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S_Editor P{margin-top:10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t;}.TRS_Editor DIV{margin-top:10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t;}.TRS_Editor TD{margin-top:10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t;}.TRS_Editor TH{margin-top:10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t;}.TRS_Editor SPAN{margin-top:10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t;}.TRS_Editor FONT{margin-top:10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t;}.TRS_Editor UL{margin-top:10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t;}.TRS_Editor LI{margin-top:10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t;}.TRS_Editor A{margin-top:10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4pt;}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不仅促进了各国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也推动了文化的多样性和繁荣发展。中华文明作为世界上最古老且连续不断的文明之一,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智慧,为全球治理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对当今世界仍有深远影响
一个民族的文化是其生存发展过程中不断积淀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与审美趣味等因素的总和,构成这个民族独特的精神面貌和文明特质,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根基,也是一个国家强盛发展的源泉。
中华文明延续五千年不曾中断,积淀了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具有深邃的思想内涵、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强大的生命力,是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从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到孟子倡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再到王阳明强调“致良知”,中华文化始终将“以人为本”作为价值理念的核心。中华文化倡导“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处世哲学,强调“协和万邦”“四海一家”的天下情怀,主张不同文明之间应该彼此尊重、平等相待、美美与共。中华文化主张“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宇宙观,这一思想在现代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中得到了广泛认同。“中庸之道”的处世哲学,强调平衡、适度与和谐,不仅指导个人修养,也适用于国际关系和社会治理。这些理念超越了时空界限,对当今世界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与包容性
中华文明的和平性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上唯一没有中断、延续至今的文明,其生命力之所以如此旺盛,一个根本原因在于中华文明始终坚持“以和为贵”的处世哲学。儒家思想强调“和而不同”的价值观,强调和谐共生、和平共处,主张求同存异、兼容并蓄;道家思想讲求阴阳平衡、万物和谐统一;墨家的“兼爱非攻”体现了对和平的深切向往和积极实践。这些思想无一不体现了中华民族崇尚和平、追求和谐的价值追求,不仅塑造了中华民族温和、友善的民族性格,也促进了社会内部的和谐稳定。
中华文明主张“协和万邦”“四海一家”,倡导不同文明之间应该彼此尊重、平等相待、互学互鉴。这种“天下情怀”对于化解国际矛盾、增进民族感情具有重要意义。在历史上,无论是汉唐盛世的开放包容,还是宋明时期的科技文化繁荣,都是在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中得以实现的。这种平性还体现在中华民族对外交往中,如古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商贸通道,更是东西方文化和平交流的桥梁,展现中华文明开放包容、共同发展的和平理念。
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体现在对多元文化的接纳与融合上,包括对不同文化、思想和技术元素的吸收和融合。历史上,中华民族经历了多次民族大融合,每一次融合都带来了文化的交流与互鉴,使得中华文明更加丰富多彩。此外,中华文明还吸收来自中亚、西亚乃至欧洲的文化元素,如音乐、舞蹈、艺术、科技知识等,这些都成为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些思想体系虽各有侧重,但在历史长河中相互借鉴、相互影响,共同塑造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展现了中华文明强大的思想包容力。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智慧力量
在全球治理方面,中华文明同样提供了宝贵的智慧。一是提供公共产品。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完善,为全球治理提供了一系列公共产品。例如,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旨在促进共建国家的互联互通和共同发展,为全球经济增长注入了新动力。二是推动全球治理创新。中国在全球治理中不断创新治理理念和治理方式,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现代化。例如,中国倡导的多边主义和全球伙伴关系理念,为国际社会提供了新的治理思路;中国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创新实践,也为全球治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三是应对全球性挑战。中国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恐怖主义、难民危机等全球性挑战,为全球治理贡献了中国力量。可见,中国不仅以中华文明为全球治理提供了丰富的智慧资源,还通过实际行动为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完善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对传统国际关系理论和实践的创新。这一理念倡导各国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之间交往新路。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各国利益深度融合,命运休戚与共。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发展鸿沟日益突出、气候变化挑战加剧等重大挑战,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中国主张各国要树立同舟共济、权责共担的意识,共同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这些主张体现了中国对人类发展前景的思考,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了中国方案,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展现了中华文明的永久魅力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光明前景。
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启示
世界上的事情总是复杂多样的,不同文明的价值观念、历史传统、发展水平各不相同,没有统一的发展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必然要根植于本国国情。对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式,我们要尊重,不能强加于人,不能诋毁攻击。同时,对自身的发展道路,我们也要自信。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从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出发作出的战略抉择,是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洞察中作出的理性选择。
不同文明之间要实现和谐共处,还必须学会欣赏各自的美。文明因包容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我们应该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更要捍卫人类共同价值。
世界文明百花园应该呈现出多样之美的生动景象。我们要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尊重不同国家各自选择的道路,欢迎各国人民创造的灿烂成果,共同打造世界文明百花园。中华民族追求“天下大同”,就蕴含了不同文明和谐共处的真谛。实现人类社会和谐,需要不同文明兼收并蓄、交融发展,走出一条相互尊重、互学互鉴的康庄大道。
(作者:黄爱琼,广西医科大学讲师)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
网络编辑:慧慧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