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新刚、卢鑫:《资本论》与《经济表》资本循环理论的比较研究
强化对马克思资本循环理论的研究和创新,对于当前我国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马克思的资本循环理论多集中在《资本论》第二、三卷及其经济学手稿。马克思在这些文本中多次提及法国重农学派创始人魁奈(Francois Quesnay,1694—1774)并对其关于循环问题的观点表达了肯定。在魁奈的众多成果中,1758年首次出版的《经济表》是最具代表性的专著。其力图在描述“经济秩序”的基础上对政府参与循环提出“明确的概念”,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其对资本循环问题的认识。该著作一经问世便在当时经济学界产生影响,其中的“自然秩序观”更是直接影响《国富论》的创作。然而,斯密在《国富论》中否定魁奈的观点。在1861年至1878年间,马克思在批判斯密资本循环理论时发现并吸收《经济表》的科学成分并形成关于资本循环问题的系列手稿,这些手稿后经恩格斯整理成为《资本论》第二、三卷的主要内容。
由于两者研究主题相近且马克思多次对魁奈表达了肯定,《经济表》和《资本论》资本循环理论的异同就成为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研究的重要问题。熊彼特、里昂惕夫和斯通等西方学者认为,两位学者的资本循环理论具有诸多相近之处,进而将两者在资本循环问题上的理论贡献“相提并论”。我们将这一观点成为“相近说”。该观点招致许多学者反对,认为其忽视马克思对魁奈的批判。但是,考虑到马克思的确肯定了魁奈的观点,为尽可能地能够涵盖两位学者在资本循环问题的理论异同,反对“相近说”的学者逐渐形成了“超越说”的观点,认为马克思对魁奈的观点进行了“升华”。然而,类似观点过多强调两者在理论立场等方面的差异,无法全面解释为何两者存在相通之处。因此,如何看待这两种资本循环理论异同的两种观点,并尝试提出一种更具解释力的观点就成为本研究着重解决的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资本论》与《经济表》资本循环理论比较研究现状
关于《资本论》和《经济表》资本循环理论的关系,学界目前形成了“相近说”和“超越说”两种观点。熊彼特、理查德·斯通和里昂惕夫是“相近说”的代表学者。由于这些学者在学界的独特影响力,“相近说”在学界颇有影响。从相关研究成果看出,认同“相近说”的学者多受到“研究方法”“内在逻辑”和“现实应用”三个层面论据的影响。
第一,《资本论》和《经济表》的“研究方法”存在相似性,二者都运用了具有系统论意蕴的方法考察资本循环问题。研究方法是理论建构的核心环节,方法的相近自然使得学界认为两种理论存在很大的相近之处。在《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的“循环流动”词条中,编者吉利伯特认为,“循环流动”这一研究方法是在《经济表》被首先使用的。然而,由于斯密的质疑,“循环流动”的研究方法在当时没有得到应有重视,“直到一个多世纪以后,马克思在《资本论》第2卷中发表了自己的‘经济表’(1885年),人们才重新提出了这一课题”。蔡仲旺等将该研究方法概括为“双循环范式”,认为两位学者“都采用了双循环范式来研究社会再生产循环过程”。许光伟认为,“循环流动”方法本质上就是“系统发生学”。“循环流动”“双循环范式”是系统论在资本循环领域的体现。熊彼特也持有类似观点,认为马克思从魁奈那里得到“整个经济过程的根本概念”。
第二,《资本论》和《经济表》资本循环理论“内在逻辑”上存在相似性,二者都通过考察资本循环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增长问题。哈罗德、多马等学者在研究经济增长问题时提出“哈罗德—多马公式”。Walter Eltis通过考察公式的理论基础,认为“哈罗德—多马公式”是魁奈和马克思关于资本循环问题的理论观点的延伸,并将“魁奈—马克思—哈罗德—多马”作为资本循环理论的逻辑主线,由此指出《经济表》和《资本论》学术逻辑上具有一致性。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通认为,《资本论》和《经济表》为构建“国民账户核算体系”提供理论基础,并且马克思和魁奈被视为国民账户核算体系的“先驱”。在他的影响下,马克思和魁奈资本循环理论具有内在逻辑一致性逐渐发展成为学界的一般观点,更多的学者加入资本循环理论的“学者梯队”,进一步强化马克思和魁奈资本循环理论内在逻辑一致的印象。凌星光认为,斯拉法“则继承和发展了魁奈、马克思、里昂惕夫的经济循环论,创立了‘用商品生产商品’的经济循环论”。袁东明认为,多布“沿袭了魁奈—马克思—里昂惕夫和魁奈—马克思—李嘉图—斯拉法的研究思路,这一理论起初就受到了张伯伦以及里昂惕夫本人的支持,后来又受到了一些剑桥经济学家如帕西内蒂、约翰·伊特韦尔等人的大力欢迎,也得到了现代一些经济学家如阿马蒂亚·森、弗里德曼和多马等人的认同”。
