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思想是贯穿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而劳动伦理是马克思的道德哲学在劳动层面的重要体现。关于这一点,学界已作出了一些探索。周启杰在对马克思的道德哲学研究中认为,劳动伦理是人对自身劳动伦理关系的道德评价,认为人的自由劳动本性的解放是劳动伦理的最终价值追求。谭泓认为“异化劳动”是马克思劳动伦理观的核心范畴,并且体现着马克思劳动伦理观的生成基础,她认为体面劳动是马克思劳动伦理观的最终追求。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异化劳动关系进行了批判,贺汉魂、王泽应基于马克思的这一批判分析了其劳动伦理关系,认为劳动伦理关系的道德缺陷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冯兵、赵欣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伦理在《手稿》中体现为在劳动本身、劳动过程和劳动结果中都应当遵循一定的理念和原则。吴宏洛研究了社会主义条件下的“资本”,他认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资本”依然存在增殖和扩张的资本逻辑,必须对其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加以伦理限制,减少资本逻辑对社会主义发展的消极影响。韩喜平、李文娟虽未直接指明马克思的劳动伦理思想,但他们研究了《手稿》中的伦理经济思想,认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最高伦理原则是要符合人的发展,而人的劳动又是社会财富的源泉。可见,学界对于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讨论不绝于耳,但其研究主要是基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劳动关系,而从马克思人的本质观视角阐释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研究较少。在《手稿》中,马克思基于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思想的批判吸收,对异化劳动现象进行了道义层面的猛烈批判。借助于揭露资本主义国家劳动本质的不合理性,可以窥见马克思的劳动伦理思想。资本主义社会中,人同劳动、劳动产品、人自身以及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导致人的主体性缺失。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社会主义国家要创造美好生活,首先必须以人民为中心,回归于人本身。一、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三种概述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解放全人类的哲学。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的生命活动,人的解放要以劳动解放为前提。因此,立足于人的本质观,明确人是何种存在,到底要寻求何种解放,是分析《手稿》中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应有之义。马克思在总结吸收世界各国先进文明成果以后,从三个方面将人的本质进行了科学归纳。从人与动物相区别的角度看,人的本质是劳动;从人与社会活动的联系角度看,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人对社会的需求角度来看,人的本质是满足自身需要。
(一)人的本质是劳动
人类作为普遍存在的自然物,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人能够自主劳动,劳动促成了人类的社会化发展。马克思在《手稿》中曾说:“动物和自己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自己的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他具有有意识的生命活动。这不是人与人直接融为一体的那种规定性。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也就是说,动物世界不存在自我意识和分工协作,动物的活动是有限的,并且是无意识的,只有为满足生存需要的本能。而人类拥有相较于动物更为发达的四肢和头脑,人的活动是自由的,受到主观意识的能动作用驱使,能够借助工具和自身力量对自然界进行改造,也能够通过分工协作的方式促进生产关系的进步,从而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在这些劳动过程中,人类一方面将自然界改造得更加适应人的生存,另一方面在新环境的驱动下人的体能和脑力也同时得到完善和发展。马克思的这一观点借鉴了黑格尔关于劳动是人的本质的思想,但黑格尔的哲学思想仅仅停留在思维层面,他认为劳动是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的自我意识,这种意识来源于人头脑中的精神世界,将人类社会的劳动行为抽象化了。马克思赞扬黑格尔劳动的人的本质价值,但从现实的人出发看到了劳动的实践特性和自由属性。劳动既是满足人类需要的物质实践活动,也是丰富人类精神世界的精神创造活动,与动物是从根本上相区别的。因此,马克思对于人的本质的界定就是从劳动开始的,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是人的第一需要,未来共产主义社会要实现人的解放,其实质就是根本解除限制自己的东西,自主支配劳动。
