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视野中,马克思强调消除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对人的束缚、物对人的统治以及劳动异化现象,必须变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建立自由王国。在马克思的这种新文明观中蕴含着丰富的人学意蕴,这对于我们理解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一、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的文明观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塑造与引导了新的文明观。他指出,正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存在造成了社会的不平等与人的片面发展,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扬弃资本主义私有制,重建新的个人所有制。马克思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劳动异化现象,指出在异化过程中人失去了作为人的价值与主体性,主张将人从物的抽象统治中解放出来,恢复人的类本质。马克思还通过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带来的种种矛盾,认为需要建立适合人类发展规律的理想社会,化解人类劳动的不自由状态,而这个理想社会就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特征的“自由王国”。
(一)批判资本主义私有制,要求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通过关注劳动与所有权的分离,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根源在于生产资料私有制。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本质是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资本家是资本所有者,占据着全部的生产资料,“雇佣工人靠自己的劳动所占有的东西,只够勉强维持他的生命的再生产”。资本家付给工人工资,看起来似乎购买了工人的劳动,工人得到了补偿,但是在雇佣劳动制度掩盖下,资本家通过延长工人劳动时间赚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完成了对工人隐蔽的剥削;同时雇佣劳动还促进了资本积累,使整个社会财富增加,促使工人以为通过劳动可以改变自身境遇,越来越依附于资本家。此外,资本主义的社会分工还直接造成资本和劳动的分离,而私有制则进一步确认、巩固并强化了这种分离。正是因为私有制,拥有资本的资本家不参与劳动,劳动者除了劳动力却没有生产资料,所以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工作所产生的劳动产品不仅不能归自己所有,反而生产的东西越多,自己能够占有的就越少,使得劳动者受到了自己所生产的劳动产品的统治;同时劳动者所创造的价值越多,他自己本身就越没有价值。总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劳动的人的生存资料的丧失和与他人的劳动结果普遍交换为条件,在此种情形下,人们现实生活中所有苦难的根源就在于“私有财产对国民的统治”。马克思发现了人在资本自由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成为资本的奴隶,成为资本家剥削的对象,资本对人的统治成为普遍现实。
正是由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存在造成社会不平等和人的片面发展,所以需要扬弃资本主义私有制,探索建立新的所有制形式。在《资本论》中,马克思阐释了“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思想。他说:“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资本主义占有方式,从而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是对个人的、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第一个否定。但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对自身的否定。这是否定的否定。这种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而是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马克思恩格斯打破旧世界的真正目的,在于建设一个新世界。正如马克思所说:“对我们说来,问题不在于改变私有制,而只在于消灭私有制,不在于掩盖阶级对立,而在于消灭阶级,不在于改良现存社会,而在于建立新社会。”只有废除私有制建立公有制,才能使劳动成为自由自觉的活动,实现人的发展由片面到全面的飞跃。马克思根据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提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即未来社会要建立一种新型的社会生产关系重建个人所有制,即在共产主义时期每个人都能拥有生产资料,通过自由自觉的劳动获得全面的发展。这种所有制是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彻底否定。它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的基础上,既消灭了私人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剥削他人劳动的可能,又使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得以直接结合,使劳动者在占有生产资料的基础上获得自由成为可能。因此,重建个人所有制是马克思为实现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而对资本主义社会如何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所构想的所有制形式,它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的本质才能得到真正的复归,这关乎着全人类的解放,这也是马克思恩格斯始终关注的社会制度变革的根本问题。提出消灭私有制只是解决问题的手段,实现全人类的解放才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诉求和最终目的。“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只有废除私有制,消灭剥削与不公平,消除一切导致人的异化的制度根基,才能让人从剥削与奴役中彻底解脱出来,使人的创造性能力和创新性才华得到充分和全面的发展。
(二)批判资本主义异化现象,主张将人从物的抽象统治中解放出来
资本主义社会创造了现代文明,但是资本主义是物的统治的文明,虽然看似粉碎了封建等级特权,实则是用一种私有制代替了另一种私有制,以物的统治替代了人的统治。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根植于现实的资本主义经济事实及其发展过程中不可调和的矛盾。资本主义大工业虽然带来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积累了大量的社会财富,但是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却日益分化出两大对立阶级,即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马克思深入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贫富分化的主要原因,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首次提出劳动异化的概念。在他看来,“贫困从现代劳动本身的本质中产生出来”,也就是说造成工人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异化劳动”,因为“异化劳动把自主活动、自由活动贬低为手段,也就把人的类生活变成维持人的肉体生存的手段”。异化劳动使无产阶级陷入贫困,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雇佣劳动下的资本剥削。马克思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了异化劳动的四重规定,即人与自身劳动的异化、人与自己生产出来的劳动产品的异化、人与自己的类本质的异化、人与人之间的异化。