第三,《资本论》和《经济表》资本循环理论在“现实应用”存在相似性,二者都被运用到“国民经济体系核算”和“国家宏观调控”等领域。现实应用的相似决定理论具有诸多相近之处。最为典型地,勒弗昂指出,“苏联的计划经济学家们通过研究马克思对魁奈的《经济表》的分析和《资本论》第二卷,建立了经济生活中所有各部门的交换表”。张建华和张淑静的研究表明认为,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在重农学派魁奈著名的《经济表》基础上,接受了里昂·瓦尔拉的‘全部均衡理论’和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并形成了“投入—产出”分析方法。里昂惕夫也凭借该分析方法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投入—产出”分析法成功地将马克思和魁奈的资本循环理论相融合,由此也证明了《资本论》和《经济表》资本循环理论具有诸多相近之处,否则两者无法融合到同一现实运用成果中。
熊彼特、斯通和里昂惕夫等学者是持“相近说”的代表学者。由于这些学者在经济学界具有广泛影响力,“相近说”在学界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力。然而,该观点对既有关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来源的观点,尤其是马克思与之前经济学家的理论联系的观点造成冲击。传统观点认为,马克思之前的经济学者为其理论创新提供了理论资源,马克思通过对其之前经济学家的理论观点进行批判和超越之后构建起自身的理论体系,由此也引发了学界对两种资本循环理论相近的批判性研究。
随着对“相近说”批判性研究的深入,学者提出了“超越说”。这一观点的形成多从“理论立场”角度出发,认为魁奈在封建主义社会的立场上建构资本循环理论,马克思资本循环理论的形成更多是在资本主义社会框架下展开。该观点主要受到马克思观点的影响,后者认为“魁奈本人和他的最亲近的门生,都相信他们的封建招牌……重农主义体系是对资本主义生产的第一个系统的理解”,形成的观点包括“魁奈站在统治阶级立场和重商主义的对立面”,“魁奈的分析带有封建主义外貌”和“魁奈给整个资本主义生产盖上了一层封建的面纱”。然而,从“理论立场”角度展开比较,一方面使得研究无法深入到两种资本循环理论的微观层面,另一方面也存在对马克思和魁奈“标签化”的弊端,导致相关研究忽视了两位学者资本循环理论的复杂性,存在对两种资本循环理论的“简化处理”的问题,无疑降低相关研究成果的说服力。
为强化“超越说”的说服力,许多学者从“批判”“吸收”和“借鉴”的角度描述马克思与魁奈资本循环理论的异同。持该观点的学者在承认马克思与魁奈资本循环理论存在相近的基础上,凸显和强调两种理论的差异。较为典型的观点认为,马克思对魁奈《经济表》的“彻底地改造”。“超越说”一方面维持了马克思与其之前经济学家的学理关系的观点,另一方面也在某种程度上承认魁奈对于马克思建构资本循环理论产生了启发作用,因而在某种程度上“容纳”马克思和魁奈的资本循环理论具有相近之处的现实,从而也在很多学者中间产生了广泛影响,并且成为学界关于两种资本循环理论异同的基本观点。基于此而形成的观点颇多,在此不一一论述。然而,从目前研究成果来看,为了显示马克思资本循环理论的科学性,“超越说”更多强调两者差异,对于“既存在相似之处”和“又存在不同之处”并存的学术现象并未给出较好的解释,由此使得当前学界在马克思和魁奈在资本循环问题上的理论差异是“相近”还是“超越”上仍然悬而未决。
在进一步的考察中发现,这两种观点在揭示《资本论》和《经济表》资本循环理论的异同上都存在理论缺陷。持“相近说”的学者提供的论据更多集中在两种资本循环理论“内在逻辑”的一致性。持“超越说”学者从两人的理论立场层面和马克思主义传统观点出发解释异同,两者都缺乏对两种理论的学理观点展开考察。为了更好地在学理观点层面展开比较,我们着重考察两种资本循环理论在主要观点上的异同。
二、主要观点比较:《资本论》与《经济表》资本循环理论存在相似之处
