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标题

“美国主导下和平”的幻想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2002-10-24 08: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美国主导下和平”的幻想 俄专家撰文指出,联合国大多数成员国在伊拉克问题上同美国对抗并非偶然,这表明国际社会不愿继续顺从美国日益膨胀的霸权野心,不'...

“美国主导下和平”的幻想


俄专家撰文指出,联合国大多数成员国在伊拉克问题上同美国对抗并非偶然,这表明国际社会不愿继续顺从美国日益膨胀的霸权野心,不希望美国单方面制定游戏规则建立“美国式的和平世界”。美国正利用反恐谋求自身利益,美国不可能单枪匹马确保国际安全
【俄新社莫斯科10月21日电】题:“美国主导下和平”的幻想(作者 政治观察家瓦连京·库宁)
决议案一波三折
近日,联合国安理会要讨论安理会成员国拟议的伊拉克问题决议案。经过拥有否决权的五个常任理事国(俄罗斯、美国、中国、法国和英国)几天秘密讨论,美国人已同意在其提交给安理会的决议案中取消对巴格达“自动使用武力”的内容。因为代表亚洲、拉丁美洲、非洲和中东地区70个国家的代表团强烈反对美国最初的决议案,使它不得不采取这一步骤。
许多国际观察家认为,伊拉克决议的基础多半将是法国的建议,即避免无条件对伊拉克动用武力,是否开始行动要取决于国际核查人员在伊拉克的工作结果。
美国在联合国的此次让步是否意味着,它将放弃对巴格达的打击呢?多半不会。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已经表示,美国不需要得到任何额外批准就可准备在布什总统从国会两院获得的权限范围内采取行动。
目前,美国人正按计划在海湾增加兵力,准备再向在那里的美军基地派遣数万名官兵。此外,华盛顿打算明年初在海湾地区驻扎6个航母舰队,它们拥有250架攻击飞机和2000枚“战斧”式巡航导弹。
美野心路人皆知
美国和联合国绝大多数会员国之间此次严重对立不是偶然的,问题不仅在伊拉克。这种对立的原因更深更广,具有全球性和原则性。国际社会不愿继续顺从美国日益膨胀建立自己世界霸权和单方面制定国际舞台游戏规则的野心,换句话说,也就是按“美国主导下和平”的模式建立世界秩序的野心。
如果剥去布什总统众多言论的外壳,可以发现,这种野心是以下述提法为基础的:“我们最富有、最强大,因此可以为所欲为,因为我们无所不能。”
这种纲领不仅会破坏联合国的作用,而且还会打乱二战后形成的国际安全体系。自共和党人执政以后,美国政府已有过这种动作:宣布美国退出苏美反导条约,拒绝提交国会批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巴尔干前车之辙
巴尔干事件令人信服地证明了美国为所欲为意图的危险性。为了将主权国家的合法元首米洛舍维奇赶下南联盟政治舞台,美国在没有获得联合国批准的情况下,打着所谓“人道主义干预”的旗号,挑起北约对贝尔格莱德的武力行动。
华盛顿如愿以偿了:米洛舍维奇被关进海牙监狱,而美国人现在正在科索沃建起第三个军事基地。欧洲受到愚弄,从美国那里得到的“礼物”是在科索沃的阿族民族主义保护区和阿族毒品走私基地。现在,被美国“拯救的”、“受压迫贫穷的”科索沃人公开宣布,计划让科索沃退出南联盟,并建立所谓的“大阿尔巴尼亚”。显然,这种意图一旦得以实现,欧洲不仅在巴尔干,而且在大陆整个东南地区将遭遇全面的不稳定。
美国打击伊拉克的计划具有更严重的灾难性后果。不仅阿拉伯世界、亚非拉不结盟国家、俄罗斯、中国和印度,甚至美国最亲近的西欧伙伴,首先是德国和法国,都反对这一计划,这毫不令人感到奇怪。
柏林和巴黎坚决拒绝支持华盛顿的反伊冒险行动———这是欧洲越来越厌倦美国霸权主义意图的明确信号。而且希拉克总统在此次对中东国家的访问中明确谈到这一点。他在埃及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直言不讳地说,中东不需要又一次战争,避免战争“符合地区利益、道德利益和世界秩序观念”。
和平靠国际协力
最近几个月的事件证明了华盛顿对解释确保国际安全和打击恐怖主义的必要性的与众不同的解释。好像布什已经忘记去年“9·11”事件后发表的声明:美国打算同国际社会所有成员一起,在联合国安理会的协调下,完全按照国际法,采取这方面的行动。
现在,美国实际上企图把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当作实现其地缘政治目的的挡箭牌。对伊拉克问题正是如此。同时,华盛顿似乎也不忌讳一个明显的事实:反恐联盟的分裂将是美国打击巴格达的必然结果。
但很显然,美国不能单枪匹马地有效抵制国际恐怖主义。对待国际安全遇到的其他挑战———跨国团伙犯罪、毒品走私、军火走私、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也是如此。
没有西欧各主要国家,没有俄罗斯、中国、印度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参与,就不能应付国际安全遇到的挑战。但是,只有美国意识到其世界霸权野心是虚幻的,并放弃奉行诸如“美国主导下和平”的幻想政策时,华盛顿才能同这些国家有效地开展协作。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