(二)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批判吸收费尔巴哈人的本质思想,将人的本质剥离单个固有的抽象物,从实践出发,落脚到现实社会之中,强调人的社会性,因此马克思将人的本质定义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可见,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的认知依然是抽象的,人是存在物。马克思自始至终都将人置身于现实社会中考察,从生产生活、政治制度、法律法规等方面出发看待人的本质问题,弥补了费尔巴哈的缺陷。但这种关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后天的不断学习、生活、工作、交往中逐步与他人建立联系。人在生产实践活动中,社会越发展,生产活动越不可避免地被细化为不同的部门,由此产生的分工与协作使人与人之间的各种联系更加复杂紧密。人也并不是单向度地创造社会关系,一方面,在社会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不可避免地联系创造了各类社会关系;另一方面,处于社会生产活动中的人,又不断被社会需求的提升而影响着自身关系网络的布局,二者相辅相成、螺旋式前进。从这一角度看,作为现实社会中实体存在的人,其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三)人的本质是满足需要
人类进行物质生产劳动内在的根本动力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马克思也从这一角度概括了人的本质。马克思认为,人类为了满足生存需要,往往会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资源进行生产实践活动产出劳动资料,并发生交换活动,这从根本上反映的是人对于自身需求的满足。动物也有满足生存需要的活动,但人的需要与动物却有着根本不同,人类的这一需求会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变化发展,生产力越发达,人的需求越多元。黑格尔认为,人的需要是一种可感知的内在驱动力,只有当这一需求得到满足时,人的精神才能得以放松,同时,人与社会的联系也是在满足需求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可以看到,黑格尔认识到人与动物一样作为生命有机体都具有追求生命延续的本能,也认识到了人的本质是满足自身需要,但黑格尔作为唯心主义的代表,他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是一种对精神世界的满足,表现为绝对精神的外化。而马克思始终立足于现实社会考察现实的、有血肉之躯的、感性的人,所以他批判继承了黑格尔的需求观点。马克思承认黑格尔将人的需求作为社会实践活动内在动力的意义,但超越了抽象的思维境界,不仅将人与动物做了区分,并阐明了人作为社会存在物,其需求是具体的、社会性的现实需要。首先,人是具有自我意识的,人的需要建立在主观能动的基础之上。动物虽然也有为满足生存需要向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但这种活动是机械且无意识的求生本能,它的行为就是它的生命本身;而人类满足需要的实践活动是经过头脑的思索做出的有意识的行为,不仅是为了个体生命的延续,更是思维发展的结果。其次,人类的需求是广泛多元的,动物的需求是单一的。当人类的温饱已基本解决后,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也逐步凸显;同时整个社会有机体对于生产力的要求也在提高,又会反过来刺激单个人的精神需要。因此,人的需要不仅体现在物质层面,同时也体现在对崇高精神的追求,更是对社会需求的满足。
对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的三种解读,是研究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钥匙。基于人的本质是劳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满足需要,可映射出马克思在《手稿》中对资本主义社会劳动不合理现象批判的现实落脚点。二、从人的本质出发理解《手稿》中的劳动伦理思想
《手稿》是马克思转向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早期著作之一,马克思从工人普遍贫困化的社会环境着手,揭示生产关系中的不合理现象导致了劳动的异化,而其根源就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存在。《手稿》中,马克思以实现人的解放为根本归旨,运用人本主义哲学思维和道德伦理观念批判资本主义私有制下劳动关系的不公平现象,不仅揭露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样态,同时也充分体现了马克思的劳动伦理思想。
(一)劳动是主体自由意志的体现
劳动是人的本质规定性,是劳动者自主选择的实践活动,应当体现劳动者的自我意识。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劳动是异化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都从属于资本家,工人进行了大量劳动却不能拥有劳动产品,而只能领到满足生存需要的微薄工资。“资本、地租和劳动的分离对工人来说是致命的。最低的和唯一必要的工资额就是工人在劳动期间的生活费用,再加上使工人能够养家糊口并使工人种族不致死绝的费用。”原始社会条件下,劳动者作为自由的个体,进行自主采摘或狩猎,彼时的劳动对象是自然界,劳动产品取之于自然用之于自身,这种劳动活动本身是一种自由自觉的,目的是满足自身需要,并且不受到外界的强制力量干预。《手稿》中强调,在异化劳动条件下,工人阶级的劳动不是自主选择,而是被迫谋生。资本主义条件下,一切劳动资料和劳动产品都归资本家所有,工人有且仅有自己的劳动力,除了出卖劳动力别无选择,劳动不再是自主自由的内在需要,而是为了维持肉体生存的无奈之举。
劳动者作为有血有肉的感性实体,必定趋向于满足身心愉悦的、充满生命力的实践活动,然而恶劣的工作环境和贫困现状的不可动摇使得工人在劳动中所感受到的只有痛苦和麻木,外在强力的支配下,工人的劳动不属于自己,劳动不是主观意识的能动反映,而是被资本裹挟的工具,工人只有在不劳动时才感到快乐。资本逐利的本性规定了资本家对劳动者身心健康与否的漠视,为了使利益最大化,资本家不惜一切压榨工人的劳动价值。而工人为了满足肉体生存的条件,只能被迫与资本结合。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的本质规定性,资本主义国家劳动的异化导致了人的异化,并产生了相互对立的社会关系。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的劳动,既然这种条件下的劳动导致劳动者被迫、强制地工作,那么只有内在的、主动的、自愿的劳动才体现为人的本质,才是符合马克思劳动伦理观的真正劳动。
