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传光:新质生产力理论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
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反映着一个国家和民族所能达到的理论高度和精神高度。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并始终关心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问题。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
作者:2024-09-06 00:00 -
吕臻:毛泽东胸中有“数”的工作方法
质量互变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毛泽东将其创造性运用到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实践中,形成了胸中有“数”的工作方法。1949 年3 月,他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所作的...
作者:2024-09-06 00:00 -
冯留建 谢良卿:新时代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辩证逻辑
营造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是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内容。习近平强调,“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是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政治要求...
作者:2024-09-06 00:00 -
怀进鹏:学习邓小平教育理论开拓教育强国建设新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同志的伟大历史功勋。1977年,邓小平同志作出恢复高考的重大决定,以教育战线为突破口,推动各方...
作者:2024-09-06 00:00 -
樊继达:发展新质生产力亟待打好五大创新战役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
作者:2024-09-06 00:00 -
田鹏颖:论毛泽东对“第二个结合”的理论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
作者:2024-09-05 00:00 -
王云芳 邱菊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维度
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顺应中华民族从历史走向未来、从传统走向现代、...
作者:2024-09-05 00:00 -
张允熠:文化“综合创新”论与“第二个结合”
中国在北宋时期(11世纪)出现了著名哲学家程颢、程颐二兄弟,他们是宋明理学实际上的开创者(周敦颐发其端,朱熹殿其后),对中国哲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北宋五子”中地位显赫。英...
作者:2024-09-05 00:00 -
徐瑾:习近平文化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创新性发展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其文化理论包括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文化的建设以及文化多样性等内容,时至如今仍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基于新时代中...
作者:2024-09-05 00:00 -
黄建军: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内在逻辑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深远而持久的伟大变革,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迈向现代的生产生活方式的总过程。当代中国“正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
作者:2024-09-05 00:00 -
张跃国:立心与立命:“第二个结合”的文明再造逻辑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面对汹涌而来的西方文化和资本主义文明,中华传统文化应对乏力、左支右绌,处于极其被动的...
作者:2024-09-05 00:00 -
宋一帆:青年马克思的“斯宾诺莎”问题研究
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史研究中,斯宾诺莎主义与激进政治的关联始终是一个难题。斯宾诺莎主义经过“泛神论之争”进入德国思想界,并在十九世纪上半叶成为反抗黑格尔哲学体系的有力资...
作者:2024-09-05 00:00 -
吴韵曦:2024年欧洲议会选举与左翼政党发展挑战
欧洲议会选举是2024年全球“选举大年”的一大标志性事件,被视为欧洲政治的“风向标”。2024年6月,第十届欧洲议会共选举产生720个席位,投票率连续两次增长,达到1999年以来最高值...
作者:2024-09-05 00:00 -
杨静: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就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作出重要部署,提出“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这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发...
作者:2024-09-05 00:00 -
麻国庆: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在现代化理论的发展过程中,有两种模式是讨论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一是以西方为中心的一元现代化模式,一是在反思西方现代化模式上,形成的不同于西方社会发展模式的多元现代化模式...
作者:2024-09-05 00:00 -
冯延平:科学把握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主旨要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发表以来,我们党对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人民性、时代性、主体性的规律性认识持续深化,提出了一系列新...
作者:2024-09-05 00:00 -
王春光:推动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并提出了一些新论断,体现了深化城乡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对今后的城乡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第一...
作者:2024-09-05 00:00 -
金民卿:党领导改革开放成功经验的总结升华
中国共产党的一个优良传统,就是善于总结、升华、运用实践中形成的经验,实现在继承中发展、在守正中创新。《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
作者:2024-09-05 00:00 -
论中国共产党的理论自觉及其内容演进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深刻揭示了近代西方所开辟的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历史进程与基本规律,这是我们考察近代以来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国家历史命运的基本理论遵循。民族历史...
作者:2024-09-05 00:00 -
崔志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本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一种有别...
作者:2024-09-05 00:00 -
刘仓: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把握好的几个关系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联通世情国情党情,涉及经济社会形态,涵盖内政外交国防,是个系统工程。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把握好传统和现代、文化和文明、一体和多元、中华文明和世界...
作者:2024-09-05 00:00 -
丁俊萍 陈程:毛泽东对“两个结合”的历史贡献及其经验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首次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即“两个结合”新论断。党...
作者:2024-09-05 00:00 -
莫纪宏: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科学构建中国特色文化法学理论体系
一、文化法学的研究对象、范围及特征文化法学,顾名思义,是以文化法现象和文化法规范为研究对象的一门法学学科。通俗地说,文化法学就是研究文化法的一门学科。但此处的“文化法...
作者:2024-09-04 00:00 -
寇清杰 马子杰: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逻辑、理论逻辑和价值意蕴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一个系统完整、逻辑严密、不断展开的、开放式的思想体系,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实践中,围绕我国文化建设重大问题形成的一系列内涵丰富、论述深刻的新思想...
作者:2024-09-04 00:00 -
王雪超: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习近平文化思想极大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的最新成果、理论总结和智慧结晶,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
作者:2024-09-04 00:00
-
习近平: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
梁孝:反思现代西方“神话”历史:“古希腊起源”、霸权意识和回溯式目的
-
高建明:美国新一轮社会主义思潮评析
-
余斌:生产力——生活方式”的传导机制及其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