在斯密看来,魁奈的资本循环理论没有科学性,“从来未被任何国家所采用”,“只在法国少数博学多能的学者的理论中存在着”,并且在《国富论》花费整整一个章节篇幅来阐述对魁奈的质疑。马克思在批判斯密的过程中发现魁奈观点的科学成分,并在对资本循环理论问题的研究中有意识地将斯密和魁奈进行比较。这就使得斯密成为“联结”马克思和魁奈的学者。通过比较马克思、斯密和魁奈在资本循环问题上的理论观点后发现,马克思和魁奈资本循环理论在“主要观点”层面上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的相近之处。
第一,马克思和魁奈都认为,资本在经济循环过程中存在“年预付”和“原预付”的区别,由此使得经济循环呈现“不连续”的特征。在斯密看来,由于商品价格“自动分解”为工资、利润和地租,所有领域的资本循环过程是连续发生的,由此认为资本主义的资本循环不会出现循环受阻问题。然而,基于“商品价格自动分解”的观点无法解释资本积累如何在循环中完成以及社会再生产如何展开等问题。在马克思看来,魁奈“从再生产过程和它的必然性本身引出这些区别……年预付的价值必须每年由年产品的价值全部补偿,相反,基本投资的价值只是一部分一部分地补偿,因此,必须经过许多年……才完全补偿……亚·斯密是远远落在魁奈的后面”。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大量探讨资本主义生产体系如何展开资本循环过程,分析资本如何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产生并重新投入生产。正如马克思所言,“在魁奈那里,生产资本的这两种要素的区别,被正确地归结为它们加入成品价值的不同方式,从而归结为它们的价值随产品价值而流通的不同方式,并从而归结为它们的补偿或再生产的不同方式,因为一种要素的价值是一年全部补偿的,而另一种要素的价值是在较长期间内一部分一部分地补偿的”。然而,资本循环在时间上的不连续却被斯密忽略了,他“把‘原预付’和‘年预付’换成‘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由此导致“时间的不连续”不再成为资本循环中的重要因素,从而错误地把“‘固定’和‘流动’理解为决定性的区别,并且坚持不变”。由于“年预付”和“原预付”资本的“补偿”“回流”速度并不同,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由于在资本循环上具有很强的不连续性,并且会由于外部因素干扰而打乱资本循环节奏,导致资本主义生产体系会由于资本循环受阻而频繁出现生产受限的问题。
第二,马克思和魁奈都认为,资本在循环过程中会转化为不同的形态,并且在循环过程中受到不同经济规律的影响。在马克思看来,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要缺陷在于“抹杀一切历史差别、把一切社会形式都看成资产阶级社会形式”。这一缺陷在斯密的资本循环理论也有所体现。按照马克思的观点,“W’…W’是魁奈《经济表》的基础……不选用P…P形式……和G…G’(重商主义体系孤立地坚持的形式)相对立,这就显示出他的伟大的正确的见识”。因此,在循环的过程中,资本会转化为不同形态。受到这一观点的启发,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中指出,资本在循环过程中会不断转化为不同形态的资本,包括产业资本、商业资本、金融资本等。在此基础上,马克思考察研究不同资本的循环过程以及剩余价值如何在资本中间流转的问题,“经济的再生产过程,不管它的特殊的社会性质如何,在这个部门(农业)内,总是同一个自然的再生产过程交织在一起。后者的显而易见的条件,会阐明前者的条件,并且会排除只是由流通幻影引起的思想混乱”。在《资本论》第三卷中,马克思进一步考察资本生产总过程中不同资本的交织及其对循环的影响,由此展开对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相关问题的考察,指出由于不同形态资本的规律不同,资本循环不连续的特征会得到强化,导致社会生产体系的正常运转受阻。
