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国祚 杨若楠: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与贡献
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高度评价毛泽东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伟大奠基者”(1),充分肯定毛泽东对探索新中国现代化道路作出的突出贡献。在新...
作者:2025-04-14 00:00 -
孔伟宇:马克思《曼彻斯特笔记》对社会主义学说的研究
曼彻斯特笔记》是马克思第一次对社会主义学说进行系统性研究的成果。随着《曼彻斯特笔记》后半部分于2015年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以下简称“MEGA2”)第四部分第...
作者:2025-04-09 00:00 -
胡明 方敏:正名与征实:“重商主义”术语百年争议的澄清
一、文献综述与问题的提出重商主义mercantilism一词有人认为源自19世纪后期的德语merkantilismus,牛津英语词典(OED)猜测,它可能更早源于十九世纪法语中的mercantilisme,但无...
作者:2025-04-09 00:00 -
王衡 王诗龙:列宁关于发挥政治在落后国家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的探索
一、问题的提出列宁作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第一个无产阶级执政党的创建者,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理论贡献和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
作者:2025-04-09 00:00 -
牟成文 王韦君:马克思关于作为制度性贫困的无产阶级贫困思想
制度性贫困是指由社会或者国家的制度性不公所造成的一种贫困。黑格尔认为:“当广大群众的生活降到一定水平——作为社会成员所必需的自然而然得到调整的水平——之下,从而丧失...
作者:2025-04-09 00:00 -
刘红凛:新中国成立以来执政党建设的基本历程与经验
马克思工艺学思想为科学认识人工智能的本质属性和社会历史效应,正确处理人工智能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提供了根本遵循。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和战...
作者:2025-03-26 00:00 -
张占斌:把握提升质量和做大总量内在逻辑
经济质量提升与总量增长,既是经济发展的核心任务,更是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的关键指标。目前我国尚未跨进高收入国家门槛,要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迈进,发展的质和量都必不可少,必须两...
作者:2025-03-25 00:00 -
龚云 朱莹:经济大省挑大梁,要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作示范”
2025年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圆满实现‘十四五’发展目标,经济大省要挑大梁。”这一重要指示不仅是对江苏的殷切期望,也是...
作者:2025-03-24 00:00 -
林建华: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847年6月共产主义者同盟成立,标志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创立。1924年1月22日,即列宁逝世后的第二天,俄国共产党(布)中央...
作者:2025-03-19 00:00 -
李成旺:近代西方唯心史观的演进逻辑与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变革
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题。近代以降,哲学家们不再像古希腊哲学家那样诉诸“知识论”思维,而是通过对历史进行自觉的哲学思考来把握自由问题,由此,历史哲...
作者:2025-03-18 00:00


-
新新青年BLOG|驳人民日报《天塌不下来》:真正的危险,是以为自己无所不能
-
习近平:朝着建成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
余斌:“卡夫丁峡谷”的第二重跨越
-
赵丁琪:政治的终结与“后民主”——朗西埃对当代西方政治的哲学批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