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在新时代的伟大理论创举,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学习贯彻党的这一创新理论,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是做好党的创新理论的基层宣传工作,打通“理论掌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如何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在广大基层社会有效传播,实现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但是一个认识论问题,更是一个方法论问题。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做好做强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工作,特别是要在学懂弄通做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下功夫。要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基层传播提供了深刻而科学的方法论指引。坚持问题导向
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坚持问题导向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人民性的鲜明体现。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一切脱离人民的理论都是苍白无力的,一切不为人民造福的理论都是没有生命力的”。为人民谋福祉从来都是党的创新理论的初心和使命。因此,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传播,必须紧密结合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积极回应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人民之问”。
任何一种先进的理论,只有反映和体现人民的意愿,响应和满足人民的需求,才能为人民群众所认识所接受所拥护,才能在实践中生发出“改变世界”的巨大力量。当前中国的历史航船已经驶入新时代,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种新问题错综复杂,层出不穷。在国家层面,这些问题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诸多宏大叙事;在“寻常百姓”层面,这些问题则表现为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教育、医疗、就业、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社会治安等“微末叙事”,而这些问题恰恰是理论与群众的最佳接合点。要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就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观,以务实的精神正视这些“寻常”问题,把“坚持问题导向”作为创新理论基层传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把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堵点、痛点问题作为推进创新理论基层传播的突破口,用心用情用力回应好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使人民群众在拥有更加充实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的基础上,真切感受到党的创新理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初心,从而使理论为人民群众所认同所喜爱所拥有,画出最大的思想同心圆。 实现理论传播的全媒体覆盖
做好党的创新理论基层传播工作,充分利用好各种传播媒介是重要一环。党在自身百年奋斗和发展历程中,以“理论掌握群众”为先导,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积累了丰富的理论传播经验,形成了科学完备的理论传播体系。其中,针对“寻常百姓”的“全媒”观念及其运用,是极具中国特色的理论传播媒介机制。在党的百年理论传播实践中,除了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影等传统大众媒介,举凡民歌、秧歌、街头剧、快板、说书、墙报、漫画、宣传画、小人书、展览会、幻灯片、标语口号、生活用具直至人本身,无一不可作宣传媒介,由此可见党对全媒宣传观念的深刻领悟和理解。这种宽泛而务实的“全媒”观为践行党的理论传播战略提供了立体化、全方位的媒介基础设施。媒介物质性研究认为,当传播媒介成为社会的基础设施时,就会以其背景性和透明性在社会受众中产生习焉不察的传播效果。正是在这种日常生活化的“全媒”传播场景中,党的创新理论实现了与“寻常百姓”的水乳交融,使中国革命和建设不断走向成功。
进入新时代,互联网技术引发了传播生态的颠覆性变革,数字平台媒体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最为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党的“全媒”传播观呈现出与过去完全不同的媒介样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这对于党的创新理论基层传播既是严峻挑战,也是巨大机遇。在信息传播渠道和接收方式空前多元化的今天,短视频、微信公众号、微博、新闻客户端、直播平台等媒介形式早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社会运转必备的结构性组成,对社会生活产生着广泛深刻而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党的创新理论基层传播必须顺势而为,着力建构全媒体传播体系,打造并善于利用新媒体矩阵,实现理论传播的全媒体覆盖、网格化传播、渗透化接受,以“四全”媒体助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通俗是话语方式创新的“总开关”