第三,马克思和魁奈都认为,在资本生产总过程中,资本有天然地远离生产劳动部门而进入非生产劳动部门的趋势。魁奈在《经济表》中多次对其他经济部门挤压农业部门表示担忧,认为国家繁荣要减少货币资产和金融资本的形成,减少社会资本向金融资本的过度转化,认为“这种货币财产会使金融远离农业,夺走农业所需的改良土地和耕作土地所需的财富”。类似观点也影响了魁奈关于奢侈品生产的考察,认为“不要把货币和人力过多地使用在奢侈品的制造和贸易上,以致伤害农业的劳动和支出”。在魁奈看来,政府应限制资本循环到非生产性部门。也正是这一观点引起斯密的不满。马克思认同魁奈关于社会资本会有天然地转化为金融资本的取向,认为金融资本的自由循环使得社会资本的循环出现严重的无序,进而限制社会再生产的展开。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较为集中地论述了金融资本在循环过程中表现出的“独立运行”“集中集聚”和“信息不对称”等属性。当时英国层出不穷的金融创新强化社会资本转化为金融资本的能力,进而导致社会资本没有循环到生产部门。恩格斯在编辑《资本论》第三卷时补充了1846年英国商业危机案例,说明资本集中到金融部门后爱尔兰“粮食歉收”如何引发英国商业危机。
第四,马克思和魁奈都认为,由于自由放任市场经济会频繁地出现社会生产停滞的问题,资本的有序循环进行需要依靠市场以外的力量参与,消除资本循环过程中出现的循环受阻的问题。两位学者都认为,自由放任市场经济会由于不同形态的资本具有不同的循环规律,导致资本循环出现严重的无序性问题。对此,马克思和魁奈都认为,资本循环的有序展开需要依靠市场以外的力量治理资本循环无序的问题。魁奈在《经济表》中多次肯定了政府介入资本循环的积极作用,例如“避免逃离的居民将其财富携往王国以外”,增加下层阶级的福利,“否则他们就无力充分地消费只能在国内消费的产品,从而减少国家的再生产和收入”和“使农民富裕起来是比任何其他事情都更为重要的事情”等。斯密质疑魁奈的资本循环理论也与后者为政府干预资本自由流动“大开方便之门”不无关系。马克思提出从“所有制”层面消除资本循环问题的方案,“设想有一个自由人联合体,他们用公共的生产资料进行劳动,并且自觉地把他们许多个人劳动力当做一个社会劳动力来使用”。然而,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花费大量篇幅来揭示资本主义生产体系下的资本循环问题,并未对于如何治理经济展开充分说明。这一方面源于马克思在创作《资本论》后期的研究精力有限所致,另一方面也与其关于“社会变革”的观点相关。在他看来,如何治理经济问题“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而不能主观想象,这也为其后人类社会治理资本循环问题留下空间。
从“主要观点”的比较看出,马克思和魁奈资本循环理论在很多地方存在相近之处,由此使得“相近说”一度成为学界关于两种资本循环理论关系的基本观点。然而,认为两种资本循环理论相近并不符合马克思的观点。马克思已经意识到其与魁奈在资本循环问题的认识上存在根本差异,在给恩格斯的信中表达了要将他所绘制的“新经济表”代替魁奈“经济表”的想法,并且在他的经济学手稿中多次修订他自己绘制的“新经济表”。由此推知,在马克思个人看来,《资本论》在资本循环问题的研究上已经超越了《经济表》。相较于“相近说”而言,“超越说”更为准确地描述马克思和魁奈资本循环理论的异同,由此使得学界关于两种资本循环理论的比较研究的重点集中在马克思如何超越魁奈。
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自己在哲学、政治经济学等领域的评价,提供一种新的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贡献。在《资本论》第一卷德文二版的跋文中,马克思强调他对以往经济学方法论的超越。恩格斯也认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形成一种新的政治经济学方法论是他超越其他经济学家的主要之处。在《资本论》及其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与其他经济学家的理论差异更为集中地体现在“方法论”层面。因此,相较于其他维度而言,方法论层面的比较更能凸显马克思和魁奈在资本循环问题上的差异,也最为集中地表现了马克思对魁奈的资本循环理论的超越。因此,在下面的部分中,我们将对马克思和魁奈研究资本循环理论的“方法论”展开比较。
三、方法论比较:《资本论》与《经济表》资本循环理论存在根本差异
埃克伦德和赫伯特的研究表明,“重农主义者是体系的创建者……自然法则是其科学方法的一部分……在魁奈的《经济表》中达到了顶点”。该方法的形成与魁奈的从医经历有关。魁奈是“放血疗法”的发明者。在给米拉波的信中,魁奈说道:“他没有停止放血,但却把补充铁质补剂的事忘得一干二净”。魁奈将“经济体”视为“人体”,将不同经济部门视作经济体的“器官”,认为经济体系的有序发展有赖于“补充”和“放血”平衡。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时也体现出系统论的特征,其与魁奈在研究方法上具有很强的相似性。这也使得很多学者认为两人资本循环理论相近。然而,如果追索“方法论”层面,马克思和魁奈对资本循环理论就会显示出很大不同。
