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化”原本是法律和经济用语,在17—18世纪开始作为哲学用语广泛地应用于德国古典哲学当中。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里,基于当时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经济现象,通过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古典政治经济学等相关学说的批判,提出了劳动异化思想。马克思赋予“劳动异化”这一概念以全新的含义,即劳动产品一经生产出来,就不再依赖生产者,而是作为一种异己的力量,与劳动者的劳动对立起来。准确把握《手稿》中的劳动异化思想,对于新时代劳动观培育具有一定的启示。
一、马克思劳动异化思想的理论渊源及历史形式
在理论渊源方面,通过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异化思想、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以及青年黑格尔主义的批判和吸收,马克思不仅找到了研究劳动的新视角,而且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劳动异化思想。
首先,黑格尔与费尔巴哈的异化观对马克思劳动异化思想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正如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一书中展示的那样,现实的自我意识与现实的世界之间存在着作用与反作用,基于此种现实,客观存在均在扬弃中成为了纯粹的普遍物。黑格尔的异化观主要是由绝对精神的运动过程构建的,绝对精神发展的第一过程便是异化,即事物的对立;第二过程是扬弃,即异化的复归。而费尔巴哈对于异化的研究则主要在宗教领域。他对于基督教抬高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表达了强烈的不满:“人的神不外就是人的被神化了的本质。”让上帝成为一切意味着人的作用将会荡然无存。人们渴望通过对神明祈祷,来获取物质财富及美好生活,但这些并不会因祈祷而实现。费尔巴哈认为,宗教中的神是从人的本质中抽象出来的,却站在与人对立的一面,对人本身进行支配,即神是人本质的异化。
其次,马克思的劳动异化思想是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批判和对空想社会主义的超越。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在自己的劳动价值论中认为商品交换价值是其重要内容,其真实尺度的衡量标准与人的劳动息息相关,而绝非其它。劳动是商品的真实价格,而货币只是其名义价格。大卫·李嘉图在亚当·斯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对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这一原理进行了阐述,指明了工人工资和地租分别与利润之间的相互对立关系,由此引申出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三大阶级之间的对立矛盾。在空想社会主义中,欧文首先肯定了科学成就对于生产力发展的贡献,但同样认为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使得生产力没有得到良好的运用,从而导致社会犯罪,且没有对美德和财富进行制造。正是空想社会主义对当时资本主义社会弊端进行的种种揭露,为后来马克思对社会制度进行针对性批判以及扬弃异化劳动提供了新思路。
最后,青年黑格尔派的思想也是马克思劳动异化思想形成过程中重要的一环。赫斯认为,信仰宗教的人会把自己的本质异化为神,但身处资本主义社会,金钱就是新的神。尽管金钱出自于人们,但最终不是人掌控金钱,而是人被金钱所支配。于是,他提出异化其实就是金钱的异化,要想消除异化,就要消除私有制与利己主义者。只有这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不再对立,人才能过上符合其本质的生活。张一兵认为,费尔巴哈和赫斯的人本主义异化观的主要内容,为马克思的交往异化思想奠定了基础,并且促使了马克思在《穆勒评注》中交往异化理论的形成。
在历史形式方面,劳动异化的形式可以追溯至封建社会。马克思在《手稿》中提及在封建时期的农场主对于土地的占有中,就已经涵盖了某种对于人的异己的、统治的力量,农奴仅仅为土地的附属品。也就是说在封建土地所有制下,异化劳动已经有了初步的表现形式,即农奴通过自身劳动把其创造价值的一部分交予农场主或是通过地租的形式交给土地真正意义上的占有者。值得注意的是,土地所有者与劳动者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在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中都始终存在,只是在两种社会条件下其表现形式是有所不同的。具体而言,封建社会下的土地所有者是将土地进行出租并收取一定租金,而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资本家是为了追求极致利润而压榨劳动者的剩余价值。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封建社会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在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下,私有财产得以进一步聚集。在列宁看来,当象征着自由的资本主义社会取代了封建社会的农奴制时,这种自由体现出了一种新的剥削劳动者的制度。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异化主要体现在资本与劳动的分离,这不仅意味着资本家与劳动者对立,同样也是两种生产关系的对立。马克思在《手稿》中指出:“资本、地租和劳动的分离对工人来说是致命的。”首先,工人自身缺少物质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劳动不是为了自身而是为了获取资本,从而以工资的形式去购买自己生产出来的劳动产品。其次,资本家能在劳动者身上获得双重利益:一是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创造的价值;二是劳动者本身的剩余价值。最后,资本家内部不仅能使用兼并和联合的方法对劳动者进行压榨,还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对资本进行转移以便获取更多利润。
