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注重从人民群众的创造中汲取理论创新智慧”。这是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群众史观的深刻把握和生动运用,是对党的理论创新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为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指明了立场、方向和途径。
一、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
生活、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人们正是在实践中把无数客观外界的现象反映到头脑中形成感性认识,不断积累感性认识的材料,并运用抽象思维抓住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和事物的内部联系,实现飞跃形成理性认识。
正如毛泽东同志指出的那样,“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理性认识是不是真理,是否正确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还必须通过实践来检验。同时,客观世界永恒辩证地运动发展着,人们获取真理的过程也不断循环往复。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推进理论创新是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而不是坐在象牙塔内的空想,必须坚持在实践中发现真理、发展真理,用实践来实现真理、检验真理。”
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学说,而自身所处的历史地位决定了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终解放自己。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其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党是“因为人民需要才成立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党的理论是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是指导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其目的就是通过持续不断的理论创新确保理论指导的科学性,更好地将创新理论转化成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实践力量。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和人民立场是内在统一的。实践是社会性的活动,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是人民群众改造世界的活动,归根到底,人民群众是改造世界的决定力量。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群众给历史规定了它的‘任务’和它的‘活动’”,“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历史唯物主义“第一次使我们能以自然科学的精确性去研究群众生活的社会条件以及这些条件的变更”。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不仅创造了物质财富,也创造了精神财富。
我们党历来肯定人民群众在理论创新中的重大作用。毛泽东同志强调,“群众有伟大的创造力。中国人民中间,实在有成千成万的‘诸葛亮’”。“《毛选》里的这些东西,是群众教给我们的。”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是为人民立言、为人民代言的理论,是为改变人民命运而创立、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的,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
事实证明,人民群众身处实践最前沿,对实践变化感知最敏感、感受最深切,也最聪慧。理论创新要解决什么问题,人民群众实践的需要说了算;理论创新要具备什么内容,人民群众实践的过程包含着答案;理论创新成果好不好,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是重要衡量标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也就是从群众中来的党的创新理论行。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回顾历史,中国共产党每一步理论创新、每一次理论飞跃,无不源自于人民的智慧、人民的探索、人民的创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成果,都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系列农村调查打开了思路,毛泽东同志深刻认识到,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他总结了湖南农民运动创造的有关开展土地革命、夺取农村政权、建立农民武装等经验,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不同于俄国城市中心论、与中国实际相符合的革命理论,不断汇聚党和人民革命实践的经验教训,逐步形成完整的新民主主义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同志带领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立足人民群众的实践,向各行各业取经,形成了有关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矛盾、社会主义建设方针等理论成果,开启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乡镇企业的兴起、国有企业的改制、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等重大改革举措,都来自人民群众的大胆探索和创造性实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提供了丰富营养。邓小平同志在对党的十四大报告送审稿的意见中写道,“改革开放中许许多多的东西,都是群众在实践中提出来的”,“绝不是一个人脑筋就可以钻出什么新东西来”,“这是群众的智慧,集体的智慧”。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每一个方面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实践和智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习近平总书记把坚持人民至上与坚持问题导向有机统一起来,广泛深入基层一线考察调研,系统总结人民群众创造性实践经验,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扎根于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进行艰辛理论探索的成果。
三、推进党的理论创新要走好群众路线
“坚持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之一。《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只要我们勇于结合新的实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善于用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就一定能够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取得重大成就,能够领导人民完成中国其他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根本在于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并不断结合新的实际推进理论创新,使党掌握了强大的真理力量。我们要不断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取得更为丰硕的理论创新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各项工作实践要走好群众路线,推进党的理论创新也要走好群众路线,决不能闭门造车、坐而论道、流于空想”。在理论创新中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就是要紧密联系人民群众、经常深入人民群众、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真心拜人民为师,诚心向人民学习,虚心向人民求教,得到源源不断的实践力量和理论智慧。
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调查研究就是连接理论创新起点和终点的桥梁和渡船。调查研究首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人民面前,我们永远是小学生,必须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必须充分尊重人民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只有放下架子、扑下身子,做老百姓的朋友,老百姓才愿意开口讲话;只有既听顺耳话,也听逆耳言,打消老百姓的顾虑,才能听到平时听不到的话;只有善于引导老百姓,与老百姓达成思想共振,才能听到更多有用的话。调查研究也要注重方式方法,既要围绕全局做好战略性调研,也要针对重点“解剖麻雀,发现典型”;既要做系统的、由历史到现状的调研,也要做新时代新情况的前瞻性调研。不能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必须下马看花、由表及里,把握调研情况的内在联系及反映的一般规律,取得有价值的理论创新原材料。当前,全党正在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牢唯物史观,强化群众观点和宗旨意识,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走出机关沉到基层一线,广泛倾听人民群众的声音,自觉问计于民、问需于民,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解决好发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的突出问题,同时从人民群众的真知灼见中获取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灵感。
从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中总结新鲜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提炼出新的理论成果。列宁指出,千百万创造者的智慧会创造出一种比最伟大的天才预见还要高明得多的东西。人民群众的实践是理论创新的原材料,我们党承担着将其整合起来、系统起来、完善起来、升华起来的责任。毛泽东同志强调,“我们应该走到群众中间去,向群众学习,把他们的经验综合起来,成为更好的有条理的道理和办法”。调查和研究是前后相继、缺一不可的两个环节。调查是研究的基础,研究是调查的深化;调查是获取原材料,研究是消化原材料。只调查不研究,党的理论创新和人民群众的实践之间就只剩下了一座断桥。要写好调查研究的后半篇,在调查的基础上深化研究,注重调研成果的转化运用,从看得见、摸得着的现象出发,研究隐藏在现象背后的本质;从人民群众的直接做法出发,总结提炼普遍适用的新理论新政策。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两个大局”加速演进并深度互动,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更需要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充分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创造伟力。注重顶层设计与问计于民相统一,不断从总结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中获得新认识、作出新概括、形成新成果,持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
完善走好群众路线的长效机制,让人民群众的实践智慧源源不断地进入党的创新理论。人民群众的实践不止步,党的理论创新就不停步,向人民群众汲取理论创新智慧也不能停步。一旦脱离人民群众,理论成果就会苍白无力,理论创新的智慧就会逐渐枯竭。党的理论创新从群众中来,我们党就要更多地到群众中去。完善走好群众路线的长效机制,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教育,让广大党员干部时时不忘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尊重、保护、发扬人民首创精神,心甘情愿当人民群众的小学生,以虚心的态度走到人民群众中去。增强调查研究工作能力,完善调研成果考评激励机制,使党员干部善于快速和人民群众拉近距离,善于引导人民传授实践智慧,善于从人民群众新意见、新建议、新要求中洞察时代的声音,发现实践的新变化,挖掘理论创新的新元素。充分发扬人民民主,畅通建言献策渠道和批评监督渠道。群众的妙招是理论创新的鲜活素材,群众的批评是理论创新的改进方向,要让群众的大小建议及时递得上来,正面和反面意见都讲得出来。培养一支善于向人民群众学习的理论工作者队伍,不止步于马克思主义的“本本”研究,还要从国情出发,从人民的实践中来、到人民的实践中去,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提供有力的学术支撑。
网络编辑:保罗
来源:《红旗文稿》2023年第21期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