马克思从资本主义时代的国民经济事实出发,系统性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贫困的根源。首先,劳动者与自身劳动的异化。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工人不占有生产资料,其为了生存被迫向资本家出卖劳动力,工人在劳动中不是感到幸福而是肉体和精神饱受折磨,“只要肉体的强制或其他强制一停止,人们就会像逃避瘟疫那样逃避劳动”。对于工人来说,他的劳动不是属于自己的而是属于别人的,他在劳动中也不属于自己而是属于别人,工人的活动不是自主的活动。其次,劳动者与自己生产出来的劳动产品的异化。在资本主义雇佣关系中,工人同生产资料相分离,不再占有和支配生产资料,他们生产的产品独立于直接生产者。工人生产的商品越多,创造的财富越多,资本家获得的利润就越多,而工人自身的价值就越廉价。凡是成为劳动产品的东西就不再是劳动者自身的东西,而且这种东西变成了不依赖于劳动者甚至同劳动者相敌对的东西,个人之间的劳动的普遍交换成为每个人的生存前提,“这种普遍交换,他们的相互联系,表现为对他们本身来说是异己的、独立的东西,表现为一种物”,即工人生产出了“异己的对象”。再次,人与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人是类存在物,劳动应该是人的本质属性,是人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人可以在劳动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但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劳动这种有意识的生命活动变成了维持人类肉体生存需要的手段,使人的生命活动同人自身相异化,也就是人同他的类本质的异化。最后,人与人关系的异化。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成为资本家进行生产、追逐利润的工具,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不再是建立在自由自主活动的基础上,而是基于以资本为媒介的物的联系,同时这种关系又造成工人与资本家之间阶级利益的冲突,造成严重的阶级对立现象。在以上的异化过程中,人失去了人作为人的价值及主体性,从根本上否定人的价值,人从本质上失去了自由自觉的特性,沦为一种工具,成为一种手段,处于被奴役被支配的地位。
马克思深刻揭示出资本主义劳动异化的制度根源,认为从根本上解决资本统治就必须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经济。正是因为私有制和分工导致资本和劳动的分离,拥有资本的人不劳动,劳动的人没有资本,因此,唯有消灭私有制,才能实现资本和劳动的重新结合,才能消灭异化劳动现象,将作为私有财产的资本转化为联合起来的个人共同占有的生产资料。在马克思看来,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上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追求剩余价值为目标,必定带来劳动的剥削和压迫。只有消除“生产剩余价值”这一狭隘的社会性劳动,消灭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制,才能最终实现人类的自由解放。这也科学诠释了劳动由手段变为目的的历史必然性。全面发展的个人不是自然的产物,而是历史的产物,所以扬弃异化劳动,使得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的劳动不再作为商品形式进行买卖,把人从物的统治中解放出来,实现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合乎人性的复归,恢复人的类本质,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三)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主张建立“自由王国”
在《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提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概念。“我们称为资本主义生产的是这样一种社会生产方式,在这种生产方式下,生产过程从属于资本,或者说,这种生产方式以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关系为基础,而且这种关系是起决定作用的、占支配地位的生产方式”。这说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以资本为主导而非以人的自由和发展为根本的。《资本论》中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剥削的秘密,那就是,“只是由于劳动采取雇佣劳动的形式,生产资料采取资本的形式这样的前提——也就是说,只是由于这两个基本的生产要素采取这种独特的社会形式——,价值(产品)的一部分才表现为剩余价值,这个剩余价值才表现为利润(地租),表现为资本家的赢利,表现为可供支配的、归他所有的追加的财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质上是剥削性的,产品生产的目的就是为了交换,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唯一目的。以追求资本价值增殖为目的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存在着严重的局限性。
首先,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加重了工人的不自由程度。因为资本追逐剩余价值的本性,为了更大限度地获取剩余价值,追求利益最大化,必然竭力地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加强工人劳动强度。其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分工生产出不健全的个人生存状态。虽然从社会整体看,劳动具有协作性质,但是就雇佣劳动者的实际情况看,分工造成的是个人生存的片面性,工人被固定从事局部劳动,在局部劳动中愈发机械麻木,进而丧失人格自由,丧失全面发展的可能。再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意味着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分离,意味着生产资料、资本、社会财富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而资本主义社会一方面强调自身的资产阶级私有财产权的神圣不可侵犯,另一方面却无视工人的生存境遇。最后,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劳动者购买力不足。消费力低下,这就导致了社会生产的总产品购买力不足,这种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造成的无产阶级购买力的相对不足表现为巨大商品堆积、生产过剩。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这种消费力会与生产力的发展产生冲突,从而不利于整个社会生产的良性有序进行。从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分析中,马克思得出结论:“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阻碍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必然导致其内部孕育并产生社会革命因素,从而打破现有的不合理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以推动生产力的继续发展。要解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带来的种种矛盾,有必要探索建立符合人类发展规律的理想社会,化解人类劳动的不自由状态,建立“自由王国”。