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具有系统、宏观、博大、精深的特点,因此,做好基层群众的理论宣讲工作并非可以一步到位、一蹴而就,必须加强话语方式创新,实现理论符码由高阶到低阶、由抽象到具体的“转译”,而通俗化则是话语方式创新的“总开关”。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中的语言风格深入浅出、通俗晓畅、平易近人,在创新话语方式上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树立了典范。
如果从传播学角度来考察,通俗化作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要求和基本特征,是有其理论依据的。传播活动是进行讯息意义交换的行为,前提是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中国共产党是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无产阶级政党,与人民群众有着根本一致的意义空间。要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就必须用群众听得懂、喜欢听的语言,将其转换为群众容易接受、能够理解的传播代码。相关研究认为,传播代码分为限制性代码和详制性代码两种,相比详制性代码的正规、复杂和抽象,限制性代码更为简单、具体和易于理解,更倾向于表达“一致”的社会关系。语言相通,思想才能相通。在党的创新理论基层传播中,生动鲜活的群众语言、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名言警句、为群众所熟知的历史故事,以及网络新媒体时代的“网言网语”,都属于浅近而易于理解的限制性代码。通过通俗这一“最高形式”的传播中介,可以有效扩大党的创新理论与最广大群众共通的意义空间,实现理论的话语方式“转译”,使党的创新理论在人民群众中入耳、入脑、入心。实现由理性向感性的转化
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是一个由理性政治向感性政治的转化过程。政治学理论认为,所谓理性政治指的是为人们提供某种理论或意识形态以获取人们对政治合法性的理性支持;而感性政治则是使用符号化手段调动人们的感情和情绪。在党的创新理论基层传播过程中,赋予理论传播以充沛的情感,对人民群众既能晓之以理,更能动之以情,让理论通过自身的情感温度实现掌握群众的广度、力度和精度,是实现党的创新理论从理性到感性转化的关键。
首先要怀有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于我们共产党人来说,老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要像爱自己的父母那样爱老百姓,为老百姓谋利益,带老百姓奔好日子。”回顾百年党史,党的创新理论从来都是将为人民谋福祉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只有身怀对人民群众的一片赤子之心和拳拳真情,以情动情,以心换心,在基层理论宣讲中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才能真正将党的理论主张转变为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其次要将理论传播渗透于日常生活。充满人间烟火气和世俗温度的日常生活,是“寻常百姓”的主要角色特征。马克思的生活世界观认为,生活世界是人的存在与自我生成的地方,是人们在日常的生产生活活动中所形成的一个空间。回归生活世界就是要求从现实生活出发进行思考。因为人民群众习惯于从自己的日常生活角度去理解国家政治,遵循这一原则,就要努力让党的创新理论实现日常化、生活化、感性化,将党的基本主张渗透到社会生活的一根根“毛细血管”,以人间烟火的温度让人民群众明白和认同新时代马克思主义那些“很朴实的道理”。平等互动的模式
党的创新理论与人民群众之间的传播关系是平等且互动的,而非直线单向、从高向低的简单灌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做群众的先生,先做群众的学生”。在“先生”与“学生”的辩证关系中,蕴含着一种平等互动的传播关系。如果传播者居高临下,以“老师”和“专家”的身份自居而将人民群众视为需要教育的对象或者“学生”,自然会遭遇各种挫折,难以取得良好的宣讲效果。
与西方传播学基于功能主义的单向控制模式完全不同,中国传统文化历来主张一种交往关系的平等性与互动性,它超越了“主体—客体”的关系模式,而进入“主体—主体”的关系模式。中国传统文化这种“注重关系的立场必然不是个人本位的立场,它主张在个人与其他对象结成的关系中,个人与他方构成关系时,不是以自我为中心,而是以自我为出发点,互以对方为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体间性思想为党的创新理论基层传播提供了丰沛的动力滋养和科学的传播方案。
在理论传播过程中,“寻常百姓”固然有着一定的受动性和可塑性,但同时也是有思想、有意志、有情感的人,具有人的主体性而并非完全的被动客体。尤其是在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断发展和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今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四全”媒体的传播生态赋予了“寻常百姓”全新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在理论宣讲过程中,传播者应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深入了解不同受众群体的多元化诉求,注重人民群众对理论宣讲的参与感和获得感,精心设计如“讲、演、议、评”等互动环节,增强宣讲员与听众的平等交流,提高理论传播的生动性和感染力,使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党的创新理论的主人。
(作者系华东政法大学传播学院教授)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发布时间:2023-08-0209:16:00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