这种差异首先来自于两人对“劳动”的不同理解。斯密之所以不认同魁奈的观点,不仅源于后者允许政府干预经济,而且在于魁奈仅仅将农业劳动视为生产劳动,“把工匠、制造业工人和商人看作全无生产或全不生产的阶级”。斯密的观点得到马克思的认同,认为斯密“脱离错误的表象方法”,抽掉劳动的物质规定,“干脆就是劳动……就有了被规定为财富的对象的一般性……是劳动一般”,反对“只有农业劳动是生产的”观点。但是,斯密没有从“劳动一般”出发分析资本循环问题,“还时时要回到重农主义”,因而在很多方面出现“决定性的退步”。如果将斯密的方法论总结为“不彻底的劳动一般”+“自然秩序”,魁奈的方法论可以总结为“农业劳动”+“自然秩序”。因此,马克思和魁奈方法论差异主要是由对“劳动”和“自然秩序”的不同理解产生,并较为集中地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资本论》和《经济表》资本循环理论在是否自觉将“经济关系”作为核心范畴上存在显著差异。马克思和魁奈在分析资本循环问题时都触及“经济关系”,但是两者对经济关系的理解和运用存在很大差异。马克思认可要从“劳动一般”出发对资本主义生产体系的问题展开研究,并由此为研究起点建构资本循环理论,但他与斯密的主要分歧在于,在抽象到“劳动一般”后是否要考虑不同资本的社会差异。斯密没有意识到,“劳动一般”仅将商品中的“物质规定”抽象掉,但没有抽掉商品交换过程中的“社会规定”,因而自然要考察不同资本的社会规定。由于资产阶级社会具有“最发达的和最多样性的历史的生产组织”,广泛的社会交换会导致社会关系的日趋复杂。斯密在此处出现思维漏洞,忽视对不同资本社会形式上的差异,“把一切社会形式都看成资产阶级社会形式”。在马克思看来,斯密对魁奈的批判有失偏颇,并未抓住魁奈关于资本理论的缺陷,反而抹杀《经济表》资本循环理论的科学成分。虽然魁奈没有抽象到“劳动一般”的概念,但对农业部门的重视也使得魁奈在构建资本循环理论时,自然会考虑生产部门和非生产部门,尤其是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在资本循环上形成的独特关系,由此使得魁奈的观点让马克思感觉“眼前一亮”。然而,由于并未在《经济表》中完成对于“劳动”概念的抽象,魁奈重视“经济关系”更多是由于其对于农业劳动的“偏爱”而并非源于客观的科学研究。
第二,《资本论》和《经济表》在是否认可资本循环领域具有“自然秩序”上存在显著差异。受到多年从医经历的影响,魁奈认为经济体与人体相似,其运行和发展受到“自然秩序”的控制,“为了理解时间和空间的秩序,为了控制航海,保护贸易,必须观察和精确计算天体运动规律……有必要研究构成最好的统治基础的自然法则”。因此,魁奈在《经济表》中分析资本循环问题时着力揭示其中的“运动规律”。“自然秩序”的观点也被斯密吸收并表述为“看不见的手”。在斯密的影响下,认为经济领域存在客观自然规律也成为当时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关于方法论的一般观点。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马克思多次反对这种观点。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德文二版跋文中借一位评论家之口表达了他对“自然秩序”的反对:“有人会说,经济生活的一般规律,不管是应用于现在或过去,都是一样的。马克思否认的正是这一点。在他看来,这样的抽象规律是不存在的……根据他的意见,恰恰相反,每个历史时期都有它自己的规律……一旦生活经过了一定的发展时期,由一定阶段进入另一阶段时,它就开始受另外的规律支配……旧经济学家不懂得经济规律的性质,他们把经济规律同物理学定律和化学定律相比拟。”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上,社会的经济规律是存在很大不同的,资本的循环也会呈现出很大差异。因此,运用“自然秩序观”而形成的方法论会由于忽视不同资本社会规定的差异反而不能揭示现实中的资本循环规律。
