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及其缘由
对思想作“史”的考察,是人物思想研究最基本的方法,因为人的思想总是在过程中萌生发展成熟的。恩格斯曾指出:“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1]也就是说,包括人的思想在内的一切事物只有经历一定过程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习近平文化思想亦是如此。往远处看,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可以溯源到他三十多年的地方从政实践;从思想内容内在逻辑看,则经历了由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到担负新的文化使命,再到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实现精神上独立自主的逻辑演进。
在正定工作期间,习近平就特别重视教育文化事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要求广大干部一定“要克服精神文明建设是‘软任务’的错误思想”,“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战略的高度去认识”,“采取有力措施,马上行动,迅速扭转被动局面,把精神文明建设搞上去。”[2]在福建,习近平指出:“从整个国家来说,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民族的延续和发展中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我们已经树立了强烈的民族自信心,无论是在民族危亡,还是在民族昌盛时期,这种自信心都是我们民族精神中最稳定的成分。”[3]在浙江,习近平将“文化建设”纳入“八八战略”,强调“文化是灵魂”,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黏合剂’”,[4]提出要“继承和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和浙江特点的先进文化”。[5]在上海,习近平提出要“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文化大都市”。[6]像这样的论述,在习近平的讲话报告中还有很多。正是在其完整的村、县、市、省的地方治理实践中,厚植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更加坚定的文化自觉自信,从事关国家民族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频繁论述宣传思想文化问题。早在2012年11月习近平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后,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就指出:“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7]中国人民“培育了历久弥新的优秀文化”。[8] 201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又指出:“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9]同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的讲话中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10]正是这种高度的文化自觉为习近平文化思想形成提供了不竭的内生动力。
在习近平文化思想形成过程中,2014年至2017年是一个重要时间段。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发表讲话,在谈到如何构建强大的具有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时,他指出:“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要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11]“文化自信”首次提出。此后一段时间,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对文化自信的历史根基、主要内涵和重大意义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论述,强调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12]而且明确将“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联系起来一并阐述,将原有的“三个自信”扩展为“四个自信”。由此开始,“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13]“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14]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文化自信”不仅成为我们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一面精神旗帜,也为习近平文化思想形成奠定了逻辑前提和学理基础。
从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到现在,前后六年多时间,习近平文化思想逐步拓展形成,内容体系逐步丰满成熟。这期间又有几个重要的时间节点。
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新的文化使命”这一重大命题,并用充满坚定的语气强调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应该而且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15]“新的文化使命”命题的提出,不仅进一步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自觉自信,而且展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责任担当。
“新的文化使命”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由若干使命任务汇聚而成。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8月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提出了“两个巩固”的明确要求,即“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16]在2018年8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对“新的文化使命”作出了“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17]“十五个字”的概括。2023年10月在给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的重要指示中,习近平总书记对“十五个字”的使命任务又作了具体展开,提炼概括为“七个着力”,即着力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充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18]相较于“十五个字”的使命任务,“七个着力”更加明了具体,涵盖了文化建设的政治保障、根本立场、目标要求、方法路径,为新时代文化建设提供了清晰的工作蓝图和实践方法,初步构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体系。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是习近平文化思想形成的一篇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成果。由若干具体任务汇聚而成的“新的文化使命”,如果从更高维度、更宽视野看,就是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而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则又必须在“两个结合”的指引下不断深化拓展创新。习近平总书记的这篇重要讲话,不仅明确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把“新的文化使命”提到更高层面,进一步明确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学旨归,而且对如何科学认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如何科学把握“两个结合”,怎样才能在新时代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精神上真正实现独立自主等一系列文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阐述。随着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问题论述的不断深入,“习近平文化思想”概念呼之欲出。
在2023年10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文化思想”概念正式提出。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19]这是继习近平强军思想、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外交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之后又一个以习近平名字命名的思想。自从政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高度重视,其论述高屋建瓴、内容丰富、影响深远,以他的名字命名名副其实。
当然,习近平文化思想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形成的历史过程也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丰富的。习近平文化思想形成展开的过程,既是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寻找源头活水、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寻求真理力量的过程,更是习近平总书记回应文化强国建设之需的过程。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绝的文明,蕴含着丰富的思想精华,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丰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坚守好这个魂和根,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理论创新也是为了更好坚守这个魂和根。”[20]习近平文化思想源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头活水,源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真理力量,既坚守了魂脉又坚守了根脉,实现了魂脉和根脉的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文化强国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迫切需要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社会主要矛盾变了,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更高、更多元多样;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思想文化领域的斗争异常激烈,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深刻挑战,如此种种都需要我们作出正确判断和科学回答。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率领全党从全局和战略高度,着力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取得了一系列历史性成就,创造和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习近平文化思想根植于新的时代和新的实践,既是对新时代文化之问的科学回答,也是对新时代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文明生生不息,思想与时俱进。习近平文化思想并不是封闭的终极形态,而是一个开放的、与时俱进的思想体系,仍将也必将随着实践的深入而不断丰富发展。
