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品格,是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最大优势。自我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永葆青春活力的强大支撑。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党通过科学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并在多年实践基础上,形成了自我革命战略思想。
自我革命战略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坚持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一百多年来党的发展历史,充分展示了自身所具有的强大理论创新的活力、团结统一的凝聚力,以及既善于坚持党的领导,又勇于改善党的领导的改革魄力。坚持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把握历史发展规律、赢得历史主动、引领实践创新的重要历史经验。毛泽东在总结中国革命斗争经验时曾强调,党是在困难的环境中走过的,之所以能走过来,要感谢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他们给了我们以武器,这武器不是机关枪,而是马克思列宁主义”。[1]在科学理论武装下认识规律、发现规律,才能创造形成能够运用并驾驭规律的新思想、新观念。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都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充分体现自我革命精神的理论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自我革命研究作为理论创新的突破口之一,形成了党的自我革命战略思想。党的自我革命战略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长期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成果,既是党回答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也是党通过自身建设形成引领社会革命能力的重要理论依据。
自我革命战略思想是党在伟大革命性锻造实践中取得的重大成果。革命性锻造一方面体现在马克思主义政党特有的历史主动精神中,另一方面体现在以科学理论探索认识规律进而改造客观世界的社会行动中。党的革命性锻造过程本身就是一场彻底的自我革命,是党实现“四个自我”的客观需要和必然选择。革命性锻造是一座熔炉。在这个熔炉里,党必须接受来自实践对自身建设的反复考验,同时在实践中通过自身努力发现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这就像刘少奇指出的,只有这样,“才能够逐渐深刻地体验和认识社会发展和革命斗争的规律性……提高自己的觉悟,培养革命的品质,改善革命的方法等”。[2]党必须要经受长期革命性锻造,并在锻造过程中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这样的自我革命实践存在于党的重要历史进程中。在遵义会议期间,党通过充分发扬民主集中制,实现了党的领导机制的自我完善。延安整风开创了党用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解决党内思想问题的新鲜经验,并形成了党的优良作风。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告诫全党,“中国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3]改革开放以来,党探索出了加强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把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紧密结合起来等自身建设的方式。这些实践为自我革命战略思想的形成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科学总结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和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实践经验,创造性提出党的自我革命重大命题,系统阐述党的自我革命内涵要义,明确提出依靠党的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路径,形成了关于党的自我革命战略思想。党的自我革命战略思想是探索党长期执政规律的重大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列宁建党学说在中国取得的重大原创性成果。党的自我革命战略思想是一个系统完整、逻辑紧密、结构科学的思想体系。从结构上看,党的自我革命战略思想包括两个基本形态:理论形态和实践形态。从两个基本形态的视角去认识党的自我革命战略思想,有助于全面把握党的自我革命战略思想的科学性、系统性。党的自我革命战略思想理论形态的基础与形成
(一)党的自我革命战略思想理论形态的基础
党的自我革命战略思想是与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一脉相承的理论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特别是无产阶级政党使命观的引伸和深化,其理论基础是建立在党关于保持先进性和革命性的观念之上的。
1.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强化了无产阶级政党使命观,为党的自我革命战略思想奠定了基础
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性首先源于理论上的先进。《共产党宣言》指出:“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斗争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4]马克思主义理论所具有的深厚穿透力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历史使命。
如何保持党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核心要义之一。这是无产阶级政党在长期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立身之本。马克思、恩格斯很早就关注到了这一点。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运动的规律显然是,到处都有一部分工人领袖必然要蜕化”[5]以及党“蜕化成为宗派”[6]的危险。为了保持党的无产阶级性质,就要进行必要的斗争。列宁则在建立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过程中,特别注意把如何建立一个有统一的意志、统一的纪律和统一的行动的党组织,把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为组织严密、纪律严格的组织作为重点任务来抓。
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历史过程,同样存在着党如何保持先进性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始终把肩负历史使命,强化历史责任摆在重要位置,以政治上的清醒推动理论上的创新。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指出:“领导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这样两个伟大的革命到达彻底的完成,除了中国共产党之外,是没有任何一个别的政党能够担负的。”“没有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这样的任务是不能完成的。因此,积极地建设这样一个共产党,乃是每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7]邓小平强调:“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我们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在不同历史阶段又有代表那个阶段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奋斗纲领。”[8]党的先进性建设揭示了使命型政党必须长期树立和坚持的使命观。党肩负的伟大历史使命为我们进行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提供了目标方向和理论依据,党的历史又能够从多维视角阐释捍卫无产阶级政党历史使命的客观必然性和艰巨复杂性,这些都为党的自我革命理论的形成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2.