第三,由于在“对劳动的抽象程度”以及“社会是否存在自然秩序”两方面的理解存在不同,《资本论》和《经济表》在分析资本循环发展趋势上存在根本差异。斯密等学者在研究资本循环问题时多以“具体劳动”为研究起点,基于“自然秩序”的理念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资本循环的效率最大。魁奈已经初步触及经济关系问题,其自然也会看到资本循环中出现的循环受阻和再生产无法展开的问题。然而,魁奈指出,只要现实中满足20多个条件,尤其是政府主动消除资本过多集中在非生产部门的问题就可以维系资本循环的有序运转,“没有这些条件,大国形同小国;有了这些条件,小国也可等同于大国”。由此看来,魁奈分析资本循环问题的方法论明显带有辩护资本主义体系的特征。马克思也将魁奈及其开创的重农主义学派称为是“资本的实际上最早的系统代言人”。马克思从“劳动一般”的概念出发,系统研究了资本循环领域复杂多变的经济关系,认为资本主义的资本循环过程中叠加了多重经济关系,不同形态资本循环的“不同步”带来社会再生产停滞的问题。典型地,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三卷中着重考察社会资本如何通过循环过程而转移到金融市场和土地市场,所形成的经济关系包括:(1)金融领域的赌博欺诈;(2)金融资本的独立运行;(3)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联合形成垄断;(4)资本集中在土地市场等,进而导致资本无法循环到生产部门,进而带来系统性的经济危机。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比较可以看出,马克思和魁奈的资本循环理论方法论存在根本差异。在“相近说”和“超越说”之外,本研究关于两种资本循环理论的比较研究提出,《资本论》和《经济表》的资本循环理论呈现出“主要观点相近”和“方法论相异”并存的独特现象。这使得对于《资本论》和《经济表》资本循环理论的比较研究聚焦在对该学术现象进行解释。因此,在下面的研究中,我们着重对“主要观点相近”和“方法论相异”并存的学术现象进行解释,并从中考察马克思主义济学理论的理论特性。
四、方法论与主要观点统一:把握《资本论》与《经济表》资本循环理论差异的科学视野
按照一般理解,方法论的不同导致学者在考察同一问题时必然会产生差异很大的观点。然而,该规律却在马克思和魁奈的资本循环理论的比较中“失效”,说明“方法论”和“主要观点”之间并非是“线性关系”,即方法论“决定”观点。这使得两者只能处于“辩证统一”关系中。如何理解主要观点和方法论之间的辩证统一属性,成为解释为何“主要观点相近”和“方法论相异”并存的研究路径。
恩格斯关于古典主义政治经济学家在方法论层面的主要缺陷的论述为思考“主要观点”和“方法论”辩证关系提供了方向。在他看来,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忽视了思考经济学问题所需要经历的诸多“中间环节”。而对于中间环节的重视,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区别于古典政治经济学方法论的主要特征。典型地,李嘉图及其追随者将抽象层面的“价值”与具体层面的“利润”“利息”和“地租”等相等同,无法解释为何“构成不同但数量相同的资本创造了同样利润”等系列问题,最终导致李嘉图学派的解体。因此,马克思和魁奈尽管在方法论层面存在显著的差异,如果两位学者在分析资本循环的过程中经历相同的“中间环节”,二者的理论观点出现相似之处便不足为奇。因而,正确地解释《资本论》和《经济表》资本循环理论为何出现“方法论相异”和“具体观点相似”并存的现象,关键在于找到两者在思维过程经历了什么相同的“中间环节”。
我们从方法论的研究起点,即对“劳动”的理解出发逐步找到马克思和魁奈在考察资本循环过程中经历的相同中间环节。马克思对“劳动”的抽象更为彻底并找到“劳动一般”。随着社会大分工的不断展开以及商品交换范围的不断扩大,“劳动一般”更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实际,由此形成的资本循环理论更为准确地揭示其中的规律。尽管斯密和马克思都抽象到“劳动一般”,在斯密的视域下这个概念是“空洞”的,因而无法从这一概念出发展开研究。马克思解决了斯密的理论缺陷。在抽象到“劳动一般”后物质规定就不再作为经济分析的核心,马克思自然就会研究资本循环过程中形成的“社会规定”及其对资本循环的影响。在他的视域中,经济问题的社会规定是“经济关系”:“这里涉及的人……是一定的阶级关系和利益的承担者……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由于对“劳动”的抽象更为彻底,充分抽象掉资本循环过程中“物质规定”,因而马克思在研究经济问题时更为自觉地将研究重点集中到经济关系。
