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标题

美中关系迎来良好发展时期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2002-10-24 08: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美中关系迎来良好发展时期 美方奏乐欢迎 【路透社芝加哥10月22日电】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今天抵达美国,将会晤美国总统布什,这是两位领导人一年中的第三'...

美中关系迎来良好发展时期


美方奏乐欢迎
【路透社芝加哥10月22日电】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今天抵达美国,将会晤美国总统布什,这是两位领导人一年中的第三次会晤。虽然两国在从核武器扩散到伊拉克等问题上仍存在分歧,但这次会晤可能显示双方的团结。
江泽民在芝加哥国际机场走下飞机舷梯,美国海军军乐队奏乐欢迎,芝加哥的大约1000名华人挥舞着手中的小红旗,高呼“热烈欢迎”。
芝加哥市长戴利、摩托罗拉公司董事长高尔文以及其他政界和商界要人迎接江泽民主席。
【美联社芝加哥10月22日电】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今天开始了对美国的访问。他在芝加哥国际机场发表书面讲话说:“我相信,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这次访问将会加深双方的互相了解和信任,扩大两国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进一步发展。”
江泽民将做客布什在得克萨斯州克劳福德的牧场,双方都将此行视为改善两国关系和探讨一些关键问题———如中国对美巨额贸易顺差,期望加强军方接触———的机会。台湾问题也可能成为讨论的内容。
提供重要机会
【香港《虎报》10月21日文章】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高级首脑政治在促进国际关系方面发挥了不同寻常的作用。江泽民充分利用了这一点,每年他都与世界几个主要国家,特别是美国的领导人举行会晤。
25日的中美首脑会谈将为江泽民提供一个特殊的机会。这次会谈将在位于得克萨斯州克劳福德的布什总统的牧场举行,这暗示着世界头号强国美国同世界人口大国中国之间有着牢固的关系。
的确,这次首脑会谈将再次为两国领导人提供一个改善美中关系使之对两国有利的重要机会。人们希望这次美中首脑会谈将是美中关系中的一个里程碑。
冷战结束后的美中关系史表明,是接触而不是遏制政策更有利于两国的相互利益。
布什急于得到中国的支持,包括对他的全球反恐战争和对伊拉克采取军事行动计划的支持。他还希望制止他所谓的中国秘密援助朝鲜核武器研制计划的行为。
阻止台湾宣布独立,制止大规模毁灭性武器扩散,迫使伊拉克履行联合国的决议,这都有利于美中两国的利益,有利于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我们认为中国和美国没有理由不在这些方面加强接触和合作。
战略政策对话
【中央社华盛顿10月22日电】在中共国家主席江泽民展开对美访问的同一天,美国国防部表明赞同与中共解放军举行“战略政策对话”。据信,这代表美国准备恢复与中共举行国防磋商,也是两国关系升温的另一个征兆。
国防部发言人戴维斯说:“美中双边关系整体的进展,支持我们两国军方进行战略政策对话。过去一年全球和平与安全遭遇严重挑战。我们认为,与中国就这些议题进行战略对话将有助益。”
戴维斯没有进一步评论,但他针对美国是否将与中共恢复国防磋商所做的上述说明,代表五角大楼对此事的态度已有重大转变。在此之前,五角大楼某些高层官员对与中共举行国防磋商的态度十分冷淡。
【日本《世界周报》10月29日(提前出版)一期文章】题:江泽民主席访美背后的谋略(作者  城山英已)
克林顿前政权上台之初也主张对华实行强硬政策。然而,在江泽民主席首次正式访美的1997年,克林顿前总统把美中关系看作“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开始对华推行稳健政策。克林顿1998年访华时甚至表明了对台湾的“三不支持”政策。
和克林顿前政府一样,布什政府上台时也对华实行强硬政策,把中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虽然布什政府坚持“一个中国”政策,但提出了“台湾是民主主义的朋友”和“不把中国当作亚洲政策中心”的见解。对中国来说,布什政府的对华政策是强硬的。
在美国军事打击阿富汗的去年10月,江泽民主席与布什总统在出席上海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时举行会谈,美中关系开始发生了明显变化。美中两国首脑在反恐问题上达成了共识,美中关系与布什政府上台时相比有了大幅改善。
驻北京的外交人士指出:“美中关系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时期,这是事实。但是,在江泽民主席访美期间,美中两国如何商讨伊拉克问题,引人注目。”
尽管中国再三表示“反对”,美国也得在对伊动武问题上争取中国。迄今为止,布什总统邀请到得克萨斯州克劳福德牧场做客的外国首脑有俄罗斯总统普京、英国首相布莱尔,还有在中东和平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沙特王储阿卜杜拉。可以说,这次邀请江泽民主席到牧场做客,是布什总统重视江泽民主席的表现。
可以认为,在中国召开党代会和美国攻打伊拉克前夕,美中两国首脑将根据各自的情况,把重点放在“稳定关系”上。有人推测,美中关系倒退的可能性极小。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