马克思第一次关于“自由王国”的相关表述出自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其中论述了共产主义与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之间的联系,同时指明了共产主义的应然状态,即“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自由王国“存在于真正物质生产领域的彼岸”8,而这个物质生产领域的此岸也就是现存的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所积累的社会财富和巨大生产力。自由王国的实现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它的存在是必然的,“这个自由王国只有建立在必然王国的基础上,才能繁荣起来”。必然王国为自由王国积累了必要的社会物质财富。资本主义社会创造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多的物质财富,为人类迈向自由王国创造了必要及必需的社会物质条件,起到了关键的承前启后的作用。人类自由劳动的实现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消灭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而消除了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的对立,使所有人都能享受自由支配的时间。马克思指出,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生产力的发展起着根本性和决定性的作用。建立自由王国具有现实可能性,但是其过程必将是非常漫长的,“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所以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也就是说,当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还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时,共产主义社会只能继续储备能量,当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发展达到了水火不容的境地时,共产主义社会就将蓄势待发,将会替代资本主义社会成为最进步的社会形态。在马克思所构想的自由王国中,劳动成为人生活的第一需要,人的自由发展也将与自然、社会和人自身充分融合。自由王国将是一个建立在物质充分发展、经济充分自由的基础上同时人的自由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的社会。在这一社会中,人的物质需要将得到充分保障,人的尊严将得到充分重视,人的价值将得到充分体现。
由此可见,建立超越资本主义文明的自由王国的首要条件就是要积累巨大且充实的物质生产能力和社会财富,这是保证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基本前提。在继承资本主义社会所创造的物质生产基础上实现社会自由,创建新的文明形态,并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价值目标,是自由王国的根本特征。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文明观的人学内涵
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所揭示的文明观中,马克思立足于现实中的人来考察文明,揭露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统治下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人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自由,指出人应当是“人人自由”与“社会自由”相统一的社会人。他还通过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导致的异化现象,指出人的发展应当是普遍共享的发展。当然,马克思文明观的最高理想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是人的本质的最高体现,也是马克思确立的关于人的解放以及人的发展的终极目标。
(一)人应当是“人人自由”与“社会自由”相统一的社会人
“现实的个人”是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考察了历史的现实前提。他说:“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臆想中才能撇开的现实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唯物史观的出发点是现实的人,马克思立足于现实中的人来考察文明,认为人是存在于社会中的,人的本质取决于他的物质生活条件,是一切生产关系的总和,而非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这说明马克思对人的考察实现了从抽象的人到现实的人的转变,这个“现实的人”是处于社会关系之中、从事物质劳动生产,置于社会历史发展过程当中的“社会个人”。马克思认为人是社会的人,人的本质不是由活动的对象决定的而是取决于他的物质生活条件,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而是人所具有的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历史发展并不是人的本质发展的历史,而是物质生产发展的过程。
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因为没有生产资料,为了生存必须走进市场将自己的劳动力当作商品与资本家进行交换。首先,在交换时,虽然表面上资本家与工人之间是自由平等的,工人看似也有自由选择工作和行动的空间,但实质上工人是不自由的,因为他除了劳动力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售,并且一旦交换成功,工人的劳动力的使用就不再属于工人自己,而是由资本家掌握支配权。这就使得工人完全处于资本家的统治之下,其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工人在这种以剩余价值为目的的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逐渐成为了失去自由、独立性的存在。其次,随着资本主义工业生产时代的到来,机器在生产过程中被广泛应用,工人的创造能力逐渐被弱化,成为在生产流水线上重复某种标准化动作的工具。工人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被抽象化得越来越明显,工人逐渐成为机器的简单从属物,在机器大工业生产中,作为劳动力人格化的工人是被机器体系压迫着并被抽象化的人,是与作为资本人格化的资本家相对立的。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统治之下,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联系不再是建立在自由自主活动的基础上,而是基于以资本为媒介的物的联系。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个人”只是资本主义社会结构生产出来的表象而已,所以整个资本主义社会没有实现个人的自由,也没有实现社会的自由。
