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5月起调整居民水价 第一阶梯每立方米5元
新华网北京4月29日电(记者关桂峰)记者29日从北京市发展改革委获悉,从5月1日起,居民用水实施阶梯水价,三档水价分别为每立方米5元、7元和9元。非居民水价和特殊行业水价也同时进行调整,其中,非居民水价每立方米上调2元,特殊行业用水价格大幅度提高,每立方米达160元。
调价按照“多用水多负担”的原则,第一阶梯户年用水量不超过180立方米,水价为每立方米5元。第二阶梯、第三阶梯户年用水量在181—260立方米之间和260立方米以上,水价分别为每立方米7元和9元。
调价实施对象为城镇供水范围内实现分户计量的居民用户。对于多人口家庭,具备分表条件的,给予分表;不具备分表条件且人口为6人(含)以上的家庭,每户每增加1人,每年各档阶梯水量基数分别增加30立方米。针对水价调整,相关部门将研究出台对低收入人群及边缘人群的保障措施。
同时,非居民用户包括工商业、旅游饭店餐饮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等,水价也由现行平均价格水平每立方米6.15元统一调整到8.15元,分两步实施。继续执行超定额累进加价政策。
特殊行业用水价格也大幅上调。纯净水业和洗车业用水现行价格为每立方米61.68元、洗浴业用水价格为每立方米81.68元,将统一调整为每立方米160元,高尔夫球场和滑雪场用水纳入特殊行业水价管理,水价为每立方米160元。北京市水务局副局长刘斌说,此举旨在严格控制高耗水行业发展,进一步引导高耗水企业循环用水、积极采用再生水。
据了解,调价后的水资源费全部用于建立北京市水资源节约专项资金,用于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节水技术和器具的研究推广、节水工程投入和节水项目奖励等。
北京市相关部门表示将认真研究听证会参加人提出的意见建议,进一步研究节水奖励机制,加强水质监管,推广节水技术,供水企业将加大成本公开、加强老旧管网供水管网改造等。
北京地铁公交票价今年确定调整
京华时报讯(记者黄海蕾)今年下半年北京地铁票价将调整。记者从地铁运营公司了解到,票制改革的准备工作已经开始,涉及所有车站的自动售票系统、闸机需进行升级改造,预计10月底前完成调试。
据介绍,地铁票制票价改革涉及所有车站的AFC系统自动售票机、半自动售票机、闸机等终端设备的升级改造。目前,有关票制票价改革的准备工作已经开始。
改造期间,车站少量终端设备有可能停用。确定停用设备后,地铁方面还要调整客流进出以及疏散的方案。
票制改革实施前,地铁运营方还需提前开展相关规章制度和售补票操作流程的完善,同时售票系统改造后,员工对设备功能、操作流程、异常处理、票款统计与核对需要进行培训。按照要求,规章及操作流程修订需7月底前完成。而员工培训以及设备改造调试将分批进行,10月底前全部完成。
公共服务的涨价,往往会成为舆论热点。涨价既是公共决策,又是民生举措,决策之前把原因说明白、把收支账算清楚非常重要。否则难免有自说自话嫌疑,很容易遭遇民意反弹。
北京地铁的票价问题又一次引起关注。日前北京交通委委员荣军在公开场合表示,北京轨道交通成本为每人次6-7元。按此推论,相较于2元票价,北京地铁还有4-5元涨价空间。而据媒体报道,目前北京市交通委与市发改委正设计调价方案。
公共服务的涨价,往往会成为舆论热点,由于牵涉政府、市场、企业、个人等不同主体的利益,争论通常也比较激烈。这在北京地铁问题上表现得更为明显。应该明确,涨价既是公共决策,又是民生举措,决策之前把原因说明白、把收支账算清楚非常重要。否则难免有自说自话嫌疑,很容易遭遇民意反弹。
在许多城市,水、电、燃气、交通等公共服务都是由少数几家甚至一家企业提供,政府以财政补贴的方式弥补相关企业的政策性亏损。作为市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这些产品价格上涨,势必会影响到广大市民,尤其是中低收入群体的切身利益。但是,这并非说“涨价”就成为不能碰的死穴,是否上涨要取决于实际情况,应有理有据。
目前来看,“亏损严重、难以为继”是最常见的涨价理由。但只是这么笼统一说显然不够。就拿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为例,起码要说清以下方面:一张票背后的实际成本是多少,由哪些部分构成,是怎样测算的;为了弥补票价和实际成本之间的差额,政府补了多少,企业自担了多少;涨价要求是企业提出还是政府提出。若是政府提出,是不想追加财政补助,想把钱投向其他领域还是有别的考虑?若是企业提出,到底是因亏损还是超负荷运载?若是亏损,是因其负担得太多还是自身经营不善……总之,账算得越细越好。现在很多人一听涨价就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基础公共服务领域市场化程度不高,许多企业都带有垄断性质,如果涨价没有完整的经济数据做支撑,难免有群众不买账,怀疑其“师出无名”,怀疑真正原因是相关企业“自己不争气”,或者干脆就是“与民争利”。
另外,公共服务涨价,尤其是地铁、公交涨价,不光是谁多掏钱的事。对于这次北京地铁调价,就有意见指出,这可能会让更多的人选择乘坐公交车或开私家车,使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更为严重。由此看,不但经济账要说清楚,还要考虑社会效益,并充分解释回应关切。
部分群众一听到“涨价”就恼火,就是被一些闭门决策和走形式的价格听证伤了心。要让公众对价格调整保持理性,相关部门和企业必须得先拿出态度来,把群众最关心的事说清楚了,切忌躲躲闪闪、虚言搪塞。而完善公共产品补偿机制,在行业内推进市场化竞争都需要逐步探索,当然,“托住”底层群众的刚性需求是个底线,无论怎样改革都不应逾越。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