党的自我革命战略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革命观的继承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革命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石,突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马克思、恩格斯深刻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指出了“社会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9],“未来是批判的创造物”[10]。马克思主义理论强调了革命在社会发展中具有的客观性和创造性,社会发展进步是通过革命来实现的。马克思对于革命的论断,以社会进步的内在逻辑要求为基点,强调了通过革命实现改造世界的目的。这其中包括政党的改造。列宁把革命的价值与逻辑赋予了改造无产阶级政党的过程中,特别是在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建设上予以明确体现。在这个过程中,突出理论的革命性、组织建设的革命性才能使党在自我改造中始终保持生机和活力。列宁精辟地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坚强的社会党。”[11]同时,在与孟什维克的斗争中,布尔什维克把建立一个具有科学理论指导的,具有高度革命理想的,具有严密组织纪律性的革命政党作为基本任务。在有力批驳孟什维克机会主义纲领的同时,通过党内无产阶级的思想教育强化和巩固党的组织力量,列宁把革命理论、革命运动与革命政党建设凝结在一起,汇聚起了革命实践的强大合力。
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进一步分析了革命理论和革命实践的关系。他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12]他还强调:“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改造世界的斗争,包括实现下述任务: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13]无产阶级政党不断改造主观世界,本身就是自我革命的一种表现形式。毛泽东所坚持的“思想建党”原则,邓小平提出的“要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14]等党的自我完善、自我革新的思想,都是对马克思主义革命观的继承和发展,是形成党的自我革命战略思想的内在逻辑基础和思想土壤。
(二)党的自我革命战略思想理论形态的形成
党的自我革命战略思想理论形态既是建立在对党的先进性和革命性理论继承发展基础之上的,也是在改革实践中对自我革命认识的不断升华中形成的。党的十八大以后,党中央对自我革命的认识有一个从初步阐述到探索深化,进而形成基本概念与思想体系的过程。最初,党中央提出自我革命这个用语是阐发于全面深化改革范畴之内的。我们知道,关于“四个自我”的表述早在党的十八大就已经写入大会报告中了,而“自我革命”这个概念是在深化改革的语境下提出来的。也就是说,党中央讲自我革命这个概念最早是从深化和推进改革的工作中提出的。2015年5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要教育引导各级领导干部自觉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一思想,正确把握改革大局,从改革大局出发看待利益关系调整,只要……都要自觉服从改革大局、服务改革大局,勇于自我革命,敢于直面问题,共同把全面深化改革这篇大文章做好。”[15]这个讲话中提出了自我革命这个概念,主要强调通过自我革命解决改革中的问题,并没有直接阐述自我革命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内容作用。此后,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党中央对自我革命的表述进行了提升,提出在改革中注重发挥自我革命精神力量的价值和作用。这次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以勇于自我革命的气魄、坚忍不拔的毅力推进改革,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敢于触及深层次利益关系和矛盾,坚决冲破思想观念束缚,坚决破除利益固化藩篱,坚决清除妨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16]在此,党中央开始把勇于自我革命视为解决改革疑难问题的精神力量的来源和方式了。尽管此时的自我革命这个用语仍旧出现在改革的范畴内,但是,它内在具有的战略价值与管党治党基本理念的契合度开始得以显现,政策上的意义与作用也开始显露。
此后,党中央在科学总结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实践经验基础上,把党的自我革命作为党的建设重大命题提了出来。这一阶段,党的自我革命战略思想理论形态逐步形成,这个形成过程体现在党对这个问题认识的四次显著提升上。
第一次提升:2018年1月,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既要培元固本,也要开拓创新,既要把住关键重点,也要形成整体态势,特别是要发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17]这次讲话明确显示中央把发挥自我革命精神视为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内容,并强调了自我革命精神所蕴含的巨大力量。
第二次提升:2019年1月,在党的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从战略价值层面对党的自我革命进行了新的、更高的定位。他指出“在进行社会革命的同时不断进行自我革命,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最显著的标志,也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关键所在”。[18]这是党中央对党的自我革命作出的重大战略定位。这次会上,还逐一对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内涵做了系统归纳和规范性阐发。“四个自我”的基本内涵得以明确。
第三次提升:2020年1月,在党的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探索出一条长期执政条件下解决自身问题、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道路,构建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权力监督制度和执纪执法体系。这个简要总结实际上把党的自我革命的理论和实践上升到了道路经验层面,这在认识上是一个比较大的跃升,为进一步阐发党的自我革命理论打开了新的空间。
第四次提升: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正式将自我革命作为党回答如何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提了出来,这个论断在党的二十大上得以确认,并提出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将自我革命作为解答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是党中央总结党和国家长期发展经验基础上形成的新认识、达到的新境界。这个回答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对如何跳出历史周期率的认识,形成了从党的自身建设与人民群众外部监督两个层面的解决方案。这个新论断使得党对如何跳出历史周期率的回答更加完整,标志着党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水平大大提高。
在理论认识与实践探索的深化提升中,逐渐形成了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理论来源、价值定位、历史定位,形成了明确的概念内涵、品格特征、创新路径等系统完整的思想理论架构。党的自我革命战略思想的形成,丰富了党的建设理论宝库,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历史主动,标志着我们党对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规律性认识达到新的高度。党的自我革命战略思想实践形态为解决大党独有难题进行了有益探索
党的自我革命战略思想的提出是与党的长期实践分不开的,实践创新为理论创新提供了条件和准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伟大实践,开辟了百年大党自我革命的新境界。”[19]党的自我革命战略思想既具有理论形态,也具有实践形态。全面从严治党就是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实践形态,是对党的自我革命的有力推进和深化,在长期探索中形成了推进自我革命的具体构架和创新路径。党中央提出,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过程中,必须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守自我革命根本政治方向;必须坚持把思想建设作为党的基础性建设,淬炼自我革命锐利思想武器;必须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严明纪律整饬作风,丰富自我革命有效途径;必须坚持以雷霆之势反腐惩恶,打好自我革命攻坚战、持久战;必须坚持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凝聚力,锻造敢于善于斗争、