所以马克思认为,通过各种手段迫使资本与劳动的分离,是资本家的天性。而资本和劳动的分离,则会使异化劳动和以工资为表现形式的资本对劳动者的压迫更加明显。“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生产的影响和规模越大,他就越贫穷。”资本只能对劳动者基本生活上的需要给予满足,但是并不能满足资本主义经济条件下每位劳动者具体的个性化需求,因此劳动者的劳动就更加容易被异化。
二、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异化劳动的四重规定性和异化劳动的扬弃两个方面。马克思认为,将现代私有财产作为某种活动来看待,其主体本质应当是劳动。劳动作为人的本质,却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条件下发生了异化,即劳动从人内在自觉的活动转变为仅仅维持生存的一种方式。对此,马克思提出了异化劳动的四重规定性。
其一,劳动同劳动产品相异化。劳动产品,主要指劳动者在进行生产活动过程中制造的商品。劳动者制造的商品越多,其自身价值也就越大。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恰恰相反,马克思指出“物质世界”与“人的世界”两者为反比关系,即物质世界越增值,人的世界越贬值。工人将自己的生命投入到生产中,然而生产出来的产品却是外化于工人的,工人越努力投入到生产中,自己获得的就越少,资本家获利就越多。当资本家获利越多时,就越会对工人进行剥削和压榨。马克思在《手稿》中提出,无论社会处于何种状态,增长还是衰落,劳动者的贫困并不会因此发生改变,只是贫困的形式各有不同。
其二,劳动者同自身的劳动活动相异化。马克思认为,异化贯穿于生产全过程,包括生产活动本身,而不只是表现在生产结果上。一方面,劳动者的本质就是从事劳动活动。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的劳动行为被外化,劳动不属于工。在这一条件下,自愿劳动和强迫劳动发生对立。针对这种情形,马克思在《手稿》中也作了补充说明:劳动者在自身的劳动中不断地否定自己,且感到不幸;而在劳动过程中能感受到的正面反馈,则荡然无存。另一方面,异化劳动导致了工人与劳动的对立,劳动并不属于工人本身。于是,工人的劳动更像是没有感情的机械行为,仅仅只是为了维持生活而继续劳动。在马克思看来,劳动者从事生产活动的过程应是劳动者实现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过程,并且劳动者面对劳动活动时应是乐在其中。但这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并没有得到展现,劳动者只有在非劳动的情况下才能感到自由和快乐。劳动过程中行为的异化即是自我的异化,而劳动产物的异化归属于物的异化,是劳动客体性的丧失。
其三,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类本质,是指人作为社会的参与者,具有一定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具体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的和要求,并根据自然的资源,通过实践来改变物质世界,这样才能在生产的同时形成自身独有的社会关系,且还能满足自身的物质和精神双重需要。人通过这一系列的生命过程,来达到自身的自我实现。马克思指出,异化劳动贬低了人的自主性活动,把人们的类生活贬低成了仅仅维持自身躯体活下去的手段。于是,人逐渐地丧失了类本质,资本对人的控制也越来越深。人的生命活动也从对生活的追求和奋斗沦为仅仅是维持自己生存的手段。
其四,人与人相异化。个体与自身发生对立时,肯定也会与其他人产生对立。也就是说,前三条异化劳动的规定性都处于人与自身相异化的区间,而人与人之间相异化便属于人与他人的社会关系区间,此处马克思将人置于社会关系中来对异化进行讨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这个整体和总和中,由于劳动的异化,产生了代表特殊生产关系的资产阶级,资产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和压迫导致其与本质的“人”的对立,即资产阶级与劳动者之间的异化,也就是人与人的异化。总而言之,当人与自身相异化时,人的社会行为必然也是异化的,紧接着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异化。
异化劳动必然指向了异化的扬弃。克里斯蒂安·福克斯提出,异化现象的出现,表明了个人在社会中缺乏归属感。由于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中,政治、阶级和意识形态等权力将社会进行了不公正的分割,所以对异化进行扬弃,势必会使社会重新“回归”为人类的家园。这表明扬弃并不是意味着将异化劳动彻底消灭,而是让劳动者的类本质回归,让人的生命得到升华,让社会变成劳动者真正的家园。对此,黑格尔认为已经扬弃的东西并没有直接被全部消灭,仅仅是失去了其直接性,并通过另一种形式保留了下来。具体途径包括:
其一,摒弃不合理分工,促使人类本质的回归。资本主义社会下的分工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但同时也使劳动者丧失了自身的类本质,被资本家所驱使。劳动者无法按照自身的兴趣去从事劳动,劳动过程中的创造性、主动性也大幅度受到限制,甚至出现“机器吃人”的现象。马克思认为,分工的出现意味着每个人有了一定的、被强加了的活动范围,且在这个范围中始终不能越界;只有始终遵守这种规则,才能继续持有这份生活资料。于此,劳动者从主动工作开始转为被动工作,而这一切仅仅为了生存。在这种模式下进行劳动,注定了劳动者始终处于被剥削的地位。所以只要社会分工仍然被资本裹挟、被资本家掌控,那么人在劳动过程中的行为就其本身而言就是一种异己的力量,与劳动者本身相对立。但并不是人在劳动中驾驭着这种力量,而是该力量驱使着人去进行劳动。面对这种情形,马克思认为只有在世界高度相互交往的前提以及高度发达的生产力的辅助下,摒弃不合理的分工状态,才能达到对异化劳动的积极扬弃。然而,对异化进行扬弃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备条件。也就是说,只有在物质资料极大丰富的前提下,对不合理的社会分工进行摒弃,才能促使劳动者作为人的类本质的回归。这种复归不是让人回到最初的、原始的状态,而是自主且彻底地保留了之前所有发展成效的回归;共产主义强调的是自然主义的完成状态,即达到符合人的本质所需要的自然界,实现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由于私有财产某种程度上等同于人的自我异化的产物,因此对两者的扬弃应该是同步的,且需要通过对人和人的本质的占有去实现。
其二,消灭私有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的核心问题,就是消灭私有制,消除异化劳动。马克思在《手稿》中对私有制和共产主义这两者存在何种关系这个疑问进行了论述,认为只有在特定的社会发展范畴中,才存在私有制,而共产主义的实现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尽管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促进了社会发展,但其自身的内在矛盾必然会导向共产主义。归根到底,也正是因为私有制的存在,才会有异化劳动现象的产生。然而,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想要消除私有制是不可能的,因为资本家正是由于私有制的存在才能进行原始的财富积累。因此要想消除私有制,只能通过共产主义的实现来达到。马克思在《手稿》中阐明了他的共产主义思想:“共产主义是对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也就是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复归,是自觉实现并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实现的复归。”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劳动者作为同一群体,可以根据自身意愿来从事任何工作,人从事劳动不再是仅仅维持生活的需要,而是能够从中获得自由且全面的成长。
三、马克思劳动异化思想对新时代劳动观培育的启示
当前,我国劳动关系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如何培育新时代劳动观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新时代的劳动观培育,是指在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指导,结合我国现阶段的社会发展状况,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拥护者、建设者和发展者实现正确的价值引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由此可见,新时代劳动观培育在推动我国社会进步、提升民族素质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对马克思劳动异化思想研究的基础上,我们一方面要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解析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劳动异化现象,另一方面要立足于现实生活观察和分析来对现实工作进行引导。
1.新时代劳动观培育要确立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凸显劳动观培育的时代性
对于劳动,马克思强调其是人和自然之间能动的关系,是对新世界的不断创造。劳动的本质是人自由地发挥自身的物质和精神力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历史的辉煌;也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今天的成就。”因此,新时代的劳动观培育不仅需要确立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还要深刻认识到劳动不仅能够创造社会,还能在社会中塑造价值以及光明的未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勇于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百年成就足以证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每一个劳动者的奋斗创造。
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学说中的重要观点。数字信息化时代,数据成为新的关键生产要素,互联网世界中的人无形中成为劳动者,劳动对象不再局限于自然界,劳动形式也随之发生了转变。随着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相较于传统劳动而言,数字信息化劳动更具特色,更能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使劳动者作为人的类本质的回归。因此,新时代劳动观培育的过程中不仅要紧跟社会信息化步伐,体现时代潮流、突出时代特征;要更注重劳动者的个性化需求,激励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发展自我、实现自我。