只有在战胜资本自由的过程中实现社会自由,而社会自由的实现又以每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条件。马克思始终注重的是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发展的统一,他力图通过研究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和现实物质条件,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改造活动使无产阶级获得解放,使个人自由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达到和谐统一,使每个人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进步,个人逐步从资本主义社会中旧的分工体系和机器化生产中解放出来,摆脱了对人的依赖关系,同时也摆脱了对物的依赖关系,现实的人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自由。人不再是屈从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分工条件下的工具,劳动对劳动者自身来说不再是一种异己的力量。在马克思所设想的未来社会中,“劳动表现为不再像以前那样被包括在生产过程中”,“工人不再是生产过程的主要作用者,而是站在生产过程的旁边”。资本主义的旧式分工和私有制逐渐消除,社会个人的生产劳动不再是依赖于资本的丧失主体性的纯粹劳动,而是拥有自由自觉劳动的人的本质力量的实现与彰显。人的发展构成了文明发展的内在动力。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论述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转变时,曾概括指出自由王国下的自由最终表现为“社会化的人”的自由,即人人自由和社会自由,而要实现这一点,必须形成自由人的联合体。个人的自由发展是社会自由发展的前提条件,个人是存在于社会中的个人,每个人的发展不仅不以牺牲他人的发展为前提,而且是为他人的发展、为社会的总体进步创造条件。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离不开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也就是说,人应当是“人人自由”和“社会自由”统一的社会人。
(二)人的发展应当是普遍共享的发展
首先,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劳动资料对于雇佣工人是异己的存在,劳动者不能够从事一种对他们来说有意义、有创造性的工作,雇佣工人的劳动依附于劳动资料、劳动条件而存在。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本质特点,因此工人才不得不出卖劳动力赚取维持自己生命活动的生活资料。其次,机器生产的出现大大减少了工人自身再生产所必需的费用,于是工人不得不依附于工厂和资本家。工人不仅仅是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命活动进行生产,同时更是为资本家进行生产。工人的劳动产品不仅没有成为自己的财富,而且作为别人的财富统治和剥削他自身。可见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导致工人生产的越多反而越贫穷,要想实现人的普遍共享的发展,就需要通过破除商品拜物教及克服异化来实现劳动者对劳动产品的占有。
克服异化从而使人实现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主要内容。劳动二重性理论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科学前提,同时为克服人的片面发展找到了突破口。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理论是解释资本主义社会人的片面发展的支撑点,也为我们找寻人普遍共享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基础。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活动中,劳动者只是被资本家当作不断创造物质财富的工具,并没有被当作真正意义上的人,其与自己的劳动本身是相异化的,劳动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只是被迫谋生的手段。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的本质全面异化的社会,物与物的关系遮蔽了人与人的关系,人的关系要通过物的关系表现出来,形成为了人的片面发展的主要原因。商品拜物教的形成源自于商品的二重性质,即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一旦在市场中进行流通,它就必须按照一般的可计算的价值量来实行平等的交换。这样看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被商品与商品之间的物的关系所取代,并且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反过来又奴役人本身。在资本主义社会的流通领域,人所追求的就是更多地占有商品,也就是更多地拥有自己生产出来的产品。人的发展在资本时代已经完全被物统治,虽然人能够以独立的人格在社会中生活,但人的这种生活是以物的形式体现出来的,是以物的价值而不是人的价值被塑造的。其一,在共产主义社会阶段,劳动的人摆脱了对人的依赖关系,同时也摆脱了对物的依赖关系,真正实现了自我决定和自我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个人的自由存在的前提条件是个人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与解放,这为社会和个人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需要对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改造和扬弃,使人真正摆脱对物的依赖关系,劳动的人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和进行社会化生产,个人在这个过程中才能实现真正的自由,真正全面地占有自己的本质。其二,共产主义社会中,个人成为了公共的个人,在资本主义社会异化中变得贫乏的主体恢复了丰裕,个人的全面的需求和发展得到了满足,实现了个人的本质力量,个人的活动真正成为了人自身的内在需要,也就是说,人是自身的“个性的劳动也不再表现为劳动,而表现为活动本身的充分发展”,个人的价值的实现就寓于其创造性的活动之中。其三,共产主义社会实现了由异化社会到自由社会的飞跃。人的能力不再是表现为外在物的能力,人与人的关系不再是表现为物与物的关系。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劳动的人的普遍的抽象的外在性存在特征必定会被否定和扬弃,共产主义社会的内部关系和社会个人的共同体重新得到确立,劳动的人呈现为具体的普遍的内在的存在特征。
总之,由于私有制这一剥削根源的存在导致了商品拜物教和劳动异化的产生,资本主义社会无法实现真正的共享发展。马克思把共享发展寄希望于未来新联合体,设想到那时的未来社会,生产力将会取得迅速发展,“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社会财富乃是由全体劳动人民所创造的,因此也应该由全体劳动人民所共享,在超越劳动异化和物的统治的资本主义时代之后,人的发展应该是普遍共享的发展。
(三)人的发展的终极目标是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中,马克思按照人的个体发展程度,将人类社会分为三种形态:人对人的依赖,即人的本质未异化的社会;人对物的依赖,即人的本质异化的社会;人的个体得到充分全面发展,即人的本质真正占有的社会。只有在第三种形态的社会才实现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是人的本质的最高体现,是马克思文明观的最高理想,同时也是马克思确立的关于人的解放以及人的发展的终极目标。