勇于自我革命的干部队伍;必须坚持构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制度规范体系,为推进伟大自我革命提供制度保障。[20]上述六个方面,系统概括了全面从严治党与党的自我革命之间的关系。
全面从严治党是针对党内存在的重大疑难问题提出来的,主要解决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面临的影响长期执政地位和执政使命实现的重要因素和突出问题。从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原则方针到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全面”两个字凸显了党中央对解决党内存在的重大疑难问题的战略布局和路径选择。事实证明,全面从严治党是党在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作出的前瞻性部署,把握住了社会发展的先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21]在2023年初的党的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从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出发,深刻分析了大党独有难题形成原因、主要表现等,提出了要破解大党面临的“六个如何”的独有难题,强调了不停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必要性重要性。尽管党的二十大把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问题提了出来,但实际上我们在一段时期内一直围绕着其所涉及到的问题在探索实践创新。全面从严治党既为解决大党独有难题提供了实践基础,同时也为解决大党独有难题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尝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中逐步构建了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体制机制,积累了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经验。我们从解决大党面临的独有难题的视角看全面从严治党的探索,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党推进自我革命的自觉性、主动性,更加深刻地认识党的自我革命战略思想的实践形态在解决大党独有难题过程中发挥的价值和作用。
一是在对如何始终保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探索中,党中央始终把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作为修身之本。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始终是我们安身立命之本。共产党人心中只有长存这股人生的“浩气”,不忘我们的历史使命,才能在各种风险挑战中始终做到挺得起精神脊梁,立得住人格。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反复明确阐释了理想信念对于共产党人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提出了践行理想信念的方法与途径,逐步建立了培养提高共产党人远大理想的学习教育与实践的机制与体系。党中央强调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永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本色。对全党进行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等,并在一些方面形成了常态化、制度化成果。
二是在对如何始终保持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的探索中,把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与其他政党比较,共产党的显著优势来自于团结统一,来自于坚强的政治领导。坚持党的领导是我们取得胜利不断开创未来的最根本的保证,也是百年来我们得出的最重要的历史经验。因此,我们讲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全党必须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在提高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的基础上,确保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党的领导,首先就要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实现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近年来,党中央进一步强化了全党关于集中统一领导的最高原则和责任意识,出台了关于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有关规定,健全了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在坚持民主集中制基础上,建立健全党对重大工作的领导体制等,有力保证了全党的团结统一。我们要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不断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治理效能,确保党和人民的事业能在党的领导下始终向前推进,始终保持强大的战略定力和执行力。
三是在对如何始终保持具备强大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探索中,不断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水平。党充分发挥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引领和政治保障作用,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得以提升。经过长期实践积累,党中央在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部署中,明确了以坚持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扩大内需的发展战略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在一起,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大力推动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工作格局;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在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过程中,建立起了有利于党的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化、规范化体制机制。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化与发展。在共筑全国人民共同思想基础的同时,提升国家层面文化与文明的社会影响力、传播力。明确为民造福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重点解决群众的各种急难愁盼的焦点问题,在推动完善分配、实施就业优先、健全社会保障、保障人民健康等重大民生领域深化改革,健全公共服务体系,保障和提高人民群众享有的基本权利权益。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思路,在统筹、协同、共同治理中推进生态优先的发展路径。随着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中不断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难题,党在不断探索执政方式、积累执政经验中,提升了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四是在对如何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精神状态的探索中,坚持了开拓创新、敢于斗争的基本原则,通过团结奋斗来推动实现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化,党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步伐日益加快。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为新的发展阶段提供了科学指导。