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骆郁廷 余焰琳: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与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以下简称“马工程”)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核心工程。2004年,中共中央印发《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提出和...
作者:2025-03-12 00:00 -
严书翰:科学社会主义学科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中的发展与创新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以下简称“马工程”)实施20年之际,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深刻阐明了马工程的地位和作用,“明确了坚持守正创新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学习研究宣传的任...
作者:2025-03-12 00:00 -
贺城 高鹤鹏 林鹏:以耐心资本发展新质生产力:中西分野、二重属性与实践探索
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大量资本涌入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领域,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了新动能。2024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
作者:2025-03-12 00:00 -
林进平: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必须增强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共中央关于进一...
作者:2025-03-12 00:00 -
夏文斌 张楚翘: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方法指南和着力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加快形成同新...
作者:2025-03-12 00:00 -
欧阳军喜:从历史维度看“第二个结合”
100年前,1925年12月16日,郭沫若在《洪水》半月刊发表《马克斯进文庙》(马克斯即马克思)一文,让马克思和孔子有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相遇和对话。孔子对马克思惊叹:“你这个理想社会和...
作者:2025-03-11 00:00 -
张定鑫:重思“新世界观”阐释形式问题
一、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初呈现形式的“新世界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者,马克思没有使用过“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词,然而这并不影响这一伟大哲学所实现的世界观革命。...
作者:2025-03-11 00:00 -
庄振华:现代如何言说绝对者:以黑格尔的斯宾诺莎阐释为例
自唯名论潮流兴起以来,虽然西方思想看似弱化了对绝对者的思考,将关注焦点转向了自然的规律与人间的事功,但绝对者始终是一个绕不过去的问题,对绝对者的言说事实上成为一条隐线,连...
作者:2025-03-10 00:00 -
任平 范云:马克思哲学革命出场的轴心研究范式转换
一、问题的提出:马克思哲学革命与研究范式的深切关联及其互动共进深描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创新学术史,必须以方法论自觉作“复调叙事”:考察思想演进与“研究范式的创新与转换”...
作者:2025-03-06 00:00 -
罗久: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认识论前提
尽管哲学上的认识论问题并不是马克思理论思考的中心,但作为马克思核心工作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显然有着与现代主流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非常不同的认识论前提,对于这一点马克思完...
作者:2025-03-06 00:00


-
新新青年BLOG|驳人民日报《天塌不下来》:真正的危险,是以为自己无所不能
-
习近平:朝着建成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
余斌:“卡夫丁峡谷”的第二重跨越
-
赵丁琪:政治的终结与“后民主”——朗西埃对当代西方政治的哲学批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