2.新时代劳动观培育要弘扬伟大奋斗劳动精神,彰显劳动观培育的实用性
在马克思看来,人类的不断劳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推动了世界历史的演变。只有使劳动真正成为推动人类进步和社会变革的根本力量,才能促进人类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新的发展时期,要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繁荣,归根到底都要依靠辛勤劳动和主动性劳动。
社会的进步与每个社会劳动者的贡献紧密相关,异化劳动现象也只能靠持续的劳动来消灭。因此,在培育新时代劳动观的过程中,要引导广大青年激发对劳动的热爱,享受劳动过程带来的满足感,以自身劳动助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指出:“光荣属于劳动者,幸福属于劳动者。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勤于创造、勇于奋斗,努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创造新的时代辉煌、铸就新的历史伟业。”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通过劳动者表彰、给劳动者回信等多项行动,不仅表达了国家对于不同劳动群体的认可,还彰显了对于社会各行各业劳动者在人格上的尊重。因此要立足时代之基,充分利用好新媒体传播平台,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以及劳模精神,充分发挥优秀文化鼓舞人、塑造人、激励人的作用,促使形成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和诚实劳动的社会氛围,带动全体社会劳动者一起坚苦耐劳、团结奋斗,以奋发有为的劳动精神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前进。
3.新时代劳动观培育要创新劳动实践模式,提升劳动观培育的实效性
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使人的类本质回归自身,使劳动者成为劳动真正的主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科技快速发展,大大拓展了时间、空间和人们认知范围,人类正在进入一个‘人机物’三元融合的万物智能互联时代。”因此要根据新时代下劳动形态的变化,把握劳动观培育的新方向。
在劳动观培育过程中,要创新劳动实践模式,利用好人工智能、信息技术,打造虚拟劳动场景,开展数字化劳动教育,促使劳动过程和教育过程相互交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是社会中最有生气、最有闯劲、最少保守思想的群体,蕴含着改造客观世界、推动社会进步的无穷力量。”因此在培养过程中,要积极掌握新时代劳动观培育的新方向,鼓励青年从事创造性劳动,充分激发其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在以共创共享为特征的信息化时代中,每个人都是数字劳动者,在劳动观的培育上更应该着重个体的社会品质培养以及加强数字素养教育,引导青年对于新技术、新方法的掌握与使用。因此,对于青年劳动能力的培育要与时俱进,满足个性化需要,提升社会责任感,服务于人的本质的实现。要促使青年朋友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4.新时代劳动观培育要优化劳动培育体系,形成劳动观培育的多维性
在劳动培育体系方面,马克思认为对于所有达到某一年龄阶段的孩子而言,将来的教育是生产性劳动与体育、智育的有机统一;这不但是一种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手段,更是培养一个人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由此可见,劳动除了是劳动者谋生的手段以外,还是人实现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前提。因此,新时代劳动观培育要促使“校园—社会—家庭”三方联动,形成全方位劳动培育体系。
首先,学校要将劳动教育贯穿课程体系,促使青年对创造性劳动的价值和劳动的属性有更为直观的认识;充分挖掘校内外劳动实践基地,加强校企合作,为青年提供多样化的劳动观培育资源,培养青年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劳动本领。其次,要在社会范围内讲好劳模故事,宣传先进事迹,弘扬工匠精神,营造尊崇劳动的良好风尚。同时,还要加强对普通大众内容的监督与管理,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避免不良劳动价值观的传播,做好新时代劳动观培育的守门人。最后,家庭要塑造良好的家风,言传身教,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劳动观,促使家庭在劳动观培育方面充分发挥好基础作用。
哲学的任务不仅仅在于解释世界,更在于改造世界。异化劳动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贯穿了《手稿》等马克思的诸多著作。研究马克思劳动异化思想的目的不仅是了解该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更是打破异化这根拴在劳动者身上的铁链,推动社会和个人的更好发展。只有充分把握劳动的本质,尊重劳动的发展规律,才能为新时代劳动观的培育持续贡献力量。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23年第04期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