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从不同角度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和本质进行了系统、深刻的阐述,特别强调中国式现代化代表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既体现了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一般规律,创新了全球现代化理论,又蕴含着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内在价值,具有解决人类共同问题、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创新意义。中国式现代化创新了文明形态理论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性质和本质的根本规定,直接关系到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和前途命运。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初心使命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不是别的什么现代化。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才能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科学指引,确保中国式现代化在正确的轨道上顺利推进。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打破“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实现了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的有机统一,其中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及其伟大实践,不仅创新了全球现代化理论与实践,而且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式现代化互相成就,为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
中国式现代化是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和中国5000年文明发展的历史逻辑相统一的规律性认识基础上的,是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理论与实践创新。中国式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相联系,是在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中走出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时代特色和实践本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式现代化互相成就,打开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空间,为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贯通、互相成就,助推文明新形态发展。中国式现代化不是照搬照抄其他国家的现代化,而是赓续中华文明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自古以来,中华文明在继承创新中不断发展,在应时处变中不断升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只有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贯通、互相成就,才会使不断升华的中华文明成为推动人类文明新形态发展的重要力量。
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指明了超越西方现代性的发展方向。中国式现代化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对现代文明的批判和反思,将人类文明发展看成是不断自我超越和自我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扎根现实的未来理想作为指引现实实践的目标,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指明了超越西方现代性的发展方向。
中国式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标,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为方向,这一现代化道路不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人间正道,也是引领当今世界现代化潮流的正确选择。中国式现代化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相结合,其根本目标是要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对人类作出更大贡献,努力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文明成就,谱写人类文明形态发展新篇章。按照马克思关于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设想和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的结论,较为落后国家要越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进入社会主义,必须充分利用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生产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人类文明形态尽管有不同划分标准和各种解释,但作为一种文化观念和制度规范,总的来说是与一定的社会形态相联系的,或者说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一定的文明形态与其适应。
当代中国发展不仅坚守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制度特征,坚守了中华文明的独特成就和历史传统,而且吸收和融合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共同成果,在坚持独立自主中实行对外开放,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前提下发展市场经济。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证实并深化了马克思关于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设想,符合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总体趋势,谱写了人类社会形态和文明形态发展新篇章。中国式现代化富含人类文明形态新特质
在现代化路径选择上,我们党以大历史观的宽广视野和长远眼光,把握世界历史的发展脉络和正确走向,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沿革和实践要求;透过新一轮科技变革、全球经济发展大格局和中国发展阶段性特征,认清中国社会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大逻辑大趋势,深化对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规律性认识,为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方向。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之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党。只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才能凝聚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才能战胜任何艰难险阻,才能成就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复兴的宏图大业。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其逻辑起点是以人民为中心,价值旨归是实现共同富裕,这是其与西方现代化的最大不同点。如此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中国仅用几十年时间就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从积贫积弱、一穷二白到全面小康、繁荣富强,中国人民彻底摆脱了被欺负、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事实充分证明,中国14亿多人口实现共同富裕,并且物质富足、精神富有,这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贡献。
与此不同,西方现代化是以资本增殖为逻辑起点,以个人财富持续增长为价值旨归,劳动者只是资本赚取利润的工具。追求资本最大利润的西方现代化,虽然会带来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但也造成资本和劳动的根本对立,其结果必然导致贫富两极分化、社会矛盾激化和人类文明异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大亮点。在资本的眼里,自然界只是其予取予求的对象,因而在西方现代化过程中,掠夺更多廉价的自然资源,是其增加物质财富、增强本国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当今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实际上是由于西方发达国家蔑视大自然而受到的惩罚。
中国式现代化不是靠掠夺自然、片面享受大自然馈赠的现代化,而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利用自然和保护自然相统一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从理论和实践上表明:人和自然不是对立的,发展经济和环保并非“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只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就能做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生态问题归根到底是人的问题,西方现代化所带来的人与自然的矛盾,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社会人和人相对立的延伸,只有在解决社会对抗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中国式现代化是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础上的,从根本上澄清了现代化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也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一个重要特质和鲜明标志。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中华文明始终崇尚和而不同、和为贵理念,中华民族崇尚和平的内在特质,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文明不像西方文明那样具有排他性、扩张性,而是在求同存异、包容并蓄中不断衍生发展。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承续了中国古代讲信修睦、亲仁善邻、以和为贵的历史传统,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则内嵌了协和万邦、天下大同的中华文化基因。
和平发展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有机结合,赋予人类文明新形态前所未有的思想内涵。在人类面临诸多考验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等一系列和平合作倡议,表明了中国致力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真诚愿望,为更好解决全球性问题、实现人类更好发展指明了方向。拓展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但“现代化不是少数国家的‘专利品’,也不是非此即彼的‘单选题’”。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有不同的逻辑和推进方式。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在推进生产力和人类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带来资本主义制度无法克服的弊端。这些国家凭借资本和技术优势,搞经济垄断、政治霸权,大肆推广“西方中心主义”,依仗其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上的霸权地位,强迫世界上不发达国家和民族按照西方模式来发展,同时又不允许这些国家真正强大起来,使其只能成为西方国家的附庸。
俄国十月革命后,世界现代化模式就不再只有欧洲北美的模式,而是出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下探索现代化的模式及亚洲、拉美等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模式。亚非拉发展中国家人民深刻认识到,建立在资本基础上的殖民剥削是他们普遍贫穷落后的根源,要实现国家现代化和人民幸福,必须走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中国式现代化“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成功推进并拓展的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深刻改写世界现代化历史,而且指明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未来发展方向。中华文明绵延传承,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在交流互鉴中不断丰富发展,深刻影响了世界文明进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3月举行的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与全球其他文明相互借鉴,必将极大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中国倡导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交流互鉴,不仅表明中国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贡献世界,而且给处于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亚非拉发展中国家选择和平发展道路带来深刻启示。
随着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瑞士历史学家、伯尔尼艺术学院名誉教授贝亚特·施耐德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中国通往现代化道路避免了西方化,开启了人类新篇章”,认为“中国政治稳定,政策务实,注重长远战略,这与西方急功近利和充满党派斗争的模式迥然不同,是中国模式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事实表明,中国式现代化既体现了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一般规律,又蕴含着其不同于西方现代化道路的内在价值,充分体现了世界历史进程中现代化模式多样性特征。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及其伟大实践,不仅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而且为人类探索更好社会制度提供了全新启示。
(作者:柴尚金,天津科技大学特聘教授、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前线基地特约研究员)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前线》杂志2023年第10期发布时间:2023-10-1709:52:00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