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芩民:费尔巴哈无神论的哲学全貌与理论意义探析
学界一般将费尔巴哈哲学称之为“人本学唯物主义”,其中蕴含的深刻的无神论思想, 得到马克思的高度评价和吸收运用。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指出: “对宗教的批...
作者:2025-03-31 00:00 -
王飞 台合语 :观“星”而动:大学生网络占星的精神困境与纾解之策
互联网传播技术的发展,打破信息传播的时空限制,使得更加个体化的认同方式在年轻一代中兴盛起来,深刻改变大学生的认知方式与信息吸纳渠道。依托互联网平台为传播载体的星座、塔...
作者:2025-03-31 00:00 -
曾靖涵:五四时期毛泽东的反迷信思想探析
五四时期是中国社会思潮变迁、社会形态由传统向现代嬗变的重要转型期。在近代知识界看来,迷信作为旧时代的遗留物,与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转型相悖。两者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激起不...
作者:2025-03-28 00:00 -
刘旭宸:以唯物史观指导宗教史研究的开山典范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在唯物史观基础上构建的完整的、科学的理论体系。它不仅对宗教的本质这个根本性的问题做出了深刻判断,还为我们分析具体的宗教现象、宗教历史、宗教教义...
作者:2025-03-28 00:00 -
瞿成基:十八大以来 “党员不得信教” 政治纪律的建设历程、执行情况和基本经验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党员的政治纪律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特别强调“党员不得信教”这一政治纪律。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指...
作者:2025-03-27 00:00 -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学与无神论研究中心:科学无神论学科前沿报告(2023)
2023年是科学无神论学科艰难前进的一年。2023年以来,因为种种原因, “宗教热”出现回弹,并在一段时期内保持升温的态势。受此影响,意识形态领域各种有神论思潮有所抬头。在意识...
作者:2025-03-27 00:00 -
蔡江帆 柴千雨:马克思对斯宾诺莎理性神学的批判与超越探析
一、问题的提出17世纪的理性主义哲学着力于对传统宗教与经院哲学的批判,同时不可避免地深受宗教的影响,体现出在理性与信仰中寻求平衡的特点。作为首次提出以科学理性解释《...
作者:2025-03-26 00:00 -
许潇: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涉宗教类课程的价值内涵、根本遵循与实现路径
宗教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现象,体现为制度化的信仰传统和特定的意识形态。宗教长期存在于人类社会,与人类社会的诸多活动交织在一起。因此,几乎所有的人文社会科...
作者:2025-03-19 00:00 -
陈慧明:高校开设《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概论》通识课程探究
高校开设《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概论》通识选修课是实现推进无神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最佳方式。笔者以参与无神论通识课程教学与科研经验为基础,认为这门课程具有明确的...
作者:2025-03-19 00:00 -
赵金英 王永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重要论述的 研究进展、热点论域与态势展望
“宗教问题始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必须处理好的重大问题,宗教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宗教工作的新理念新举措...
作者:2025-03-18 00:00


-
新新青年BLOG|驳人民日报《天塌不下来》:真正的危险,是以为自己无所不能
-
习近平:朝着建成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
余斌:“卡夫丁峡谷”的第二重跨越
-
赵丁琪:政治的终结与“后民主”——朗西埃对当代西方政治的哲学批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