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学体系及其内在逻辑
科学理论一般都有自身特定的研究对象,形成一个由相对独立、自成一体、层次严密的范畴、概念、命题、判断等构成,主题主线鲜明、内容丰富、逻辑严密的有机整体,呈现出一种“体系化”和“学理化”的存在。这里有两个核心要素,一是“体系化”,一是“学理化”。“体系化”表明,这种理论已经“自成一体”、相对独立,而理论只有从学理上讲透了,才能彻底,才能说服人。马克思曾指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21]以此标准考量,习近平文化思想不仅是一个自成一体、主题主线鲜明、内容丰富、相互贯通、逻辑严密的完整体系,而且是“抓住事物根本”、学理深刻的科学体系。
习近平文化思想科学体系究竟如何概括、描述和呈现,目前学界并不统一。以下我们拟从主题主线、主要内容及内在结构、世界观和方法论三个方面加以重点论述。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22]问题无处不在,但问题有大有小。习近平文化思想回答和解决的是那些事关文化建设全局和长远的“大问题”,这个“大问题”概括地说,就是新时代应该“建设什么样的文化强国、怎样建设文化强国”的问题,对这一“大问题”的思考和回答则构成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主题主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思考的一个重大时代课题即是“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时代应该“建设什么样的文化强国、怎样建设文化强国”则是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在文化领域的展开和具体化。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强国”不仅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内容,而且是其中一个重要标识。究竟要“建设什么样的文化强国”,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给出了一系列判断,比如意识形态“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全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兴盛,“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明显增强,形成“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23]和“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24]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25]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等等,这些判断综合在一起总体上呈现出文化强国的基本图景。对“怎样建设文化强国”,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更丰富、更具体,内容包括前文提到的“十五个字”的使命任务、“七个着力”实践要求,以及在2018年8月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九个坚持”、在2023年6月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提出的“十四个强调”等等。“建设什么样的文化强国、怎样建设文化强国”就像一根红线贯穿在习近平文化思想之中。
习近平文化思想有观念和实践两大形态。在观念形态,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八论”:一是文化工作地位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文化工作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文化关乎国本、国运。任何一个大国的发展过程,既是经济总量、军事力量等硬实力提高的过程,也是价值观念、思想文化等软实力提高的过程,中华民族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既要提高硬实力,也要增强软实力。二是新的文化使命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进文化强国建设,促进文化发展繁荣,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新时代的文化工作者必须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在“两个结合”中,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三是党对文化建设全面领导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全面领导是我们的巨大政治优势、制度优势,要坚定不移加强党对文艺事业、新闻舆论、哲学社会科学、互联网、高校等各方面的领导。四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的“稳定器”,是文化软实力的内核和灵魂,必须以此为文化建设的重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找到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同人们现代生活的联结点,用丰富的形式、鲜活的作品推动形成崇德向善、奋发向上的社会风尚。五是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是关键和根本,要以中国为观照,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既不盲从各种教条,也不照搬外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六是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和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多出滋润人们心灵、涵养人们情操、增强人们精神力量的精品力作,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实施重大文化产业带动战略,推进文旅融合发展。七是文明交流互鉴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地域、特色之别,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加强文明交流互鉴,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八是加强中华文明国际传播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必须加快推进中国话语体系、中国叙事体系和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不断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图片来自网络)
在实践形态,习近平文化思想重在明确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主要内容包括十个方面的谋划和部署,即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工作体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和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加强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开展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推进“四史”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利用;加快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掌握国际传播规律,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队伍,等等。以上“十个方面”的内容是“九个坚持”“十四个强调”“七个着力”在具体工作上的部署和落实。
在习近平文化思想中,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居于最基础的位置,是其形成发展和科学体系构建的基石。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思想基础,无疑也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基础。“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是党的二十大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具体概括,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中国化”“时代化”表达,为习近平文化思想形成发展和科学体系建构提供了更为直接的理论指导和现实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文化问题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既全面又始终地坚持和运用了这一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比如,对文化工作地位作用的论述。习近平总书记用“极端重要”四个字进行了概括。何以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历史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26]从现实看,一方面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时,没有文化的兴盛,也就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所以,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27]另一方面,近代以来我们始终面临“挨打”“挨饿”“挨骂”三大问题,前两个问题已经解决,但“挨骂”的情况至今仍未彻底扭转,致使“我们在国际上有时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28]当今世界,文化还是西方某些国家发动“颜色革命”惯用的武器,如果抵挡不住西方文化渗透,中国也有被“和平演变”的巨大危险。所以,文化关乎国本、国运,“极端重要”。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分析,既体现了鲜明的问题导向、人民情怀,又彰显了宽广的世界视野和明晰的系统观念。再比如,对“新的文化使命”的论述。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新的文化使命就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怎样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魂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明根基,是“根脉”,“理论创新必须讲新话,但不能丢了老祖宗,数典忘祖就等于割断了魂脉和根脉,最终会犯失去魂脉和根脉的颠覆性错误。”[29]
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坚持理论创新不停步。“不动摇”和“不停步”辩证统一于“第二个结合”的伟大进程中。这些论述集中反映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对“自信自立”“守正创新”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坚持和运用。
总之,习近平文化思想决不是一个拼凑起来的思想“杂烩”,而是一个主题主线鲜明、内容丰富深刻、理论基础坚实、内在逻辑严密的有机整体,是一个完整的集学理性、时代性、系统性、开放性于一体的科学体系。
三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原创性贡献
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而理论指导、运用于实践的前提在于理解和认同,只有理解了、认同了,才会自觉践行。科学认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贡献,是加深理解、增进认同的一个重要方面。理论贡献,有一般性贡献,也有重大原创性贡献。所谓重大,主要指那些在思想中处于高层次、重要的观点,而不是一般的政策性观点。所谓原创性,主要指那些在过去没有遇到或遇到但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是带有质的突破性的理论创新。习近平文化思想中诸多判断命题观点原理具有鲜明的原创性。择要分析如下:
第一次明确提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早在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就作出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极端重要”的论断。当时的表述是:“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30] 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指示中强调:“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31]党和国家的工作千头万绪,用“极端重要”来形容的,仅有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这一个。“极端重要”的定位把我们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第一次明确提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32]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文化是民族和国家的灵魂,渗透在民族、国家、个人各领域各方面,见于形象、及于器物、关乎人心,发挥着凝聚民族和国家、塑造社会和个人的重要作用,更是产生伟大思想的力量源泉。中国道路的成功实践、中国理论的不断创新、中国制度的独特优势都与中华文明密不可分。中华民族历经苦难而生生不息,饱受挫折而能浴火重生,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中华文化的有力支撑。在新时代,有了这样的文化支撑,我们的事业就有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不竭的精神动力。正是在这些认识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上述文化自信“六个更”的科学判断,这一判断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根本主张,由此确立了我们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实现精神上独立自主中必须坚守中华文化的根本立场。
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使命任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一个具有原创性的概念。党的二十大闭幕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即到陕西延安和河南安阳进行考察,在安阳考察殷墟博物馆时,他指出:“要更深地学习理解中华文明,古为今用,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33]首次提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概念。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正式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确立为新时代文化使命的重要内容。这一理论要素的提出和使命任务的确立,从性质宗旨目标层面明确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使命、肩负的职能职责、应发挥的重要作用等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既为新时代文化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也为新时代文化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第一次明确提出坚持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根本制度。当今世界西方国家对我国的文化渗透愈演愈烈,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比以往更加激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受到各种错误思潮的挑战。面对这种复杂情况,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战略高度反复阐述坚持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强调必须“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34]牢牢掌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权,否则我们就可能犯历史性错误。2019年10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是一项根本制度,必须长期坚持。党的二十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又再次强调,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35]。“两个坚持”的提出,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规律的科学把握。
第一次明确提出“两个结合”是“必由之路”和“最大法宝”。“两个结合”首次见之于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当时,“两个结合”是作为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方法提出的。对“两个结合”进行系统而深入论述的是党的二十大。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较为全面地阐述了“两个结合”何以必要、何以可能及其现实要求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两个结合”的论述进一步深化。他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两个结合’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36]自此,“两个结合”从当初的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方法论,升华为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法论。用“必由之路”和“最大法宝”来形容,将“两个结合”提升到更高位置。在“两个结合”中实现马克思主义“魂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有机统一,用“魂脉”融通和激活“根脉”,用“根脉”注入和融汇“魂脉”,进而生成出中华民族新的文化生命体。“两个结合”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中华文化发展规律,为新时代文化建设提供了方法指引。
第一次明确提出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是“首要政治任务”。[37]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党的建设时,“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位列具体举措的第二条。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是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38]在给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的指示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是“首要政治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是我们党创造历史、成就辉煌的一条重要经验”。[39]新时代新征程,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势和艰巨繁重的任务,要实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战略目标,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行动至关重要。把深入新时代理论武装置于“首要政治任务”来认识,既是对我们党“理论武装”历史经验的深刻揭示,也是着眼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提出的新要求。
第一次明确提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和“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首次提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命题。他指出:“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40] 2022年4月,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又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41]在一段时间里,党的文献、领导人讲话等往往都是提“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从“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到“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再到“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不仅是一个重大提法的变化,更是对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律的科学认知,不仅明确了新时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使命任务,更为新时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
第一次明确提出“全球文明倡议”。2023年3月,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题为《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的主旨讲话,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议”,主要内容即“四个共同倡导”: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开创世界各国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新局面,让世界文明百花园姹紫嫣红、生机盎然。”[42]“四个共同倡导”体现了人类文明发展规律,揭示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正确道路和科学方法,为世界文明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大党”“大国”的责任担当。
在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像以上这样的“第一次”还有很多。如此多的“第一次”,充分表明习近平文化思想的诸多原创性。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原创性贡献,是新时代文化建设中国经验、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的集中展现,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思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面向未来,我们坚信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一定能够取得文化强国建设新成就,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谱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新篇章。
(作者简介:王先俊,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碧波,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四川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新视野》2024年第3期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