(二)劳动应体现和谐的社会关系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者也建立了复杂的社会关系,但资本主义社会个人关系的建立是在资本主义制度的框架内的,那么这种社会关系必定是不符合人之本质的。“劳动伦理是以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的内心信念的力量来调整劳动关系的行为规范。”马克思认为,劳动创造了人,同时也意味着劳动创造了人们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人的社会属性同样是劳动的结果。马克思强调,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阻碍了劳动伦理关系的进步。资本主义的生产是大规模的商品生产活动,工人在资本家眼中是被物化为可以进行交易的商品,工人隶属于资本家。就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而言,资本家掌握着生产资料,控制着生产活动的运作。资本家可以通过制定工厂法规制约工人,工人若遵守规则进行劳动,资本家可以“合理”榨取工人的剩余价值;工人若违反规则,资本家则借此以扣除部分工资等方式惩罚工人,因此资产阶级在其生产活动中是占有主动权的群体;而工人只拥有劳动力,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并不能自由支配自己的劳动力,那么工人阶级在这种生产关系中只能处于被奴役和压迫的被动地位。
在马克思的语境中,劳动最光荣,且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因此劳动者应当是社会关系中占主导地位的群体,一切社会关系应该以劳动者自身正常的和谐交往为前提,然而这在资本主义社会是完全不可能实现的。受到资本主义市场法则的浸淫,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不再纯粹,“人和人之间仅存赤裸裸的利害关系,仅有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甚至使家庭关系也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因此,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是一种异化关系,并且它还越来越加剧两大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马克思批判这种异化的劳动关系使得社会变得不够和谐稳定。
(三)劳动是满足主体需要的体现
人的需要不单是满足口腹之欲,生产力发展带来社会的进步,人的精神需求也同步增长,资本主义社会的工人领取微薄的工资只能满足日常所需,精神世界的发展被限制了,资本家随意享受着富足物质产品带来的多样生活,而劳动者挣扎在社会底层艰难生存,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不平等在自身需要的满足方面充分显露。“马克思主义的道德哲学倡导一种实践的伦理观,实践基础上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既是一个理想的道德目标,又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历史发展过程。”马克思在《手稿》中对私有制进行了研究,认为私有制是导致不平等现象的根源。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不占有劳动对象,他必须成为资本家的雇佣工人才能得到劳动对象,才能获得生存资料,因此在这个意义上,工人是自己的奴隶;劳动产品隶属于资本家所有,劳动者被资本家这一异己力量所统治,仅有维持生存的工资,工人必须购买自己生产的却不属于自己所有的产品,资本家占有着无需付出辛劳的劳动产品,工人成为资本家事实上的奴隶,这从根本上决定了工人与资本家在社会地位上的不平等现象。工人生产的产品越多,其生存状况就越艰难,资本家越富有,工人就越贫穷,物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反比,贫富差距的两极分化进一步加深异化劳动下的劳资关系的不平等。
这一不平等的根源正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工人生产的劳动产品不属于工人所有,这是同自身相异化的产物,工人生产的产品越多,这种异化和对立矛盾也随之增多,与工人阶级本身相对抗的力量就越强大,工人的力量就越弱小,最终也只能接受奴役。在马克思的语境中,人是具有社会属性的类存在物,人只有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才能被称之为真正的社会性的人。人不同于动物,动物的求生活动只是本能且无意义的,而人作为有意识的主体,会主动追求有价值的生活,会探寻劳动行为背后的生命意义。在异化条件下,生产活动只是简单机械的重复无意义的劳动行为,工人被困在狭小的工作间,思维被限制在单调的工作岗位,不能增强体格和振奋精神,不能充分发挥自身所长,阻碍工人的全面发展。资本家拥有充足的时间和雄厚的资本,在金钱至上的国度里肆意横行,享受着本应为无产阶级所有的自由生活。资本主义的劳动伦理中,货币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推崇财富却鄙视创造财富的工人,“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变成廉价的商品”。资本家只在乎利润的多寡,不放过任何可能获利的角落,将工人当作机器,将工资当作机器检修费用,无视工人阶级生存状况的恶劣,更谈不上满足劳动者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要。三、《手稿》中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当代启示
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核心问题是人的发展问题,其最高原则是社会劳动制度是否符合人的本性与发展,人的解放要求把劳动复归为符合人本质的自由自觉自主的实践活动,使社会生产良性发展,建构和谐的生产关系,社会经济持续向好。依据马克思这一思想反思当前社会中存在的不合理劳动现象,避免21世纪的异化劳动,从而探寻在社会主义和谐劳动空间视域下走向共产主义的正确道路。
