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志刚:“三大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立体化呈现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经济面临深度调整,“西方发展优先论”大行其道;世界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冷战思维和地缘政治阴魂不散;文明冲突被人为放大,“文明冲突论”、“文...
作者:2024-04-02 00:00 -
孙代尧 刁伟琪:国家与后发现代化的荣枯——基于国家自主性和国家嵌入性的分析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亚非拉一大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独立为新的民族国家,并开始了自身的现代化过程。后发国家一般存在诸多后发劣势,还要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同时实现多方面变...
作者:2024-03-22 00:00 -
李长银 李佳煌:程憬的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
程憬(1902—1950年)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重要先行者,20世纪20年代初期即接受唯物史观,又在1928年至1933年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相继发表关于中国社会史的系列文章,提出了由群到氏族...
作者:2024-03-22 00:00 -
苗贵山:毛泽东“无产阶级的革命的功利主义”思想的源头与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青年时代,毛泽东同志就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壮志豪情,立下拯救民族于危难的远大志向,投身救...
作者:2024-03-15 00:00 -
汤志华 陈红惠: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对中国革命重大问题的思考——基于《纪念巴黎公社的重要意义》的分析
巴黎公社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历史上第一次以武装革命推翻资产阶级反动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伟大尝试,对中国革命具有重大借鉴意义。《纪念巴黎公社的重要意义》是1926年毛...
作者:2024-03-15 00:00 -
王绍梁:重新审视马克思的抽象劳动概念
早在20世纪30年代,苏联经济学家卢森贝就指出:“把抽象劳动看成只是劳动力的生理消耗是不对的。”生理学解释背离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存在把抽象劳动自然科学化的倾向。关...
作者:2024-03-14 00:00 -
宋铁毅: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历史逻辑——兼论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当代意义
长期以来,东欧新马克思主义一直被指认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附属或流派之一,以至于其自身特殊的理论意义尚未被学界充分认识并揭示。从主流观点来看,这主要根源于两方面的事实。其...
作者:2024-03-14 00:00 -
陈峰:解构与还原: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史的重建之路
近年来,主要得益于外力的推动,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史研究不断升温,成为学术史领域一门新兴的显学。越来越多的青年学者加入其中,即是一个明证。相对于此前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的冷...
作者:2024-03-13 00:00 -
张国祚 孙亚芳:论习近平对毛泽东传统文化观的继承与丰富发展
“文化”是人类思维和实践的创造物,是人类特有的社会历史现象,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有文化。“传统文化”是特定民族原创的,随着民族历史发展、逐渐沿传下来的,能够反映民族特质和...
作者:2024-03-11 00:00 -
李培林:加强我国文化、文明的理论和经验研究
在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中,“文化”可能是一个研究最为广泛但理解也最为多样的领域。世界上不同学科的学者,关于“文化”这个概念的定义,就有上百种之多。在我国当前,文化、文明研...
作者:2024-03-07 00:00
-
习近平: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
梁孝:反思现代西方“神话”历史:“古希腊起源”、霸权意识和回溯式目的
-
高建明:美国新一轮社会主义思潮评析
-
余斌:生产力——生活方式”的传导机制及其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