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标题

宣称50年出30名得奖者日本投巨资“打造”诺贝尔奖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2002-10-24 08: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宣称50年出30名得奖者日本投巨资“打造”诺贝尔奖 【香港《明报》10月20日文章】题:日本投巨资“打造”诺贝尔奖 日本今年出了两个诺贝尔奖得主,分别是'...

宣称50年出30名得奖者日本投巨资“打造”诺贝尔奖


【香港《明报》10月20日文章】题:日本投巨资“打造”诺贝尔奖
日本今年出了两个诺贝尔奖得主,分别是物理学和化学奖,是该国历来最大“丰收”。其实,这已是日本科学家连续第3年跑出,足见日本人夺奖并非偶然。如果做一个“诺贝尔奖牌榜”,日本在榜上的腾升更是显而易见。
日本政策研究大学的平泽教授认为,这是日本矢志“科技立国”的科技政策的成果。事实上,诺贝尔的科学奖绝对可以“打造”出来,东大教授小柴今年借以夺奖的中微子研究就是明证。
日本打造诺贝尔奖的决心毫不含糊。东京政府在1995年制定了《科学技术基本法》,订明要以“科技立国”,其后公布过两次“科技基本计划”。去年发表的第二个基本计划更雄心万丈地宣布:“要在50年内培育出30个诺贝尔得奖者。”
政府政策“科技立国”
许下如此海口,反映日本对自己有相当信心。事实上在“科技立国”的大政策下,目前日本投入的科研费在全球仅次于美国,2000年美国为17782亿港元,日本为10178亿港元。
当然,诺贝尔奖并非只靠钱堆出来,但对于许多科学研究而言,资源的投入是决定性的前提。以今年物理学奖得主小柴昌俊为例,为了能“捉住”从外太空飞来的中微子,观测室要设于深入地下千米的矿坑,坑中的大容器要足以盛放5吨的重水,还要用上感应力超强的侦测器……每一样都是无钱不行。
政府斥巨资建科研所
1983年落成的“神冈研究所”单是建设费就逾3500万港元。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小柴就不会在1987年“捕捉”到那11粒极珍贵的超新星爆炸中微子,然后借此与同领域的美国科学家戴维斯在今年一起夺奖。
日本政府的慷慨支持令香港学者大为羡慕。香港大学物理系的天文专家潘振声博士说:“中微子很难捉,实验要占用很大地方,要政府拨资源。世界上肯投资做这实验的国家很少,只有美国、日本和加拿大。香港的科学家只有羡慕的份儿。”
美国的中微子实验最先成功,但后进的日本却做得精密许多倍,得出许多数据。值得注意的是,在神冈研究所之后,日本政府仍继续大手笔地支持兴建容器大10倍的“超级神冈研究所”。它的容量为5万吨重水,不单远超神冈研究所的5吨,也多于最近卓有所成的加拿大对手SNO实验室的1000吨。这座超级设施在经济低迷的1996年启用,建设费高达6·5亿港元,相比之下,当年神冈研究所的3500万只是小巫见大巫。难怪潘振声说:“日本这方面的研究真的很强。”
科研人员比例胜美国
日本科研实力雄厚也跟人才辈出有关。日本有72·8万名科研人员,在国际间仅次于美国的110多万,论人口比例甚至比美国还高。
文部科学省最近作统计,指日本诺奖得主占人口比例目前只及美国1/5,但日本的研究却广为外国学者引用,其引用率比英国、法国等都高,跟美国的差距也不大。当局并由此推算,国内有潜力拿诺奖的大有人在。
相比过去50年和近10年的诺奖成绩,日本的奖牌排名正不断爬升,大有与英国争夺第二名的势头。50年内30个诺奖得主,想来也不足为奇。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