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第8版(科教周刊)专栏:教育论坛
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郑保章 周文杰
批判性思维是指对所学的东西的真实性、精确性、性质和价值进行的个人判断。批判性思维提倡的是怀疑精神,要求人们不迷信书本、不盲从权威,有一个明辨是非的智慧头脑。
但是,在我国教育活动中,批判性思维教育的重要性还没有得到普遍认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还严重缺失,我们认为,这是由于长期以来传统教育主客分离模式的弊端和局限造成的。
主体性是近代和现代哲学与教育学的命题,出于呼唤社会现代性———理性精神的历史需要,近代认识论高扬理性,肯定主体性。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和康德的“人为自然立法”成为工业文明时期的主导文化精神,滋养着个人主体的萌生,也孕育了人对万物支配的主体性,从此主客二分成为西方哲学的主旋律和文化模式,而传统教育正是这种文化模式的产物。传统教育是一种占有式教育,其特征就是教师主体观,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主宰者,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并且课本上的知识都是正确的,于是,教师成为绝对的知识权威,不容怀疑,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客体,是知识的接受者,被动而盲目地接受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没有怀疑,没有思考,所获得的知识只是借助于头脑贮存,并没有融为自己的思想,更不会形成批判和质疑,结果为知识所支配,最终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挥,使人成为盲目服从、缺乏批判精神和创造精神的单向度的人。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的发展既不来自于外在的客体,也不来自主体先天的潜能,而是在交往和对话中的不断批判、生成和创新。近年来,一种新的理论——主体间性理论基于人类文明的积极成果,以辩证的思绪,对主客对立的主体性思维带来的教育活动的内在矛盾作出了积极解答和现代修正。
主体间性又叫交互主体性,是自我主体与对象主体间的对话、交往,意味着主体间的权利的平等、尊重、互善和多元的价值依存,实现的是对等的生存法则。主体间性理论是对二元论的批判,是对本质与现象、中心与边缘、主体与客体、真理与谬误非此即彼的确定性的抨击,从根本上消除了人们对统一性和整体性的信仰。它认为教育应从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得到暗示而不是从普遍的、一般性的标准中得到暗示,它强调各种各样的“差异性”,寻求“不同的声音”,而不是“权威的声音”。
在教育交往中,教师和学生之间是平等的“我”与“你”的关系,对话和交往是以人格平等、相互尊重为基础的,交往的空间是一个充满自由、民主和活力的公共领域,受教育者置身于教育情景之中,不再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参与,其目的不是为了“知”而是为了“智”,教师不再是“话语霸权者”,不再同化学生的思想,而是鼓励多元和发散,鼓励从不同的视角考察问题,正如英国思想家密尔所说:“对于异于寻常的个人,不应该阻止他们,而应该鼓励他们的与众不同”,让个体进行独立的判断和选择,培养他们对已知知识的质疑和挑战,因此,我们认为,建构当代教育交往理念将极大地推进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总之,批判性思维和能力的塑造,是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对中国教育的殷殷期待,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将交往精神真正融入教育教学过程中,科学把握当代全球教育发展的总趋势,积极建构现代教育交往新模式,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使命。(作者单位:大连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