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理论研究所重大基础理论与现实问题课题组:新中国成立以来重大基础理论问题研究述评
科学的理论是时代的产物,必然回应时代关切,引领时代发展。中国共产党就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而诞生的,且在学习、掌握、运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过程中同中...
作者:2025-04-11 00:00 -
陈红民:抗战为什么赢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根据当时的中国国情、中日力量对比与国际形势,制定了全面抗战的基本路线与坚持持久战的战略方针,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念。中国共产党开辟抗日敌...
作者:2025-04-09 00:00 -
马思雨:日本学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史研究回顾
战后日本学界在反思战败的同时,寻找日本社会的民主化道路。有学者认为,中国在抗日战争时期的革命经验应成为日本思考未来国家走向的重要参照。其中,“统一战线问题是革命的战略...
作者:2025-04-08 00:00 -
韩晓青:《新湖南报》组织“李四喜思想”讨论研究
《新湖南报》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湖南省委的机关报。1951年7月至1952年1月,《新湖南报》开辟专栏,发起了一场“李四喜思想”讨论。通过讨论帮助克服了当时土地改革完成后一些乡村...
作者:2025-03-31 00:00 -
陈再生 杨靓:论《民众的大联合》改造中国社会的方案
《民众的大联合》是青年毛泽东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特别是在五四运动感召下,执笔撰写的试图以改良方式改造中国社会的名篇,是青年时期毛泽东最具代表性的著作。文章以连载的方...
作者:2025-03-31 00:00 -
杨馥宁 李有军:论延安戏剧生产的审美共同体建构
延安文艺是中国文艺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其与政治、历史、地缘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对建构全新的中国文艺形态意义重大。延安文艺涵盖了众多的艺术门类,包括散文、诗歌、...
作者:2025-03-27 00:00 -
徐岑琛: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现代化”概念的出场、互动与嬗变
现代化在中国的成功实践,离不开对其理论上的深入探索。无论是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在“四个现代化”基础上首次提出“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1],还是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
作者:2025-03-26 00:00 -
游海华 涂国栋:层累与求真:关于遵义会议毛泽东地位历史书写的考察
遵义会议是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论著丰硕,仅以遵义会议为主题的论文就不下数千篇,涵盖遵义会议精神、毛泽东领导地位的确立、中共领导人与遵...
作者:2025-03-19 00:00 -
张国玉: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引领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的内在机理
中国共产党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百年历程,历经各种风浪...
作者:2025-03-18 00:00 -
肖安淼:改革开放初期深圳特区货币的历史考察
特区货币是改革开放之初国家计划在深圳经济特区发行的一种可与外币自由兑换的地方性货币。相关方案一波三折,中央反复权衡、慎重考虑,最终决定不予实施。现有论著提及特区货币...
作者:2025-03-14 00:00


-
新新青年BLOG|驳人民日报《天塌不下来》:真正的危险,是以为自己无所不能
-
习近平:朝着建成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
余斌:“卡夫丁峡谷”的第二重跨越
-
赵丁琪:政治的终结与“后民主”——朗西埃对当代西方政治的哲学批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