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建刚:科技革命视域下中国式工业现代化的发展战略与实践路径
18世纪之前,人类社会长期处于农业社会,科技发展缓慢,物质财富匮乏,人民生活水平低下。18世纪爆发了第一次科技革命,并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人类社会自此进入了工业社会,科技迅猛发...
作者:2024-07-30 00:00 -
辛向阳:守正创新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路径和方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指出,总结和运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贯彻守正创新原...
作者:2024-07-29 00:00 -
杨彬彬:凝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共识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全面深化改革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改革共识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基础...
作者:2024-07-25 00:00 -
辛向阳:“结合”筑牢了道路根基
2023年6月2日,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个重要论断:“结合”筑牢了道路根基。这个重要论断包含着丰富的内涵。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着深...
作者:2024-07-25 00:00 -
罗文东: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中,党是决定整个系统高效运行的关键。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书记罗文东表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不断提高党...
作者:2024-07-24 00:00 -
辛向阳: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坚持、运用和发展
邓小平同志之所以能够为中华民族建立彪炳史册的历史功勋,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始终具有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特别是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运用马克...
作者:2024-07-24 00:00 -
曾宪奎:以新质生产力为着力点助推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确立了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要把这些战略部署落到实处,把中国式现代化蓝图变为现实,就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围绕党的中心任...
作者:2024-07-24 00:00 -
陈爱茹: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当代意义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海外各界对我国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升。海外对新时代中国的关注,除了高速发展的经济,更有我国的理论创新,从“一带...
作者:2024-07-24 00:00 -
任丽梅: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突破人类文明发展困局的全新选择
现代化理论是一种以实现现代化为目标、用以指导人类变革性社会实践、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思想观念体系。现代化理论与现代化实践一样,都具有历史发展性。不同历史阶段...
作者:2024-07-22 00:00 -
上官苗苗:出场、要义、路径:理解新时代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三重维度
自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这一命题以来,其在新的发展阶段、新的历史方位和新的发展格局中展现新态势、获得新诠释。“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共同富裕”目...
作者:2024-07-22 00:00


-
余斌:“卡夫丁峡谷”的第二重跨越
-
赵丁琪:政治的终结与“后民主”——朗西埃对当代西方政治的哲学批判
-
余斌:论生产力—生活方式的传导机制及其启示
-
朱继东、许莫晗:习近平文化思想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价值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