魁奈在《经济表》中分析资本循环问题的过程中也触及了经济关系,着重考察了资本如何在生产部门和非生产部门之间循环。魁奈认为,对金融部门占据太多社会资源会导致资本的循环受阻,由此提出限制货币资本形成的思路,“金融管理机关,在征收赋税或政府开支时,决不会从流通、分配和再生产中窃取一部分收入,形成货币资产”;降低经济体系对金融资本的依赖程度,“满足国家各种急需的手段,只能寄望于国家的繁荣,而不能寄望于金融家的信用,因为金融财产是国王和国家都不知晓的一种隐秘的财富形式”;减少国家的负债水平,“否则会形成食利者收入,出现以证券交易为中介的金融汇兑商业,以此为基础的贴现更会引起不生产的货币财产的急剧增加”。马克思也认为金融资本具有脱离实体经济而独立运行的趋势,由此会产生经济体系的“虚拟化”和“金融化”严重的问题。由此看来,由于马克思和魁奈分析资本循环问题时都经历了“经济关系”的分析,因而两位学者的资本循环理论在具体观点上就会存在很多相近之处。如果马克思的健康情况允许其能将更多学术精力投入对资本循环领域复杂经济关系问题的研究,马克思和魁奈资本循环理论上的差异会更加凸显,尤其是马克思将包括“世界市场”在内的因素纳入资本循环问题的考察。
因此,“经济关系”是马克思和魁奈在考察资本循环问题中共同经历的“中间环节”,也成为统一“主要观点”和“方法论”的基础。由此也可以看出,包括魁奈、斯密在内的经济学家之所以没有充分揭示资本循环规律,主要在于不同学者对“经济关系”的掌握和分析程度存在不足。即使是魁奈涉及经济关系问题,也更多源于该学派对农业生产部门的偏爱使得魁奈“自发”地关注资本循环领域的经济关系问题。然而,由于魁奈没有抽象出“劳动一般”,仍然集中在“农业劳动”这一具体的劳动形式,其对资本循环中的经济关系问题的研究仍然存在缺陷。着重分析各领域存在的经济关系及其对经济发展趋势的影响成为马克思经济学理论的独特属性,也成为马克思超越其他经济学流派经济学家的关键环节。
抓住资本循环中的经济关系是马克思超越斯密、魁奈等经济学家的关键环节,并且也影响了马克思对其他流派经济学家资本循环理论的吸收和批判。马克思主要通过吸收和批判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观点而形成自身的经济学理论。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的概念、判断和推理为马克思提供了理论质料。考察《资本论》第二、三卷及其手稿可以看到,马克思在构建资本循环理论的过程中,将魁奈关于资本循环的概念、判断和推理“置于”他的理论框架下展开全新的思考,弥补其在经济关系认识上的不足,对其进行全新的“加工”,由此完成其资本循环理论的创新。在“方法论”和“主要观点”的统一视角中,马克思一方面从方法论层面超越了《经济表》和《国富论》的“自然秩序观”,另一方面弥补魁奈在对资本循环领域的经济关系认识上的不足,从而使得《资本论》和《经济表》资本循环理论出现明显的差异。
因此,《资本论》和《经济表》的资本循环理论之所以存在“主要观点相近”和“方法论相异”的现象,主要原因在于都经历了“经济关系”分析。并且,从马克思如何吸收并实现对魁奈的资本循环理论的超越看出,“经济关系”分析是马克思吸收和超越其他经济学流派理论观点,实现“方法论”和“主要观点”统一的重要方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的独特属性,为当前创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提供学理观点。
当前,随着全球资本主义问题在资本循环领域出现新变化和新发展,当代经济学理论流派关于资本循环问题形成了诸多理论观点,人类社会对于资本循环问题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为马克思主义资本循环理论创新提供了新的理论环境。此外,随着我国致力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创新马克思主义资本循环理论成为经济学理论创新的重要部分。因此,在下一部分,我们将考察马克思在经济关系分析的基础上实现“方法论”和“主要观点”统一的特性,对于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资本循环理论创新的意义。
五、当代启示
本研究从考察学界关于《经济表》和《资本论》资本循环理论比较着手,展现马克思和魁奈在资本循环问题上具有“主要观点相近”和“方法论相异”并存的独特现象,并揭示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在“经济关系”层面实现“主要观点”和“方法论”统一的特性。对于不同层面的研究而言,该成果对研究和创新马克思主义资本循环理论具有以下三方面启示。
