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对外部英文报道微博“新华-我报道”报道,5月22日早晨,新疆乌鲁木齐文化宫早市发生多次剧烈爆炸,伤亡不明。据天山网报道,新疆自治区和乌鲁木齐市有关部门迅速处置,伤员已全部送往医院救治。案件正在调查中。
乌鲁木齐早市至今已有22年历史,它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观察者网旧文重读,带读者重返这个家长里短、平凡祥和的地方。
新疆乌鲁木齐爆炸现场
昔日祥和的街头。
以下为中新网2006年旧闻《在乌鲁木齐逛早市》
在北京已很久未起早遛逛的早市,没想到在乌鲁木齐却成了我“独家采访”的地方。
只因听了乌鲁木齐市委宣传部刘振东副部长的一句话“乌鲁木齐对小商贩的态度是只要经商就欢迎,不排斥,管理的目的不是让它消失”,9月底的一天,我早早的起床去赶了乌鲁木齐沙依巴克区的文化宫早市。
“只要经商就欢迎,不排斥”,这可能就是最吸引我敏感新闻神经的地方了,乌市也是个大城市,对市场管理的难度与北京相比或许无法相比,但复杂性估计相似度极高。此次在乌市早市的走马观花,也算是希望能从一个小话题里能引出便利民众的一些切实办法。
街头摆摊的少数民族商贩乌斯曼。
街角处的商贩正帮客人切割羊肉。
在这条200多米长的居民区的街道上,井然有序的排列着蔬菜瓜果、肉类和日用百货等摊位,据管理处的梁女士介绍说,这个有14年历史的早市现在固定摊位350户,管理费是每个月150元,其中有不少下岗工人摆的摊位,还有不少流动摊贩,节假日时甚至可达千家商户,规模在沙依巴克区可以说是最大的一家。
在标有文化宫路的指示牌下,我们遇到了正在卖吐鲁番红葡萄干的少数民族汉子乌斯曼,除了他面部明显的少数民族特征外,穿着已与旁边的汉族商贩没有任何区别了。在与我谈话间,操有少数民族口音普通话的乌斯曼对现在的生意状况好象还是比较满意的,每天10元的流动商户管理费在他看来也完全可以承受。“买点葡萄干吧,这是正宗的吐鲁番葡萄,很好吃的”,采访之余,乌斯曼也没有浪费他做生意的时间,卖给了我不少的葡萄干。
告别乌斯曼后,走出不到百步便迎面看见了推着“倒骑驴”三轮的维族老汉——塔哈尔,他与乌斯曼一样有着黝黑的面庞。这位笑呵呵的老汉未等我开腔就主动介绍起所售产品了,“这个是阿魏,是药材,很好的药材,可以消积食、杀虫的。”
塔哈尔老汉也是个流动商贩,梁女士说:“老汉在这个早市卖阿魏已有7、8年的历史了,人缘不错,经常是没看见人,只要听见叫卖声就知道他来了”。一转身的功夫,塔哈尔老汉的身旁就聚集了不少买家,据说老客户很认可他。
一转身的功夫,塔哈尔老汉的身旁就聚集了不少买家。
越到收摊时也是采购降价货的百姓越多的时候。
走完了这个说大也大说小也不小的早市,时间已经指向了9点,人头依然攒动。
越到收摊时也是采购降价货的百姓越多的时候。一位60多岁的退休工人范大爷就是赶在这个点钟才出来买菜,“便宜啊,我一个月只有700元的收入,当然到这来买菜呀。”
管理处的梁女士在与我攀谈的过程中,也不停地在进行督促商户的工作,“一到九点,上班上学的人也开始多了,就要让各商户开始撤摊了,要让道路恢复原样,而且是要尽快。”
清洁工人认真地清扫着早市留下的痕迹。
新疆的早晨由于时区的问题,9点相当于内地的早7点,正是早班高峰开始的时间,这些每天都在7点半就在市场进行管理的管理员们,严格执行着各项规章制度,而且一执行就是14年。
由于还有其他活动,我在这个早市并没有呆到他们所说完全撤离干净的10点钟,但走到路口时,已看见有清洁工人拿着扫帚在清扫早市的痕迹了,而且,他扫地真的很干净。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