什么是人的自由和解放?根据马克思的相关论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就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是“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也就是说人类的生产活动由此摆脱异化劳动的奴役,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人所进行的实践活动是有目的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自由自觉活动,人是自我发展的主体,人的个性不再受到任何形式的束缚,而是被充分激发出来。在这里,每个人都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自觉地进行一些创造性活动,人的才能和创新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和认可,人的能力可以得到全面发展。每个劳动者从必要劳动的强制中解放出来,可以自由地选择和实现他们自身的任何规划,个人进行的活动成为具体的自由活动,每个人在创造性的活动中实现自己的价值。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存在,劳动的异化导致广大劳动人民并没有从先进的社会生产力中获得社会财富和真正意义上的人生自由,反而在被迫出卖劳动力过程中愈加贫困与低贱。资产阶级作为统治阶层仅仅在政治领域宣告了人的自由与平等,是生产资料所有者任意处置其私有财产的自由,现实中仍然存在着压迫与不平等,这样的自由是不完全的。马克思认为,伴随着资本主义的终结和旧式分工与私有制的消灭,共产主义社会建立起来,这才是人类真正文明历史的开端。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既是社会文明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文明发展的衡量尺度。人的发展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准。资本主义社会之前的社会形态中人很难有完全意义上的自我发展,因为人受制于直接依赖关系或依附关系而没有独立性,同时在最初的社会形式中,人的能力也“只是在狭小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马克思认为,人的发展离不开人的需要的满足。人实现自身的发展不仅需要在物质生活上得到满足,还需要在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上得到满足,这种需要的丰富性是人的本质的具体体现。所以文明发展的本质其实就是人自身能力的不断释放和发展,人类主体能力的发挥程度在很大意义上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程度,马克思所构想的未来社会中体现的新文明观饱含着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想目标。
三、现实观照
当前我们正在推进的中国式现代化不仅开辟了人类现代化的崭新道路,而且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在中国式现代化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具有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中通过批判资本文明形态而阐释的未来共产主义向度的人学意蕴。
(一)以“人民中心论”取代了“资本中心论”
是以资本为中心还是以人民为中心,这是西方式现代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区别之所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区别于西方式现代化的显著优势,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文明新形态“破解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诸多难题,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西方式现代化忽视人的主体性地位,崇尚资本至上,践行的是资本中心论,以资本的力量作为推动社会生产的根本动力,把资本逻辑当作社会运行所遵循的准则,把利润最大化视为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这种“金钱至上”的现代化观念虽然提高了社会生产效率,促进了社会物质财富的积累,但也造成了人的异化,引发了社会矛盾,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
以人民为中心和以资本为中心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资本家拥有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而工人只能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以换得维持自身生存所必要的生活资料。整个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在资本家操控之下,生产成果归资本家所有,生产的目的是尽可能多地榨取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同的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背景下,我国的经济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生产目的和社会财富的积累是为了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当然,我国在发展现代化经济和走现代化道路的过程中并没有完全排斥资本,而是积极利用资本服务于国家改革发展大局,努力克服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逻辑支配下人的异化和物化。新中国成立至今,党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始终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从“解决温饱”到“总体上达到小康”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直至“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从发展靠人民到发展为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努力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等等,都充分彰显出我国现代化道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遵循。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秉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观点,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始终把以人民为中心、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立场,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的价值实现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发展的目的,把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作为现代化发展的主线。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了鲜明的人民性特征,以维护人民的利益为根本宗旨。中国共产党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始终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式现代化是顺应人民意愿和历史选择的道路。
(二)实现了人的类本质回归
人的类本质是人区别于其他事物而言的根本性质,是作为一个物种特有的规定性。马克思指出:“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也就是说,人的类特性的集中体现就是人基于生存本能以及为了维持生命和发展而进行的自由自觉的劳动实践活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是对人类文明进步规律的重要诠释。”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劳动作为“人类的本质活动”,同时也是推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