面对国际国内的新变化新矛盾新挑战,党带领全国人民全面深化改革,敢于攻坚克难,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文化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和国家治理效能正在不断释放。同时,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事业中,党中央强调斗争的重要性。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党和人民强大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取得突破、战胜各种艰难困苦,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斗争精神,把握历史主动;必须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依靠顽强斗争打出一片事业发展的天地来。同时,我们认识到不论改革创新,还是艰苦斗争,都必须建立在团结的基础上。团结是力量和胜利的保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团结奋斗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标识,我们依靠团结奋斗从为实现民族独立、民族解放走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更要依靠团结奋斗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未来。
五是在对如何始终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探索中,逐渐探索通过制度治党来建立健全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现问题、纠正偏差的机制。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制定了一整套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以党的新要求为基础的党内法规体系。大力加强党内监督,构建统一、高效、严密的监督体系。推动完善纪检监察专责监督体系,推进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监督有机衔接;推动完善党内监督体系,健全党委(党组)全面监督、纪律检查机关专责监督、党的工作部门职能监督、党的基层组织日常监督、党员民主监督的工作格局;推动完善各类监督贯通协调机制,突出党内监督,发挥主导作用,促进党内监督与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财会监督、统计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有机贯通、形成合力;推动完善基层监督体系,构建基层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平台,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强化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不断增强领导干部的纪律观念、责任意识。党中央高度重视巩固深化政治巡视,突出政治巡视定位,完善巡视巡察上下联动工作格局,推动巡视巡察贯通协作、同向发力。在探索运用严密的党内制度发现问题、纠正偏差的机制中,坚持务实管用的基本原则,不断针对具体问题总结提升党内监督的有效性、科学性,取得成效后形成常态化机制。
六是在对如何始终保持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的探索中,大力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推动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政治生态是检验我们管党治党是否有力的重要标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内政治生活、政治生态、政治文化是相辅相成的,政治文化是政治生活的灵魂,对政治生态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22]抓好党内政治生态,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首先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党中央深刻剖析“四大考验”“四种危险”的挑战,深刻认识党内存在的“四个不纯”“七个有之”的危害。从出台“八项规定”,纠正“四风”开始,着力采用统筹协调、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的方式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中央出台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等文件,坚持问题导向,抓住党内政治生活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围绕理论、思想、制度构建体系,围绕权力、责任、担当设计制度,推动解决党内政治生活存在的疑难问题,以严的要求、严的标准、严的措施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营造良好政治生态要着力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加强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与党性锻炼,倡导清爽的同志关系、规矩的上下级关系、干净的政商关系,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发扬革命文化,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过程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和教育党员干部保持本色,自觉抵制不良作风的侵蚀。作为党的自我革命战略思想的实践形态,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过程始终坚持用科学的态度剖析党的发展中面临的难题,在解决党的难题中不断开拓升华党对自我革命的认识和理解的境界水平。结语
古人讲,“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一个政党、一个组织在困难和挑战面前,有没有强烈的自我革命精神,有没有自我净化的过硬特质,能不能坚持不懈同自身存在的问题作斗争,就成为决定其兴衰成败的关键因素。只要坚定不移在坚持守正创新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党的肌体不断在自检中始终保持健康状态,就没有什么外力能够阻挡我们。党的前途命运就能够始终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只有以彻底的自我革命勇气去正视问题的存在并加以解决,才能保持党的先进纯洁。只有努力在革故鼎新、守正创新中不断实现跨越,才能不断给党和人民事业注入生机活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自我革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深入推广开来。我们坚持管党治党全面从严的基本要求,以高标准的自我革命实践坚定政治信仰、提高政治能力;以高质量的自我革命实践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突出党的各方面建设的制度设计、有机衔接、联动集成、协同协调,突出体制机制的健全完善,有效发挥管党治党的整体效能;以高效率的自我革命实践攻克了许多长期存在的难题,办成了许多具有长远影响的大事。
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只有党的自身建设强大健康,充分体现先锋队的性质,党才有资格、有能力担当起引领社会革命的历史重任。中国共产党的赶考永远在路上,而答卷却要不停地交出。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显现出越来越强的生命力。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要认真分析统筹影响改革发展稳定所面对的内部形势与外部形势,不断深入开展党的自我革命,一以贯之推进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历史进程。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在团结奋进中不断开拓创新,扎实稳步地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
(作者剪辑:刘汉峰,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副教授,法学博士)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新视野》2023年第5期发布时间:2023-09-2610:00:00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