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曾经写过一篇文章,针对有人不止一次在网上说,为什么民国时期,我们出了那么多大师,而今天似乎就没有再出什么大师。当时写的那篇文章今天很难找到。曾经,在Word上,只要输入文章中的词汇,凡是写有这个词汇的文章就会自动列出来。现在不知道为什么Word的这个功能消失了。只是现在总还是有人反复说民国有大师,而我们今天没有大师之类的话。我觉得这种说法是不是总有一种别有用心。因为找不到原来写过的文章,只好重新再写一篇。
那些在网文中提到的所谓民国时期的大师,主要都是文科方面的。其实,在科学与工程方面也有不少闻名遐迩的知名学者。如竺可桢、李四光、吴阶平等。如果人们读过《第二次握手》的手抄本,那里提到的科学家用的都是真名实姓,而且也都是民国时期就出了名的。后来张扬的这本小说,由中国青年出版社正式出版的时候,那些真名实姓的科学家都不见了,人物的名字都改成虚构的了。所以人们也不再知道这些虚构名字的科学家,他们的原型到底都是哪一位了。
现在网上提到的所谓民国时期的大师基本不包括那些科学家,却都是人文学科中的学者。这本身就有点奇怪。或许,只是或许,因为这是我猜测的,没有太实锤的根据。科学家研究的专业都是从西方传过来的。我们那些在民国时期就出名的科学家,都师从西方,似乎他们没有太多的独创性,所以在某些人眼里,他们算不上什么大师。而所谓人文学科,研究的都是出自中国本土的知识。或许在某些人眼里,这些人才有资格被称为大师。不过,在他们其中,也有很多人是留过洋的。他们并不都完全是土生土长的。
因此我就搞不懂,为什么同为出国留学的人,学习科学与工程的就不能被称为大师,而学人文学科,或者社会科学的就可以被称为大师。这其中到底是什么道理?其实,所谓大师,本身就没有任何量化的标准。这只是一个形容词,不是具有严谨定义的概念。比如,独立主持修建京张铁路的詹天佑,似乎就从来没有被某些人称为大师。而某些人文学者,甚至没写什么几篇论文,没出过什么著作的,反而可以被评价为学问极高,因而可以被称为大师。
在旧中国,很多爱国的年青学生,或者青年知识分子,都看到中国因为落后,主要是科学方面与工程技术方面的落后,心里都非常着急,急于改变国家落后的面貌。虽然当时所谓“科学救国”的思想本身也未必能救得了当时的中国,但是那些青年学生与青年知识分子的爱国之心是不能被否定的。他们这些人为了国家,都选择了学习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钱伟长本来是要考清华文科的,但他看到日本侵略中国,犯下滔天罪行,决定弃文学理,后来成为著名的力学领域的物理学家。他后来被错误地打成右派,但在苏联在中苏边界陈兵百万的时候,当时还处在不能研究专业和学术的情况下,仍然主动提出要为国家设计出一种新型坦克。他还说,这是他在我们国家现在这种条件能够设计出来的效率最高的坦克。这就是我们爱国的知识分子。
被网上那些人称为大师的人们当中,有一些跑到台湾去了。或许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里,在学术上也确实有一些成就,但是不是就能够被称为大师,也是值得质疑的。一个个选择站在国民党反动派一边,仇视新中国,仇视中国共产党,这样的大师能做出什么样的典范?某些人称这些人为所谓大师,是不是也要今天新中国的年轻人以这些人一言一行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这究竟是要树立一种什么样的导向?
新中国甫一建立,很多海外学子纷纷强烈要求回到祖国,参加祖国的建设事业。钱学森、邓稼先、郭永怀以及其他优秀的知识分子,放弃国外优渥的生活,毅然回到祖国,拿着微薄的工资,尽心竭力为国家做着艰苦的工作。这样的知识分子,比起那些被称为所谓大师的人们,情操是何等的崇高,精神是何等的高尚。
那些民国时期的所谓大师们,对于国家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国家的建设,到底做过什么样的贡献,网上的文章里从来都没有提到过。或许这些所谓大师在这些领域里没有什么能拿得出手的贡献,或许他们也可能有所贡献,但是写那些网文的人们却什么也不知道。
同时,我们也看到,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的工业化,国家的国防工业、国防科技,特别是两弹一星的问世,使中国在不长的时间内逐渐强大的起来,有力地护卫着中国的国家和人民的安全。这样的贡献不比什么大师们要高出不知多少倍。我们大批的青年学生和青年知识分子,在大学毕业后,积极主动到边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参加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我们中国今天的发展,今天的富强,与他们当年做出的奉献与牺牲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这些人们在做出了这类成就的时候,还要隐姓埋名,还要默默无闻,还要与家人分隔许多年,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有的人,如郭永怀,还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尽管没有人称他们为所谓大师,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国家强大了,人民也逐渐富裕了,这样的结果不比那些被称为大师们的贡献要大出不知多少倍?
我以为,那些盲目吹捧所谓民国时期的大师的人们居心十分可疑。他们眼里看不到在新中国建立之后,我们很多爱国的知识分子为国家建设所做出的伟大贡献,去偏偏盯着旧中国的个别所谓大师而津津乐道。这是不是历史虚无主义的又一种表现?这种所谓厚古薄今的做法与观点是不是居心不良?这些吹捧那些所谓大师的人们,估计也都不是研究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他们是这些领域的门外汉。他们对于所谓人文学科更熟悉一些。因此他们推崇的所谓大师也都是那些领域中的人。而他们对这些大师的推崇,恰恰是用来攻击我们今天的教育制度,攻击我们今天的学术环境。在他们眼里,科学技术什么也不是。
当然,那些被称为大师的学者,他们自身也不是完全一无是处。他们作为学者,有其自身的优点,也有自身的缺陷。关键还要看他们的大节如何?大节上没有太大的毛病,我们当然还要采取比较宽容的态度。而某些在大节上有严重缺失的学者,对他们的评价就不需要给他们加上更多的誉美之词。他们不值,也不配。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