(一)尊重劳动,共享成果
社会主义的生产活动要尊重劳动本身,发挥劳动者自主性,实现劳动成果共享。中国是以人民为主体的公有制国家,生产资料掌握在人民手中,生产成果由人民共享;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的意志就是国家的意志,因此要充分尊重人民的劳动自由权力,发挥劳动的自主性,培养其创新能力。“尊重劳动和劳动者是社会主义基本劳动伦理。”从历史发展进程中可以看到,社会得以进步归功于劳动者创造丰富多样的劳动产品,劳动者理应得到社会的尊重和公平对待,理应拥有体面的生活。因此劳动者的实践活动应该是自由、平等、有意义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人在私有制的制度框架下被动进行单一机械的劳动,限制了其思维和其他能力的发展,社会地位与资本家严重不匹配。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摒弃了私有制,建立了公有制,这从根本上避免了资本主义国家的不合理劳动现象,但由于我国生产力还不十分发达,当前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部分工人的劳动仍然存在“异化”的现象。并且各行业之间潜在的歧视链使得就业者往往只看重表象的工资,而忽视自身对于劳动和生活的真正诉求。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的第一需要,劳动本身应当让劳动者感到快乐,而当社会带着有色眼镜看待不同的工作时,劳动既不会被尊重,也不会被视为获得幸福的方式。劳动本身是一种损耗体力与脑力的活动,但当这种活动给劳动者带来身体或心理上的损害超过愉悦时,这样的劳动就是异化或过度的劳动。同时,现有的分配制度还存在一定缺陷,如城乡之间贫富差距的鸿沟有待修补,劳动成果如何更为完美的实现共享等等是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二)尊重人本身,促进和谐劳动关系
社会主义劳动应体现人的本质特征,形成和谐的劳动关系。“所谓和谐劳动关系,简而言之,即劳动关系呈和谐状态的一种劳动关系,其实质是不同劳动关系主体的利益协调一致。”“马克思的劳动伦理观要求以自然为物质基础、经济基础构建人与人的新型社会关系,超越劳动异化、交往形式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异化的对抗关系,走向合作劳动、共同发展的新型和谐关系。”马克思人的本质性规定要求劳动者应当付出自由自主的劳动,与社会建立联系并满足自我和群体的物质及精神需要。资本主义异化劳动的根源来自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整个社会劳动关系不合理现象的起点也是私有制的诞生,它让感性的人变成了麻木的机器,只有被迫重复简单劳动才能勉强维持生命延续,主体性的丧失使得人与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人与人相异化。劳动者是和谐劳动关系建设的主体,人是社会性的类存在物,劳动是社会性的活动,劳动关系和谐与否影响着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进而关系着生产效率是否提高。当前中国的和谐劳动关系建设还任重道远,例如劳资双方因利益纠葛闹上法庭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要更加充分重视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尊重和重视劳动者身心状况,加强劳动最光荣观念的宣传教育;同时要坚持生命至上原则,将劳动者的生命权放在最高位置,为劳动者营造安全有序的工作环境,保障劳动者的生存权利,让劳动关系在和谐稳固的社会环境和工作环境下健康成长。
(三)以需求为引,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社会主义生产要以广大劳动者的根本需求为指向,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方向。“马克思对异化劳动和私有制批判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人的发展,对人的终极关怀是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始终坚持的。”马克思在《手稿》中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劳动者的实际需求被长期忽略,从而批判其社会生产劳动是异化、外化的,而社会主义国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需在具体实践中践行马克思的劳动伦理思想,因此必须充分满足劳动者的自身需要。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当前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改革开放后,中国实现了经济的腾飞,市场活力有效释放,生产力快速发展,同时随着高等教育的逐步普及,国民文化水平和道德素养得到不断提高,广大劳动者的需求也已经从解决温饱跃升到更高质量的物质和精神满足,劳动者的自由个性需要发展,劳动不再仅仅是为了物质的满足,而是要求精神世界的丰富。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深刻体现了以人的需要为指向的实践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同时也是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在21世纪的最新拓展。因此,要坚定四个自信,坚持马克思主义劳动伦理思想的一般原则,保持自我定力,在马克思主义劳动伦理思想的实践中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同时要广泛吸纳先进文明成果,积极思考真正自由劳动的本质,在事实上完成对劳动者的终极关怀,只有这样才能平稳迈出实现共产主义的步伐,才能实现人的真正解放。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年03期发布时间:2023-07-2109:13:00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