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备充足智力资源 构筑新的竞争优势 江苏:“333工程”建设高层次人才队伍
第1版(要闻)专栏:时代呼唤人才 人才推进事业
储备充足智力资源 构筑新的竞争优势
江苏:“333工程”建设高层次人才队伍
编者按:小康大业,人才为本。人才是地区发展、事业兴旺的关键。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大力加强人才工作,人才工作视野不断拓宽,人才工作改革创新力度不断加大。为反映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的创新经验,本报从今天起推出“时代呼唤人才,人才推进事业”专栏,予以重点介绍。
本报讯 记者夏长勇报道:据近日江苏省统计局的最新统计,今年1至9月份,江苏全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8502.5亿元,同比增长13.2%;财政收入1405.02亿元,同比增长23.2%,创近年来之最。省委书记李源潮对记者说,江苏经济持续在高位运行,是省委、省政府“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显现成效的重要标志,在这当中,“333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工程”功不可没。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江苏省经济与社会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省委、省政府清醒地认识到,面对国内外日益激烈的竞争,江苏要确保在全国“第一方阵”的位置不动摇,必须将人才资源当作最宝贵的战略资源,将人才优势作为最重要的竞争优势。鉴于这一认识,从1997年起,省委、省政府决定实施“333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工程”,要求通过这一工程,培养出30名能进入世界科技前沿并在国际上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杰出专家;300名在国内学术、技术界具有重大影响的高级专家;3000名在省内各学科、各行业具有一定声望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工程实施以来,省级财政已累计投入5000万元,各市、各部门和培养对象所在单位配套投入9000万元。
作为“333工程”的主管部门,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省委组织部等部门在人才的选拔上始终做到了“三个坚持”:坚持选拔由专家推荐、组织申报与专家小组层层评审相结合,做到“学术公认”;坚持好中选优,宁缺勿滥,做到“同行公认”;坚持选拔的广泛性、普遍性,做到“社会公认”。为此,有关部门成立了由9名院士、14名各行业知名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成立了7个行业专家评审组,层层把关。经过6次滚动选拔,共有4609名专业技术人才被列为培养对象,目前在管理期内的培养对象共有3169人。
为确保培养效果,江苏各市、各部门都建立了专门机构,明确专职人员负责“333工程”培养对象的管理工作。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培养对象及其所在单位分别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培养对象在3年培养期内的工作目标、所在单位应采取的保障措施。省委组织部等主管部门把提高培养对象的政治理论素养、专业技术水平、业务创新能力作为培养的核心内容,确定了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4所高校为“333工程”培训基地,先后选派423名培养对象进基地攻读博士、硕士学位,752人参加短期培训,并为一半以上的培养对象选聘了导师,一对一进行“传、帮、带”。与此同时,有关部门还先后选派了538名培养对象出国留学、1019人到国外作短期考察。
谈起“333工程”的成果,江苏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徐国健亮出了两组数据:培养对象中有4人当选为两院院士,57人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1人被评为部、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7人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6年来,培养对象共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奖147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034项、获得专利337项。
随着“333工程”影响的日益扩大,“江苏重视人才、厚待人才”的名声吸引来一批又一批海外留学归国人员,目前该省已建成苏州、南通、无锡等10个留学生创业园,园区高科技企业达700多家,创造的经济效益近500亿元。江苏建立的归国留学人员创业园数、留学归国人员兴办的企业数均占到全国总数的1/6,排名全国各省市之首。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