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怎堪血本无归
研究表明,美国从1998年春开始的并购热潮很多是盲目的,购买者付出的高昂代价吞噬了全部的潜在收益,并购后的整合至今困难重重
【美国《商业周刊》10月14日一期报道】题:并购——为什么大多数交易都血本无归
对交易者来说,1998年春是一个高速和狂热的时期。在90年代大牛市最火的一个阶段,股价暴涨,斥资几十亿美元的并购波涛汹涌。仅仅一个早晨,就有两三家公司宣布重大交易。
但是,本刊进行的一项新的研究显示,在1998年公司并购的鲁莽的春季,21个“赢家”中足足有17个对拥有其股票的投资者来说糟糕透顶。假如首席执行官们把支票簿锁起来,股东们的境况本来会好得多。
类似的格局出现在我们的研究所涵盖的1995年7月1日到2001年8月31日期间的302项重大并购之中。我们采用了标准普尔公司和交易追踪机构并购统计公司的数据。有很多值得研究的东西。这6年期间的大量并购活动一次又一次地打破纪录,其数量是美国经济史上此前的并购浪潮的5倍:在1998年到2000年最繁忙的3年里,交易的总金额比以前30年加起来还要多将近4万亿美元。当然,其中包括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并购:2000年1月,美国在线斥资1660亿美元收购时代华纳。
在这场热潮过后,股东们为什么如此惆怅?主要由于收购者付出的太多。他们受到经济学家们所说的“赢家的诅咒”的侵害:他们迫不及待的要做成交易,以至于他们所支付的加价占去了并购所带来的全部的潜在经济收益。
有时,管理者们的收购是盲目的,他们并没有充分了解自己所得到的是什么。他们所设想的巨大的合力,往往被证明是幻觉。他们低估了对具有截然不同文化的公司的业务加以整合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和后勤工作带来的噩梦。他们高估了成本方面的节省,未能留住重要的雇员。高盛公司并购业务负责人列维说:“一些公司没能认识到,企业收购的整合工作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
我们的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整整61%的买主毁掉了自己股东的财富。交易后第二年,这些亏损的公司的平均回报率与业内同类公司相比,低25个百分点。少数赢家的收益无法弥补买主的损失:所有买主的平均回报率与同类公司相比低4·3%,与标准普尔500种股票指数相比,低9·2%。
●在我们所统计的亏损的150位买主中,大约4/5在24个月以后回报率仍然为负。其中2/3根本没有显示出任何改善。
●全部使用股票支付收购的公司占65%,其结果最为糟糕。一年以后,他们与同类公司相比,落后8%。与此形成对照,完全采用现金支付的公司收益率为0·3%。
●投资者的最初反应出色地预测了以后的价格变动。许多收购者的股票的交易价格在第一个星期里低于同类公司,一年以后,其中66%的公司仍然落后。
尽管首席执行官们的记录很差,但却仍然无法抑制住进行交易的冲动。截至今年9月30日,所宣布的交易为5400项左右,价值3460亿美元。尽管与1999年的1·4万亿美元的纪录相比差得很远,但与1996年的4740亿美元相比却不相上下。
在我们所研究的6年中,为什么首席执行官们做了如此多的交易?牛市是一大原因。经理们由于公司股票很值钱而信心十足。芝加哥大学商学院教授维什尼说:“并购是一种由估价所驱动的现象。”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