上制约着其他两个层面的显著优势。第一,物质生产现代化层面所形成的显著优势,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根本动力。归根到底,“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中国式现代化能够达到的历史高度、能够展现出的显著优势,与生产力的发展程度有着根本的联系。物质生产现代化的显著优势,来源于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来源于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来源于推动区域、城乡的协调发展,来源于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等等。第二,国家治理现代化层面所形成的显著优势,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提供了良善的治理条件。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显著优势,体现在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全国一盘棋等方面,使现代化建设的推进更有效率、更加公平,确保现代化建设处在良性、有序的发展状态。第三,社会建设现代化层面所形成的显著优势,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提供了稳定且有活力的社会条件。社会建设现代化的显著优势,体现在统筹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等关切民生福祉的现代化任务部署上,体现在社会治理体系的共建共治共享上,体现在公共安全治理的高水平状态上,体现在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建设导向上,等等。四、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鲜明特质
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作为一种崭新的现代化理论形态,有其自身的鲜明特质。这种鲜明特质,集中体现在中国式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在理论体系构建上的有机统一,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形成的理论基因、文化基因与实践基因,进而展现出这一理论体系的理论特质、文化特质与实践特质。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同构的理论特质
习近平指出:“我们在认识上不断深化,创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发展,有其内在逻辑与根本遵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回答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发展提供了根本理论指南。从世界观和方法论层面来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的立场观点方法,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发展明确了基础性的要求,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正确路径与科学方法。从主要内容层面来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的主要内容,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深厚的内容支撑。
拥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指导,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始终保持历史、理论、实践层面的主动。具体而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第一,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蕴含着世界历史的必然性要求,实现了规律性维度的进驻。现代化发展不是无规律可循的,从大历史的尺度上看其遵循着人类社会发展与文明演进的一般规律。正确揭示与运用这些规律,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得以深入到历史本质维度的基本要求。第二,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能够始终坚守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核,正确认识与理解中国与世界的现代化问题。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仍然焕发着强大的生命力,正是因为其对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诊断至今没有过时,能够给予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以批判性、超越性的维度,在反思资本主义现代化理论矛盾与问题的基础之上,发展出适应中国国情要求的现代化理论体系。第三,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实现了与时俱进的自我完善与自我发展。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不断推进,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对于社会主义国家走向现代化的理论探索仍在不断深化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仍处在纵深拓展的阶段,其理论形态也将随之进一步发展。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同构的文化特质
中国式现代化中的“中国”,具有文化层面的丰富意涵。习近平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阐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得以成型的文化根基。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厚思想资源,成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文化力量。现代化与传统文化并不是截然对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扬弃了传统文化中的糟粕成分、落后成分,萃取了其中的精华成分、有益成分,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文化层面的价值观念、思想观念、道德观念等资源,从思想文化层面推动着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这些宝贵的思想文化资源,为现代化建设的主体提供了提高思想认识、丰富精神世界的有益支持,为现代化方案的擘画、规划、设计提供观念层面上的有益支持,使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具有浓厚的“中国味道”,在讲“中国话”的同时,也更好地讲好现代化发展的“中国故事”。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及其理论体系,成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重要实践资源、理论资源。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需要植根于现代化建设的广阔实践。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探索,以先进文化为发展方向,以现代化科技手段为载体支撑,以现代文明为宏观追求,不仅在现代化实践的基础上发展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还推动传统文化形成现代化、大众化、生活化的表现样态,更好地适应于现代社会生产、生活、交往、传播的需要,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充满着活力。
3.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同构的实践特质
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需要将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中国式现代化这两个概念作出必要的界说,厘清二者的联系与区别。就字面含义而言,“社会主义”主要是制度范畴、社会形态范畴,“中国”主要是空间范畴、文明范畴,二者在表意的侧重上略有不同。从广义层面来看,社会主义现代化可以指代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不同社会主义国家对于现代化的探索,从这个意义上看,中国式现代化是从属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概念范畴。而从狭义层面来看,我们一般所指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本文所探讨的理论问题而言,二者的实践基础是相同的,所要阐述的实体性内容基本是吻合的。从概念形成的时间逻辑来看,社会主义现代化概念的使用要早于中国式现代化概念的使用,前者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就已经得到比较广泛的运用,后者则形成于改革开放以后,其广泛使用则是在新时代以后。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概念广泛、自觉、普遍的使用,也体现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成熟与发展。
习近平强调:“社会主义并没有定于一尊、一成不变的套路,只有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本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才能把蓝图变为美好现实。”中国式现代化,没有遵照“模板”与“套路”,其反思并超越了历史上展开过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探索,形成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国样态,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在21世纪的中国充满生机与活力,服务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实践。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守正与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原则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成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探索达到一定历史高度的理论标志。
(作者简介:项久雨,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2023年第3期发布时间:2023-05-2609:12:00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