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

东亚各自记忆甲午战争 日本避谈侵略行(图)

字号+作者:记者 来源:环球时报 2014-07-26 09:01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勿忘国殇,海洋强国。”这是韩国《朝鲜日报》25日一篇直击中日甲午战场文章的开头,它引用的是刘公岛上一块显示中国&l'...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勿忘国殇,海洋强国。”这是韩国《朝鲜日报》25日一篇直击中日甲午战场文章的开头,它引用的是刘公岛上一块显示中国“毅然决然”立场的宣传牌上的话。25日是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的日子,两个甲子的轮回之后,那场改变东亚的战争留下的后遗症仍在折磨着这一地区。25日,中国北海舰队的舰船在刘公岛甲午故地鸣笛,边防军在辽宁甲午战争遗址向殉职将士献花,一篇又一篇反思“民之痛、国之殇”的文章在媒体上发表。韩国也没有忘记他们民族“差点被种族灭绝漫长黑暗岁月的开始”的甲午年,而在日本,几乎没有公开的纪念活动,关于甲午的记忆没有抹去,媒体上有反思的声音,但更多的声音是说中国要借纪念甲午牵制日本。《韩国日报》评论说,中日两国现在因领土争端及历史问题处于一触即发状态,从这个角度看,当年的甲午战争似乎还没有结束,它仍是左右东北亚局势和命运的关键所在。jSB品论天涯网

  “中国通过深刻反省实现海洋崛起”jSB品论天涯网

  据香港“大公网”25日报道,120年前的今天,丰岛海战打响,标志着中日甲午战争爆发;120年后的今天,北海舰队在威海刘公岛甲午故地,开展“铭记甲午耻、践行强军梦”水兵集体签名宣誓、舰艇鸣笛、瞻仰凭吊等纪念活动。香港亚视新闻报道称,25日,解放军在辽宁举行纪念活动,200名边防部队和消防官兵,在盘锦市田庄台举行公祭,向殉职将士献花。120年前,2万多日军发动攻势,当地清军战败共有2000多人阵亡,是甲午战争中最激烈的一场战役,当地至今仍然保留当年战场和炮台遗址。英国广播公司报道称,为纪念甲午战争,辽宁省民企集资3700万元以1:1比例复制当年出战的“致远舰”。预计工程9月完工,被复建的“致远舰”将成为甲午海战博物馆长年展品。jSB品论天涯网

  “中国有可能借日清战争120周年纪念,进一步强调钓鱼岛是中国的”,日本“搜索中国”网站的文章对中国的纪念活动充满警惕。文章称,7月25日是日清战争(甲午战争的日本说法)最初的战斗丰岛海战发生日。中国将这次战争定位为日本第一次侵略中国的战争,还主张钓鱼岛就是在日清战争讲和条约下被日本夺走的。jSB品论天涯网

  日本时事通讯社报道称,中国的《人民日报》在甲午战争120周年时称清国失败的原因是军队腐败,这表明中国对军队腐败的危机感。同日该社还报道说,中国在纪念甲午战争120周年之际展开了历史教训宣传活动,这些宣传活动有牵制日本的目的。jSB品论天涯网

  韩国《东亚日报》认为,中国不忘耻辱过去,试图通过深刻反省实现海洋崛起。韩国《每日经济》称,中国各地正在用各种形式纪念甲午年的历史,以不忘国耻。习近平的“中国梦”就是从海军建设开始的,第一艘航母已入水,预计其第一目标就是夺回曾在清日战争中被日本抢去的钓鱼岛。文章称,当年清日战争的战场就是朝鲜半岛,而那场战争是“打破数千年来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秩序,让日本全面登上历史舞台”的关键战役。但是对于朝鲜来说,清日战争是“在日本的殖民统治下,差点被种族灭绝的漫长黑暗岁月的开始”。如今的韩国人似乎早已忘记那段受辱的过去,值得深思。jSB品论天涯网

 jSB品论天涯网

  韩媒:中日交恶源于甲午战争 日占领钓鱼岛jSB品论天涯网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7月24日,国际危机组织发表一份报告,呼吁中日保持克制。报告称,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引起有关日本是否就二战侵略行为完全悔过的激烈争论,而这段侵略历史仍然是这一地区的伤痛。报告建议中国缓和反日言辞,不要把战争历史问题同钓鱼岛争端联系在一起,并且展开同日本的高层政治对话。jSB品论天涯网

  英国广播公司称,在国际危机组织发表这份报告之际,中日两国关系正陷入新的低点,两国也面临爆发军事冲突的危险。jSB品论天涯网

  “当年的甲午战争是导致目前东北亚局势再次陷入危急的原因所在”,《韩国日报》的专题文章称,因为日本就是那场战争后开始殖民统治台湾,并占领钓鱼岛的。而当时间的车轮走过两个甲子轮回、待再次迎来甲午年时,中日两国正因领土争端及历史问题处于一触即发状态,而导致这一切的核心因素似乎就是钓鱼岛。jSB品论天涯网

 jSB品论天涯网

  时移世异,中国已不是当年软弱的清政府,因而绝不能在领土问题上做出任何让步。从这个角度看,当年的甲午战争仍是左右东北亚局势和命运的关键所在。jSB品论天涯网

  【环球时报驻日本、韩国、英国特约记者 蓝雅歌 文东 孙微 金惠真 路锋】jSB品论天涯网

 jSB品论天涯网

 jSB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