在马克思所设想的未来社会,“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这说明劳动本身是人之为人最本质的东西,劳动不应该是被迫的而应该是自觉自愿的。在劳动过程中,人的实践能力被显现出来,人应该感觉到自由和价值感。然而资本主义社会实行的是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工人为了生活被迫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这使得广大工人群体成为资本统治下的非自由人,人类劳动逐渐成为异己的力量,从而导致资本家与工人的对立不断加剧。中国式现代化规避了资本主义现代化过程中私有制对人的类本质的剥离,保障了人们体面劳动并获取自己劳动成果的基本权利,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首先,我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基本经济制度使得人重新占有自己的类本质具有现实的可能性。在生产资料公有制条件下,劳动者以主人翁身份从事生产劳动,实现了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真正结合,建立起新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劳动异化现象得以逐步消除,实现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所追求的目标。其次,我国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鼓励勤劳致富,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使全体人民共享劳动创造的成果。这样的分配制度有利于人们在劳动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最大程度地保障人民生产创新的积极性。最后,我国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制定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来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运行,保障了每个劳动者和经营者可以依法平等地使用生产资料、公平公正参与竞争,保障劳动者获得自己劳动成果的权利,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中国式现代化从广大劳动人民的立场出发,力求破除资本主义社会雇佣劳动制度下所导致的工人贫困和阶级对立问题,使人得以摆脱资本的控制。中国式现代化充分尊重人民的劳动自由和劳动成果,开启的人类文明新形态致力于实现从“物的依赖”向“以人为本”的飞跃。中国式现代化力图全面变革社会关系,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为推动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制度保障。中国式现代化保障劳动者在平等和谐的社会关系中发挥自身潜能和优势,使得每个人在推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作出应有的贡献,实现每个人自由自觉的活动,最终实现人的类本质的回归。
(三)开启了人的本质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在价值内核上追求的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开启了人的本质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一种超越,实现了人类发展历史上的伟大变革。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强调我们要实现的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走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批判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方式,指出“在资产阶级社会里,资本具有独立性和个性,而活动着的个人却没有独立性和个性”,严重导致了人的异化。马克思由此提出了代替以资本为中心的西方式现代化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在马克思看来,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人的现代化的基本前提,同时,人的现代化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相互统一的,人的现代化过程实质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过程。新中国成立之后,党领导人民确立了建设现代化强国的伟大战略目标,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始终围绕实现国家富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理想展开,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与期待。不同于西方现代化在追求自由平等的过程中受制于“物的统治”并逐步陷入物化状态,中国式现代化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始了自觉探索创造以“人”为现代化主题的发展道路,遵循着生产力发展的规律,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广泛吸收人类先进思想文明理念,始终坚持为人民谋幸福的宗旨。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将“以人民为中心”落实到各个领域和方面。在党的建设中,我国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加强党的自我革命,坚持执政为民的理念;在政治建设中,我国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有机统一,最大程度地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经济社会文化事务,建立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就政治目标而言,我国秉承“人民就是江山”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建设高度民主的国家,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实现人的主体性。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其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让人民“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23,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在社会主义中国全面建设现代化,归根结底就是要实现人的现代化,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不断增进和实现全体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认同感,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充分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实现人的现代化和自由全面发展,从而全面开启了人的本质的现代化。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理论学刊》2023年第04期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