第一,对于《资本论》资本循环理论,需要从“方法论”和“主要观点”统一的角度考察马克思创新资本循环理论中的系列问题。学界对《经济表》和《资本论》资本循环理论的学理关系形成了“相近说”和“超越说”两种观点。本研究通过对这两种观点展开批判性考察并提出新的观点,认为两种资本循环理论之所以“主要观点相近”和“方法论相异”并存的现象,主要原因在于两者在研究中都经历了“经济关系”分析环节,主要观点的相似并不能得出两种理论“相近”的观点。因此,在“经济关系”分析的基础上,考察马克思如何批判包括魁奈、斯密在内的经济学家的资本循环理论,并完成自身资本循环理论的建构,从而为学界深化关于《资本论》第二、三卷创作史,以及资本循环理论创作史等问题的研究。
第二,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而言,“方法论”与“主要观点”辩证统一是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资本循环理论创新需要遵循的建构方法。马克思之前的经济学家由于没有形成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其对于资本循环问题的贡献更多集中在提供系列关于资本循环问题的概念、判断和推理,以及经济问题的理论资源。也有部分学者和魁奈类似自发地从经济关系视角分析形成系列观点,为马克思建构资本循环理论提供具有启发性意义的观点。因此,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建构政治经济学理论的过程中也充分吸收之前经济学流派在资本循环的经济观点,并在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方法论下对其进行改造,尤其是弥补其中对于资本循环领域的“经济关系”问题把握的不足,在既有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完成资本循环理论的创新。
第三,对于当代我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发展而言,“方法论”和“主要观点”统一是吸收当代其他经济学流派观点的科学视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的后继者们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的历史,是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己的历史”。2008年后全球经济学理论板块发生了重大变化,新自由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占主导地位的局面发生根本转变,行为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等流派对资本循环问题阐发诸多新观点,为当代马克思主义资本循环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提供理论质料。如何科学地对新出现的经济学流派的资本循环理论进行批判,并将其纳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体系就成为我国经济学理论创新的重要学术任务。本研究展现马克思如何从方法论角度对魁奈的资本循环理论进行吸收和批判,为吸收当代经济学流派关于资本循环问题的观点,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创新提供示范。
本研究在梳理“相近说”和“超越说”的基础上,展现马克思和魁奈在资本循环理论呈现“主要观点相近”和“方法论相异”并存的现象,丰富学界的研究成果并由此揭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的独特品质,希望引发学术界对于《资本论》创作史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的关注。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06期
发布时间:2023-03-14 10:17:00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